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条留言问道:翁老您好,最近上眼皮一直有些肿为什么?回答说:眼皮肿具体多长时间了?眼睛有没有其他不适症状?眼睑水肿和肾脏,心脏或眼睑本身的病变都有一定的关系。晚上睡觉前不要大量喝水,休息睡眠时间要充足,如果症状还没有消失或减轻,建议到医院检查一下。
又有一条留言说:医生您好!我近期稍微有点累就感到胸口突然一下子憋得慌,感觉只有出气,没有呼吸。马上就要停止呼吸了。我都休克过一次了,查心电图,也没问题,我不知道怎么了,我该怎样检查呢?翁大夫说:建议你做肺功能检查。
一开始我还有些疑惑,这么大的大学者,还需要在网上看病吗?还有时间在网上给人治病吗?再回头一想那位骑着毛驴丈量中国大地的翁文灏,突然就一切都释然了。
尾声:母亲,此刻我匆匆地行走在您家乡的大地上,我一遍遍地做着种种假设,我一遍遍问自己:如果翁文灏始终如一地做为一个学者、或者做为一个学界领袖而完成他的历史使命呢?那么他的人生是不是会更加辉煌、更加有价值,更为白璧无瑕呢?
我还是不能够完全回答我自己的假设题。因为介入政治而牺牲学术的学人太多了,然而这也未必就能够得出政治与学术的势不两立。无论古代还是当今,卓越的学者或者文学艺术家,成为杰出政治家的先例也并非没有,在捷克,有当过总统的戏剧作家哈维尔;在美国,有总统演员里根;在中国古代,有出任过鄞州县令的宋代丞相王安石,有出生于余姚的明代兵部尚书王阳明。
我注意到了,在浙东诸多人物中,翁文灏一生都对王安石和王阳明有着特别的推崇,这两位王姓人氏都是当过宰相级官员的大人物,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每一步他们都走到了。翁文灏尤其推崇王安石,可以说,王安石(1021-1086)称得上是翁文灏的精神偶像。这位抚州临川人氏、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于庆历七年(1047年)出任了鄞县县令,那正是宋代名相范仲淹写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后的三年。王安石专程登临了宁波鼓楼,为刻漏做了一篇《新刻漏铭》。其文曰:“自古在昔,挈壶有职。匪器则弊,人亡政息!
其政谓何?勿棘勿迟,君子小人,兴息维时。
东方未明,自公如之,彼宁不勤,得罪于时。
厥荒懈废,乃政之疵。呜呼有州,谨哉惟兹。
兹惟其中,俾我后思。”
被称为人类中世纪最伟大改革家的王安石,在铭中表示,要以楼中的刻漏那样,用“勿棘勿迟”的紧迫感来处理政事,以刻漏那样勤于报时的精神来管理政治。王安石的这篇刻漏之铭,实际上是恰是一篇决心革弊维新的誓言书。
王安石在鄞三年,做了许多有效的治理工作,促进了鄞地的生产,改善了百姓的生活,以显著成绩赢得很高的政治声誉。这也为后来的熙宁变法积累了有益的工作经验,成为他致力社会改革的初步尝试。今天的鄞州东钱湖畔,尚有王安石庙。
如果我们不能面对当下寻找出答案,为什么我们不能回转身去面对历史寻找答案呢?正是出于这样的基点,我来到了鄞州东钱湖畔的王安石庙。
鄞州王安石庙,又称忠应庙,位于东钱湖东岸下水村,此处前有蝴蝶山和二灵山左右护持,两山间一泓碧水形成下水港湾,后为福泉山群峰环抱,中有一溪流淌,其地甚为僻静幽雅。
忠应庙为五开间四合院式硬山造建筑,由门楼、戏台、天井、大殿、厢楼组成。大门前一对旗杆斗拱高耸,门厅正面绘有王安石彩色画像,两旁书有王安石所作《鄞县经游记》和《整修忠应庙记》。
庙门虚而半掩,门口清静无人,自有一份大默如雷的沉静。我们进得门去,但见大殿正中塑有王安石泥彩座像,手握书卷,严正端坐,神情安详。梁间高悬“勤政爱民”黑底金字匾额,左右屏风上绘有王安石治鄞政绩的巨幅壁画:一为他亲自督理整治东钱湖图,一为他写《鄞县经游记》的历程示意图。大殿立柱均有楹联,天井前有挑檐歇山顶戏台,门楼及厢房四周围置回龙式栏杆。整个庙堂庄严辉煌,身置其间顿起敬仰之情。
王安石在鄞县任知县三年,不仅兴修水利,还以低息贷谷于民,组建联保,平抑物价,创建县学,为以后在全国实行变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离鄞时,写下《登越州城楼》一诗,表达了对鄞县的依恋之情:越山长青水长白,越人长家山水国。
可怜客子无定宅,一梦三年今复北。
庙廊间挂有数幅楹联,都很见功底,其中有一联写道:知鄞令拜丞相政事敢说三不足,是师表乃楷模文章世传八大家,概括了王安石的一生功绩。
站在王安石像前,我思考翁文灏,百年前在那个救亡图存的时代,但凡一个堂堂热血男儿,自小完整地接受了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精粹教育,又已然身浸欧风美雨,经历了现代科学的人文洗礼,身边还有王安石这样一个楷模所在,能够不影响他一生的抉择吗?一定会的。
宁波人杰地灵、人才辈出、精英荟萃,历代各类人才如群星璀灿、绵延不绝、蔚为大观。据统计,南宋时宁波科举进士达983名,其中鄞县出了4个状元,居全国之冠,其中不乏“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绝顶”的第一流人物。元人危素曾说鄞县“为文献之邦,宗公大儒,前后相望”;至于“满朝朱紫贵,尽是四明人”之说,则更是这一“大观”的生动描绘。而所有这些读书人,对家国兴亡都有着自己的人文践行,他们是在浙东学派事功的理念观照下发蒙成长,功成名就,或者穷经皓首,终其一生的。无论在朝在野,学来知识为家为国服务。一旦家国利益冲突,忠孝不能两全,国亦从来都是要放在前面的。这样的理念,不可能不渗透在翁文灏的思想骨髓里。
对于翁文灏而言,他人生的前后选择亦完整地体现了他个人的内在品质,如果他不曾这样做过学术,那么他也不会那样投入政治;而如果他不曾那样投入政治,那么他从前也不会这样面对学术。翁文灏如果能够再重新选择一次生命,他依然不会在书斋里终老其身的。
母亲,我把这个意思表达清楚了吗?我是想说,我们之所以如此认真的工作,实在就是“责任”二字。
有谁能够理解那“责任”二字的千钧之重吗?家国有多重,责任就有多重!
然而,诚如王安石这位写过“春风又绿江南岸”的伟大政治家和诗人,他也并没有找到家国万寿无疆的通途,这和翁文灏的命运何其相似乃尔。作为国民政府的行政院院长,翁文灏曾经当过整个中国的家,他竭尽全力,但还是失败了,时势不让他这样的人成为英雄,他的万丈雄心一次次地碰壁倒下……都说“海阔凭鱼跃,天空任鸟飞”,那是需要海阔天空的。而在截止翁文灏从政的时代之前,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过哪一个阶段,为这些一腔报国之心的令人敬仰又让人扼腕的知识分子提供过海阔天空呢?
而今,六十年一个甲子过去,家乡的后辈们确乎成了真正的经济英雄。翁文灏先生,对于您,我们是一定要有所告慰的。
这个海宽天空的时代,是属于今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