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门峤回到了钟公庙鲍家村,自己开起了家具厂。这是一家私营企业,挂靠在村里,地址就安放在村里从前的祠堂中,说好了,每年上交村里一万块钱。这样干了两年。沈门峤又开始不满足了,在乡村搞经济,总不如到城里发展更好的。1987年的沈门峤,开始向宁波城进军。
整个国家的大形势对沈门峤的发展也很有利。1988年3月,国务院下发《关于扩大沿海经济开放区范围的通知》,鄞县进入沿海经济开放区域。春江水暖鸭先知,沈门峤还是感受到了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和他事业的一致性。
现在,沈门峤决定不做家具了,宁波人的经商意识实在是太强,不可能不影响到沈门峤这样的改革开放弄潮儿,他想来想去,还是经商更好。卖什么呢?就卖建筑装潢材料。谁帮他一起卖货经营呢,这就把他的妹妹老五沈国芬叫上了。
这时候,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让沈门峤想起来就笑得要命。在他们的小小的门市部诸多货物中,有一种不起眼的货物,叫三角带。这个三角带其实并不是稀缺产品。转过街角不远处,和他们的小店就那么一百来米的距离吧,也有一家国营企业在经营。只是因为地点靠里面了一些,不太看得到,又加上国营企业的人,反正是吃大锅饭,进货也不积极,有人去要货时他们常常摊摊手说没有。这样,要三角带的人就渐渐地认准了这家地处杨柳街的名叫“宁波华侨实业公司江东橡胶店”的小小门市部。
沈家兄妹也没有学过什么经营理念,只是想你们不卖我们卖就是了。他们先从一百多米远的国营店里用批发价买来三角带,再增加百分之十的利润卖出去,他们把三角带挂在头上的梁间,来来去去的人一看就知,此处有三角带买。不过他们也的确没有想到,小小的三角带会给他们带来那么大的利润空间,来买三角带的人越来越多,甚至多到常常要排队购买的地步。这可让沈家兄妹乐坏了。旁边不远处,就有一家国营的贮放三角带的仓库,沈家兄妹拔腿就能到那里去批发三角带,转个手卖出去,光明正大地就挣10-15%的利润。国家,集体都得到了便利。那几年,生意好的时候,他们一年就尽赚了6、7万元的钱。
按照这样的发家态势,那二十年发下来就不好说了。然而,就在这时候,国家又扣响了沈门峤的心门。命运往往就是这样地捉弄人,十年后他沈门峤的事业正在蓬勃发展的时候,乡里来人多次登门求贤,要他回村担任支部书记。原来当时的鲍家村又变得很穷了,村里经济搞得一塌糊涂,个体经济都富裕了起来,集体经济穷得连开销一百块钱都要去借。还是需要有品行的能人啊。乡里的书记找上门来了,三顾茅庐,就是希望他能够出山,带着一村的百姓奔好日子。沈门峤从来就不是一个看重钱的人,集体需要他,就满足了他的家国情怀,他接管了村里的集体经济,担任支部书记。一年下来,村办企业就赚了二十多万元,上交村里七万元。
当时的农业乡长陈嘉祥正好驻扎在村里工作,他特别看重像沈门峤这样的有品德的能人,帮助他把家乡建设好。他们三年内筹集了资金三十万,建了三座大桥,改建二条公路,改造了变压器电线和农田建设,新挖河道1000米,砌石驳河坎2000米,家家户户按装了自来水,还修复了乡村的道路,用水泥浇灌好了通水的渠道,改造好了电网和自来水,甚至修复好了乡村厕所。
有一件事情是他始料未及的。当了干部,他每年的薪水只有三千元,基本上二百多块钱一个月。这哪里够啊,所以他虽然难以照顾店里的活,照样还得拿着店里的钱,每月发工资一千。就这样,集体富起来了,三年时间全村脱贫致富,他穷下去了。他这个老板,终于成了瘪三。
这样下去可不行,沈门峤发现他不能够心挂两头,干脆就把宁波城里生机勃勃的店铺交给了弟弟妹妹们经营,自己把更多精力放在乡村集体经济上。
沈门峤任书记三年,党内又进行了民主选举。过了四十不惑之年的他,已无意政治,只想办实业,在县人民大会堂支委学习班上作典型发言时说:我来时一阵风,去时一朵云。现在我飘去也。
不过沈门峤这朵云飘来飘去,还是在集体的天空上。1991年,这个家国情结极强的中年汉子,在最年富力强的岁月里,出任了钟公庙乡工业公司总经理,原来这年钟公庙工业公司作企业被骗了200万,造成大亏损。当时老领导陈嘉祥正好调到钟公庙当乡长,党委会上一番讨论后,决定邀请能人沈门峤到钟公庙担任工业公司总经理。只要公家需要他,他还是更愿意为公家服务。
接下去时代的发展步伐,变化之快,简值就和做梦一样:1992年底,鄞县第一家股份制企业——宁波杉杉股份有限公司成立;
1992年,鄞县环天电器厂在菲律宾建立全县第一家境外企业,开始了鄞州企业跨国历程。
1993年8月28日,宁波市最大的专业市场——宁波轻纺城市场在鄞县建成开业;
1993年,宁波市乡镇企业第一家股份制企业——宁波雅戈尔股份有限公司成立;
1993年,鄞县工业经济总产值突破百亿大关。
而1994年就这样来到了。沈门峤已经在自己的岗位上,为公司赚了几十万钱并建造了公司大楼,这一回,钟公庙乡工业公司的企业也要转制了。
中国的乡村,一次次地改革,就是要使个人富裕起来。沈门峤此番什么都没有拿,他料理好了所有的企业事务,收回了全部的款项,干干净净地离开了他打拼了几年的企业,手里就拿了一只“大哥大”,这只手机他必须拿在手里,还得料理种种“后事”呢。
1994年的春节一过,沈门峤在家中细细盘算他改革开放那么多年来的胜利成果。这一下子他才开始慌了起来。他发现他做了许多事情,创造了许多资产,但他自己依旧两手空空,什么也没有留下。
二哥沈门峤两袖清风,重新开始创业。他要开一家真正属于自己的公司,他要做摩托车生意,然而,当他需要创业资金的时候,他发现,其实他连生活资金也已经没有了。
虽然如此,他还是心想事成。沈二哥平时为人正派可靠,当他需要十万人民币的资金的时候,他很快就筹集到了。真是运气好,摩托车越买越红火。赚了几百万后,沈门峤铺开了架势,干脆就在宁波开了八个商场,全部售卖摩托车。也不知道那是怎么回事,那些年宁波人锁定了摩托车,有一段时间,人们几乎着迷地买摩托车,最多的时候宁波城里有一百多家卖摩托车的。因为信誉好,生意就做得好,最多时沈门峤一天就卖了七十多辆。最后竞争下来,市场淘汰,只剩下连沈门峤在内的三家。
2002年,鄞州人民生活当中发生了一个重大的事件:2月,国务院撤销鄞县,设立宁波市鄞州区;2002年,沈门峤个人的事业也发生了一个转折,沈门峤梦想成真。因为那一年宁波禁止摩托车进城,富裕起来的人们开始把目光转移到了轿车上,沈门峤终于开始卖轿车了。
沈门峤的个体经济搞得红红火火,成了拥有几千万资产的小业主。在他的带领下,周围有十来个人成了千万富翁,有十几个拥有百万资产,值得欣慰的是,他的其余六个兄妹都已经成为卓有成效的企业家了。沈门峤与他们保持着最亲密的手足之情。他的风格是从不计较,从不争钱。他有一个理论是与曹操的理论反着来的:那就是宁愿天下人负我,我也不负天下人。他认为,只要不争钱就没有矛盾,一争钱,矛盾就来了。而他的兄妹们对他的态度也是高度一致的,那就是二哥不会错,二哥做什么事情都是对的。
沈老二还是沈老二,那个要照料他人的天性一点未变。对父母孝,对兄弟悌,对四亲八眷都十分关心,每年都要拿出好几万帮助贫困亲眷和村里的困难群众。我去采访他的时候,正值抗震救灾之际,他正与他女儿正在张罗着捐款捐物,我还在他的汽车销售处看到一张贴在墙上的捐款单,有几百的,有几千的,给我的感觉,还是把公家做事的一些原则和风格做到了他自己的私营企业。问及此事,他热血沸腾地告诉我说:那一时我正在象山出差,阿拉阿妹打电话来说,二哥二哥,你可看了电视,四川地震了,你有没有捐款!我说我还不知道呢,赶紧打开电视,啊呀呀,我的眼泪都要看出来了,赶快布置企业集团捐款。职工们都捐了,捐多捐少,心意要有。娘的,企业里就有一个人一分钱也不捐,不捐也罢了,还说:四川地震,他们死人,和我什么关系!你说还有这种没良心的人吗?我火大死了!辞退开除!
真的辞退了!我问?
辞退了!沈门峤一点不含糊地说。
我挺佩服他这一招的。宁波此地,一向有乐善好施的传统,沈家人的人品家风,亦容不得这样道不同志不合的人来沾污。都是有钱人,距离怎么那么大呢?母亲,您也知道,人们往往会对那些从赤贫到暴富的老板表面上恭敬有加,骨子里哧之以鼻,那是因为他们有些人身上表现出来的暴发户的粗鲁与文化上的无知,但我在沈家兄弟身上断然没有看到这样的一丝一毫的痕迹。沈家七兄妹,包括他们的儿女们,没有一个人打牌,撮麻将,这个如今相当富有的大家族,没有一个人沾染上赌博的恶习,更不要说其它乱七八糟地暴发户的毛病。在鄞州这样的文化之邦上,他们即便没有受过多少学校教育,在生活中也受到了很好的文化醺陶,并悟出一些来自于生活的真谛。
2007年,沈门峤所经营的企业商业销售已达6000余万元,个人资产达2000余万元。他说:我热爱祖国,感谢党,我最崇拜的领袖是毛泽东,我最感谢的人物是邓小平,我拥护中央历届领导,我是共和国的同龄人,六十岁了,已没有了古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那样的情怀,但仍关心国家大事,世界时事。古人说得好,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高兴地看到人民富裕了,国家强大了,中华民族兴盛了。
母亲,您听听,这位沈家二哥讲的话,象不象一个老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