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我激励法在遇到困难、挫折、打击、逆境、痛苦时,用坚定的信念、伟人的言行、生活中的榜样和哲理来安慰自己,鼓励自己同逆境和痛苦进行斗争。自我激励是人们精神活动的动力源泉之一。例如,我们所熟知的张海迪,在奋斗的历程中承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与压力,而每当这时候,她总是以保尔、吴运铎等英雄做榜样,激励自己战胜病残,坚强地继续生活。
(2)情绪宣泄法情绪的宣泄是平衡心理、保持和增进心理健康的重要方法。不良情绪来临时,我们不应一味控制与压抑,还要懂得适当的宣泄。
当生气和愤怒时,可以到空旷的地方去大喊几声,或者像屠格涅夫一样“在开口前把舌头在嘴里转上十圈,怒气也就减了一半”,或者进行比较剧烈的体育活动,如跑两圈、扔铅球等。
当过度痛苦和悲伤时,放声痛哭比强忍眼泪要好。研究证明,情绪性的眼泪和别的眼泪不同,它含有一种有毒生物化学物质,会引起血压升高、心跳加快和消化不良等不良症状。通过流泪,把这些物质排出体外,对身体有利。尤其是在亲人和挚友面前痛哭流涕,是一种真实感情的宣泄,哭过之后痛苦和悲伤就会减轻许多。
一位百岁老人的经验不妨借鉴一下。产生不良情绪时,他有调节的妙招:①坚决不去想烦心事;②和童真的小孩们一块玩耍;③照镜子,看看自己生气的样子是不是很难看,然后努力露出笑容,看看是不是很悦目。
(3)语言暗示法语言是人类独有的高级生理功能,是人们交流思想和彼此影响的工具。语言的暗示对人的心理乃至行为会产生奇妙的作用。在被不良情绪所压抑的时候,可以通过语言的暗示作用,来调整和放松心理上的紧张状态,使不良情绪得以缓解。
比如,在发怒的时候,就重述一下达尔文的明言:“人要是发脾气就等于在人类进步的阶梯上倒退了一步。愤怒是以愚蠢开始,以后悔告终。”或者用自编的语言暗示自己,如“不要发怒”、“别做蠢事,发怒是无能的表现”、“发怒会把事情办坏的”、“发怒既伤自己,又伤别人,还于事无补”。还可以在家中或单位悬挂字幅暗示自己。
例如,禁烟英雄林则徐,为了控制自己的暴躁脾气,便在中堂挂了上书“制怒”的大字幅,随时提醒自己。在忧愁满腹时,则可以提醒自己:“忧愁没有用,要面对现实,想出解决办法”等等。在松弛平静、排除杂念、专心致志的情况下,进行这种自我暗示,往往对情绪的好转有明显的作用。
(4)创造欢乐法情绪不佳时,要积极创造快乐、酿造笑容。笑,能瞬间击溃所有的烦恼,调节精神,促进身体健康。有关专家研究认为,笑有十大好处:
清洁呼吸道;增加肺活量;抒发健康的感情;消除神经紧张;使肌肉放松;释放过剩精力;驱散愁闷;减轻精神压力;克服羞怯情绪、困窘的感觉及各种烦恼,有助于人际交往;使人忘记不幸,向往未来。
(5)景色调节法情绪不佳时,千万不要一个人关在屋子里生闷气,不妨到景色怡人的大自然中走一走,比如环境优美、空气宜人的花园、郊外,甚至是农村的田园小路,这些景致能宽广胸怀、愉悦身心、陶冶情操,有效调节人的心理状态。尤其是长期处于紧张工作状态的人,最好定期到大自然中去放松一下。
(6)求助他人法培根说过:“如果把你的苦恼与朋友分担,你就剩下一半的苦恼。”不良情绪仅靠自己调节是不够的,还需要他人的疏导。人的情绪受到压抑时,应把心中的苦恼倾诉出来,如果长时间地强行压抑不良情绪的外露,就会给人的身心健康带来伤害。
特别是性格内向的人,光靠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还远远不够,还可以找一个亲人、好友或可以信赖的人倾诉自己的苦恼,求得别人的帮助和指点。在很多情况下,一个人对问题的认识往往是有限的,甚至是模糊的,旁人点拨几句,会使你茅塞顿开。这时人家即使不发表意见,仅仅是静静地听你说,也会使你得到很大的满足。
别人的理解、关怀、同情和鼓励,更是心理上的极大安慰,尤其是遇到人生的不幸或严重的疾病,更需要别人的开导和安慰。将自己的忧愁和烦恼倾诉出来,不但会保持愉快的情绪,而且会增进入际交往,令你感觉到自己生活在爱的怀抱中。
5.用理性管制自己的情绪
生活中经常听到有人发牢骚——“我烦死了”、“气死我了”、“这个人真讨厌”,等等。也可以看到一些人虽一言不发,但神情忧郁,精神恍惚。不用问,他们准是碰上令人气愤或烦恼的事情了。
为什么我们在不同时间会有不同的情绪反应?考试得了第一名,我们会非常高兴,因为在学校和家里都有面子,自尊心大大得到满足。相反,跟朋友吵了架就会伤心万分,因为觉得既然是朋友就应该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不该为一件小事而吵得面红耳赤。显然,我们之所以高兴、所以伤心,全都根源于我们的“认知”。认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情绪。
你可能也有这样的经验,有时用唱歌、跳舞来消除烦恼,虽然一时轻松了,但一静下来情绪又不好了。这就是所谓“治标不治本”,没有在认知水平上解决问题。
一般人都能自觉地调整心态,较好地适应社会。但也有少数人由于持有一些不合理的信念,在遇到重大挫折时往往会一蹶不振,严重的甚至不能正常工作学习,给自己和亲戚朋友带来很多麻烦。归纳起来,这些不合理的信念主要有三类:
(1)绝对化的信念绝对化的要求是指有些人总是从自己的意愿出发,认为事情应该这样、必须这样。比如“我必须获得成功”、“别人必须很好地对我”等。
有一位女大学生,她因为几门考试不及格被学校劝退,情绪非常不好。她母亲解释说上大学之前她学习一直很刻苦,成绩也不错,可是上了大学就一年不如一年了。后来才了解到该女生在上大学后仍然沿用高中的学习方法,书上的每一个字她都要读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她认为学习就应该不放过任何一个小问题。由于大学老师一节课最少讲几十页书,还布置一堆参考书。别人大都提纲挈领地复习重点,而她却是一个字一个字地精读。结果虽然一天到晚抱着书本,还是跟不上老师的进度,成绩果然越来越差。
如果她能早点认识到自己观念上的错误,改变学习方法,那么说什么也不会落到最后只能退学的地步。
(2)过分概括化的观点过分概括化,也就是以偏概全,以点盖面。当然说出这些词我们都知道是不合理的信念,但有时往往意识不到自己的想法正具有这种特征。
祥林嫂在儿子死后每天不停地重复着“我真傻,我只知道冬天有狼……”就是这种思维的写照。她认为儿子阿毛的死完全是自己太傻的结果,从而把自己全盘否定,见着人只会絮絮叨叨。
其实生活中这种例子比比皆是。成绩差的学生往往被定义为坏学生,老师和家长很少能发现他身上的闪光点。谈恋爱时也容易犯这种错误,有的女孩仅仅因为对方留了点胡子就认定他流里流气、心术不正。生意人很善于抓住人们这种心理,商品的包装越来越花哨,因为人们自然而然地认为包装好质量肯定就行。
电视上曾报道过有些所谓中外合资的名贵药剂和几角钱一袋的简装药剂成分完全一样。
(3)杞人忧天的念头杞人忧天的想法糟糕至极,即认为一件事情的发生会非常可怕、非常糟糕,是一场灾难。于是,整日愁眉苦脸、自责自罪而难以自拔。糟糕至极常常是与人们对自己、对他人及对周围环境的绝对化要求相联系而出现的。当他认为“必须”、“应该”的事情没有发生时,就无法接受这种现实,以致认为糟糕到了极点。
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经常反省自己,特别是受到挫折时,有没有上述各种不合理信念的存在。如果有,那么就用合理信念代替不合理信念。这样一来,情绪自然会由消极变为积极了。其实客观事物的发生、发展都是有一定规律的,不可能按某一个人的意志去运转。
对于某个具体的人来说,他不可能在每一件事情上都获得成功,所以我们最好少用“绝对”、“必须”这类字眼。同样,用一件事或几件事来评价整个人的做法也是非常武断的,是一种“理智上的法西斯主义”。不管是对自己还是对别人,我们最好是评价他的行为和表现,而那种认为某事的发生会糟糕至极的观点更是杞人忧天,因为毕竟“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我们常常是在事情没发生时焦虑万分,而真正发生了就发现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最终只能是白白虚惊一场。其实早点告诉自己“天无绝人之路”,把忧虑的功夫用来做充分的准备岂不更好!
当然,道理说来都很简单,真正要“想开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需要我们反复跟自己争辩,最终让理性的“我”战胜非理性的“我”。
6.做驾驭自己情绪的主人
大多数人都有过受累于情绪的经历,当内心的烦恼、压抑、失落甚至痛苦总是接二连三地袭来,于是频频抱怨生活对自己不公平,企盼某一天欢乐从天降临。其实,喜怒哀乐是人之常情,想让自己生活中不出现一点烦心之事几乎是不可能的,关键是如何有效地调整控制自己的情绪,做生活的主人,做情绪的主人。
许多人都懂得要做情绪的主人这个道理,但遇到具体问题就总是知难而退:“控制情绪实在是太难了。”言下之意就是:“我是无法控制情绪的。”别小看这些自我否定的话,这是一种严重的不良暗示,它真的可以毁灭你的意志,使你丧失战胜自我的决心。还有的人习惯于抱怨生活,“没有人比我更倒霉了,生活对我太不公平。”抱怨声中他得到了片刻的安慰和解脱:“这个问题怪生活而不怪我。”
结果却因小失大,让自己无形中忽略了主宰生活的职责。所以要改变一下对身处逆境的态度,用开放性的语气对自己坚定地说;“我一定能走出情绪的低谷,现在就让我来试一试!”这样你的自主性就会被启动,沿着它走下去就是一番崭新的天地,你会成为自己情绪的主人。
输入自我控制的意识,是开始驾驭自己的关键一步。
曾经有个初中生,不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常常和同学争吵,老师批评他没有涵养,他还不服气,甚至和老师争执。老师没有动怒而是拿出词典逐字逐句解释给他听,并列举了身边大量的例子,他嘴上没说却早已心悦诚服。从此他有了自我控制的意识,经常提醒自己,主动调整情绪,自觉注意自己的言行。就在这种潜移默化中他拥有了一个健康而成熟的情绪。
其实调整控制情绪并没有你想象得那么难,只要掌握一些正确的方法,就可以很好地驾驭自己。在众多调整情绪的方法中,你可以先学一下“情绪转移法”,即暂时避开不良刺激,把注意力、精力和兴趣投入到另一项活动中去,以减轻不良情绪对自己的冲击。
一个高考落榜的女孩,看到同学接到录取通知书时深感失落,但她没有让自己沉浸在这种不良情绪中,而是幽默地告别好友:“我要去避难了。”说着他出门旅游去了。风景如画的大自然深深地吸引了她,辽阔的海洋荡去了她心中的郁积,情绪平稳了,心胸开阔了,她又以良好的心态走进生活,面对现实。
可以转移的活动很多,你最好还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外界事物对你的吸引力来选择,如各种文体活动、与亲朋好友倾谈、阅读研究、习琴棋书画,等等。总之将情绪转移到这些事情上来,尽量避免不良情绪的强烈撞击,减少心理创伤,也有利于情绪的及时稳定。
情绪的转移关键是要主动及时,不要让自己在消极情绪中沉溺太久。立刻行动起来,你会发现自己完全可以战胜情绪,也唯有你自己可以担此重任,你就是你情绪的主人。
7.创造良好情绪的八个技巧
情绪产生于人的大脑,而人是大脑的主人,因此,我们不仅可以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而且可以创造好的情绪。下面就是心理学家提出的创造好情绪的八个技巧或者说方法:
(1)自我暗示
心境是一个人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持续存在的某种情绪状态,它具有微弱、持久、稳定和弥漫性的特点,制约着人的情绪。心境有积极和消极之分。积极的心境有利于人体各种激素的正常分泌,有利于调节脑细胞的兴奋和血液循环,有助于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可以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消极的心境使人心灰意懒,厌烦,陷入消沉,降低学习和工作效率。创造好心境对人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都起着积极的正面作用。
(2)热爱生活
生活包括人为生存和发展进行的各种活动。一个热爱生活的人总是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带给他人一种生活的快乐和希望。此外,还应淡泊名利,随遇而安,千方百计创造“乐”的心境。保持乐观的态度,才能使你始终保持平和的心态。
(3)学会幽默
幽默是不良情绪的消毒剂和润滑剂。哲学家把幽默视为“浪漫的滑稽”;医学家认为幽默是人的一种健康机制,是美化心境的良方。幽默风趣的言行不仅可以给人带来欢快的情绪,而且能缓解生活中的矛盾和冲突,使烦恼化为欢畅,让痛苦变为愉快,将尴尬转为融洽,使沉重的心境变得豁达、开朗和轻松,具有维持心理平衡的功能。学会幽默,适时来点幽默甚至是健康的逗趣,既可缩短亲朋和同志之间的距离,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又可在欢声笑语中忘却忧愁,获得无穷的乐趣。
(4)学会宽容
宽容是酿造生活美酒的蜜,是消除隔阂、沟通感情的法宝。理解他人,豁达大度,就能够保持心理的平衡,在人际交往中获得满足和快乐。否则,“八公山上,草木皆兵”,睡觉都得睁只眼,紧张的人际关系必将带来精神和生理上的病变,长此以往,损身折寿。因此,生活和工作中最明智的选择就是宽容。
(5)助人为乐
多一点奉献精神,少一些私心杂念,关心他人,将使你领悟到天地之宽,助人之乐,心情舒畅,心境坦然。反之,如果私心严重,常做坏事,就会斤斤计较,提心吊胆,不得安宁。
(6)谦虚谨慎
满招损,谦受益。人要有自知之明,多看别人的长处,虚心向他人学习。多称赞别人,使自己的心灵充满喜悦和幸福,才能在工作、生活中充满阳光和希望。
(7)善于倾诉倾诉是一种感情排遣,一种自我心理调节。郁积在心头的苦闷和烦恼,尤其是内心深处超负荷的重压,绝望的窒息是难以名状的,久而久之将损害自己的心身健康。及时向亲友、同事、心理医生、心理热线倾诉,则可以排淤化结,使受挫的心灵得以平抚,感情的伤口得到愈合,从而获得别人的理解和劝导,扫清心灵上的阴霾,重获心理上的平静和人生的支点。
(8)巧妙遗忘
沉湎于旧日的失意是脆弱的,迷失在痛苦的记忆里更是可悲的。遗忘不是简单的记忆抹杀。遗忘是一种振作,是一种成熟,是一种超脱。因此,人人都应主动地忘记生活曾经给自己造成的不幸和痛苦,清除心灵上的暗流,轻松地面对不期而至的各种考验,充分地享受生活所赋予的各种乐趣,整个心灵沉浸在一种悠闲无虑的宁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