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独自懊恼,那样只会害你自己,还不如想一个改善的好办法呢!要知道,同事之间相处的时间经常会比家人还要多,假如总是如鲠在喉,那多难受呀!而且还会间接地影响到工作效率。
对付脾气暴躁之人,最好的方法就是以静制动。然而,不要误会,并不是什么事都采取“忍耐”的策略,正好相反,应该是主动出击。
举一个例子:一个计划出了问题,这位同事暴跳如雷,粗声粗气地说程序应如何如何,谁人又应该如何如何……总之意见很多,然而欠缺建设性,只能给人带来烦不胜烦之感。
好好想一想,有同感的肯定不是你一个人,因此索性由着同事诉说下去,而你却非常从容,保持缄默,就算有其他同事对此表示了不满,你也要坚守自己的原则。
等到事情明朗了以后,那位同事的态度缓和下来了,你再摆出自己的态度来,把事情分析一番,这时,你就能令对方心服口服了。
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同事之间由于利益竞争非常激烈,互相猜忌、嫉妒、排挤的现象司空见惯,所以在同事之间能够做到以德报怨实在不易,如果想做到这一点必须宽宏大量,要有与人为善的心眼,要学会宽厚待人,凡事得饶人处且饶人,给别人留一条路,也就是给自己多一条路。
4.冤家宜解不宜结
人是感情的动物,在愉快的气氛下工作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因此不妨多关心别人、体贴别人,增加亲切感,这样做起事来就更容易。
在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日渐趋于平等,在日常的交往当中,难免会有小摩擦,但是,请记住:敌意是一点一点增加的,也许在不经意当中就筑起了一座仇恨之堡;同理,敌意也可以一点一点削弱,渐渐地冰释消弭。
人与人之间难免会有过结,有“心眼”的人知道,冤家宜解不宜结。他们懂得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但化解敌意也需要技巧。如何化敌为友,在办公室的战场上是一门高深的学问。
同事曾经与你为一个职位争得头破血流,不过,今天你俩已分别为不同部门的主管,虽然没有直接接触,但将来的情况又有谁晓得?同在一个屋檐下,低头不见抬头见,还是少结冤家方为做人之道。所以你应该为将来铺好路。
如果你无缘无故去邀约对方或送礼给他,太突兀,也太自贬身价了,应该伺机而动才好。例如,从人事部探知他的出生日期,在公司发动一个小型生日会,主动集资送礼物给他……记着,没有人能抗拒好意的。
要是对方擢升新职,这就是最佳的时机,写一张贺卡,衷心送出你的祝福吧,如果其他同事替他搞庆祝会,你无论多忙碌,也要抽空参加,或者就私下请对方吃一顿午餐吧,恭贺之余,不妨多谈大家在工作方面的喜与乐,对过往的不愉快事件绝口不提,拉近双方距离。
记着,这些亲善工作必须提前并抓紧机会去做,否则到了你与他有直接麻烦时才行动,就太迟了,也只会予人“市侩”之感。
你本着默默耕耘、尽忠职守的原则做事,可是公司里的同事有了变化,旧同事已另谋高就,新同事越来越多,你竟与他们有格格不入之感。这是因为你一直以来不太注视周遭的人事变化,没有刻意与他们熟络所致。
补救的方法不困难,选择一个特别日子(目的只是师出有名),例如顺利完成一个计划或你的生日,做东请同事吃一顿。这一顿意义重大,别忘记以下任务:乘机多了解每一位同事的背景,包括工作背景与个人背景,这对你有莫大的好处,方便日后工作。
适时地加入他们的午饭圈。当然不必天天如是,这样既太突兀,也对你未必太适合,安排一个星期两天就够了,目的是保持一定的联系,同时可获取公司里一定的情报。除了午饭,下班后去娱乐一番也是好主意,远离了办公室,所有人都会放轻松,谈起话来也随便得多,更易熟络。
此外,公事方面,无论多熟稔,还应公事公办,但自己有空时,不妨多向同事伸出援手,主动一点是必须的。
人是感情的动物,在愉快的气氛下工作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因此不妨多关心别人、体贴别人,增加亲切感,这样做起事来就更容易。由今天起,努力做个受欢迎的同事吧!成功的你,将来获升迁的机会也相应大增。
笑容是最犀利的武器。当你托同事把文件做妥,说声“麻烦你”,加一个笑容,他会被你的友善感染,而特别努力;当同事把做好的计划书交给你,别忘记谢谢他并微笑一下,这不但是礼貌,亦是感谢的表示。任何人都喜欢得到赞美。说一些别人爱听的话,只要不是谎话,便不算埋没良心。切莫对同事大叫大嚷,这不但不礼貌、不友善,还表示你缺乏信心。
即使你遇上难解的死结,情绪低落极了,也需要微笑。抛开烦恼,跟同事们谈笑,借此把恶劣心情冲淡,使精神集中于工作。
不要“自扫门前雪”,若同事需要你的帮忙,不应吝啬,尽力而为,即使不会立刻获得回报,但你的投资是不会白费的,起码他会认为你是大好人。
如果你做错了事,且影响到别人,快道歉!勇于认错的人并不多,这样做自然给对方留下深刻印象。还有,处处设身处地去感受他人的心态,再给予支持,没有人会不喜欢你的。
你与某同事在某事上持不同意见,又互不相让,以致言语上有冲突。而你最失败的一点是,曾列出了过去三个月来这位同事做过的所有错事。如今,你感到后悔不已,希望把坏情况扭转,并愿意向对方道歉,可是,同事似乎仍处于极度失望和苦恼当中,使你歉疚更深。
其实,最佳和最有效的策略是,向他简单地道歉:“对不起,我实在有点过分,我保证不会有下一次了。”
要是你重提旧事,企图狡辩些什么,只会惹来另一次冲突,同时,还显得你缺乏诚意,人家日后再也不会相信你了。记着,你的目标是将事情软化下来,与同事化敌为友。所以,最好静待对方心情好转或平和些时,正式提出道歉。
所谓“冤家路窄”,你的死对头,或者曾经的结怨者,被调派到你的部门来,且和你工作关系密切。事实既然摆在眼前,你必须好好处理。
要你忘记怨恨,是不可能之事。但有几项原则,是有必要遵守的。
首先,无论哪一次结怨,谁是谁非,也不要介入工作的讨论范围里,从此只字不提,以免双方公私不分。要是对方先触着疮疤,请平心静气,紧盯着他道:“我不会记着过去不愉快之事,尤其是在工作时间。”
其次,摆出大公无私之态。或许你过往与拍档工作,一切讲默契、讲信赖,但对这位新同事,就必须事事讲清楚,以免有所误解,导致不愉快事件发生,或心病越重。例如交代一件任务,必须清楚指出任务的目标、完成日期和报告书的规划等,切莫想当然。
做个有心眼的聪明人,要抱着“冤家宜解不宜结”的准则来对待一切人和事,你要知道,没有人会拒诚恳于千里之外。不和任何人结仇,才能让自己的可走之路越来越多,越来越宽。
5.广结善缘,人见人爱
把他人的忧虑当做自己忧虑的人,人们也忧虑他的忧虑;把他人的快乐当做自己快乐的人,人们也快乐他的快乐;以利帮助人们的人,人们也以利帮助他;以道德对待别人的人,别人也以道德回报他。
善缘能给人带来无穷无尽的福利,但是善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点一滴地积累。凡事多个心眼,做事说话的时候,要给自己留个台阶,也是给别人施善,这是古往今来做人的大道理。
辅佐周朝建立起不朽功业的姜太公,对周文王说:“天下不是一个人的天下,而是天下人的天下。同享天下利益的人得天下,独占天下利益的人失去天下。”又说:“获得大胜不是靠斗争取得,指挥大兵而没有创伤,与鬼神相通,微妙啊!微妙!与人同病相救、同情相成、同恶相助、同好相趋。所以没有用兵而能取胜、没有冲锋而能进攻、没有战壕而能防守。不想取得百姓的人,却能取得百姓;不想取得利益的人,百姓得到利益;不想取国家的人,国家得到利益:不想取天下的人,天下得到利益。”把他人的忧虑当做自己忧虑的人,人们也忧虑他的忧虑;把他人的快乐当做自己快乐的人,人们也快乐他的快乐;以利帮助人们的人,人们也以利帮助他;以道德对待别人的人,别人也以道德回报他。这就是人之常情。
古代哲人说:“喜爱人们的人,人们也常常喜爱他。恭敬人们的人,人们也始终恭敬他。”所以说爱人也就是爱己、利人就是利己、助人就是助己、成就他人就是成就自己。反过来,刻薄他人就是刻薄自己、毁谤他人就是毁谤自己、损害他人就是损害自己。这是千古不变的规律。
古代做大事成大功的人,都是有“心眼”的人,因为他们能成大德、得万民。能得到大众的相助,就能得到天助。所以说:“帮助他人就是帮助自己,周济他人就是周济自己。”又说:“天赐福给助福于他人的人。”这就是想成就天下大功的人必须要先求得帮助于人的道理。
得到大众帮助的人成功就大,得到少数人帮助的人成功就小,得不到人们帮助的人,没有不失败而能侥幸成功的。得到家乡帮助的人,可以取得乡地;得到人民帮助的人,可以取得国家;得到天下帮助的人,可以取得天下。要想得到别人的帮助,就必须先帮助别人,吃亏在前享福在后。所以牺牲自己以服务于家庭,服务于朋友,服务于社会,服务于民族、国家,服务于全天下的人生观养成了,就必然使自己的思想意识表现在行动上,并使这个行动在日常生活中成为习惯、准则,便会出于自然、发于至诚,就像一种本能一样。
有心眼的人,凡事都要想得远,走一步想三步,广结善缘,才能让你多处开花。想要找人办事的时候,才不会到处吃闭门羹。所以,要以后有路可走、走得宽,必须有“无我”的世界观,“我为人人,人人才能为我”。自己不帮助别人,还想别人都帮助自己,这无异于等着天上往下掉馅饼啊。
6.遭遇别人的毁誉,不必计较
在人生旅途上,人们经常会遇到毁誉问题。如何对待毁誉,反映了一个人的精神境界和道德修养水平。历来高尚的人都主张要注意个人品行和道德的修养,注意声誉,因而就要正确地对待毁誉。
不管你怎样去努力、去结交,都不可能让所有的人对你百分百地满意。况且树大招风,当你用努力换来好的回报的时候,总有人看不惯你的好运气、好名声,因而来诋毁你。当别人毁坏你名誉的时候,你这样想一想,是不是心情好很多?遭遇别人的毁誉,说明你很优秀,既是优秀的人,就应当心胸宽广,不和他们计较。
蔡元培先生曾经对我们说过这样一席话:“人家的毁誉,不必计较。”的确,在人生旅途上,人们经常会遇到毁誉问题。如何对待毁誉,反映了一个人的精神境界和道德修养水平。历来高尚的人都主张要注意个人品行和道德的修养,注意声誉,因而就要正确地对待毁誉。
海是宽广的,懂得心眼的人应该有海一样的胸怀,可以纳百川之水。用宽以待人的品行去征服你的世界吧。
古人说:“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有容乃大”“惟宽可以容人,惟厚可以载物”“君子不责人所不及,不强人所不能,不苦人所不好”,可见,宽容大度确实是人在实际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素质。
古人有云:“人言可畏”,亦有“众口铄金,积毁销骨”的说法。蔡元培先生主张用“不必计较”来对待毁坏人名声的“人言”,要求人们不必把个人的名声看得过重。没有事实根据的人言,总是“腿短”的,不会长久站得住脚,毁人名声的人也许得逞于一时,但终会败露,而一个人的品行是客观存在的,它是最有说服力的。俗语说:“身正不怕影子斜”,古人也说:“人言不足恤。”对待毁人名声的流言飞语,“无言”是最好的轻蔑,“模糊”些可以省却许多解释和精力。对于那些无中生有、信口雌黄、不负责任的“人言”,只当耳旁风,就像鲁迅先生对待这种“人言”一样,连眼球都不转一转!“走自己的路”,用自己的行动将“人言”打个粉碎。还是蔡元培先生说得好:“是毁是誉,无甚价值,万勿因人毁誉而忧喜。”因“毁”而忧会失去信心,为“誉”而喜会停步不前。与其因毁而忧,不如自强不息、坚定信心,走自己的路;与其因誉而喜,不如谨慎谦虚、不骄不躁,更上一层楼。先哲们谆谆教诲我们不以己忧、不以物喜,是我们为人处世应该牢牢记住的。
要想办好事情、成就事业,首先要有宽以待人的处事习惯。反之,一个以敌视的眼光看人,对周围的人戒备森严、心胸窄小、处处提防,不能宽大为怀的人,必然会因孤独而陷于忧郁和痛苦之中,一个宽宏大量、与人为善、宽容待人,能主动为他人着想,肯关心和帮助别人的人,肯定讨人喜欢、被人接纳、受人尊重、具有魅力,因而能更多地体验成功的喜悦。
见识越广,思想越开放,人格越健全的人,生活就越能安定,而种族、国籍、信仰、思想、风俗、习惯乃至大、小颜色等所给他的印象,也差别越小。他用宽容的眼光来看待对人类社会有利的标准,来检验一切不认识的新环境和新事物,对的、有利的,努力学习;不对的、无益的,则置之高阁。
不去计较,就是在交际中有较强的相容度。相容就是宽厚、容忍、心胸宽广、忍耐陛强。人们往往把宽广的胸怀比做大海,能广纳百川之细流,也不拒暴雨和冰雹;也有人把忍耐性比做弹簧,具有能伸能屈的韧性。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谁若想在困厄时得到援助,就应在平时待人以宽。”就是说,相容能接纳、团结更多的人,在顺利的时候共奋斗,在困难的时候共患难,进而增加成功的力量,创造更多成功的机会。反之,相容度低,则会使人疏远,减少合作力量,人为地增加成功的阻力。
一个人若能不计较别人的伤害,在生活中养成将心比心、推己及人的做人做事的习惯,这样的人,肯定是受人尊敬和欢迎的。有心眼的人,便懂得“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一件事情,你自己不能接受,不愿意做,别人也一定不愿接受、不愿意做。将心比心、设身处地,用角色互换的方法,想想对一个行为或言论的反应、感觉如何,理解他人、体谅他人。这样,便会自觉地宽以待人了。
7.有容乃大,得理且饶人
留余地,其实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给别人留余地,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也不要把别人推向绝路,万不可逼人于死地,迫使对方做出极端的反抗,这样一来,事情的结果对彼此都没有好处;另一方面,给别人留余地的同时,也是给自己留余地。
人都有求生存、求发展的本能,如果有100条生存之路可行,在竞争中给他断去99条,只留一条路给他,他也不会跟你拼命。倘若连他最后一条路也断了,那么,他一定会揭竿而起,拼命反抗。想一想,世界之大,何必逼人无奈,激人至此呢?
懂心眼的人要知道,得理还需饶人,宽以待人,也是为自己留条后路。留余地,其实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给别人留余地,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也不要把别人推向绝路,万不可逼人于死地,迫使对方做出极端的反抗,这样一来,事情的结果对彼此都没有好处;另一方面,给别人留余地的同时,也是给自己留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