)第一节 快乐是与生俱来的能力
人生就像爬山登高,爬在中途的时候,不必往下看,也不要过多地往上看。因为你不太可能看到顶峰,不太可能看得很远、很清楚,何必要为看不清楚的未来费神费力,分散注意力呢?
懂得快乐的人,无论他们生活处境如何,总会发现快乐。富兰克林说:“真正快乐的人,即使绕道而行,也懂得欣赏沿路风光。”
卡耐基金言
快乐是一种礼物,创造了绝大多数生活。愉悦则来自不计后果的狂欢,让人忘记生活。
快乐是一种善待自己的能力,不管你感觉如何。
对于我们的工作和生活而言,快乐是一种能力,是一种尺度。我们用它来丈量生活的品质,丈量我们喜欢生活的程度。
一家跨国公司正在进行策划总监职位的招聘工作,经过层层筛选,只剩下三个应聘者。在最后一次考核前,三个应聘者被分别封闭在一间设有监控的房间内。
房间内生活用品一应俱全,但没有电话,也不能和外界联系。考核方没有告知三个人具体要做什么,只是说,让他们耐心等待考题送达。
最初的一天,三个人都在兴奋中度过,看看书报,看看电视,听听音乐。
第二天,情况开始出现了不同。因为迟迟等不到考题,一个人变得焦躁起来,另一个人不断地更换着电视频道,把书翻来翻去……只有第三个人,还随着电视节目里的情节快乐地笑着,津津有味地看书、做饭、吃饭,踏踏实实地睡觉……
五天后,考核方将三个人请出了房间,主考官说出了最终结果:那个能够坚持快乐生活的人被聘用了。主考官解释说:“快乐是一种能力,能够在任何环境中保持一颗快乐的心,可以更有把握地走近成功!”
快乐是和我们的内心想法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愚蠢的人常常把注意力集中在痛苦而不是快乐上,导致他们无法得到快乐,整日沉沦在自我营造的不快氛围里。
每个人都有快乐的理由,但我们总认为自己没资格快乐,或者做得还不够,远不到快乐的时候。这种等待心理表现是:“如果……的话,我一定非常快乐,但是……”事实是我们永远也到不了那个境界。如果快乐要待实现某个目标后才能享受,人就会藏起自己的快乐,一直等那个时刻的到来。不幸的是,不管这愿望是关于金钱、汽车、工作或者爱人,即使真的实现了,你却发现自己仍然快乐不起来。你现在所做的一切都为了明天,生活已经失真。
所有有关快乐的研究都表明快乐的人忙碌、有活力、外向。卡耐基在很早之前就意识到生活在郁闷世界里的人会逐渐失去本我,以至于失去了与生俱来快乐的能力。孩子们会全身心地投入到游戏中去,他们不惧忧烦,将生命赋予的快乐发挥得淋漓尽致。当我们暂时忽略掉自己是谁,把注意力集中在那些我们觉得有趣的事情上,快乐就会来临。对于我们的工作和生活而言,快乐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尺度,我们用它来丈量生活的品质,丈量我们喜欢生活的程度。
快乐的能力主要来自哪些方面呢?经过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我们的思维模式、价值观念以及角色认知在影响着我们的快乐能力。
思维模式即看待生活的方式,也是快乐的核心。在很大程度上,人的思维决定感情,所以我们可以通过“想”某些事来促进相同结果的发生,即用思想指导行为。
我们的价值观和生活规则同样非常重要。如果成功是生活的信条,那么取得成功的基础是赚钱。这个规则——价值系统,对制造快乐并没有必要。绝大多数人继承了父母的价值观和其他一些社会行为,我们甚至在不知道它们究竟是什么的情况下就已经习惯了这些东西。
情绪管理箴言
如果生活的目的是为了让别人满意——很多人确实如此——那么我们肯定会担心自己做得还不够好,而这种想法只能带来不快、气愤、压力和疾病。过于在意外部环境会带来压力感。快乐的人是那些知道自己的目标并明确了解达到目标的方法的人。
)第二节 多和快乐的人在一起
卡耐基金言
快乐就像歌声一样,可以感染所有的听众,就像春风一样,可以吹绿所有的新枝。
多跟快乐的人在一起吧,他们总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带给你。
有一个国王,常为过去的错误而悔恨,为将来的前途而担忧,整日郁郁寡欢。于是,他派一位大臣去四处寻找一个快乐的人,并把这个快乐的人带回王宫。这位大臣四处寻找了好几年,终于有一天,当他走进一个贫穷的村落时,听到一个快乐的人在放声歌唱。循着歌声,他找到了正在田间犁地的农夫。
大臣问农夫:“你快乐吗?”
农夫回答:“我没有一天不快乐。”
大臣喜出望外地把自己的使命和意图告诉了农夫。农夫不禁大笑起来,他说道:“我曾因为没有鞋子而沮丧,直到有一天我在街上遇到了一个没脚的人。”
大臣于是把农夫带回王宫。国王发现一个农夫整日辛劳,都能如此快乐,而自己则拥有一个国家,还有什么值得去忧伤的呢?从此,国王对前途充满期望,也变得快乐起来。
我们在阅读文学作品,或者欣赏艺术作品的时候,往往会有这样的体验:当阅读一部文学作品,到动情的时候,或者怦然心动,或者潸然泪下。当你欣赏一幅描绘大自然背景的油画时,就可能瞬间感到物我合一,感到了自己与大自然的一种契合,这正是情绪共鸣的作用。同样的,快乐也是如此,快乐也会引起人的情绪共鸣。
快乐是一种心境,得到快乐,与你住在多么高级的社区,有多么高薪的工作、多少休闲时间、多么显赫的头衔、多少名牌衣服、多么豪华的房车、多少银行存款全然没有关系。罗马哲学家锡尼卡也指出:“认为自己命运悲惨,就会过得凄风苦雨。”
懂得快乐的人,无论他们生活处境如何,总会发现值得高兴的事物。富兰克林说:“真正快乐的人,即使绕道而行,也懂得欣赏沿路风光。”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快乐的人遇到环境变迁,依然笑口常开。事实上,这种快乐是会传染的。这也就是为什么人们总是乐于同那些开朗乐观的人交往的原因,因为他们也能从中得到快乐。
人生就像爬山登高,爬在中途的时候,不必往下看,也不要过多地往上看。因为你不太可能看到顶峰,不太可能看得很远、很清楚,何必要为看不清楚的未来费神费力,分散注意力呢?国王为过去的错误而悔恨,为未来担忧,总是活在痛苦里,但是因为他受到了农夫的感染,联想到自己所拥有的,最终也变得乐观了。
人的一生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快乐的人不会将这些装在心里,他们没有忧虑。快乐就是珍惜已拥有的一切,知足常乐。学会多与快乐的人交朋友,这样你就会被他们的快乐所感染。加利福尼亚大学曾经进行过一项研究,研究结果发表在《英国医学期刊》上。这份报告称,快乐可以传染,与快乐的人接触可提高个人的幸福感,“如果你的朋友快乐,你的快乐几率会提高15%。如果你朋友的朋友快乐,你快乐的几率会增加10%。”因此,为了让自己更快乐,我们还是要多与快乐的人接触。
情绪管理箴言
一个人快乐与否,与外在的环境是有很大关系的。当你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就应该主动去寻找快乐,去接触快乐,只有这样,你才能够成为一个真正快乐的人。
)第三节 掌握“够了”的快乐哲学
卡耐基金言
有欲和无欲是划分生命与非生命的界限,人是有生命的,而生命的群体自然会有欲望。
人生几十年,我们需要的、追求的往往不成正比,其实我们所需很少,所求却那么多。
扪心自问,你现在拥有的东西,真的还不够吗?当你被欲望沉沉地压着的时候,就不能静下心来想一想,有什么目标真的非让自己实现不可,又有什么东西值得你用宝贵的生命去换取?
著名诗人萨迪为我们讲述了他的一次经历。他曾经一度没有钱买鞋,只能光着脚去教堂。在进教堂前,他感到自己非常不幸和沮丧;而当他看见里面有一位没有脚的人时,才发觉自己并不是这个世界上最不幸的人。于是,他这样写道:“在饱足的人眼中,烧鸡好比青草;在饥饿的人眼中,萝卜便是佳肴。”
每个人都希望过美满幸福的生活,都希望一生丰衣足食,这是人之常情。但是,如果把这种欲望变成了永无止境的贪婪,那我们就会在无形中沦为了欲望的奴隶。在欲望的支配下,我们不得不为了权力、地位、金钱而削尖了脑袋向里钻。这样的生活,我们必然会觉得累,但却仍不满足。因为我们会觉得,还有许多人比自己生活得更美好,还有许多人比自己更富有。所以我们别无出路,只能硬着头皮继续被欲望“差遣”,在无奈中透支着体力、精力与生命。
当你无休止地去争取那些虚幻的东西时,殊不知,你的内心正在被欲望牵引,它指挥着你的一举一动、你的每一根神经,而你则变成了欲望手下的一个木偶。适当地修剪一下自己的欲望吧,别再让那些不必要的贪念支配你的生活。
情绪管理箴言
伊索说过:“许多人想得到更多的东西,却把现在所拥有的失去了。”的确如此,人们的不满足很多都是因为得不到。我们每天都在为生活奔波劳碌,每天都在幻想实现心中的欲望,但是那些欲望却越来越多。当你掌握好“够了”的哲学以后,你会发现,原来自己拥有的东西这么多。正如一个人曾说过的那样:“原来一个人需要的其实那么有限,许多附加的东西只是徒增无谓的负担而已。”
)第四节 为所有而喜,不为所无而忧
卡耐基金言
生命中只有两个目标:其一,追求你所要的;其二,享受你所追求到的。只有最聪明的人可以达到第二个目标。
在我们的生活当中,约有90%的事情是好的,10%的事情是不好的。如果你想过得快乐,就应该把精神放在这90%的好事上面。
要为所有而喜,不为所无而忧。凡事往好的一面去想,这种习惯比收入千磅还好。
哈罗·艾伯特以前是教务主任。有一天,他给学生们讲了一个十分有意思的故事:
我以前常为很多事情忧愁,可是,1934年春天的某一天,我正走在韦伯城西道提街,有一幕景象使我以后永远不再感到忧愁。事情发生的前后只有10秒钟,可是在那10秒钟里,我学到的关于如何生活的事情,比我过去10年里所学到的还要多。
我曾在韦伯城开过两年的杂货店,可这并没有给我带来财富,反而让我赔光了所有的积蓄,而且还借了债,花了7年的时间才还清。我的杂货店刚在前一个礼拜关门,当时我正准备到工矿银行去借点钱,以便到堪萨斯城去找一份差事。
我像一个一败涂地的人那样在路上走着,完全丧失了斗志和信心。突然之间,我看见迎面来了一个没有腿的人,他坐在一个小小的木板上,木板下面装着从溜冰鞋上拆下来的轮子。他两手各抓着一片木头,用力撑着地,滑过街来。我看到他的时候,他刚好已经过了街,正准备把自己抬高几英寸上到人行道来。就在他把那小小的木头车子翘起来的时候,我们两人的眼光遇个正着。他对我咧嘴笑了一笑,“你早啊先生,早上天气真好,是不是?”他很开心地说。
当我站在那里看着他的时候,我才发现自己是那么富有。我有两条腿,我能走路。我对我的自怜感到羞耻。我对自己说,如果缺了两条腿的人能做到的事,我当然也能做到。我觉得自己的胸膛已经挺了起来。本来我只是想去向工矿银行借100美金的,可是现在我有勇气去向他们借200美元。我本来想说,我打算到堪萨斯城去试试看能否找份差事的,可是现在我能够自信地告诉他们说,我要到堪萨斯城去找一份差事。结果我借到了那笔钱,也找到了—份工作。
我们在生活中所做的事情,大概有90%都是对的,只有10%是错的。如果我们想要快乐,我们所应该做的就是:集中精神在那90%对的事情上,而不要理会那10%的错误。如果想要担忧,想要难过,我们只要集中精神去想那10%的错事,而不管那90%的好事,可谁傻到有这样的愿意呢?
英国有很多新教堂里都刻着“多想、多感激”,这也应该铭刻在我们的心上。“多想、多感激”,当然,它这里指要感激“上帝”。
《格列佛游记》一书的作者约拿丹·史威佛特宣称:“世上最好的医师是节制医师、安静医师和快乐医师。”我们也许都能受到“快乐医师”的免费服务,只要我们认为自己拥有的财富,比故事中的阿里巴巴还多。当有人问你,你会为亿万富翁出卖自己的眼睛、手足、听觉、孩子或家人吗?你的回答肯定是,无论多少钱,你都不会卖。这样看来,你把拥有的资产加起来,你就会发现,纵使洛克菲勒、福特和摩根等人把所有的金银积聚起来,也买不到你拥有的一切。
情绪管理箴言
你和我,每一天,每小时,都能得到“快乐医生”的免费服务,只要我们能把注意力集中在我们所拥有的“财富”上。但是,我们为这一切而心怀感谢过吗?没有。就像叔本华说的:“我们很少想到自己所拥有的,却总是想到自己所没有的。”不错,这就是人世间最大的不幸。
)第五节 让快乐传递快乐
卡耐基金言
快乐是有传染性的,只有使别人快乐才能让我们自己快乐。
要对别人感兴趣而忘掉你自己,每一天都做一件能给别人脸上带来微笑的好事。
纽约心理治疗中心的负责人亨利·林克说:“现代心理学上最重要的发现就是以科学证明,必须要有自我牺牲或者是约束,才能达到自我了解与快乐。”
多为别人着想,不仅能使你不再为自己忧虑,也能帮助你结交更多的朋友,并得到更多的乐趣。
如果你想消除忧虑,想一辈子平安幸福,请记住这条规则:要对别人感兴趣而忘掉你自己,每一天都做一件能够给别人脸上带来微笑的好事。
洛克菲勒早在23岁的时候就开始全心全意地追求他的目标。据他的朋友说:“除了生意上的好消息以外,没有任何事情能令他展颜欢笑。当他做成一笔生意,赚到一大笔钱时,他会高兴地把帽子摔到地上,痛痛快快地跳起舞来。但如果失败了,那他会随之病倒。”
就在洛克菲勒的事业达到顶峰之时,他的私人世界却崩溃了。许多媒体和书籍公开谴责他不择手段致富的行为。
在宾夕法尼亚州,当地人最痛恨的就是洛克菲勒。被他打败的竞争者,将他的人像吊在树上泄恨。充满火药味的信件如雪花般涌进他的办公室,威胁要取他的性命。他雇了许多保镖,防止遭敌人杀害,并试图忽视这些仇视怒潮。有一次,他曾以讽刺的口吻说:“你尽管踢我、骂我,但我还是会按照我自己的方式行事。”
但他最后还是发现自己毕竟是凡人,无法忍受人们对他的仇视,也受不了忧虑的侵蚀,他的身体开始不行了。疾病从内部向他发动攻击,令他措手不及,忧虑不安。
起初,“他试图对自己偶尔的不适保持秘密”。但是,失眠、消化不良、掉头发——全身烦恼和精神崩溃的肉体病症,却是无法隐瞒的。
在那段痛苦、失眠的日子,洛克菲勒终于有时间自我反省。他开始为他人着想,他曾经一度停止去想他能赚多少钱,而开始思索那笔钱能换取多少人类的幸福。
简而言之,洛克菲勒开始考虑把数百万的金钱捐出去。有时候,做件事可真不容易。当他出手向一座教堂捐赠时,全国各地的传教士齐声发出反对的怒吼:“腐败的金钱!”
但他继续捐献,在获知密西根湖岸的一家学院因为抵押而被迫关闭时,他立刻展开援助行动,捐出数百万美元去捐助那家学院,将它建设成为目前举世闻名的芝加哥大学。塔斯基吉黑人大学需要基金完成黑人教育家华盛顿·卡文的志愿,他毫不迟疑地捐出巨款。然后,他又采取更进一步的行动,成立了一个庞大的国际性基金会——洛克菲勒基金会,致力于消灭全世界各地的疾病、文盲。
像洛克菲勒基金会这种义举,在历史上前所未见。洛克菲勒深知全世界各地有许多有识之士,进行着许多有意义的活动。但是他们的工作,却经常因缺乏资金而宣告结束。
他决定帮助这些人道的开拓者——并不是“将他们接收过来”,而是资助他们一些钱来帮助他们完成工作。
洛克菲勒把钱捐出去之后,他终于感觉满足了。
洛克菲勒十分快乐。他已完全改变,完全不再烦恼。
快乐是有传染性的,只有使别人快乐,才能让我们自己快乐。
你每天都会碰到一些人,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烦恼、梦想和个人的野心,他们也渴望有机会跟其他人来倾诉,可是你有没有给他们这种机会呢?你有没有对他们的生活流露出一份兴趣呢?你不一定要做南丁格尔,或是一个社会改革者,才能帮着改善这个世界。你可以从明天早上开始,从你所碰到的那些人做起。
情绪管理箴言
学会给别人带来快乐,会给你带来什么好处?它会带给你更大的快乐,让你的内心更加充实自在。正如有句话说的那样:“为别人做好事不是一种责任,而是一种快乐,因为这能增加你自己的健康和快乐。”
)第六节 我们随时都有选择快乐的权利
卡耐基金言
如果生活原本代表了辛苦,那么快乐的果实只能自己寻找。
所有拥有快乐的人,都是因为他们认为自己值得拥有快乐,并且毫不犹豫地这样做了。
多年以前,有一个女孩因为错手伤了人而坐牢了。尽管后来她被释放了,但仍然很痛苦,她常到教堂祷告,希望上帝能够分担她的痛苦。看到女孩一脸悲伤,一位牧师问她发生了什么事。女孩哭了,泣不成声地说:“我好惨啊,我怎么这多不幸,我一辈子都忘不了这件事情……”
听完她的陈述,牧师对她说:“这位女士,你是自愿坐牢的。”
女孩对牧师的这句话很不解,问道:“你说什么?我怎么可能自愿坐牢?”
牧师对她说:“你尽管已经从监狱里出来了,但在你的心里,天天心甘情愿地被关在牢里,这难道不是你自愿呆在心中的牢狱里吗?”
“这是什么意思呢?”女孩又问。
“如果在你身边发生了一件不好的事情,你就好像看了一场不好的电影一样,天天在回想,这不是很笨的事情吗?这与重蹈覆辙有什么区别呢?你改变不了环境,但你可以改变自己;你改变不了事实,但你可以改变态度;你改变不了过去,但你可以改变现在;你不能控制他人,但你可以掌握自己;你不能预知明天,但你可以把握今天;你不可能样样顺利,但你可以事事尽心;你不能延伸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决定生命的宽度;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
另外一个真实的例子是这样的。
曾经在网络上看到这样一个报道,一名身患绝症的妇女在生命随时都可能消失的情况下,快乐地与丈夫举行了一场以电影《爱莉丝梦游仙境》为主题的婚礼。
这名女子名叫保拉布伦南,今年42岁。她身患无法治愈的红细胞增多症,医生告诉她,随时都有去世的危险。
尽管罹患绝症,但乐观的保拉布伦南还是决定和丈夫举办一场梦幻般的婚礼:她把自己打扮成电影中的“红心女王”,而她的丈夫扮成“疯帽子”,她的两个女儿则分别扮成了“爱莉丝”和“柴郡猫”。在她的要求下,就连主持他俩婚礼的牧师也加入进来,扮成电影中“大毛虫”的样子。
保拉布伦南说:“我虽然不久于人世,但并不代表我没有权利选择快乐。”
一个随时都有生命危险的人都能乐观地看待痛苦,让自己选择快乐,作为一个比她更幸运的健康人来说,我们又有什么不能释怀的呢?
如果你遇到了挫折,遭遇了失败,心情低落到了极点,情绪坏到了不能再坏的地步,那么请先让自己冷静下来。然后铺开一张纸,就好像铺开自己的心情一样,把自己的不快乐都列在这张清单上。当然,你还要找出一张纸,上面写上你可能感到快乐的事,不要放过任何一个快乐的源泉,比如你长得漂亮、你的身体很健康、你的家人对你很好等等。紧接着,你就可以对比了。这个时候,你就会发现,让你快乐的理由远远大于悲伤和难过的,既然如此,你就不该再将自己放置在悲伤痛苦的阴影当中了。
情绪管理箴言
生活本身已经制造那么多问题了,如果我们又进一步在脑子里提炼出那么多不快乐,那只能是在继续增加我们的心理负荷。除了每天要面对那么多无法预测的事情,我们还要承受自己给自己制造的不快乐,这难道不是一种愚蠢的行为吗?事实上,我们完全可以摆脱这些自制的烦恼,只要有希望和梦想在,我们随时都有选择快乐的权利。
)第七节 生活的乐趣不仅是不停地奔跑
卡耐基金言
太在意自己脚下的三尺天地,你还会有时间看路边的风景吗?
生活总是丰富多彩的,只要你愿意张开眼睛去寻找,愿意停下脚步去探索,你会看到十分别样的景色。
有这样一个故事:
某父子俩一起耕作一片土地。每年他们会把粮食、蔬菜装满那老旧的牛车,运到附近的镇上去卖。父子二人性格不同,父亲认为凡事不必着急,儿子则性子急躁、野心勃勃。
一天清晨,他们套上了牛车,载满了一车子的粮食、蔬菜,开始了旅程。儿子心想他们若走快些,当天傍晚便可到达市场。于是他用棍子不停催赶牛,要牲口走快些。“放轻松点,儿子,”父亲说,“这样你会活得久一些。”“可是我们若比别人先到市场,我们便有机会卖个好价钱。”儿子反驳道。
父亲不回答,把帽子拉下来遮住双眼,在牛车上睡着了。儿子很不高兴,愈发催促牛车走快些,固执地不愿放慢速度。他们在快到中午的时候,来到一间小屋前面,父亲醒来,微笑着说:“这是你叔叔的家,我们进去打声招呼。”“可是我们已经慢了半个时辰了。”儿子着急地说。“那么再慢一会儿也没关系。我弟弟跟我住得这么近,却很少有机会见面。”父亲慢慢地回答道。
儿子生气地等待着,直到两位老人慢慢地聊足了半个时辰,才再次启程,这次轮到父亲驾牛车。走到一个岔路口,父亲把牛车赶到右边的路上。“左边的路近些。”儿子说。“我晓得,”父亲回答,“但这边的景色好多了。”“你不在乎时间?”儿子不耐烦地说。“噢,我当然在乎,所以我喜欢看漂亮的风景,充分地享受它。”
蜿蜒的道路穿过美丽的牧草地,经过一条清澈河流——这一切儿子都视而不见,他心里翻腾不已,十分焦急,他甚至没有注意到当天的日落有多美。
他们最终没有在傍晚赶到。黄昏时分,他们来到一个宽广、美丽的大花园。父亲呼吸着芳香的气味,聆听着小河的流水声,把牛车停了下来。“我们在此过夜好了。”“这是我最后一次跟你做伴,”儿子生气地说,“你对看日落、闻花香比赚钱更有兴趣!”“对了,这是你这么长时间以来所说的最好听的话。”父亲微笑着说。
几分钟后,父亲开始打呼噜,儿子则瞪着天上的星星。长夜漫漫,儿子好久都睡不着。天不亮,儿子便摇醒父亲。他们马上动身,大约走了一里路,遇到一个农民正在试图把牛车从沟里拉上来。“我们去帮他一把。”父亲低声说。“你想浪费更多时间?”儿子有点生气了。“放轻松些,孩子,有一天你也可能掉进沟里。我们要帮助有所需要的人——不要忘了。”儿子生气地扭头看着一边。
等到那一辆牛车回到路上时,天已大亮。突然,天上闪出一道强光,接下来似乎是打雷的声音,群山后面的天空变得一片黑暗。“看来城里在下大雨。”父亲说。“我们若是赶快些,现在大概已把货卖完了。”儿子大发牢骚。“放轻松些……这样你会活得更久,你会更享受人生。”仁慈的父亲劝告道。
到了下午,他们才走到俯视城镇的山上。站在那里,看了好长一段时间,两人都不发一言。终于,儿子把手搭在父亲的肩膀上说:“爸,我明白您的意思了。”他把牛车掉头,离开了那个从前叫做广岛的地方。
很多时候,我们被生活中的一个又一个目标逼迫得只会忙着赶路,不仅工作紧张,而且情绪也紧张,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还会想到有一大堆的事情在等着自己,于是一切都匆匆忙忙,急躁不堪。当我们回首的时候,却突然发现因为自己匆忙赶路,失去了很多美好的事情。
很多时候,我们就和故事中的那个青年一样,在人生中不断地奔跑,奔着下一个目标不断地奋进,我们的生活被忙碌、一个又一个目标所充斥,心里、眼里也只剩下各种欲望,当我们回头的时候,却发现生命的过程实际上才是真正美妙的。
生活的乐趣绝不在于不停地奔跑,生活需要一杯茶的清香,需要一碗酒的浓烈。每天早晨出来呼吸一下新鲜的空气,给自己泡一杯咖啡,听一曲优美的曲子,抑或在休息的时候给朋友送去自己亲手包的饺子,或者是陪着父母一起坐在电视机前说着那些实际上已经说了无数次的经典家常,又或者一家三口一起去海边游玩,让心灵得到极大的放松……
也许是我们真的太累了,在追逐生活的过程中,我们也应该尝试着放弃一些复杂的东西,让一切都恢复简单的面孔。其实生活本身并不复杂,复杂的只有我们的内心。所以,要想恢复简单的生活,必须从心开始,净化情绪上的杂质,让心灵自由飞舞。
情绪管理箴言
现代社会中的人,失去了信仰的基石,以至于很早就忘记了人在社会中真正要追求的是什么。他们的心灵变得很空虚,所以只能用各种各样的欲望来代替。他们每天都在匆匆赶路,为了一些蝇头小利奔波不息。其实,生活的美一直在你的周围,如果能改变自己的想法,珍视自己的内心,修身养性,把生活当作一门艺术来对待,就能获得真正自由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