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彻头彻尾出身于社会最底层又颇具个性的皇帝,明太祖朱元璋向来是人们谈说甚或争论的热点人物。他出身于草莽之间,却最终推翻暴元,奠定了大明王朝近300年的宏基伟业。他没有多少文化,却深晓驭人治国之道,并十分注重对后世子孙的约束和教育。他十分机智精明,从普通的士卒一步步成长为叱咤一方的霸主;但又有几分狡黠和阴狠,在建国之后使用各种手段将功臣元勋们一一铲除。他关心普天之下百姓的疾苦,痛恨官吏们的骄奢腐败,但其使用的严刑重典又过于残酷暴虐……于是,有人把他看作圣贤、豪杰、伟人,也有人视其为文盲、盗贼和暴君。然而有一点不可否认的是,朱元璋确是一位有胆有识,在中国历史上留有浓墨重彩的一代传奇帝王。
元朝末年,政权衰败,统治黑暗,各州、县官吏多贪污腐化,沉迷酒色,政治、经济环境恶劣,社会矛盾日益激化,加上灾害连年,旱灾、蝗灾、瘟疫频频,民不聊生。朱元璋就生于这样一个乱世之中。
朱元璋乳名重八,初名兴宗,字国瑞,元文宗天历元年(1328)九月十八日生于安徽濠州太平乡(今安徽凤阳地区)一个贫苦的佃农家庭。其祖上数代都是庄稼汉。他的父亲名世珍,被乡人称为朱五四,一辈子做佃客;母亲陈氏也是个老实巴交的农妇。朱五四夫妇有四个儿子,朱元璋最小。幼时的朱元璋经常和小伙伴们去村旁的皇觉寺玩耍。寺内的高彬长老见他聪明伶俐,讨人喜爱,便抽空教他识字。
·明太祖简明档案·
◆姓名:朱元璋
◆生年:元文宗天历元年(1328)
◆卒年:洪武三十一年(1398)
◆在位:31年
◆年号:洪武(1368~1398)
◆庙号:太祖
◆谥号:高皇帝
◆陵寝:孝陵
◆父亲:朱世珍(又名朱五四)
◆母亲:陈氏
◆继位人:朱允
◆主要功过:从草莽起兵推翻暴元,建立明朝,惩治贪腐,整顿吏治,强化君权;特务治国,诛戮功臣,滥杀无辜。
后来迫于生计,尚是孩童的朱元璋开始为村中的地主家放猪、放牛,其间忍饥挨饿,受尽苦头。元顺帝至正四年(1344),淮北发生了严重的旱灾和虫灾,颗粒无收,继而瘟疫流行,人畜大批地死亡,到处一片凄凉惨淡的景象。在这场灾难中,朱元璋的家里也发生了重大变故。先是64岁的父亲朱五四一病不起,离开人世,不久朱元璋的母亲和长兄也先后身亡,二哥外出逃荒。16岁的朱元璋靠乡邻的帮助,草草埋葬了亲人之后,无奈到附近的皇觉寺当了小和尚,拜高彬长老为师。
不久,灾情更加严重,寺庙中的和尚们也没有了粮米,高彬长老只好将徒弟一个个打发出去,云游四方,自谋生路。入寺还不到两个月的朱元璋也被打发出去,做了游方和尚。说是“游方”,其实就是到大户家讨要钱粮。朱元璋背着小包袱,一手拿木鱼,一手托瓦钵,游食于淮西、豫南一带。他日间四方乞讨,夜宿山野之处,尝尽了颠沛流离之苦。这段艰苦的游历生活对朱元璋的人生来说是一种磨砺,既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也使他了解到民生的艰辛,为他日后参加元末农民起义埋下了伏笔。而艰难困苦的生活既造就了朱元璋勇敢坚毅的性格,也铸造了他残忍、猜忌的另一面。
直到至正八年(1348),朱元璋才告别了仰食他人、朝不保夕的化缘生活返回皇觉寺。但当他迈入寺中,看到的却只是尘丝蛛网,灰土厚积,一派凄冷惨淡的景象。原来,在他游方的这几年,家乡民生凋敝,寇盗四起,昔日的师兄也都死的死,逃的逃,无一幸存。后经乡邻挽留,朱元璋留下来暂时做了皇觉寺的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