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宝九年(976)十月,年仅50岁的赵匡胤猝然去世。在此之前,正史中并无他患病的记载。对于他的死,《宋史·太祖本纪》只有一句简单的记录:“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与此同时,关于此事,野史中却留下了许多生动而详尽的记载。
宋人文莹所著的《湘山野录》中记载,赵匡胤未得志时,曾与一个道士交游甚深。那位道士曾预言说他能做皇帝。赵匡胤称帝后,在开宝九年又无意间遇到这位道士,于是迫切地向他询问自己的寿龄。道士答道:可观今年十月二十日夜间的天气。如果晴朗,寿命还能延长一纪;如是不晴,宜当速备后事。十月二十日晚,赵匡胤登高观望气象,起初天气晴朗,星光璀璨,不禁大喜;但不久,天气骤变,阴霾四起,随即雨雪纷纷。他急召皇弟赵光义入宫。赵光义到后,赵匡胤屏退宫侍,两人对饮。宫人远远看到烛影摇红,赵光义不时离席。喝完酒已经是深夜了,赵匡胤用玉斧戳雪,喊道:“好做好做。”随后回殿就寝。当夜赵光义也留宿宫中。次日凌晨,赵匡胤便去世了。赵光义接受遗诏,于灵前继位。
司马光的《涑水纪闻》记载道,赵匡胤去世时已是四更,宋皇后命令内侍王继恩把皇子赵德芳叫来。王继恩却直奔晋王府,去找赵光义。赵光义听完王继恩的来意后,犹豫不决,便说要与家人商量一下。赵光义进入内室许久没有出来。王继恩催促道:“时间长了,就被别人抢到前头了。”赵光义于是决定进宫。进宫后,宋皇后问:“德芳来了吗?”王继恩回答:“晋王来了。”宋皇后惊诧莫名,继而醒悟,对赵光义说道:“官家,我母子的性命,都托付给你了。”赵光义随后即位。
王禹的《建隆遗事》记载的又是另一种版本,说赵匡胤去世前一天,召赵普入宫,欲立皇弟赵光义为帝。赵普建议立皇子,赵匡胤认为不忍违背太后慈训,决意立赵光义。《烬余录》还记载了一种离奇的说法,说赵光义趁赵匡胤昏睡不醒时调戏花蕊夫人。赵匡胤被惊醒后怒不可遏,举起玉斧砍向赵光义,但力不从心,没有击中。赵光义一不做二不休,索性杀死赵匡胤,夺取了皇位。
根据以上记载,赵匡胤去世当晚,出现了许多异常的情况。按照宫廷礼仪,赵光义是不能留宿宫中的,那晚他却留在了宫中。宫女、太监竟然都不在皇帝身边,究竟是赵匡胤屏退,还是赵光义为了掩人耳目,将这些人驱逐出去的?其中的引斧戮雪、赵光义不时离席等细节,言语躲闪,是不是也在暗示赵匡胤和赵光义之间曾出现过争吵打斗?更奇怪的是王继恩假传圣旨一事,一个内侍如果没有他人的指使,怎敢违背宋皇后的旨意?
也许是赵光义认为自己即位名不正言不顺,便说兄终弟及是母亲杜太后的主意。建隆二年(961),杜太后临终前,突然问赵匡胤是否知道自己为何能做天子。赵匡胤思虑再三,才说是凭借祖上和太后所积的功德。杜太后却厉色训道,赵匡胤能当上皇帝,是因为周世宗去世后,继位的国君年幼的缘故。因此,立长君才是国家之福,于是要求立赵光义为嗣君。赵匡胤叩首称是,并将太后遗嘱写于纸上,藏于金匮之中,这就是“金匮之盟”。
然而,所谓的“金匮之盟”存在着许多可疑之处。其一,杜太后去世时,赵匡胤只有35岁,正值壮年,而其长子德昭已11岁。杜太后怎能预知赵匡胤去世时,德昭还年幼,不能担当国家大任?实际上,赵匡胤死时,德昭已经26岁了。况且,“金匮之盟”是赵光义登基五年后才公布的,如果真有其事,为什么不在继位之初便公布?
赵光义继位后的举止也令人顿生疑窦。新君即位,按照惯例是次年改用新年号纪年。但他等不到第二年,便迫不及待地改换年号,此后又逼死了赵匡胤的两个儿子德昭、德芳。而宋皇后去世后,他也没有按皇后的礼仪发丧。更令人啧啧称奇的是,就连赵光义的子孙后代也相信他是弑兄篡位。
赵匡胤一生英明,善用权谋至登峰造极的地步,不料最终却栽到了弟弟赵光义的手下。太平兴国二年(977)四月,停灵半年后,赵匡胤葬于河南巩县永昌陵,庙号太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