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美容业的发展,单靠以往的手艺人经营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面对五步一小店、十步一大店,从大城市到小乡镇到处开店的激烈竞争环境中,美容美发经营从传统的手艺较量转为智慧较量已成铁的事实。如何使加盟我们体系的美容院和经销商都能赚到钱?中国美容业起步较晚,大多数从业人员的基础素质不高,但从业人员勤奋好学,上进心强。如何使这些起步较低的美容院与我们一起成长,背负这个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我的策略是:“推行教育营销!”
打开宝藏
有人用“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来形容中国美容业的蓬勃发展。据统计,至今我国已有12万家美容院或美容美发中心。这还是由政府控制着批准开设的,若放开审批不把美容业做为特种行业来管理,这个数字或许能翻几倍。
面对五步一小店、十步一大店,从大城市到小乡镇到处开店的激烈竞争环境中,美容美发经营从传统的手艺较量转为智慧较量已成铁的事实。
2000年的春天,西安金地美容专修学院举行校庆,我应邀去讲授关于美容院营销管理方面的课程。西安金地学院是全国知名美容美发教育机构,已有十多年的历史,当时来参加校庆的人很多,约有一千多人。校庆典礼后开了一个美容院经营管理班,在两天的授课时间里,遇到美容院经营者提出的五花八门的问题。
为什么我高薪聘用的技师,呆不了多久就跳槽了呢?
为什么我对顾客那么好而顾客依然不忠诚?
为什么带出来的徒弟都在隔壁开店抢自己的生意?
如何吸引新顾客进门?
如何增加营业额?
……
为什么?如何?
大家提出了这么多的为什么,我心中有数。我不慌不忙地把我的美容院经营经验和盘托出,结合前不久读的一本书《MBA服务业营销管理》上的理论知识,对他们的提问一一详细作答。
在说到人的问题时,我说:“关心关心,就是把人家的心关起来,人家就没法跑了,就算人跑了心还在被你关着,所以他一定会回来找他的心,你不是又把他留住啦?”
大家都笑了。我给他们讲了一个故事:
我有一个学生,是我在他身上花的心血最多的学生,进公司的时候是个业务员,也从来没有接触过化妆品行业,由于他聪明好学,很有灵性,于是我慢慢培养他当讲师。做化妆品这一行业,能当讲师是很多人的梦想,能有机会让我一路提拔他,更是十分难得。我教他化妆品知识,教他管理学,教他做一个讲师讲课的语速、表情、身体语言,甚至一个眼神,给他设计讲课的风格。他进步很快,到安和才两年就被提拔到讲师兼部门经理的位置上了。
我对他是“又爱又恨”。我爱他的聪明、有灵性,甚至能抛开自我吃苦耐劳的精神,是块不错的料子。恨什么呢?恨他“没心”,恨他喜欢在老板背后捣蛋。比如有时会煽动员工闹事、甚至间接地“要挟”老板加薪等等。当然,他是不会出面的,他的聪明就是会让其他人做“炮筒”,他自己“坐山观虎斗”。当然这些捣蛋仅属“小儿科”,解决这种问题的智慧我还是有的,只可怜那些做了“炮筒”的笨蛋。放着大好前程不去珍惜,死了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其实我的目的也就是暗示这些玩手段的人:“努力工作吧,安和会给你美好前途、不错的收入和福利,不要玩手段啦,你还不是我的对手。”
本着知人善用的原则,他知难而退,我就不想去追究了。我明白他不是坏人,只是偶尔会犯些聪明的年轻人容易犯的错误而已。
有一天,他突然对我说,他要辞职。
为什么呢?我问他。
他默然。
作为对一个员工前途负责的老板,连续两个晚上,我请他到咖啡馆去边喝咖啡边谈心。第一个晚上,我们谈了很多,谈到了公司的现状、将来发展的情况,现在行业的情况,现在某些员工的心结(其实我是想借他的嘴把我的想法说出去)。
第二个晚上,我对他说,如果是跳槽到其他公司,你可以告诉我是什么公司,让我来帮你分析一下这家公司是否值得你去,去了之后应该怎样做。如果这家公司比“安和”好,去了更有发展前途,我支持你去,我们还能保持朋友的关系,说不定以后还有合作的机会呢。
他回答说:“我还没发现有什么公司比“安和”更适合我的。”
我说:“既然这样,那你辞职的原因是不是想自己开公司?”
他点头,默认。
当时已是接近年底的11月份。我说:“开公司可以,但你这个时候辞职开公司在时间上不对!因为待你打点好一切手续,公司开张正好是春节假期,这段时间的生意是淡季,难做。对于一家新开的公司,生意还没做起来,就要支付那么多个月的费用,从人员的士气到实际上的经济承受能力,都不是正面的。何况你现在离去相当于放弃了年终奖,这又是一笔损失。如果真要办公司,日期最好选在明年的3月份。”
说罢,我拿出一份可行性报告递给他看:“我早就知道你想开公司了,这份可行性报告是我特意为你做的,你拿去研究研究……”
这下轮到他愣住了,他的脸上露出不可思议的神情。他万万想不到我有这一手!
两天之后,他请我吃中午饭,跟我说:“我和父母商量过,他们认为你的意见很中肯,还说我有这样的老板应该好好珍惜……”
“我想听听你的意见。”我笑着说。
“我不走了!”他回答,“还是好好干,开公司的事,以后再说吧”
接着,这个聪明的孩子在安和继续当他的讲师,干得不错。不知是我的诚意打动了他,还是他自己还未准备好下一个项目。但我知道他迟早会走的,只是时机未到。但愿安和能帮他助力吧。
我要讲的这件事,不是叫你如何去跟员工斗心计,必要时当然需要,但心计不能滥用,不要没事找事。对员工,更重要的,就是“关心”。我讲的“关心”不是虚寒问暖,这是低层面的,高层面的“关心”是要善于发现员工的价值观,从而提供给他最需要的帮助。
西安的管理课程圆满结束,我受到了学生们的一致好评,纷纷问我什么时候再来西安讲课,还有人说希望我一个月来一次,他一定来听。
在回珠海的飞机上,我一直在思索着。中国美容业已走到了这一步,许多亟待解决的新的难题横在人们面前,我们需要更敏锐的市场触角,更系统的美容知识,更完整的营销策略,还有不断更新的思想观念,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专业技术、专业管理、专业教育、人才培育、专业理念经营的时代已经到来了”。但我们如何应付这个时代?许多人还在使用传统的、陈旧的、过时的那一套经营手法。
“春江水暖鸭先知”,从事美容教学与推广多年,我感觉到了新经济时代的到来给美容业所带来的影响和形成的冲击,它将毫不留情地淘汰那些墨守成规、安于现状的迟缓者。想到这里,我的心里有一种使命感,但还是没有想到具体的做法。
半年后,我再次到西安讲学。适逢刘光起《A管理模式》发行,并在西安讲课,我顺便带了几个美容院的老板一起去听课。回来的路上,我问她们感想如何,然而我发现能听懂内容的不多。
是的,美容院还在一个较低的平台上踏步,美容院的总体管理水平真的要提高了,美容院的老板们也纷纷意识到这个问题,怎么提高?如何让他们提高?我想起了当年的香港之行,想起了当年背起梦想上路,一笔尽绣天下美的气魄。现在我能不能就自己的管理思想和经验,对中国美容美发业营销管理模式来一个系统整理,以便帮助那些仍在新经济时代彷徨的美容院。
想到这儿,我顿时感到浑身热血沸腾。因为我知道,如果真的搞出来了,则是全球首部美容美发业的管理模式,它填补了一个空白,而这个空白由我来填写,其意义实在是太大了。“我要出一套影碟,教我们的加盟店如何在新经济时代里更新经营思想,在美容美发行业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这是我当时的想法。
下了飞机一回到公司,我就向公司中层管理人员说出了我的想法。
“太好了!”大家一致支持。
“不是有人称你是美容业顶尖演说家吗?你应该充分发挥一下,用演说的形式讲授中国美容业营销管理模式,这样出VCD,速度快、效果好,也便于让别的讲师模仿,更容易推广。”白广才说。
想干就干,马上行动。影碟根据美国哈佛商学院MBA服务业营销管理课程内容为主线,结合中国美容美发业的实际案例,我先花了两个星期撰写了一个演讲提纲,内容包括营销策划模式、人际管理模式、销售促进模式三大版块。
一切准备就绪,我请来了我的老合作伙伴——珠海特区音像出版社来拍摄制作。
全套三张长达3个小时的《中国美容美发营销管理模式》VCD教学影碟终于在一个星期的摄制剪接后完成了。
特别有意思的是,该影碟的出版编辑特地在影碟的包装盒封面上写上“无论你是大老板,还是小老板,你一定要看”这么一行字。
我看着这行字笑了笑说:“这样写有没有自吹自擂的嫌疑?”
编辑风趣地说:“一点也没有!说实在话,通过制作这套片子,我自己都看懂了怎么经营美容院啦!如果说把美容美发业当成宝藏,那这套片子就是打开它的金钥匙。”
编辑的一席话,使我对这套VCD的发行充满了信心。
2000年6月1日,在中国广州东方宾馆,我国第一部《中国美容美发营销管理模式》VCD举行了首发仪式,来自多个新闻媒体的记者以及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经销商蜂拥而至。会议开得隆重而热烈,首批VCD当场订购一空,同时,邀请我赴全国各地开演示会的预定计划书又是厚厚一大叠。
新一轮神州大型演示活动又将拉开序幕。我用自己的成功经验和专业的理论根据,告诉人们新经济时代如何服务,如何经营,如何管理。
知识就是力量
“把世界潮流带到中国,让中国潮流推动世界。”十多年的技术提升与经验积累,很多同行建议我把这些成功经验变为可视教学资料,让更多人学习,以最快的速度获得成功。
于是,我的第一批教学影碟《美容纹绣艺术》、《芳香美容疗法》、《美容奇效按摩》相继问世。三部技术专著填补了国内美容技术教育的空白,甚至某些技术在国外也从来没有人把它总结出来。接着一套三碟的《中国美容美发营销管理模式》打破了传统讲师只可以讲技术不懂讲管理,或只可以讲管理不懂操作技术的格局。在文字领域上,长达二十万字的专著《专业美容美体》和专业理论教科书《美容绣绘宝典》也出版发行了。
“精湛的技艺,独特的见解,充分的理论根据,深入浅出的文字剖析,将[美容教育]这个人类一直疏忽的死角推向光明。”这是报纸上的一段文字。字里行间的赞美之词,成了我不断努力的动力,也是压力。
随着安和团队的不断壮大,我觉得我不应该总是自己去演示技术了,去年我策划推出了两张影碟《香薰水疗—面部spa》、《香薰水疗—身体spa》,由安和的学生,也是安和公司的技术总监做全套技术演示,深受欢迎。
前不久我的另一本新书《现代香薰疗法》由南方日报出版社出版发行。掀起了行业乃至整个社会对香薰疗法的关注,而香薰疗法的美妙气息更影响着一个时代的女性对生活和健康的热爱。
而安和的励志片《安和团队精神》更激励着每一个安和人乃至安和系统的合作伙伴们,战胜困难,勇往直前。
自1997年起,安和便开始着力于市场文化教育项目的打造。最初是每月一期的《安和美容资讯》,主要发往安和系统加盟店的美容师和代理商的业务人员,后来为了针对终端顾客,扩版为印刷精美的杂志《香薰志》。
公司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
一方面建立了安和系统内共享的知识系统。《香薰志》成为生产、销售、终端这个供求生命链最好的交流平台,同时也促进品牌文化深入人心。文化刊物的产出带来另两项不可忽视的隐性绩效。一是客户资源不再很容易跟随员工的流动而流动,二是促使员工大量的隐性知识得以彰显,他们视企业的这种交流杂志为上等的“外交工具”,这个工具让员工知道企业正在发生什么,市场正在提出哪些需求。然后,富进取心的员工会在短时间完成企业布置的计划,创造性较强的员工,往往表现出人意外的优势,让工作完成得漂漂亮亮。而员工提出的建设性意见和市场的真实动态,为企业创造了更多的效益,特别是一线的员工,往往提供一些重要参考数据,哪些资讯需要更新,哪些销售方案不符合市场需求,哪些宣传华而不实等等。
另一方面《香薰志》起到很好的维系客户的作用。它不仅让客户更好地了解企业的服务,而且使客户对企业生产、代理的产品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选择自己喜欢的产品,成为维护客户资源的重要纽带。
建立企业对外交流的刊物,最直接的是优化企业形象,对产品实现品牌化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每一本《香薰志》都是每个安和员工和安和各加盟店员工甚至顾客反复阅读的对象,甚至有人告诉我“每天晚上睡觉前我都要先看一篇《香薰志》里面的故事,看完了才睡得着觉”。
有一次,在广州美博会上,一个来自浙江的美容院千辛万苦找到了我们的展位,跟我说一定要重新签加盟。原来这个美容院最初是我们的一个加盟店,因为一些小事和当地代理商怄气,退出了加盟。然而这半年来我们的《香薰志》每个月还是照常给她寄去,她也被《香薰志》里面精彩的内容吸引了,更重要的是,她的顾客看完《香薰志》后更问她要购买里面的产品,这次是乘美博会之机到安和公司来看看,一方面要重新签加盟,另一方面觉得加盟后安和公司对加盟店每月提供的学习机会不容错过。
每个安和员工都有一本手册不离身,这是一本介绍如何向客人介绍安和企业和产品的手册,名叫《经典训导》,手册的开头写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