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先生的一生无疑是辉煌的,他崇高的品质堪为世人的楷模。而他的成就有一半的功劳要归功于他的母亲——一个普通的农家妇人。她给予蔡元培先生的不只是生命的权利,她还给予了他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勤劳、坚韧的生活态度。静静流淌在血液里的优秀品质,都应得力于母亲在他年幼的言传和身教。
蔡元培(1868-1940),字鹤卿,号孑民,浙江绍兴人。我国近代著名的民主革命家、教育家、思想家。曾任教育总长、北京大学校长、人学院院长、中央研究院院长等职。他为发展中国新文化教育事业,建立中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做出了重大贡献。他提出了“五育”(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和“尚自然”、“展个性”的儿童教育主张。教育论著有《蔡元培教育文选》、《蔡元培教育论著选》等。1940年3月5日在香港病逝。毛泽东评价他是“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用自强点亮生活
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诗人陶行知写过一首《自立歌》:“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汉!”可以说,这首小诗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对自立做了最精辟的解释。
用陶行知自己的话说:“……写这首诗,志在勉励青年打破依赖性,不再做那贪图享福之少爷小姐。”
蔡元培出生在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他没有机会做一个富家少爷。父母替人做事以维持全家生计。蔡元培11岁时,他的父亲去世了,家庭的重担被迫落在了蔡元培的母亲周氏身上。
蔡元培的母亲共生七个子女,不幸的是,一个儿子和三个女儿先后夭折,只留下排行第四的蔡元培和长子、三子。就算这样,他们的家庭负担依旧极为沉重。蔡元培的父亲去世后,一些亲友看到周氏一个人拉扯三个孩子,生活非常艰难,便纷纷募款济助,但都被周氏谢绝了。
他的母亲虽然没上过几天学,但深明大义,性格倔强。她下了决心,一定要独立把孩子培养成才。周氏自己省吃俭用,辛勤操劳,一家人的衣服和鞋袜都是靠她一针一线缝起来的。孩子大一些后,她也给人家做零活。
她自强坚韧的品格,让年仅11岁的蔡元培懂得,艰苦的生活不能成为依赖他人的理由,自强不息会让生活焕发新颜。母亲用自己的行动,向孩子展示了人生中最重要的品格——自强。母亲在细微之处影响着孩子,她的一言一行是孩子模仿的榜样,这是最鲜活生动的教育,比起书本上的大道理更能让孩子深刻地理解其中的意义。
民间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则故事:
一对夫妇晚年得子,欣喜万分。他们把儿子视为掌上明珠,捧在手上怕飞了,含在口里怕化了,就一直这么娇宠着他,什么事也不让儿子做。结果,儿子长大后连基本的生活也不能自理。
一天,夫妇俩要出远门,怕儿子饿着,于是想了一个办法,烙了一张大饼,套在儿子的脖子上,告诉他饿了就吃。可是,等他们出远门回来,儿子还是饿死了。原来他们的儿子只知道吃脖子前面的饼,而不知道把后面的饼转过来吃。
当然,这个故事可能被演绎了,但寓意深刻警人。试想,这样的孩子长大了又能有什么用?没有自理能力,更谈不上在逆境中自强自立了,只能是父母的负担、社会的负担。但是,现在有些父母的确在做这样的事情。因为大部分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任性、依赖性强是他们共有的“独生子女综合症”。
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六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什么也舍不得让孩子干,孩子的日常生活自然就会严重依赖大人,造成孩子长大以后生活自理能力极差,自立自强也就根本谈不上了。
父母应该明白,有时候阻止孩子前进的不是贫穷,而是优越。所以,成就孩子成为强者的往往不是优越的环境,而恰恰是困境和磨难。同样,阻碍孩子发展的通常不是贫穷,而是太多的拥有……
儿童时期是模仿、接受事物最快的时期,如果此时能让他亲身体会生活的不易,让他亲眼看到自强给生命带来的奇迹,这一切将会深深印在他脑子里,成为以后搏击人生风浪的资粮和自信。
除了母亲演示给蔡元培的自强精神,她更让蔡元培看到了一种希望。生活固然有着阴暗的一面,但是,自强不息终会点亮生活的明灯。让孩子学会在逆境中看到希望,面对艰苦的生活也能自得其乐,才能使他在生活的洪流中永不迷失自己,充满信念地积极生活。
贫穷并不代表懦弱,弱小也不代表可以依赖他人。蔡母的坚韧自强为童年的蔡元培上了生命中的至关重要的第一课,对他未来的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为父母,给予孩子真正的爱,就是要努力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广阔的空间。大胆地放开手,给孩子长大的机会,让他自己长大,这样才能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
教子点睛:
中国现代政论家邹韬奋曾说:“凡是儿童自己可以干得来的事情,总是让他们自己去干,看护或教师至多在旁指导或看着,决不越俎代庖,这是要从小就养成他们的自立的精神。”如果父母总是认为孩子还小,什么事都不懂、什么也不会做,所以就必须为孩子做这、做那,那么孩子可能就因此没有“长大”的机会了。
教子求知
我国早期教育家从教育实践中得出结论:“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就是说,只有拥有学习欲望的人,只有把学习当作乐趣的人,才能保持着源源不断的学习力,才能最终学有所获。
有关研究证明,“智力”并非是影响学习效果优劣的唯一因素。儿童的学习仍有一大部分受到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其中,以学习动机最为重要。
有着强烈学习动机的儿童,取得的成绩要比缺乏动机的孩子优秀。我们反观成功者的一生,几乎都是在学习中度过的。他们在自动自发地汲取着知识,不断地吸取新知,不断地完善自己,使得自己的生命充满了活力。
然而,现代的孩子,他们有着优厚的学习条件,肩负着父母的希望。虽然父母尽全力满足着他们的要求,孩子也由此变成了家庭的全部,但是,让父母头疼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孩子缺乏求知的兴趣和动力。也就是说,他们学习的愿望总是显得冷漠而又迟缓。
相比之下,蔡元培的童年要艰辛的多。由于家庭贫苦,蔡元培10岁才有机会进学校读书。而在这之前,总是母亲教他识字。母亲虽然受教育不多,但是,在蔡元培对知识的渴望之下,使得他在上学前已经比同龄孩子认识更多的字。蔡元培上学后,母亲也常陪着他做先生指定的家庭作业,鼓励他的学习。
蔡元培童年时家境虽然贫寒,但是,他的母亲一直没有忘记培养他求知的精神。他在母亲的谆谆教诲和自己孜孜不倦的努力下,取得了比同龄孩子更优异的成绩。蔡母的教育方法里没有严厉的批评,更多的是温柔的提醒。他在不自觉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母亲的教诲和他自己对知识的渴求,一直点燃着蔡元培求知的欲望。
其实,每个人都有求知的欲望,但是,为什么生活在现代社会的孩子,在优越的生活环境中,求知的欲望会变得如此的淡薄。父母也许要问,难道真的是孩子出了毛病?
当孩子接触新鲜事物的时候,眼睛里会发出兴奋的光芒,这说明他对新鲜食物有着强烈的兴趣;当孩子掌握了某项新技能的时候,他也会感到喜悦和自豪;当孩子初次走进学校的时候,也都会对学习有着浓厚的求知欲。但是,他的热情总如潮水一般,来去匆匆。对待学习新知识,大多数孩子总是呈现出“五分钟热情”。作为父母,应该思考孩子求知的欲望和热情为什么如此短暂,父母又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
有位教育工作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往往疏忽了引导,而是只是直接灌输自己的过往经验。这些“好心”的父母在代替孩子回答问题,而不是启发孩子,让孩子在亲身实践中得出自己的答案。
孩子的成长过程,就是认知的过程,父母的经验固然重要,但是,孩子的亲身体会也许会更加印象深刻。即使孩子在亲身体会的过程中犯错误,父母也要学着包容,相信他有能力改正自己的错误。因为在犯错误中得到的正确答案,才是最珍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