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残酷的储位争夺战中,李世民击败了太子建成,并最终登上皇位。即位后,他对东宫和齐王府的敌对势力毫不心慈手软,连续诛杀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几个儿子。此后,为了安抚人心,李世民下旨称叛逆之罪止在建成、元吉两个元凶,现已伏诛,其党翼一概不追究。赦令一出,长安的紧张气氛顿时得以缓解。紧接着,李世民开始大刀阔斧地整顿朝政,他罢免了一些尸位素餐的老臣,重用秦王府旧幕僚和原东宫府中的杰出人才,以房玄龄、杜如晦为相,建立了效率高又忠心耿耿的核心班底。
即位之初,李世民面临的是百废待举、百乱待治的局面。他自幼跟随李渊宦游各地,对民生疾苦深有体会。他曾说过:“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要实现大治的理想境界,必须要与民休息。经历隋末动乱后,茫茫千里,人烟断绝,十室九空,大量空地、荒地无人耕种。武德末年,朝廷曾经推行过均田令,然而并未得到认真贯彻。李世民即位后,开始切实推行均田令,将官家、没入官的土地以及闲散土地,依户籍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严格控制土地买卖,同时减轻徭赋,鼓励农民移民垦荒。
为了提高农民耕作的积极性,李世民还恢复了废弃数百年之久的藉田古礼,亲自下田耕作。他经常派遣使者巡视各地,考察官吏,劝课农桑,禁止地方官员在农忙时调用民工,以保护农业生产。他还设置义仓,救灾备粮,奖励婚嫁,生育人口。此外,李世民对水利建设也十分重视,鼓励地方官员兴修水利。随着种种有效措施的实施,百姓得以休养生息,农业生产逐渐从隋末的战乱中恢复过来。
在政治方面,唐初所行制度,基本上沿用隋制,但也有所完善改进。在中央,朝廷设中书、门下、尚书三省,由三省长官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为宰相之职。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尚书令总领百官,权力很大。为了削弱尚书令的权力,李世民以他曾任此职为由,不再设尚书令一职,而是以左、右仆射为尚书省长官,因此左、右仆射即宰相。李世民往往任给职位较低、又有才能的官吏加上“参预朝政”、“同中书门下三品”等头衔,使其参与最高决策,实际上也相当于宰相之职。如此一来,既能集思广益、任用贤才,又进一步削弱相权,加强了皇权。
在律法方面,李世民命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本着“慎刑宽仁”的原则,在唐初《武德律》的基础上加以删定,于贞观十一年(637)修成《贞观律》。这部律法成为唐律的定本,还对后世法律产生了深远影响,是此后历朝历代制定律典的依据。
在文化方面,李世民尊崇儒学,崇尚经书,他宣称自己:“朕所好者,唯尧舜周孔之道”。贞观二年(628),李世民诏令以孔子为先圣,在国学中设置庙堂,恢复学校中的祭孔仪式,并下令各州县都置孔子庙。为了培养人才,他大力兴办学校,设立国子监,下属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律学六种学校,在地方则设京都学及府、州、县学。无论从规模、种类、数量还是科目而言,这些学校都较前代进步。特别是专科性质学校的出现,在中国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贞观四年(630),李世民命中书侍郎颜师古等考定《五经》。颜师古以晋、宋以来经籍古今本为依据,悉心校正,完成了《周易》、《尚书》、《毛诗》等《五经定本》,于贞观七年(633)颁行全国。随后李世民以“儒家多门,章句繁杂”为由,命国子祭酒孔颖达等撰定《五经义疏》,实现了经学思想的统一。
此外,李世民还很重视史学,强调以史为鉴,因而贞观时期出现了前所未见的修史盛况。贞观一朝,一共修成八部正史,即《周书》、《齐书》、《梁书》、《陈书》、《隋书》、《晋书》、《南史》和《北历》,除了“南北史”为李延寿私修,其他皆是官修。在修撰前代史的同时,唐朝也开始修撰国史。贞观三年(629),李世民始置史馆,由宰相监修国史。贞观十七年(643),他欲观国史,房玄龄与给事中许敬宗等人,编订了高祖、太宗实录。从此在国史外,另设编年体实录,历朝相继纂修不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