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庆炼化公司丙烯酰胺车间就是一个在重视“学”的同时更重视“习”的典范:该车间通过实践到学习、学习到实践的循环,创建了一个具有自己特色的学习型团队。
大庆炼化公司丙烯酰胺车间为了提高员工的实际工作能力,打造了一种“P-T-P”学习模式,即先让实践(practice)来验证理论(theory),再由理论(theory)去指导实践(practice),这样就很好地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从而实现了学习效果的飞跃,也为员工提供了有效的学习工具。
除了建立有效的学习模型外,该车间还非常注重员工学习型价值观的塑造,在员工中间开展了“第五项修炼培训班”,让员工学会应该如何改善心智模式、怎样建立共同愿景、正确理解团队学习和系统思考的重要意义。
为了丰富员工的学习内容,该车间采购了上千册各种书籍以及学习光盘;为了便于员工随时随地学习,车间里还专门设置了员工学习室,为员工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条件。同时,也让员工养成了挤时间学习的好习惯。
为了提高学习效率,该车间非常注重发挥那些模范员工的带头作用。某操作班班长是一个善于学习的典型,平时他利用上班时间学习操作技能,虚心求教;休息时间学理论,研究原理,增强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在短时间内就成为车间里的行家里手。
此外,该车间还建立了长效学习机制,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车间员工的整体素质、能力确实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在该车间,先后有二十多名员工获得公司“星级操作员”“金(银/铜)牌操作员”称号。
大庆炼化公司丙烯酰胺车间通过生产中的习,持续创新工作方法,不仅使车间各项工作始终走在同行业前列,也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习”比“学”更重要,在这里得到了最好的印证。
学习的目的最终是为了更好地用,做到学以致用。在日常工作中,有一个从学习到工作,再到学习总结,最后再用于工作的过程,因此,学以致用关键是总结提高,再用于工作的过程。
在彼得·圣吉的《第五项修炼》中,有一个核心的观点就是“习比学更重要”,与以往强调以学习理论和知识为主的“学”不同,《第五项修炼》更强调用以获得五项修炼的基本技能——“习”,即以实践为重,强调学习不仅是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习做人和学习运用知识的能力。
所以,企业组织、团队对学习的态度应该是这样的:不再把学习和工作看成互不相干的事项,而要在学、用的结合上“无缝对接”,通过学习与工作的紧密结合,在学习思考的基础上提升工作的质量,进而形成学习和工作良性循环的新形态。
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进一步理解。第一,工作的学习化。即把工作的过程看成学习的过程,工作跟学习是同步进行的。第二,学习的工作化。上班不仅仅是工作,而是要把生产、工作、学习和研究这四件事情有机地联系起来。也就是说,学习的目的全在于应用,做什么工作就学什么、研究什么,以实用性原理的学习为主,不“唯传统”不“唯书本”,务求学以致用,并做到创新地运用学习成果。
终身学习,才能不贬值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这是《论语·阳货》中的名句,意思是说:爱好仁德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受人愚弄;爱好智慧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行为放荡;爱好诚信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危害亲人;爱好直率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说话尖刻;爱好勇敢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犯上作乱;爱好刚强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狂妄自大。
在圣人的眼里,任何人在任何情况下,如果不学习,都是行不通的。
今日,这一趋势更加明显,这是一个“知识无止境,技术无顶端”的时代,学习贯穿了人生的全过程,无论我们处于什么环境之下,无论我们已经是什么年龄,无论我们从事何种职业,无论我们已经掌握了多少知识和技能,学习对于我们来说,都永远只能说是开始,绝不是结束。
对于员工而言,学习是贯穿其全部职业生涯的一种行为。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如果两名背景基本相同、能力相差不大的员工,同时进入一家的企业,从事同一类型的工作。其中A是学习型员工,而B则视学习为负担,那么,一年之后,他们将会发生什么变化,三年后,他们又将发生什么变化?五年后呢?
根据经验,A很可能会走上领导岗位,或者会成为所在领域的一流专业人才。而B则很可能会原地踏步,不仅谈不上任何发展,甚至很可能已经被企业列入淘汰的黑名单。这就是学与不学的区别。
学习型组织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很多企业也已经开始了各种实践,为了应对日趋严峻的竞争环境,从企业层面来讲,需要它不断实现自我精简,提高运作效率,实现扁平化、个性化发展,崇尚终身学习,创建学习型组织,不断实现自我的再造与突破。
学习型组织最终要落实到每一个员工身上,因此,学习不仅仅是企业和员工某一时期内的任务,而是贯穿每一名职业人士一生的任务。在员工终生学习的问题上,不论是领导者还是员工自己,都应该做到视野开阔,不被一些固有的观念所束缚。
微软公司一贯倡导员工终生学习的理念。培训只是员工终生学习的一种方法。微软公司的学习理念是:70%的学习在工作中获得,20%的学习从经理、同事那里获取,10%的学习从专业培训中获取。
微软公司这种对待员工学习的态度和理念是值得借鉴的,而在促进员工终生学习的道路上,作为其直接的上级领导者,也是有很多事要做的。
帮助员工不断充电
我听说,在国外,一个工程师的学历在六年之后必须重新考试,假如考试没有通过,就不再是工程师。这就像一块电池,持续不断地使用,从来不去充电,这块电池最终会失去电力。
人的能力就像电池一样,会随着时间和使用逐渐流失,所以要想不让自己贬值,或者增加自身价值,这就需要不断地学习。学习的过程就是成长的过程,成长是一种快乐,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固然重要,但员工如果能与团队共同成长,将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对于团队来讲,要成为一个学习型的组织,就需要帮助员工培养终身学习的习惯。
通常,如果我们的员工出现了以下情况,那说明他们需要充电了。
第一,当员工感觉工作没意思时。
小李在大学时学习的是金融专业,他毕业后进了一家外资银行。最初,他总是抱怨:“我觉得自己现在的工作没什么意思,总幻想着有一天可以做主持人或者律师,而不是整天面对着不属于自己的金钱。我曾报名参加北京广播学院新闻学专业的函授,还复习了一段时间想考律师资格证。”
其实,小李所在外资银行的环境很好,是很多人眼中高收入的理想职业。后来,当面对很多硕士、博士都在竞争一个外资银行的职位时,小李才感觉到自己应该“干一行,爱一行”,也有必要充电了。“我正准备在职申请国际金融硕士学位。既然决定在这一行走下去了,就不能落伍,应该脚踏实地去做。”
在今竞争激烈的职场生存环境中,员工很难“爱一行,干一行”,所能做的是“干一行,爱一行”,否则,眼高手低会耽误了一生。另外,如果想在一个行业中继续走下去,充电是唯一可行的方法,否则就意味着贬值。
第二,当员工需要进行知识结构更新时。
以当今社会的知识更新速度,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经过几年就已经差不多要被淘汰掉或更新了。现在,我们国家提倡“终身教育”,而职业生涯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深造、不断积累、不断提升的过程。如果不学习,不接受新事物,不懂得去用最新潮的知识、技术来武装自己,那么当新的技术普遍运用时,我们就有可能被淘汰。任何员工要想在日新月异的行业中求得发展与生存,就必须主动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掌握最新的技能、技术,给自己职业的发展补充新鲜血液。
第三,当员工的职业发展缓慢甚至停滞时。
每一个学习型员工都会对自己的职业发展前景进行仔细、认真的规划。对这部分人来说,他们很清楚自己所走的每一步路。当看到自己在职业发展的过程中,处在一种稳定、徘徊、取得的进步很小的处境时,他们就会提前为自己作好应对的打算。
小张是一家著名企业的销售经理,待遇不错,负责某地区业务也已经有三四年了。朋友都很羡慕小张,然而他却作出了辞职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