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伟的上司就表现出一个领导应有的老道。都说“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而防民之口的关键在于疏,而不是堵。如果这位上司把卢伟叫进办公室劈头盖脸一顿狠批,那么卢伟丢的是面子,上司丢的可就是威信了。
那么,上司要如何做到这种老道呢?
第一,暂时完全忘掉自己是上司。如果你在与下属谈心的时候还要端着上司的架子,那么下属怎么敢和你说真心话呢?所以,有些时候还真得别把自己当成干部。
第二,要有耐心。下属话匣子刚打开,你就立刻给合上,然后是你的长篇累牍滔滔不绝,这到底是谁心里有抱怨啊?认认真真做回下属的听众,这样才能服众。
第三,要学会什么都能听进去。别让下属的某些话刺激了你的敏感神经,既然是抱怨,有时候尺度问题难免做得不好,这时候上司就要有一种“大杂烩”精神,无论下属的话多么杂七杂八,要都能消化吸收了。
没有唠叨的下属是一个病态的下属,不允许下属发泄不满的老板也是一个病态的老板。记住,别让你的下属太沉默,当心有一天他们爆发。
曹操经历的两个小人物
《战国策》里有这么一个故事:中山国的国君设宴犒劳都城里的军士,当时只有大夫司马子期未分得羊羹。司马子期觉得这是对自己的侮辱,于是跑到楚国劝说楚王攻打中山国。中山国哪是楚国的对手,中山君被迫逃走。逃亡时中山君发现有两个人始终跟在他后面寸步不离地保护他,于是问这两个人:“你们是干什么的?”两人回答说:“我们是兄弟,有一次我们的父亲快要饿死了,是您赐给他一碗饭救活了他。父亲临终时嘱咐我们,中山君如果有难,一定要尽死力回报他的恩情。如今您遭遇大难,我们誓死保护您。”中山君听完仰天而叹:“我因一杯羊羹而逃亡,也因一碗饭而得到两个为自己效力的勇士,谁说小事情小人物不重要啊?”
一代奸雄曹操,在自己的一代霸业中曾经历过两个小人物,而就是这两个小人物,却对他的霸业起着重要的影响。这两个小人物一个是在官渡之战中来访的许攸,另一个则是来献西川地图的张松,但是曹操却没有对这二人一视同仁—许攸来访的时候曹操是光着脚出来相迎,而轮到张松时,曹操却眼皮都懒得抬一下。熟悉《三国》的人都知道,若无献计的许攸,曹操很难打败袁绍,而若无把西川地图献给刘备的张松,诸葛亮的“三分论”说不定就成了邪说。所以可以这么说,许攸助曹操赢官渡之战,张松送曹操一个心腹大患。总之,曹操真是成也小人物,败也小人物。
心理学上有一个“配套效应”。“配套效应”来源于这样的一个故事:法国有个哲学家叫狄德罗,有一天,他的朋友送给他一件质地精良、图案高雅的酒红色睡袍,狄德罗非常喜欢。可是,当他在家里穿着这件睡袍的时候,突然觉得家具风格不对,于是为了与睡袍配套,狄德罗把家具全换了,狄德罗最终感慨自己“居然被一件睡袍胁迫了”。两百年后,美国哈佛大学的施罗尔把这种现象称为“配套效应”,也称“狄德罗效应”。说的就是人们在拥有了一件新的物品后,不断配置与其相适应的物品以达到心理上平衡的现象。
曹操可以说犯的是心理学上“配套效应”的毛病。觉得自己今非昔比,不必再像当年对待许攸那样对待张松了,结果大好江山被自己拱手送人了。
所以各位老板,千万别小看了任何一个员工,说不定小员工带给你大惊喜。
在公司里,方可可以说是一个毫不起眼的小人物,不过方可的运气还不错,一次偶然的机会,他陪同老板一起去外地和地方政府谈一个大项目。
大家都认为在老板随行的人中方可只是个陪衬品,所有的谈判过程都由老板来操控,就在方可觉得自己是个可有可无的人时,没想到他却派上了大用场。
本来公司的产品很有优势,但是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有另外一家公司也正在进行同样产品的开发。于是本来应该很顺利谈下来的项目遇到了阻力,老板事先也没料到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老板马上召集随行人员开了个小会,大家的意见都是采取降价的措施,这样可以保证项目顺利进行下去。
大家商议完,老板问了一句:“大家还有别的意见吗?没有异议,我现在就过去谈降价这个事情。”
这本来就是一句例行公事的话,没想到方可站起来说:“董事长,我认为不要轻易降价,因为一旦降价损失的将是几千万的项目。”
老板说:“说说你的理由。”
方可说:“现在还没有具体的数据和形式分析报告,所以我简单说下我的想法。我们做这个项目是为盈利,而对方是政府机关,他们看重产品的原因不是盈利而是带来的政绩,所以我觉得不应该降价。”
老板点了点头,开始分析眼前的局势。那个公司的产品还在研发阶段,根本就不是自己的竞争对手,充其量只是假想敌而已,这次谈判的地方政府最终一定还会倾向于自己的产品。老板思考分析后当即说道:“咱们不降价。”
后来,地方政府果然还是选择了方可所在公司的产品,公司在没有降价的情况下顺利签单。方可这个小人物因为这次的卓越表现立刻受到老板的重用,一下子成了公司的中层管理。
那么,平时应该怎么对待那些所谓的小人物呢?
第一,礼貌不可少。礼貌是为人处事的基本准则,不要因为人家面子小就摆自己的臭脸。
第二,适度的重视。小人物最希望得到的是别人的重视,如果你能满足他这个小小的要求,他一定会寻找机会证明你的眼光没有错。
看过《喜剧之王》的人都知道,这部电影讲述的就是小人物的故事。小人物也有咸鱼翻身的一天,到时别因为当初的不屑一顾,风水一转被人家掌控了生杀大权。
一个军事统帅>两个鸡蛋
相传子思住在卫国的时候,曾向卫王推荐荀恋做三军的统帅。子思对卫王说:“荀恋的才能可以率领五百辆战车,大王任命他为军队的统帅,就会天下无敌。”卫王却说:“我知道他很有军事才能,但是荀恋在当小吏的时候去老百姓家收赋税,吃过人家两个鸡蛋,所以这个人不能用。”子思说:“圣明的人选用人才,就好像高明的木匠选用木材,用它可用的部分,抛开它不可用的部分。所以杞树、梓树有一围之大,即使有几尺腐烂了,木匠也不放弃它,为何?那是因为知道它的妨害微不足道,最终能做成非常珍贵的器具。如今您处在战国纷争的时代,正是用人之际,只是因为两个鸡蛋就不用栋梁之材,这不是很可笑吗?”卫王如梦初醒,立刻任命荀恋为三军统帅。
一个优秀的军事统帅险些被两颗鸡蛋给砸死。荀恋的故事给老板们这样的启示,不能因为这么一点小事就放弃具有大才干的员工,而任用那些没有问题也没有才干的员工。
《郁离子》中有这么一个故事:有一个赵国人家中闹鼠患,于是这家主人就到中山国讨了一只猫回来。这只猫虽然很会捕老鼠,但是喜欢咬鸡。过了一段时间赵国人家中的老鼠被捕尽了,但同时家中的鸡也被那只猫全咬死了。这个人的儿子问道:“为什么不把这只猫赶走呢?”这个人回答说:“这你就不懂了,家里最大的祸害是有老鼠,而不是没有鸡。老鼠偷吃粮食,咬坏衣服,穿通房子的墙壁,毁坏家具器皿,不除老鼠怎么行呢?没有鸡最多不吃鸡肉,赶走了猫老鼠又为患,这不是得不偿失吗?”
这个故事包含了这样一个道理,如果只是揪住别人的小辫子不放,最终损失的还是自己。
心理学上有一个“淬火效应”,就是说遇到问题要冷静思考,不要冲动,就像是淬火降温。卫王和这个赵国人在紧要关头还算是头脑清醒,知道从长远方面来考虑事情。
那么作为上司,应该怎么对待有小错但是也有大才的下属呢?
第一,对待这样的下属,决不能因噎废食。过去的就过去了,拿出你作为领导者的风度来。
第二,敲山震虎。这样的下属一旦发觉你离不开他的才华,很可能会因此恃才凌主。你不妨给他打几针预防针,让他知道如果胆敢不把老板放在眼里,那么老板也是有宁损金钱也要立个规矩的决心的。
《天下无贼》里的黎叔说得好,21世纪什么最珍贵?人才!所以,别对人才的小毛病挑挑拣拣,当心这么拣下去最后使人才变庸才。
老板与下属之间真是一种非常微妙的社会关系。下属既要捧着老板,老板也要偶尔拍拍下属的马屁。而那些才华卓绝的下属,老板对其既要拉拢,又要提防。总之在职场,做下属难,做老板更难,做一个称职的老板和下属更是难上加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