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人预先想好的话一旦到特定的场合就颠三倒四、语无伦次起来?心理学家说,这与人说话时的心态有关。要想为自己塑造良好的说话形象和风格,必须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还有,生活中经常见到有些人说话时拉着老脸,面部表情紧绷绷的,甚而有时阴部和冷峻得让人感到很不愉快,以至使说话气氛越来越糟糕,越来越被动,这当然也与心态有关。社会活动家告诉我们,整理表情比整理仪容更重要。一个人的说话形象和说话风格的好坏,与这个人说话时的表情也有很大关系。
一个人在社会交往和与人办事时心理健康、心态正常,说话时的思维状态就会清晰明朗,逻辑上不会出现混乱,情绪上就会不急不躁,不卑不亢,表情上也会自然得体,甚至还能做到面带微笑,这样与人说话,神色就好,形象就高,气氛也容易活跃起来。在活跃的气氛中说话,不但更便于与人沟通.也更容易收到良好的说话效果。
所以,一个人要想塑造良好的说话形象和说话风格,就必须学会整理心态和表情。
一、说话别自卑
自信心是每个人重要的精神支柱,是成功的先导;而自卑感则会让你丧失勇气,丢掉成功的缘分,与幸福和快乐失之交臂。
有自卑心理的人主要表现在他自己觉得太软弱,感到自己样样不如别人,他宁愿去安逸的环境里寻求庇护,也不想在攀登的阶梯上把自己燃烧得更旺盛,锻炼得更有能力。因此他们的自卑感越来越强,甚至会成为生活中的一股暗流。在这种情况下,活一百岁也不会有什么作为。
自卑感束缚了人们的手脚,使自己受到别人的控制。不能自己去战胜贫穷、悲哀和失败。甚至不能与其他人平等地说话,平等地交流,有时话一到嘴边,舌头就打卷,心灵就打颤,声音就小气,这样的人怎么还会有什么良好的说话形象和说话风格可言呢?
如果,你想改变自卑状况,想变得谈笑风生、自信乐观,就必须克服自卑心理,剔除社会等级观念,把自己放在同别人平等的地位上与别人谈话和交流。
交流,是一种快乐
自卑的心理,有时与家庭环境的影响有关系。家庭的偏爱和社会的等级观念是制造自卑心理的加工厂。自卑的人难以勇敢地与外界交流,易形成胆怯和不敢见世面的性格倾向。
陈小莉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学习成绩只是勉强及格。她偏偏又出身于高知家庭,父母几乎难以接受这种现实,经常说她没出息。而父亲对弟弟却宠爱有加,有一些重男轻女思想。陈小莉的心里有双重自卑感:学业及性别。父母对她说什么,她没什么反应;有时,认真地问她什么,她也只是点头、摇头之类的交流。她在同学面前,默默无声。有一个同学戏称她是“哑巴”,她有些生气,但她还是以沉默来抗衡。
有一次作文课,老师表扬了她的作文生动感人。老师课后对她说:“你很聪明,为什么总是忧郁?”她向老师说了自己的心理。老师说:“你是一个聪明的孩子,我相信你会有更大的进步,要自信,痛苦的时候要多与人交流,交流之后,就会得到理解和关心,就会感受到生活的多姿多彩。”她觉得向老师倾诉一番之后,的确是轻松、顺畅了许多。老师说她的声音很好听,不说话太浪费资源了。
她与同学、父母交流多了之后,发现自己的学业长进了,生活也快乐了。大家也很乐意与她说话,她彻底地告别胆怯,变得自信和风趣起来。
说话不难
有些人觉得自己不会说话,也不知道说什么话。说话是最直接的一种沟通方式,没话可说,有话不知怎么说,会影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以及在社会上立足的形象。其实,每个人都能说出生命中的精彩。
马向东是一个自认为不善言辞的人,他对此很自卑。他看到别人谈吐不凡、诙谐风趣,见什么人都能说一套一套的话……他在羡慕的同时,产生了更强烈的自卑感。有一次,同事与他聊天,马向东不得不说。同事感慨说:“你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你很有思想,说话风格与众不同。”
马向东为同事的赞美得意了整整一天。马向东特地向他的朋友说起这件事情。朋友说,你的心理,你的想法,只有说出来才有社会意义,才能引起人们的尊重和重视,如果不说出来,再好的想法也一无用处。你看,如今你敢说出来了,不是挺受人欢迎吗?
马向东买来了一些关于口才方面的书本和杂志,同时,他仔细留心别人说话时的可学之处及自己说话的优劣……从书本、生活中处处学习说话的技巧。
现在,马向东向别人介绍自己曾经是一个不善言辞的人,别人怎么也不相信,认为他是自谦。
有时,马向东也认为:自己或许从未有过不会说话的日子吧?
马向东从沉默寡言到滔滔不绝,让人觉得只要克服自卑,大胆表达,认真学习,就能提高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塑造出良好的个人说话形象和说话风格,成为受人欢迎的健谈者。
位卑也能话投机
说话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为什么有些人却不敢说呢?当你处于与人不平等的状态时,有很强烈的心理压力,可能会使你变得谨小慎微,害怕说不好话或祸从口出,或者,在压力之下,处于心理劣势,不知从何说起。
舒化军是市政府的打宇员,他在等级分明的政府机关里,自感位卑言轻,除了领导同事交给他打字任务时点点头,几乎很少言说。有一次,机关组织一次足球大赛,由于年轻人不多,他也被安排在其中。他们踢完足球之后,同事对他刮目相看。舒化军和同事们有了共同的话题:足球,他们一起看电视里的“世界杯”,一起谈足球明星。当然,也一起去踢球。
不知不觉间,舒化军已经与同事融洽相处了,谈话也很投机。
自卑造成心理隔阂,以致说话沟通成了艰难的事情;共同的爱好,如同温暖的太阳,使大家变得其乐融融畅所欲言。
二、信心是最有力的征服人心者
罗马凯撒将军某次率兵出征,到达一座山顶,下面是一片广阔的山谷,山谷的对岸山峦起伏,敌军便潜人其中。凯撒欲趁太阳尚未落下之前,发动攻击,于是他下令布置军队。负责管理信鸽的士兵对他说:“报告将军,预备队的500名士兵是在距此十六公里的地方,而号兵则在南方十六公里,信鸽仅剩下一只了,是不是让它去联络预备队?”
凯撒回答道:“战争胜利的关键,不在于人的多寡,而在于士气。让信鸽去联络号兵,只要号兵把号吹响,便可振奋士气,士兵就会奋勇向前。快去叫号兵来。”
一般对于能够激发自己采取大胆行动的人,他会自动服从,正如军号可以激励士气一样,你的勇气也可以激励他人,使他人服从你。英雄主义是操纵他人的一个必要条件。
理查是一位颇有地位的银行家,同事们最欣赏他的一点是:他可以使每一位曾与他接触过的人感到满足(男人尊敬他,女人信赖他),认为世界上再也没有人比他更适合做一个银行家了。
理查是否天生就具有吸引力,因而使得每一个人都乐于与他接近呢?理查断然否认了这种说法。他说:“以前我也很胆小,而且反应迟钝,但是自我发觉一个秘决以后;整个人就改变了。”
“这个秘诀我称之为‘回想法’。就是使自己在陌生人面前会紧张的情绪,在数秒钟内完全压制下来。这是属于我自己专用的一个方法,对我还确实有效。”
“大约两、三年前,有一个资金5000万美元的公司负责人,为了扩展业务的贷款问题,来找我商议,当时我非常紧张,根本不知道应该如何应付这种大老板。我一方面想讨好他,给他一个好印象,一方面又要顾虑到银行的利益与他的要求,简直弄得手忙脚乱。好不容易问题解决了,把这位大老板送出门时,我发觉自己浑身大汗,好像打了一场仗似的疲惫不堪。我知道这是因为自己太紧张,而且对这种阔人物有恐惧感。所以我下定决心,一定要设法克服此种情绪,于是便想出这种‘回想法’。”
“方法很简单。人嘛,总是愈了解对方,愈不会害怕对方。只要以现实的眼光去看一个人,不要以想像的眼光,就不难发现此人的缺点,也就不会对他产生恐惧感,这就是秘诀。如果你感觉到对方加诸于自己身上某种压力时,你不妨把他联想为你曾经碰到过的某一种人或某一个人,那种人或那个人正为着儿女的学业而烦恼,或正被凶悍的妻子(或丈夫)指着鼻子叫骂,或只是一个穿着睡衣睡裤,坐在沙发上,翘着二郎腿看电视的人。总之,将对方看成一个具有喜、怒、哀、乐七情六欲的普通人,则你恐惧的心情便会自然消失,因为既是如此一个平凡至极的人,又有什么值得害怕的呢?如此一来,你很快就可以与他融洽地在一起,以冷静的态度面对着他,无所畏惧了。”
“依据我的算法,把令人恐惧的人联想在一起,只需三秒钟,而把他看成普通人,也只要三秒钟,所以前后只需六秒钟,就可以粉碎对方的威严,而再也没有恐惧感的威胁了。”
在上这个办法,的确是一个简单易行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任何人都能够以充满信心与自信的态度面对他人,只要他利用这个方法,勤加训练自己的心理素质就能实现。哲学家斯宾诺莎说:“曾经使我害怕的那些人……,只是我自己心理素质差罢了,其实他们并不怎么样。”所以,当你觉得恐惧时,应该不断地使自己面对这些恐惧,考验自己,训练自己,直到找出恐惧的原因为止。既已找出原因来,最后一步便是寻求解决之道,突破产生恐惧的心理障碍。
某人生性胆小如鼠,在众人面前,从来不敢发表自己的意见,有人曾经教他一个训练自己的方法,就是在任何公众集会中,至少要发言三次,做为突破沉默的习惯。不过,这三次发言,并非一定要他站起来面对大众,说出什么惊人之语,而是想说什么便说什么,而且说给自己的耳朵听就可以了。过了不久,他已经忘记自己是在受训,而以很自然的态度自动地把以前说给耳朵听的话,大声地说出来。此后,他可以顺利与他人沟通,交换彼此的意见与问题,不再属于沉默群体中的成员了。
学过开车或体育运动的人都知道,指导教师的亲切与否,常是学习成功的关键所在。亲切的教师可以使学生产生信赖感,因而学习成绩比较容易进步。这项原则同样也可以用在人际关系上。以亲切的态度面对任何人,不要对他人轻易作带有偏见性的论断;或者扩大生活的领域,使自己接触更多的人,这些方法都可以使你消除对人的恐惧心理,产生自信与活力。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有一位商人,他常常问自己:“我要做什么呢?”因为他是一个贩卖糖果的商人,所以他给自己的回答是:“使本公司出品的糖果行销世界各地。”
这一目标燃起他信心与活力的意志,换言之,给了他克服障碍、勇往直前的勇气与力量。“使本公司出品的糖果行销世界各地”,这就是他向整个社会要求的事,至于其他的事——尤其失败、挫折——则不在他的考虑范围内,这种信心与活力,终使他成为驰名世界的亿万富翁。
三、征服人心:胆子小了可不行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一成语的来历是人所熟知的。它告诉我们,在关键时刻,做事情一定要有胆量。“胆大飘洋过海,胆小寸步难行”,没有一点胆量,做人将一事无成。
一位朋友原先是一位老实得近乎呆滞的人,两三年不见,可真是“非复吴下阿蒙”了。他下海赚了一大笔,而且有一位漂亮大方、品性俱佳的红颜知己。从他的介绍中得知,生意上的成功不必说,爱情上的胜利也是全靠了胆量二字:他现在的女朋友原先被另一个很有背景的子弟缠着,但她并不乐意。他再三思虑,把各种文明的和野蛮的报复手段都设想过了,但为了求得真爱,终于壮起胆子,豁出去了……几经波折,阴霾俱散,有情人终得“牵手”,也算圆了花好月圆的鸳鸯蝴蝶梦。
在为他们祝福之际,你是否有所启迪呢?
有些人一想到有事求人,便恐惧万分,未曾开口心里就哆嗦开了,最终还是把事情烂在肚子里。细心回味一下,你就会发现,这种情况已经不是一朝一夕了,不光有事要求人时如此,在平日的人际交往中,一定也犯同样的毛病。
有关专家把这叫做“社交恐惧症”。
有些朋友害怕社交。比如音乐茶座、舞厅、咖啡馆等,甚至亲朋好友的喜庆宴请,凡到了人多的地方,他都感到不自在,有时遇到熟人也避得远远的,唯恐交谈应酬。
社交恐惧症的成因很复杂,根据最一般的心理分析,自卑和害羞是两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患有这种症状的人,很难自然地与人交往,因而常常处于某种孤独状态,影响了人际关系的正常发展。
在古典名著《红楼梦》中,林黛玉可称是一个自卑感较强的姑娘。自从她踏进贾府以后,她就有一种寄人篱下的失落心情,虽有贾母疼爱,但终因家道衰落,来自他乡,内心深处处处感到与其他姑娘不平等。
这位苏州才女自尊心极强,加上生性内向,于是每当各种聚会场合,为了保护自己的尊严不受侵犯,便独处一隅,郁郁寡欢,不愿多与他人主动交往。正是林黛玉的这种极度自卑感,妨碍了她与众姐妹的融洽相处。
在现实生活中,类似的情况也不少见。有些人平时形单影只,身边连个朋友也没有,一旦遇上什么麻烦事,如果有人鼓动他去求人,简直就像推他上刑场!
自卑心理是完全可以战胜的。首先要增强自信心。其实,无论在哪种社交场合,人们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大可不必自渐形秽,以为低人三分。
因为自卑,有人总觉得别人看不起自己,实际上,这多半是自己低估了自己的缘故。而如果别人有轻视自己的行动,那也往往是自己不恰当的躲避行为所造成的,由于游离于正常的交往圈子之外,别人就无法对你作出正确的判断而造成疏远、冷漠,这又反过来强化了你的孤独感,造成恶性循环,从而使你显得更不合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