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
《百家姓》是中国古代流传最广的启蒙教材。此书将常见的姓氏编成四字一句的韵文,以“赵钱孙李”起头,“百家姓终”为结束语,通篇押韵。字句之间虽然并无关系,但是读起来朗朗上口,通俗易学。据南宋学者王明清考证,它成书于北宋初年,是吴越地区(今杭州一带)一位不知名的儒生所著,开头的四个姓氏是有讲究的,“赵”是国姓,“钱”是吴越国主之姓,“孙”是当时吴越国主钱正妃之姓,而“李”是南唐国主之姓。
在南征北战的同时,赵匡胤也在着手改革军队,消除武将兵变和武装割据的隐患。他通过“杯酒释兵权”解除了石守信等人的军职后,任用一些军职较低、对他忠心耿耿的将领统领禁军。同时,他也意识到,单纯依靠人事变更来抑制兵变不是长远之计,如果要永除后患,必须从制度上分散军权。
宋初,禁军是军队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平时期负责守卫京师,战时则应诏出征。禁军分隶殿前、侍卫两司,殿前都点检、侍卫亲军都指挥使是其最高的军事将领。杯酒释兵权后,一些重要的军职长期空缺。建隆三年(962),石守信识趣地辞去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一职,这个军职自此也被架空。禁军从此再无最高长官,逐渐形成了由官职较低的殿前都指挥使、侍卫马军都指挥使、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分别统领的“三衙”制度。
此外,赵匡胤将带兵权和调兵权分开,三衙负责带兵训练,而调兵权却属于枢密院。枢密院是负责军务的机构,掌管兵籍,握发兵之权。两个机构互相制约,彼此牵制。赵匡胤还不放心,遇有战事,他不任用三衙将领,而是临时任命其他官员担任将帅,事平之后,兵归三衙,将还本职,从而再次分散三衙的兵权。
为了避免地方割据,赵匡胤采取了“强干弱枝”的策略,即把部分精悍禁军布防在京师,部分禁军分屯各地,用以制衡地方军力。当然,驻扎地方的禁军虽不若京师禁军精锐,但数量相当,再加上地方部队数量多于禁军,如此一来,京师有变时,各地军力联合起来可压制变乱,这即所谓的“内外相维”。赵匡胤还创建了“更戍法”,轮流派遣禁军戍守各地,使军队无固定驻地,以致“兵不知将、将不知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