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生产从古就有,商朝的“商”字,就是表示当时已经有了商品生产的意思。把纣王、秦始皇、曹操看作坏人是完全错误的。纣王是个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纣王伐徐州之夷,打了胜仗,只是损失太大,俘虏太多,消化不了,以致亡了国。说什么“血流漂杵”,纣王残暴极了,这是《书经》中夸张的说法。所以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关于社会主义上品生产问题》 (一九五八年十一月十日)(《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6月版,第439页)“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出自《孟子 尽心下》:
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孟子 尽心下 尽信书》章,是孟子以《尚书》中的《武成》篇为例介绍自己读书时的一些感想。“武成”,即武力攻伐之成就,《尚书》篇名,主要记述周武王伐纣成功后报告武功的史事。孟子对书中记载的周武王伐纣以致血流成河甚至将杵(chǔ,捶衣或舂米用的圆木棒)都漂浮起来的事情持怀疑态度,其理由就是周武王是仁义之君,他讨伐暴君纣王是正义之战,断然不会出现如此血腥的场面。今天看来,孟子的这个理由是站不住脚的,但他这种读书存疑的治学方法却是值得我们学习的。随着汉语的发展,“书”的含义也由原来的专指《尚书》转变成一般意义上的书籍,“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也成为教育人们读书时不要盲目迷信书本,应该加以分析,学会辨证看问题的名句之一。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尚书》,它记载的“血流漂杵”事件的缘由却是商纣兵士倒戈自相残杀所致,和孟子当时所看到的《尚书》记载不同。造成这种矛盾的原因是因时代久远,孟子时代的《尚书》很多篇章已经逸失,今天看到的《尚书》很多篇章都是后人伪造的,《武成》也是一篇“伪古文”。
毛泽东尽管不能算是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学家,但他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一些论断却也是真知灼见。这篇题为《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生产问题》的讲话,就是他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正确处理商品经济与社会主义关系这个复杂问题的成功典范。
1958年,随着“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蓬勃发展”,在一定区域、一部分人群中出现了要求废除商品生产的“左”倾思潮。毛泽东对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高涨热情表示理解,但同时认为,对于在成立不久的新中国内废除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在理论和实践上中国共产党都有诸多未解决的问题。为了弄清这些问题,在展开实地调研的同时,毛泽东还带头学习马、恩、列、斯等有关经济问题的理论著作。经过比较详细的调研和学习后,为了纠正“左”倾思潮,11月2日至10日,毛泽东在郑州主持召开由部分中央领导同志、大区负责人和省市委书记参加的中央工作会议,即“第一次郑州会议”。会议即将闭幕之际,毛泽东作了这个讲话,从一定程度上对第一次郑州会议作了一些总结。
在讲话中,针对部分干部和群众幻想消灭商品经济直接进入共产主义社会的错误思想,毛泽东旗帜鲜明地予以反对,他说:“只有经过商品生产、商品交换,才能引导农民发展生产,进入全民所有制。……有了人民公社以后,商品生产、商品交换更要发展,要有计划地大大发展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我们建国才九年就急着不要商品,这是不现实的。”接下来,毛泽东还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重点阐释了“如何区分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资本主义商品生产”这一困扰很多人的难题。他否定了当时在一定人群中流行的“商品生产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的错误观点,指出:“商品生产,要看它是同什么经济制度相联系,同资本主义制度相联系就是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同社会主义制度相联系就是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并论证了商品生产自商朝时即有的事实。为了让大家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毛泽东摘用了“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这句家喻户晓的至理名言,鼓励大家要敢于对现存问题产生质疑,不要盲目迷信表象和人云亦云的观点。讲话的最后,毛泽东号召广大党员牢记斯大林的一句名言:“为什么商品生产就不能在一定时期内同样地为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服务而并不引导到资本主义呢?”,消灭商品生产的资本主义经济基础,遵循经济发展规律,以时间换空间,逐步完成经济发展的过渡。
毛泽东关于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正确论述,给当时广泛存在的过于高涨、缺乏理性的社会主义建设认识论降了一下温度,缓了一下速度,在纠“左”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