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514300000016

第16章

眼前升起一幅清淡诗意的画面:白雾升起的清晨,郁郁蒹葭的岸边,一位男子在翘首以待。

其实,这首经典的爱情诗,极富内涵的诗词不只囿于一个“男女之情”的狭小空间,而我更愿意将这种追寻和守候解读成一种对生命的不可捉摸与缺憾美。

眼前迷茫的白雾,可望而不可达的女子则在水中央,你“逆洄从之”还是“溯游从之”,这位心仪的女子总是游离于你掌握之外,因为“她”本身就是不存在的,正因为如此,所以“她”又是无处不在的,但是你却永远无法企及,只能是隔着青纱迷雾看到她“在水中央”而已。也许,这是诗人对生命、对理想的不可知不可求的悲音与劫数,或佛家所谓的“缘分”?。

5.

蓬蓬勃勃的芦苇荡,绿色的宝藏,牵系着生命里丝丝缕缕的缠绕。

艾青老诗人云,“一只芦笛,拿当年法国大元帅的拐杖也不换”。浓缩着生命所有枝节的芦苇,在贫穷的风声里发出一声或两声歌唱,也许,这是生命的最好底色。

五岁的我对家乡这片原始的芦苇荡保存的是童年的趣事,还有日子的沉重。那时我常跟同伴们去芦苇丛中里寻找野鸭蛋、鸟蛋和捉野鸡。清清的湖水荡涤着五月碧绿的芦苇,湖水暖暖的,清澈见底。沿着青草铺设的小阡陌,一路深入,两边的芦苇不断地向我挤压过来,宛如绿色的帏帐,躺在苇叶上,定然是一次大自然绝顶的按摩与保健,舒服极了。微风吹过,万亩芦苇,波涛层层叠叠,像大自然这位书画家在旷野里吐沫立体的书法,在阳光的折射下露出恢弘的容颜,四围的湖水一闪一闪,此起彼伏,给这幅书画作品镶上绝好的边框,把大自然的美表现得淋漓尽致。有时逢到软草地带,我们还可以赤脚,让小脚亲吻着青草与泥土,水泽漫过,清爽爽的,如果此际少作停留,还会有鱼儿来惠顾呢,让你白皙的脚掌痒秫秫的,让你惊奇不已。芦苇丛中,生长着许多无名的水草,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给整个绿海锈上星星点点的白帆或插上彩旗。

让我们倍感欣喜的是,芦苇荡里,只要用心寻找,总会逮到鱼。很多鱼会沿着水路一路顶风作浪,赶到浅滩上来。我们只要在清晨的时候,手拿着鱼兜,一顿鲜汤是跑不掉的。每逢端午节前夕,家乡的人总爱驱车来到这里,打上几折天然的芦叶,包上几个粽子,芦叶包出的粽子,除了米香,还有一种薄荷的清香随着粽子飘散开来,让人垂涎三尺。

正是因为荒芜,造就了一片芦苇荡,也给家乡的人们一席生存的空间。秋末初冬,长辈们就开始收割芦苇,万亩芦苇,附近的人们时常割一个冬季也没有割完,更多的光阴里,任其自生自灭。沿湖的人家几乎对芦苇都情有独钟,一株芦苇在手,他们可以玩出很多花来。他们可以用来盖房子,打折子,编织逮鱼的虾笼或者睡觉的粗席。湿地不荒,却用不太丰满的胸脯营养湖滩上的人家。当来年“竹外桃花三两枝”时,无数芦芽又会破土而出,露出尖尖的芽,淡淡的黄,嫩嫩的绿,像刚出土的竹笋,煞是迷人。

生命又将翻开湿地新的华章。

6、

唐诗浩瀚,写芦苇之诗也林立,但我比较偏爱诗人刘禹锡写的《晚泊牛渚》:

“芦苇晚风起,秋江鳞甲生。

残霞忽变色,游雁有馀声。

戍鼓音响绝,渔家灯火明。

无人能咏史,独自月中行”。

在长大后背井离乡的日子里,湿地那些高大漫天的芦苇,那些清秀的白穗苇,在孤寂的日子里,它们给我带来快乐和安慰,引起我美妙的遐想。秋风中,无数盛开的芦花在晚霞里无言的此起彼伏,仿佛万千愁绪在苍茫的天边都化做虚无?而在月光下涌动的,红如血,白如霜,冷艳与苍凉,是生命的飘逸。而刘禹锡的另一首题为《西塞山怀古》中,又一次写到芦苇:“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芦苇在这首诗中,也是凄楚萧瑟的形象,让人联想起人生的反复无常,岁月的无奈。

芦苇诗自《诗经》始就有写芦苇的句子:“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唐诗中,写芦苇的篇章不少,如“横塘一别已千里,芦苇萧萧风雨多”,“芦苇深花里,渔歌一曲长”……芦苇在诗中大多表现凄凉的景象,和芦苇作伴的,是秋风秋雨,是孤舟独旅。也有另辟新路的,如王贞白曾以芦苇为题写过一首诗,写的是他在自己的庭院里种植芦苇,“高士想江湖,湖闲庭植芦”,写他种芦赏芦的闲适心情。虽然也有雅致,但我不太喜欢。芦苇应该野生,应该在水畔自由生长,在天地间展现生命的美丽和坚忍。

谈到芦苇的诗句,我们不能不记得那首诗:“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牙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我偏爱芦芽,每读此句,我的眼前便出现芦芽出土的景象,初春时分,辽阔的湿地里,万籁俱寂,嫩红的芦芽悄然钻出泥土,齐刷刷地伫立在料峭寒风中,它们犹如春之宣言,用绿色的信念衍生着春天的勃勃生机。

7、

帕斯卡尔说过这么一句话:“人是一株脆弱的会思考的芦苇。”这是流传很广的一句名言。他说人的全部尊严来自于思想,“思想使我们囊括宇宙”。“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

苏轼云,“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这根能思想的芦苇,就是你,就是我……人是孱弱的,如同一管芦苇;但人又是坚强的,从柔弱中焕发出无穷的韧性,陪伴着我们一路前行,因此我读帕斯卡尔的《思想录》时,也仿佛是在听一个智慧的邻人闲谈。

在我看来,芦苇固然有脆弱的一面,就是人也有脆弱的本质,当然芦苇更有坚韧的一面,那种命里的坚贞,即使风吹雨打火烧,春天召唤的时候,又是一片绿色的海洋。芦苇最高层次的,我以为应该是它的诗意。我们的一生都在追求,求温饱,求富贵,求事业有成,求名垂青史,但这一切,都没有“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来得有境界。这是因为,生命是短暂的,甚至是无意义的。我们一出生都在向自己的墓地走去,也就是说人生只有过程,没有目的,其最终目的地只有一个,那就是死亡。但我们珍惜这个过程,要在走向自己目的的旅途上,让自己开心一点,闲适一点,让心灵的感受美妙一点,于是我们行走着,歌唱着,观赏着,感受着,这就是人生的诗意了。

随着乡村城市化的进程、旅游业的兴起,家乡的湿地以及漫天海洋似的芦苇会不会因此而消失?但人类依旧念念不忘的,不是坚强的象征,也不是思考的雕塑,更不是眼前的那无数的芦苇丛,而是它那秋天时头顶的一头思绪,在黄昏里翻飞着生命的诗意……

永远的槐花

那时,正是槐花飘香的时节,我们葫芦崖小学又迎来一个欢天喜地的日子。听山奎大叔从山外传来小道消息,有位刚毕业的女教师志愿来咱这遍山是砂礓和荒山的学校教书,而且还是科班出生的呢。山奎大叔半是喜悦,半是忧愁,这穷乡僻壤的,鸟雀都不生蛋,昨能留住美丽的姑娘呀?靠山吃山,可咱这除了石头,就是杂树,我们拿什么招待人家?山奎大叔忧心忡忡。

星期一的早晨,我们山娃子,整整齐齐地伫立在山腰间,眺望着山下的羊肠小道,久久地注视着。

为了迎接新来的老师,狗蛋特地从二婶家偷来几个鸡蛋,小满从家里要来娘压箱底的红纱巾,就连最调皮的赖头也利用自己的本领,爬上了高高的香椿树上,掏了几个雀蛋,准备犒劳犒劳新来的老师。

黄昏时分,我们终于用最简朴的方式,迎来了新老师。或许是大山的贫穷和落后留住了她,或许是众多的父老乡亲的热泪留住了她。

她姓杨,名叫槐花,成了我最初的老师,也是我虚度十三年的第一位老师。从此,我们在乡村的朝阳里,黄昏的牛羊声中,度过属于童年的幸福时光。

晨光熹微时,我们就在杨老师的亲切呼唤里,像枝头的小鸟从梦乡里醒来,一骨碌地爬起来,抱着书往山顶飞去。杨老师早就站在那非常乡土气息的校门口。篱笆围成的校园里,教室是队里曾经养牛的饲养屋,座位是泥土垒成的土台,还有一株枝干遒劲的参天大树,给简陋的校园带来一大片绿荫。阳光明媚时,我们就会齐刷刷地在绿伞里端坐好,一边感受古树赐给我们的福址,一边神圣地倾听着这甜美动听的声音。那时,我们觉得杨老师的话语是世上最美最美的语言了。

下课了。我们山娃子围着杨老师给我们讲故事。有时,男生也会趁着机会到山沟里逮几条小鱼给杨老师,或者是几把山蕨野菜。我们女生总是喜欢小花小草的,就用自己的心思采摘野花编织精美的花环,戴在杨老师的头上。山村四月天,我们就和杨老师一起疯跑在金黄的油菜地里,漫天满地的金黄里,尽情地呼吸着春的芳香,把性情率真率实地交给了大自然,仿佛,我们是大自然的精灵,大自然的女儿。

五六十年代,正是青黄不结的时节。面黄肌瘦,应该是我们那个时代最显着的特征了。杨老师和我们一起空着肚子。因为咱山里也差不多家家断粮了,再也拿不出细粮了。每天,我们都是在蔬菜和窝窝头的咀嚼中填饱肚皮。

可在那段最难熬的日子里,我们却坚强地挺了过来。这要感谢杨老师那精湛的手艺了。有天中午,杨老师说,孩子们,今天在她这吃顿槐花宴怎样?什么槐花宴?我们都欢呼起来。我敢说,那是我一生中吃到最美味的午饭,虽然不见一粒米,一星油,但那股浓浓的清香,沁人心脾。我们还天真地问杨老师,是不是把槐花吃下去,我们将来也会像它一样灿然开放?杨老师扑哧一声笑了,她也煞有介事地说,是的,你们每个人都是一朵美丽的花,将来一定会比槐花开得更美更香的。所以,以后课余时光,打槐花,成了我们山娃子乐此不疲的事了。山奎大叔和俺爹娘听说此事,苦笑,都佩服杨老师的艰苦朴素,和山里娃一样,是大山的好女儿啊!

那年月,杨老师终日也面黄肌瘦着,不见一丝血色,可精神抖擞着,用文化的养料把我们葫芦崖小学的孩子们喂养的白白胖胖的,宛如山林中的百灵鸟,蓝天里的雄鹰,扑展着稚嫩的翅膀,目光伸向遥远的山外世界。在杨老师那帆的眼睛里,我们童年的伙伴们二伢、狗蛋、小满、懒头,还有我,终于第一次走出了爹娘的眼睛,走出了祖祖辈辈的大山,走进了繁华的都市……

如今,那段岁月随着历史的车轮一去不复返了。当年的山奎大叔不在了,杨老师也没有一点音讯。有的说杨老师由于营养缺乏,去省城治病了,也有的说,杨老师随着知青政策回城了。曾经的葫芦崖小学也不复存在了,当年山村的鸟儿也飞向四面八方了。在当年的旧址上,一座座现代化的教育大厦已拔地而起,国旗在校园的晨曦中更加鲜艳、夺目。

槐花依旧,斯人远去!可杨老师的身影就像故乡漫山遍野的洋槐花,灿然地开遍了整个的山山岭岭。

乡村灶台

转眼,春节前的习俗——祭灶即将来临了。蓦然,越过城市的煤气灶、电炒锅,我不由地怀念起乡间暖人的灶台来。

在苏北乡村,灶台、锅比邻而建,唇齿相依,灶台靠外,火洞在内,背靠着厚厚的山墙,灶台上方,是高高的烟囱,穿过屋顶一直延伸到屋外。一般农家灶台上要安置两口锅,一张锅烧主食,一张锅炒菜,两个圆形的排列,仿佛一只硕大的花生壳扣在灶台上。

灶台,乡村人家一处独特的风景。午忙时分,农人从湖里耕田耙地回来,回望村庄,只见从高耸的烟囱里冒出袅袅的炊烟来,残阳把最后的光斑照射在屋檐下的玉米棒或者乡场上,金色遍地。屋前鸡鸭成群,盘绕在主人的膝下身旁。炊烟,成了农家人的图腾,只要灶台下有火,日子就不会停止,家永远是那么温暖怡人的。

要是谁家娶新媳妇,那么灶台则更有韵味了。苏北老习俗,新媳妇要上灶台,为一家人烧早饭的,而婆婆蹲在灶下抱柴添火。灶上,媳妇忙得不亦乐乎,而灶下,婆婆则喜不胜言,婆媳之间其乐融融。

记忆里,祖母的灶台上还有一种别样的器具,仿佛坛坛罐罐之类,乡村人叫它水瓮子。至今想来没有比这水瓮子更节约的了。水瓮子安置在两口锅中间,水瓮子里能盛些水,每到烧锅做饭时,只要在水瓮子里添点水,保管你早晨醒来有温和的洗脸水用。贫穷的日子里,激发出农人多少惊奇的智慧来!

在历史的记录里,灶台是属于女人的阵地,“君子远庖厨”,“男主外,女主内”,男人的空间在外面。读书者,为求得功名;耕作者,为获得温饱;商贾者,为谋求财富。男人的成绩要靠家庭是否富足来证明,而女人的成绩则靠灶台来呈现。女人活动在三尺灶台间,“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一个女人的本事,就体现在这袅袅升起的炊烟里,有了这炊烟,就有一日三餐,就有一个令无数外出打工的男人牵挂的家园、温暖的被窝、喷香的饭菜呢!

灶台,始终是与泥土分不开的,打着泥土的烙印,垒土成台,烧薪成火。它的温度与热度,与土地的厚重、结实,农人的淳朴、勤劳是血脉相通的。遗憾的是城市的节奏太快了,容不下灶台一丝乡土的笨拙,城市的厨房里见到的则是现代化的炊具,缺少的却是乡间灶台给予的温度和那一份儿孙绕膝的浓浓亲情。

灶台,是乡村田野站立起来的另一种景致,用物质和亲情继续着人生四季的忙碌与劳作。

同类推荐
  • 故事会(2019年9月上)

    故事会(2019年9月上)

    《故事会》是中国最通俗的民间文学小本杂志,是中国的老牌刊物之一。先后获得两届中国期刊的最高奖——国家期刊奖。1998年,它在世界综合类期刊中发行量排名第5。从1984年开始,《故事会》由双月刊改为月刊,2003年11月份开始试行半月刊,2004年正式改为半月刊。现分为红、绿两版,其中红版为上半月刊,绿版为下半月刊。
  • 青年作家(2015年第12期)

    青年作家(2015年第12期)

    《青年作家》是一本老牌纯文学读物,创刊于2007年,由文学巨匠巴金先生撰写创刊词,曾被誉为中国文学刊物“四小名旦”之一。
  • 故事会(2020年4月上)

    故事会(2020年4月上)

    《故事会》是中国最通俗的民间文学小本杂志,是中国的老牌刊物之一。先后获得两届中国期刊的最高奖——国家期刊奖。1998年,它在世界综合类期刊中发行量排名第5。从1984年开始,《故事会》由双月刊改为月刊,2003年11月份开始试行半月刊,2004年正式改为半月刊。现分为红、绿两版,其中红版为上半月刊,绿版为下半月刊。
  • 故事会(2019年5月下)

    故事会(2019年5月下)

    《故事会》是中国最通俗的民间文学小本杂志,是中国的老牌刊物之一。先后获得两届中国期刊的最高奖——国家期刊奖。1998年,它在世界综合类期刊中发行量排名第5。从1984年开始,《故事会》由双月刊改为月刊,2003年11月份开始试行半月刊,2004年正式改为半月刊。现分为红、绿两版,其中红版为上半月刊,绿版为下半月刊。
  • 故事会(2020年7月下)

    故事会(2020年7月下)

    《故事会》是中国最通俗的民间文学小本杂志,是中国的老牌刊物之一。先后获得两届中国期刊的最高奖——国家期刊奖。1998年,它在世界综合类期刊中发行量排名第5。从1984年开始,《故事会》由双月刊改为月刊,2003年11月份开始试行半月刊,2004年正式改为半月刊。现分为红、绿两版,其中红版为上半月刊,绿版为下半月刊。
热门推荐
  • 暮沐

    暮沐

    季缘x沐凝凝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回复
  • 唯变幻

    唯变幻

    穿越重生,或许是件不错的事情,可要是再摊上变身,这档子就有点不好玩了。唐娜觉得自己很惨,不光变成了女的,而且还是个奴隶。幸亏有个不错的小主人,还掌握了女主人的小把柄。日子越过越是滋润,不过谁能想到在这平静的背后,竟是隐藏着莫大的暗流涌动。
  • tfboys之星辰月光

    tfboys之星辰月光

    加我qq391305657可以随时吐槽,写的不好。
  • 桐若花开未眠时

    桐若花开未眠时

    《桐若花开未眠时》是一篇5万字左右的小说,它并不是大肆宣扬刻骨铭心爱情或者友情的文,而是讲述一个简简单单的故事来祭奠我们青春这条路上迷茫或走失的自己。你是否遇见挫折低下了头,你又是否看不清你未来的路。一切都会好的。这是女二(初一)遇见女主(蒋若)的第一句话,也是贯穿全文的索引线。文章前期高潮较少,后期高潮迭起,主要还是围绕两位女主的爱情及其两个人的友情关系展开的,文章结局是留悬念型,让读者自己想象。
  • 天魂录

    天魂录

    一个边远小镇的少年张天逸,机缘下融合神级魂灵,习得神级功法天魂录,化身龙灵战士,手持神器幻弑,担负着拯救苍生的重任,在这个强者为尊的天魂大陆上,看天逸如可突破层层阻碍,抗衡嗜魂魔族的侵略,一举站在大陆的巅峰。。
  • 绝品男护士

    绝品男护士

    服务女病人,帮助女护士,安抚女医生,这就是张辉的专业按摩护理。小姐,按摩结束,没有其他服务,工作期间,我可是正经的男护士……......
  • 王妃不受宠

    王妃不受宠

    一道突如其来的圣旨,她意外成了他的王妃。她披着大红嫁衣,被他逼到死角,他扼住她的喉咙,态度是那般恶狠狠:“我娶你,但我绝不会爱你,我会在日后的每一天,狠狠地羞辱你,折磨你。”泪水滚落,景玉儿跌坐在地墨轻扬,我们为什么不能回到从前……PS:不定时更新,么么哒,爱你们。已经著有作品《农家小医女》《特警重生:此妃不好惹》《重生之侯府庶女》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归宗记

    归宗记

    一道光柱穿过地球,地球上再无一人。PS:唐僧找了3个人,取了真经;刘邦找了3个人,夺了天下;神州大陆,陈戮找了三个人……
  • 暮秋临霜寒

    暮秋临霜寒

    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天降无奈。二人情同手足,却保持着安全的距离从不敢突破。直到最后宋辉爆出一切事实,祈禾语对佟一帆的看法也由此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