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避免皇权危机,顺治帝遗诏没有按照旧制由宗室诸王摄政,而是改由上三旗元老重臣共同辅政,确定了索尼(正黄旗)、苏克萨哈(正白旗)、遏必隆(镶黄旗)和鳌拜(镶黄旗)四位辅政大臣。
·康熙帝简明档案·
◆姓名:爱新觉罗·玄烨
◆生年:顺治十一年(1654)
◆卒年:康熙六十一年(1722)
◆在位:61年
◆年号:康熙
◆庙号:圣祖
◆谥号:仁皇帝
◆陵寝:景陵
◆父亲:顺治帝
◆母亲:佟佳氏
◆继位人:雍正帝
◆主要功绩:智擒鳌拜,平定三藩,统一台湾,安定西藏,抗击沙俄侵略。
最初几年,四位辅政大臣与幼帝均相安无事。然而,居功自傲、骄横跋扈的鳌拜成为短暂平静局面下潜藏的不安定因素。鳌拜号称“满洲第一勇士”,因骁勇善战、军功卓著,累升至内大臣,封为公爵,位高权重。其他三位大臣中,索尼为四朝元老,深受孝庄太后的信任与赏识,鳌拜不敢与之争权。遏必隆与鳌拜同属一旗,为人懦弱,遇事随声附合,对鳌拜不构成威胁。而苏克萨哈在四位辅臣中位居第二,一旦索尼归天,很可能由他代替索尼总揽启奏和批红大权。因此,苏克萨哈就成为了鳌拜的首要打击对象。
鳌拜利用黄白旗之间的历史宿怨,孤立、打击正白旗大臣苏克萨哈。康熙五年(1666)正月,他对孝庄太后和年幼的康熙皇帝施加压力,要求重新圈换土地。为此,鳌拜不惜假传圣旨,欺上瞒下,甚至强行冤杀了反对圈换土地的户部尚书苏纳海、直隶总督朱昌祚、巡抚王登联三人。这次圈换土地,骚扰近京10个州县,两黄旗圈画了31万余垧耕地,换置了顺义、密云、怀柔、平谷四县之地,致使数十万人流离失所。
祖孙情深
康熙帝8岁丧父,10岁丧母,由祖母孝庄太后抚育成人。孝庄太后在康熙帝身上几乎倾注了全部的心血,不但在生活上对他关爱备至,在政务方面也时时给予指点,授予方略,引导他学会处理各种复杂的问题。可以说,如果没有孝庄太后,也就没有一代明君康熙帝。而康熙帝对祖母也怀有深厚真挚的感情,事亲甚孝,常常亲往慈宁宫问安。孝庄太后病危时,康熙帝昼夜不离左右,亲奉汤药,甚至步行至天坛,为其祈祷,祈求上天以自己的寿命换祖母万寿。
圈地事件得逞,四位辅政大臣协商一致的原则被打破了。孝庄太后和年幼的康熙帝对鳌拜开始有所戒备。而鳌拜在圈地事件中所表现出的强势,也引起了朝中百官的不安,要求皇帝亲政的呼声越来越高。在百官的推动下,辅臣索尼等人于康熙六年(1667)三月,“奏请皇上亲政”。然而,三个月后,索尼去世。至此,所谓的四大臣辅政体制已经形同虚设,变成了鳌拜一人专权。
14岁的康熙帝决心收回皇权,遂于同年七月初七举行了亲政大典,接受百官朝贺,从此君临天下。而此时,利欲熏心的鳌拜还在一门心思地谋权。苏克萨哈眼见鳌拜势力日大,恐遭其暗算,便产生了隐退的想法,向康熙帝乞请去守护先帝陵寝。鳌拜却趁此给苏克萨哈编造了“不欲归政”等24款罪责,议苏克萨哈及其长子磔刑,余子六人、孙一人、兄弟之子两人处斩,家产籍没,并拟处死其族人。康熙帝“坚持不允所请”。但是,鳌拜竟然每日上奏,最后强行让康熙帝盖上了玉玺,仅将苏克萨哈从磔刑改为绞刑,其他均按其原议行刑。
苏克萨哈死后,鳌拜以为再也没有阻力,更加肆无忌惮,经常在康熙帝面前喝叱大臣,拦截章奏,甚至公然抗旨,以此展示自己的强权。
年轻的康熙帝真切地看清了鳌拜结党乱政的真实面目,决定针锋相对,与之斗争。但鳌拜势力强大,党羽众多,且分据军政要职;而且宫廷的侍卫完全由上三旗承担,以鳌拜马首是瞻,因此稍有不慎就会酿成大祸,引发兵变。于是,康熙帝表面上按兵不动,韬光养晦,对鳌拜的行为听之任之;实际上却悄悄部署各项准备工作,等待时机成熟。
首先,康熙帝亲自挑选忠实可靠的侍卫及年少有力者,以练习摔跤游戏的名义组成了一支亲信卫队——善扑营。这支部队成为擒拿鳌拜的直接依靠力量。其次,康熙帝将鳌拜的党羽以各种名义先后派出京城,以削弱事发后反弹的力量。
一切准备就绪后,康熙八年(1669)五月十六日,机智果断的康熙帝亲自向善扑营做动员部署,当众宣布鳌拜的罪行,召鳌拜进宫,“立命擒之”。遏必隆也同时被捕。事后,康熙帝又亲自向议政诸王揭露鳌拜的罪状。议政诸王支持康熙帝拿问鳌拜,并罗列了鳌拜“欺君擅权”、结党乱政等30项大罪,议定将鳌拜革职立斩,其子、兄弟亦斩,妻及孙为奴,家产籍没;罗列遏必隆“藐视皇上”、附合鳌拜等12大罪状,议定将其革职立绞。此外,对鳌拜的其余党羽也一一做出了处罚的决定。
但是,擒拿鳌拜,涉及权力更迭大事,人事关系甚为复杂。为了避免朝政动荡,康熙帝对涉案之人做了区别处理。对鳌拜,康熙帝念在他搭救过清太宗皇太极御驾和为国家建树的功勋上,赦免了他的死刑,改为拘禁;对遏必隆,“特为宽宥,仍以公爵,宿卫内廷”;对其党羽,减少处死人数,从轻治罪。
康熙帝此举,有效地防止了株连,稳定了朝廷秩序。此外,凡受鳌拜迫害致死、革职、降级的人,均一一得到平反昭雪。此案的处理,颇得人心,年轻的康熙帝充分显示出了一个政治家的风度和胸怀。
此后,康熙帝收回了批红大权,各处奏折所批的朱笔谕旨,都由皇帝亲手拟定,再无代书的现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