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陈桥兵变”
公元959年,后周第二任皇帝柴荣驾崩,他年仅七岁的儿子柴宗训继位,符太后垂帘听政。孤儿寡母,坐着天下最高贵的位置,这样的日子无疑就像走钢丝,出事,那是迟早的!
果然,960年元旦刚过,边疆一带就来了警报:大事不好,北汉皇帝刘钧约辽兵一起,磨刀擦枪的给皇上“贺喜”来了!太后闻报,急忙召宰相范质等来商量。范质就推荐了手握重兵的殿前督检点(禁军统帅)赵匡胤,并表扬老赵同志“忠勇绝伦”,让他去处理这事,肯定没问题,还下令各地军队都来帮忙,让他们听从赵匡胤的调遣。
这边,赵匡胤自然是心里暗喜,他立即召集一帮好兄弟,包括石守信、王审琦、高怀德、张令铎、张光翰、赵彦徽等,率领着军队奔赴所谓的前线。
话说赵匡胤率领大军到了陈桥驿,这时天也黑了,兄弟们也都累了,于是就停下来休息,赵匡胤让大家洗洗睡去。但就在这天晚上,一件大事发生了。
历史是这样记载的:随军参谋苗训站在营外仰头看天。赵匡胤的一个亲信楚昭辅走过来,看到他就问:“苗先生,你在看什么呢?”
苗训不语,继续看天。天早黑了,满天星斗。又看了一会儿,苗训掉过头来,用手指着西边跟楚昭辅说:“你不见太阳下面,还有一个太阳么?”
楚昭辅以为自己听错了,但见他说得慎重,提起十二分的精神向那边看。活见鬼的是,他也看到了太阳下还有一个太阳。据他后来说,那两个太阳互相摩荡,熔成一片黑光。忽而一日沉没,忽而一日独现光芒,格外明朗,两个太阳旁还有紫云环绕。
他就问苗训:“这就怪了,怎么回事啊?”
苗训说:“你是赵老大的亲信,我就实话跟你说了吧,这就是天命。先没的太阳,应验在周;后现的太阳,就要应验在赵老大身上了。”
楚昭辅立即把这件事传了出去,顿时一传十,十传百,军中上下都啧啧称奇:既然天意如此,那我们是不是该做点什么来顺应天意呢?于是,赵匡胤手下的大将兼好兄弟高怀德首先站出来了:“咱们现在的皇帝是个小孩子,他懂得什么呢?就算咱们兄弟们再怎么拼命干活,他也不会记得的。我看倒不如应天顺人,先立赵大哥为天子,然后北征,大家觉得这样好不好?”
众将应声道:“好!我们就这么办。”
这时,又有人突然提出:“这事儿是不是得先跟老大汇报一声?不过要是我们汇报了,老大肯定不答应,好在老大的亲弟弟赵光义也在这,我们不妨先和他说说,听听他的意见。”
于是,众人就跑到赵光义那里,赵光义先是大吃一惊,然后说,这么大的事,我也做不了主,咱们还得去找一个人。
这个人叫赵普,职位相当于赵匡胤的办公室主任。赵主任一见到众人,也装蒜:“这么做不妥吧?”
众将答道:“妥!”
赵普就说:“是啊,如今主少国危,只有咱们老大一向威望高,国内国外都拿得起来,老大不出山,天下老百姓就都过不上好日子啊!那我们今晚就准备准备,明天一早就把这事办了。”
第二天,天还没亮,一群人就跑进赵匡胤的营帐,把昨天晚上喝得人事不知的未来皇帝扶住,又把一件早已经准备好的黄袍披在他身上,是为“黄袍加身”。
赵匡胤先是不肯,说你们这样干不是要害我么?经不起大家的一致请求,他就说:“真要这样做的话,你们可就必须要听我的。”
众将当然听他的,不然为什么要拥戴他做皇帝。于是,赵匡胤整顿军队,又杀回了后周的都城。由于都城的军队很少,他很容易就冲了进去。这就是历史上颇具传奇色彩的“陈桥兵变”。赵匡胤废掉了后周的小皇帝,自己登基,定国号为宋。
阿龙辞典 黄袍加身
黄袍作为皇帝的象征是唐高祖李渊定下的,黄色自此成为皇帝的专用色,而黄袍也就成了龙袍。五代时期,军阀虽然跋扈,但士兵更为骄横。所以“强迫”上司当皇帝的黄袍加身甚为流行。享有此项殊荣的皇帝,先后有四位:唐明宗李嗣源、唐废帝李从珂、后周太祖郭威,赵匡胤屈居第四,但最成功。
【阿龙看热闹】
历史就是一出戏
“陈桥兵变”的真相,历来都有不同说法,主流的看法是:这根本是一出安排好的戏,就连边疆警报都是假的,主要演员是赵光义、赵普和一干将领。主要演员们演得投入,跑龙套的自然也就卖力,于是假戏也演得跟真的一样。但不管真相如何,不流血的政变总比流血的政变好,和平过渡总比不和平的过渡好。
阿龙记事贴
政权从孤儿寡母手上来
这种情况,历史上已经很多见。960年,赵匡胤又重演了这一幕,不流血不流泪地从后周柴氏孤儿寡母手中接过权杖,登上帝位,大宋国的历史由此揭幕。赵皇帝并立下誓约:保全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
2、 “杯酒释兵权”
宋太祖自登基称帝后,经常陷入思考,其中有一个问题,他百思不得其解。于是他问秘书赵普:“为什么五代时期的皇帝都如走马灯一样,一会儿换一个,搞得人们眼花缭乱呢?”赵普回答:“因为许多高级将领控制着中央军,由于离皇帝近,他们很容易就能把皇帝推下龙椅。”
宋太祖若有所思,随即舒心一笑:“现在掌管中央军的都是我的好兄弟,他们是不会背叛我的。”
赵普笑笑:“他们是不可能背叛你,但他们手下的士兵呢,谁敢保证?”
赵匡胤听了一愣,赵普继续开导:“您当初也不想背叛,可我们把黄袍穿在您身上,您不就带着我们杀回来了?”
赵匡胤不想提那段历史,大家都知道是怎么回事的事,提起来当然尴尬,于是,他话题一转:“我把他们当兄弟看。”
赵普马上就接了过去:“后周世宗皇帝也把您当成兄弟。”
赵匡胤觉得,戏演到这里就差不多了:“那我们该怎么办?”
赵普略一思考,给赵匡胤出了个绝妙的主意。赵匡胤也略一思考,就同意了。
这一天,大家下了朝,赵匡胤把在京城的那几位将领留了下来。哥儿几个知道,赵大哥又要请客了。
赵大哥这个人最喜欢请客,这是人所共知的。兄弟们一边喝酒,一边回忆从前的光辉岁月。赵匡胤虽然爱喝酒,但对菜却没有太多讲究,只要有菜,哪怕是年糕都可以下酒。
喝到掌灯时分,赵匡胤看差不多了,抽了个大家都没有讲话的空子,长叹了一声:“唉——”
石守信先听到了,就碰了碰身边的王审琦:“皇上为何叹气?”
王审琦听得不太清楚,但一见赵大哥垂头丧气的样子,就知道,可能发生什么事情了。就问:“您如今已经是皇上了,还叹什么气呢?”
赵匡胤马上接了过来:“你们不知道,自从当上皇帝后,我就犯了神经性头痛,每天都睡不好。”
大家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办,因为他们不是医生。
“你们真的不知道,如今做皇帝还不如当初做禁军统帅时快活。”
大家都愣着。
赵匡胤见兄弟们慢慢入道了,就继续说道:“我能当皇帝是因为你们的拥戴。所以,我一想,就睡不着。”
石守信听明白赵大哥是什么意思了,但同时,他倒抽了一口凉气,酒也醒了一半:“陛下怎么说这样的话?现在天下已定,谁敢有异心?”
赵匡胤故意皱着眉,指着他们道:“我说你们幼稚不是,你们当然不会有异心,但如果你们手下的人贪图富贵,一旦以黄袍披在你们身上,你们不想干能行吗?”
没有人敢说行,当初,他们“威胁”赵大哥就是例子:“如果你不当这个头,我们就把你杀掉,再拥一个出来。”
王审琦是聪明人,马上就听出赵大哥想干什么来了。但这种事情,他不便先说出来,因为聪明不是在这个时候用的。几个兄弟都推开桌子跪在地上,请赵大哥给指条明路。
赵匡胤马上就给他们指出了一条明路:“人生如白驹过隙,多攒点儿钱享受,让子孙也享福。你们不如放弃兵权,去选个好地方做官,为自己和子孙置业,快乐地过一生。我与你们结成儿女亲家,彼此无猜疑,这样多好。”
是好!
石守信等人猛然间明白了,这是让自己主动缴枪啊。但不缴又能怎样,他们现在拥有的一切都是赵大哥给的,连每天喝的酒吃的菜也是赵大哥给的。吃人家的嘴软,拿人家的手短。况且,他们还不具备“吃人家的嘴硬,拿人家的手长”的实力。唯今之计,只有两个字可以解决当前的尴尬:谢恩。
大家一起跪下,叩头谢恩:“陛下为臣等考虑得这样周全,真是让我们感激涕零啊。”
第二天,这些老部下突然就得了病,并且这种疾病只要一天在任上,就永远不会痊愈。于是,他们只能辞职。赵匡胤很高兴地惋惜了一番——准奏。
这就是历史上传说了多年的“杯酒释兵权”,这件事发生在大宋立国的第二年(961年)七月。这之后,赵匡胤连续把自己的女儿嫁给兄弟们的儿子,原本是兄弟,现在是亲家,大家其乐融融。
阿龙辞典 禁军
禁军就是中央军,负责保护京城和皇帝。北宋初期的禁军分别由殿前都指挥司、侍卫马军都指挥司和侍卫步军都指挥司,即所谓的三衙统领组成。
【阿龙看热闹】
好合好散也是一种美德
老公老婆一起过久了,都会觉得需要点个人空间,严重的会考虑分手,何况是一起做公司的兄弟——船到岔路口,自然要分手。这时,好合好散就是一种美德。宋太祖仁义,不像以前的刘邦和以后的朱元璋;石信守等人也识趣,拿了遣散费就过自己的小日子去了,所以他们的分手是愉快的。
阿龙记事贴
南唐二主
961年,南唐主李璟去世,那位吟唱“春花秋月何时了”的后主李煜登基。
3、 太祖遇伏
自古以来,很多人都想做皇帝,大家以为当皇帝是个很好的工作,实际上,做了皇帝的人,倘若真想把这个工作做好,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皇帝除了要应付天下大量繁杂的事务外,还要时刻担心自己的工作是否能保住。他们每天都活在恐惧中,很怕一不小心,就丢了这份工作。
大宋开国皇帝赵匡胤刚工作的第二年年初,就遇到了一件不顺心的事。某天,他坐着轿子在京城里察看民情,正在专心赶路时,“嗖”的一声,一支箭射中了他的轿子,离他头顶只有六寸,力量很大,箭身还颤个不停。轿子外的侍卫哇哇大叫,抽刀出鞘,紧张地围住轿子。
这时,赵匡胤却走出轿子,站在侍卫包围圈里,当众就把上衣脱了,大声叫道:“再来,再来。”
刺客不是傻子,见一击未中,早就跑了,赵匡胤在那里扯着嗓子喊了半天,也不见任何动静,就在众侍卫劝说下,上轿子回宫了。
第二天,他依旧跑出来察看民情。这样,几天下来,他身边的人可是不愿意了。有个叫翟守珣的人劝赵匡胤说:“大家都知道您的天下是怎么来的,来得太容易,您就不懂得好好珍惜?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可如何是好?”
赵匡胤从轿子里探出头来,笑着说:“我这个人最信的就是命,你看以前的帝王,怎么就是帝王了呢?因有天命。天下的东西是你的就是你的,谁也夺不去。若不是你的,你无论如何都保不住。以前周世宗在时,见有肥头大耳的将士,就认定他们有皇帝相,就杀掉,可我耳朵很大,脑袋也很肥,并且经常跟他在一起,也没有遭到迫害,这说明我做皇帝是天命所归,刺客的竹签(箭)能奈我何啊?”
翟守珣听了这篇唯心主义的演说,虽然知道不对,但也没法反驳,只好闷声走路。赵匡胤这种心态让很多人自愧不如,不过,自这件事之后,赵匡胤再也没有出去过。这样看来,赵匡胤不但有好心态,而且还深深懂得儒家的教诲:君子不把自己置于危险的地方。
【阿龙看热闹】
这个皇帝是纯爷们儿
赵匡胤虽是武夫出身,但行事倒不粗,且很有自己的一套。想象他遭遇冷箭后,光着膀子在那里骂街的情形,很流氓,很率性,也很可爱——这兄弟咋就这么有意思呢?但王夫之就认为赵匡胤在装蛋,那个杀手是他自己找的。这是一场典型的“天命论”炒作。
阿龙记事贴
李汉超的幸运
李汉超是大宋开国功勋之一,不拘小节,但宋太祖常予以包容。961年他在担任关南边防司令时,当地平民向宋太祖控告他强娶民女,借钱不还。宋太祖安慰申诉人:“你的女儿嫁给他,不比做农家媳妇强吗?要不是李汉超驻守在关南,你能保护自己的财产吗?”事后,宋太祖悄悄给李汉超送信:“赶紧把女儿和欠款还给人家,不要再干这样的事了。”李汉超感激涕零,工作也更加卖力了。
4、 雪夜访赵普
大宋开国之初的那几年,皇帝赵匡胤总是睡不着。为了治疗失眠症,他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来到了新任宰相赵普的家中。
赵普有个习惯,即使在家也穿着朝服,直到睡觉才脱掉。赵匡胤敲门的时候,赵普还在看《论语》,仆人们已经歇息了,他只好自己去开门。开门后,一见是皇帝,赵普吓了一跳,急忙将皇帝让进房间,两人一起烤火。
赵匡胤身上渐渐有了暖意。赵普这才问道:“您这么晚还不睡?”
赵匡胤回答:“哪里有心情睡觉啊。”
赵普不明白,皇上刚搞了“杯酒释兵权”,怎么又睡不着了呢?
赵匡胤小声地看着赵普说:“卧榻周围,都是他人,叫我如何酣睡?”
赵普明白了,皇上是为了南方的割据政权和北方的北汉与契丹而来。
这个问题不是第一次讨论了,但在这样的雪夜里,君臣俩烤着火讨论这事儿,却是头一遭。
“我想先北后南,先把北汉拿下来。”赵匡胤看着赵普说。
赵普感觉到了皇帝语气中的不坚定,想了一想,回道:“我不这样想。”
赵匡胤等着听他的想法。
“北汉的中心太远,在西北,正好是契丹的方向,先不要说我们是否能拿下北汉,即使拿了下来,我们该怎么守。到那时,契丹与我们脸对脸,我们是凭空弄了个累赘回来。倒不如先削平南方诸国,把南方的粮食和金钱储备起来,待时机成熟再灭北汉,这样我们就有能力保护太原了。”赵普说得很激动,手有点颤,“最后,我们以太原为根据地,搞死契丹,收复燕云十六州。”
赵匡胤也很激动,他看着赵普的脸,那是一张写满无限憧憬的脸。从他的脸上,赵匡胤仿佛看到了一幅大宋江山图,南到大海,北到当时契丹的最北面;他又仿佛看到了大宋的百姓在契丹的最北面种菜、写词、踢足球。他抓住了赵普的手。
“我们真是想到一起了!”
不过,想法归想法,几百年里,大宋一直就没能赢过契丹,反倒是自己的地盘被越挤越小。
阿龙辞典 契丹
契丹,中古中国东北地区的一个民族。自北魏开始,契丹在辽河上游一带活动,唐末趁中原大乱建立了强大的地方政权,唐灭亡的那一年(907年)建立契丹国,后改称辽,统治中国北方。辽先与北宋交战,“澶渊之盟”后,双方和平相处了100多年。辽末,女真族崛起,辽帝国迅速走向灭亡,于1125年为金所灭,余部建立西辽王国,又延续了93年。
【阿龙看热闹】
事业心是一种折磨
俗话说:“只看贼吃肉,不看贼挨打。”人人都知道做老板好,却不了解做老板也有做老板的难处。赵匡胤说自己做了老板后,还不如以前快活,这话应该是切身体会。对所有人来说,事业心都是一种折磨,但作为职业经理人的赵普与作为老板的赵匡胤,受折磨的程度到底不一样:公司的命运就是老板的命运,职业经理人或许还可以贪图个一时享乐,但老板是必须要直面这个命运的。
5、 宋太祖不计前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