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这一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因为这一天见证了许多人生的开始,不知道古人是否是从这一刻走出来的,我只知道从小学时诵着“小啊小二郎,背着书包上学堂”到最高学位的博士、教授几乎都是从这一天迈入自己人生的下一站。
我毫无意外的获得了一张来自XX院校的录取通知书,学校光荣榜上好几十个被该院校录取的名字我们当初拿这个学校开玩笑的佼子无一例外都榜上有名,在别人看来是无尚光荣的金榜,在我眼里是那么的刺眼。当收到这张录取通知书的时候,全家人都围在一起端详、讨论,如获珍宝似的,感觉到农村里又出了个高材生。只有我坐在某个角落默默不语,对此不屑一顾,只有感叹,接下来的命运已经无法改变了。
这一天不知道算不算我人生的起点,我没有什么激动,只有平淡去面对,不过当我听到那些好友们,有些继续回去重复那些机械的日子,开始高四、高五甚至是高六的生活,有些放弃了继续的日子,踏入了社会的大门,我心里有点酸酸的,感觉到追求梦想,是那么的残酷和无奈。我不知道自己选择的路对不对,但我知道我没有得选择,没有回头路,因为家里前有大后有小,都走在这条路上,我只能硬着头皮前行,只有这一条单行线!!!
冒着黑烟的汽车努力的奔跑,像山里的农民背驼着东西在走山路一样;柏油路上起伏不止,像是贴在海浪上,弯弯曲曲,像蛇一样在扭动着它的腰。
挪动的火车带着我向前晃动,而我的思绪还停留在出门母亲的嘱咐上,“娃,出门要靠自己,不管走到哪都不要忘记自己是怎么过来的,不管怎么苦,一定要走正道啊!!”
当我的思绪还停留在那场战役的时候,火车嘎然停止,过去的东西都宣告结束,接下来的命运就被钉在这座城市了。
我像个小孩子出门一样,在父亲的牵引下,挪下火车。其实我完全可以自己来学校,只是父亲执意要送我来,我知道,一是出于父爱,二是父亲也想来看看这学校,想看看儿子考上的学校,我没有办法拒绝父亲的爱意,让老爸出来走走也好。当我们随着拥挤的人群涌出人海,这是我第一次到达传说中的大城市,关于这座城市,我只有些耳闻的传说,听说这里的每一天几乎都是阳光擦亮的日子,很少有雨,特别是秋冬,如果能在两三个月下一场雨,算是罕见了。这是我这个农村娃第一次进城,我所在的城市虽然也叫地级市,可那只是个刚成立一年的地级市,只是一个县换了个说法,换汤不换药而已。当然,几年后我出了省,才知道自己的寡闻,原来这个首府城市在别的大城市看来也只不过是棱角而已。
在火车站广场,迎接新生的各所学校,到处摆满迎接点,感觉就像小贩子摆地摊在叫买一样眼花缭乱,还好,自己即将迎来的学校摆在一个稍微显眼的位置,还算庞大,已经有不少学生候在那里。
“您好,同学,请问您是XX学院的吗?是哪个专业呢?”
师姐的声音还挺甜的,美女效应啊。
“嗯,是的”
所属的政法院系,听起来还上口,但那专业,就算了,不上不下的。
安顿我们坐在烈日下,等啊等,说什么那边修路,车要晚点才到,矿泉水喝了四五瓶。
走进了下午的尾声,太阳快西下,而且还看到了黄昏的脸,那长长的晚霞,像蒸汽似的在奔腾。当众人都在议论纷纷的时候,那辆冒着黑烟的小中巴才爬过来,二三十个人连人连行旅塞上去,挤得满满一车,像塞小猪仔一样,从火车站一路过来,的确都在修路,不过也没见有哪堵车。
直到在学校熟了,从市区坐一路路直达这学校的公共汽车,少说也有十几路车,这时才拍大腿,农村来不识路就是不识路啊,要是坐公车,估计不到一个小时就到了,在烈日下耗了三四个小时,农民进城,不怪什么,只能怪身份,不像现在的社会,动不动就上网JJ,什么东西都出来了。
到学校门口,还是到处摆满了地摊,被他们分别领到各个地方买住宿用具,后来才知道,为什么师姐她们为什么这么甜蜜,原来是拉皮条,为了让我们买他们摊点的用具,他们摆的都不是学校发的,好几个买到了黑心棉,不知道是自己运气好,还是他们有点良心,我的棉被一直跟了差不多十年,都没烂,我都快想把它们放进博物馆了。
从学校门口一路进去都是交费的,一百多米长,我才知道学校也忽悠了学生和家长,要交这交那这么多,也不在通知上说清楚,通知上就说学费、住宿费3550,家里面勉强凑足4000来,家里面还有妹妹、弟弟在读书,能得到这个数已经是刮了一层又一层皮了。谁知道,从这头交到那头,没走完三分之二,就没了,数一数,还差一千多,只得找个公共电话,打电话回去跟亲威一个一个借,这时候借钱是多么痛苦的事情。
“呃,刚买化肥,只剩百来块钱,不早说啊!”
“刚给小孩交完学费,现在的学费一年比一年贵,真没钱!”
“刚起房子,手头紧得很呐!”
“不好意思,最近刚进货所剩无几,只有这两三百吧!回来及时还啵,免得周转不过来!”
“哦,急需要钱啊,我刚领这个月的退休金,不多,只有七八百而已,就这些了,先顶上吧!!”
???????
刮到最后,勉强能借到两千块,这让我不明白,那些过年在一起吃饭的时候都号称自己过得多好多好,身家有多少万多少万的亲威,一到借钱比自己哭得还穷,或许是压根看不起这个如水洗的贫困家庭。让我感动的是我的大堂伯,一把退休的年纪,亲情还是那么的义无反顾,就像当年父亲因家庭纠纷受伤住院,每天都煮食送到医院,那时虽然我只是个十岁出头的小毛孩,但我对这些都一一牢记心里,感觉那时候的事历历在目!!
之后,我和父亲在几个银行来回转,不停的刷卡,刷了三十四回,才凑齐钱,从交钱完、搬东西进宿舍,接待的一位同个学院的师兄一直耐心带我们跑,那时我才感觉到,不是谁都是为了钱,才感受到学生、校园的纯真。
晚上和父亲的晚餐是一起挤在一张学生床上,两人到饭堂吃了三块钱,就这样度过了一夜,第二天父亲只拿着三个包子坐车回去了,留下一百五块钱给我一个月的生活费,看着父亲走远,我想起了中学时课本里朱自清的《背影》,心里涩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