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坂坡那次,赵云独自去救阿斗,糜夫人受了伤,最后投井自杀了。一般情况下,我们认为自杀是罪恶的,但是在那种情况下,糜夫人的自杀是合理的,如果她勉强让赵云把他们都救了,可能最后两个都救不成。赵云想得很周到,先把墙推倒,把井填了,因为怕曹操的人偷走她的尸体。这时候曹军已经追来了,他抱着阿斗,又要打仗,又要骑马,只好把阿斗绑在身上,然后单枪匹马来找刘备。偏偏那时候有人向刘备打小报告说赵云投降了曹操。刘备是个了不起的老板,他坚持认为赵云不是这样的人。赵云经过曹营的时候,曹营的人都想把他杀了,是他的英勇打动了爱才的曹操,他才能够活下来。
我们不要被小说迷惑,认为赵云真的那么神勇,其实他的命是曹操救的。曹操远远看见一个白衣白马的小将英勇无比,就问左右这是谁。可见,曹操真的是爱才如命,看到有才的人就非常欣赏,即使那人是敌营的。赵云机灵,马上报出自己的姓名,“我是常山赵子龙”。左右跟曹操说这个人非常英勇,曹操于是下令只能活捉,不能放箭。
这等于给赵云颁布了一道安全令,保护了他的安全。最终赵云一身是血地逃了出来,抱着阿斗,跪下来对刘备说:“我有罪,糜夫人受了伤,不肯上马,投井自尽了。我带着少主突出重围,现在少主没有动静,恐怕也是凶多吉少了。”没想到,解开包袱发现阿斗只是睡着了,刘备把阿斗抱过来,丢在地上骂道:“为了这么一个孩子,差点害我损失一员大将。”这让赵云非常感动。
刘备娶了孙夫人后,东吴传话给孙夫人说吴国太病重,让她回去看看,她要把阿斗也带走。赵云不许,直接跑到船上把阿斗抢了回来,说孙夫人要去他不敢阻拦,但是阿斗不能带走。当时的情形很危险,孙夫人会武功,而且性子也烈。赵云不顾一切,硬是不让她把阿斗带走。情况危急,向诸葛亮报告已经来不及了。赵云二话不说把阿斗截了回来,不管军师高不高兴,也不怕刘备责怪他对孙夫人无礼。我觉得这是很明智、很负责的态度,是一般人很难做到的。
所以遇到事情,有时候要报告,有时候又不能报告。这个道理当主管的人都很清楚:如果时间来得及,不报告就等于擅自做主;如果时间来不及,非要报告就是不负责任。赵云如果一发现孙夫人带着阿斗上船了,就跑去报告诸葛亮,问军师该怎么办,这样也不算错,但等军师来了,很有可能阿斗已经被带到东吴去了。
一件事情有紧急和不紧急两种处理方法,平时有平时的做法,紧急时有紧急时的措施。事后证明赵云是对的,因为孙夫人回到东吴以后就没有再回来。孙夫人回去之后就彻底明白了,孙权并没有把她当妹妹看,而是把她当成了工具。历代都有很多人成为政治的牺牲品,这就是孔子讲的“时也,命也”。
这不是消极的态度,人生是有限度的自由。超过这个限度,恐怕就没有达成愿望的希望。所以每个人要作什么决定的时候,最好先想想自己的处境怎么样,周围的变数会带来什么变化,有多大把握,然后再作出合理的决定,随机应变。
善学习:能够发现他人长处
中华文化其实是官本位,讲究学而优则仕。汉朝以后有了士大夫观念,这对中华民族来讲是个败笔,使得很多人一天到晚只会读书,五谷不分,读书不是为了明白道理,只是为了当官。如果读书只是为了考高分,那就失去读书的意义了。“学而优则仕”前边还有一句话大部分人都忽略了,叫做“仕而优则学”。当官的人千万要记住,发现不足就要赶快去学习。
赵云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好,如果赵云一直甘当配角,后来他的表现也不可能那么好。他懂得随时向诸葛亮学习,向关羽学习,向张飞学习,也向黄忠学习,不断学习。终身学习才会终身受用,智慧是永世不变的,不要以为学了很多知识,就可以终身受用。知识大概二十年以后就不管用了,因为变化太快。要把知识跟智慧分开来看,知识不是智慧,当然,再高的智慧也需要后天的不断学习。
赵云做好了充分准备,投入刘备集团以后,随时学习,所以成长得最快。
人要靠自己多学习才能进步,平常多思考,在脑子里多存积一些必要的东西,紧急时候才能当机立断。越重要的事情往往越不给你考虑的时间,只有靠平时的积累。所以平日不用功,渴了的时候才去挖井是徒劳无功的。
赵云不断吸取经验,不断改善自己,修炼自己,使自己充实。中国人不讲能力,只讲本事。本事跟能力有什么不同?相信赵云在这方面分得很清楚,一个有能力的人一定会遭到人家的嫉妒,遭到人家的陷害,被人抹黑。本事就是我有能力,我要表现,但是会顾虑大家的感受,减少别人的敌意,这相当困难。赵云很少去引起争端,他也从来不自我吹嘘。很多人在茶余饭后最喜欢做的事是自我吹嘘,吹嘘自己有多么了不起,这样做次数多了,很容易引起别人的反感。
即便你很有才华,也要不断学习,充实自己,做事多照顾其他人的感受。现在很多人把这当做圆滑和鬼鬼祟祟。其实这是替对方着想,这样做可以让事情变得容易解决。
劝谏领导: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
赵云也曾经劝了刘备几次。刘备没当汉中王的时候,听到赵云劝很高兴,当了汉中王以后,就不听劝了。与人相处时一定要记住,对方换了位置一定要换一种相处方法,不能用从前对待他的那一套来对待。不同位置的人的思考方式是不一样的,要根据具体情况改变相处方法。
有两个人是高中的同班同学,非常要好,后来甲当了国有企业的董事长,乙当了部长。甲看到乙,总是会想起几十年前他们同班时那种勾肩搭背、兄弟相称的情形,就叫着乙的名字说:“你最近怎么样?”乙没有吭声。这样的事情发生两次以后,乙把甲调走了。
乙如果没当部长,甲跟乙兄弟相称没有关系;乙当了部长以后,要有最起码的威严,甲过去摸一下他的头,勾肩搭背,让别人看见成何体统?所以要拿捏好分寸,就算部长跟你称兄道弟,你也要跟他保持安全距离。
即便赵云劝谏的事情本身是对的,但因为现在刘备已经不再与以前一样了,所以还是不会采纳的。因而,我们做任何事的时候都要学会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一个人要老实,但绝对不能太老实;要认真,又不能太认真。并不是凡事都要准确,需要准确的时候就准确,不需要准确的时候可以马虎一点。应该积极的时候要积极,不需要积极的时候就松懈一点。这是《易经》的思想,是我们一直遵循的为人处世的原则。
只有这套思路可以应付未来的变化。未来的变化快而难测,经济学家都算不准,只能用老祖宗的方法来对待。老祖宗的锦囊妙计只有三个字--“看着办”。不看着办,根本无路可走。看谁采取什么策略,看谁采取什么态度,因为时间的改变而调整,因为外界的因素而调整就对了。
不完美:没有缺点不见得最成功
一个中国人一生有三本书一定要读:一本是《三国演义》,一本是《西游记》,一本是《水浒传》。这三本书里讲了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读这三本书,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年轻的时候不要看《水浒传》,因为看了以后会更鲁莽;年纪大了以后不要看《三国演义》,因为越看会变得越奸诈。也就是说,要先看《三国演义》,再看《水浒传》,最后才看得懂《西游记》。《西游记》讲的是身、心、灵的安顿,不是表面看上去那么简单。《三国演义》里有很多哲理是永世不变的,直到今天依然可以应用。
在三国集团里,我们把重点放在刘备集团是有道理的。尤其像赵云这样,等于是外来的人,关于家族企业怎么对待外来之人,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借鉴。
世界上总是有两种力在互相牵扯,一个是向心力,一个是离心力。离心力跟向心力一定要平衡,离心力占上风整个团队就散了;如果完全是向心力也糟糕,聚得太紧会挤死人。有正必有反,有好就有坏,有生就有死,有真心就有假意,其中的分寸怎么拿捏?可以多看看赵云的处理方法。
如果问赵云生平最感谢的人是谁?他最感谢的人肯定还是刘备,不管刘备对他怎么样,都给他提供了一个工作的平台,给他提供了一个表现的机会。他也很感谢诸葛亮,因为他从诸葛亮那里学到了很多东西。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就是说任何人跟你在一起,都要看到他的长处,什么人都可以变成你的老师。不一定学历高的或者年纪大的才是老师。每个人都有长处,学会弥补自己的弱点就会很愉快。
通过分析赵云这个人物,我们可以得出三个结论:第一,今后看到历史人物故事的时候,要把他们当做学习的典范,用这种心态来看他们的人生过程,而不是去简单地挑剔和批评。第二,任何事情都有正面的理解跟负面的批评,如果用挑剔的眼光看,那么没有一个人是圆满的,只要学习长处就行了,不要计较短处。第三,最重要的是不要勉强自己一定要学谁,学不来的,还是做自己最好。可以把别人当镜子,但是要对自己满意,不要跟别人比来比去,可以检讨自己有没有进步,有没有朝着某个方向迈进。如果有,就很值得高兴了。因为每个人的基础不同,环境也不一样,有没有人提拔也不一样,没有可比性。跟自己的过去比,如果自己不断进步,而且方向正确,就会心安理得。
其实赵云这个人物在《三国演义》中是最没有缺点的。诸葛亮够好,但是过分谨慎;刘备呢,我们永远不知道他是真仁德还是假仁德。曹操也有让人很喜爱的地方,非常爱惜人才,不过说话却非常不注意,经常害了自己。只有赵云,很难说出他有什么缺点。
但是,没有缺点本身就是一大缺点,人要有个性,不能妄图没有个性。没有个性,人家不容易看出你的特殊表现。
任何事情都不能求全,事情一旦圆满了之后就会开始缺了。圆满是期待的目标,最好不要真正实现。人最好不要变成完人,变成完人等于把人做完了,我们受小说家的影响,过分期待圆满、美满,其实这是不现实的。
赵云没有不好的习惯。一个人其实最可靠、最基本的素养就是养成好习惯,不要有坏习惯。因为人是习惯动物,一旦染上了坏习惯就很难改变。所以在这里也提醒天下父母,不一定要给子女很多钱,不一定要给子女很多知识,不一定要培养孩子各式各样的能力,只要让子女养成了好习惯就尽到了父母的责任。父母要做孩子的模范,以身作则,让孩子看到父母没有坏习惯。
赵云很会选择老板。选定老板以后就心甘情愿地追随老板,任劳任怨。如果跟老板格格不入,会有心防,不一定会听老板的话,不一定完全相信老板。这样做平时无所谓,到紧要关头会出问题。
赵云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人家对我们怎么样是人家的事,我们对人家怎么样是我们的事,不去抱怨。这也值得大家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