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1943年,李厚襄没有写电影歌曲。1944年“华影”拍摄周璇主演的影片《鸾凤和鸣》,李厚襄为李隽青的词《真善美》谱曲,又一鸣惊人。这首歌成为周璇久唱不衰的名曲。1945年6月16日周璇参加在上海大光明大戏院举行的“仲夏音乐歌唱会”时,演唱了《可爱的早晨》、《不变的心》和《真善美》三首歌,最受欢迎的是《真善美》。在听众一阵阵的热烈掌声中,周璇把这首歌又唱了一遍。
1945年李厚襄又为周璇主演的影片《凤凰于飞》写了一首《晚宴》,因为歌词没什么意境,在影片上映后没有录唱片就销声匿迹了。
“华影”时期李厚襄只写了这两首电影歌曲。
1946年—1949年,李厚襄时代曲创作的又一个高峰期
1946年—1949年,李厚襄的创作十分活跃,佳作迭出,是他创作的有一个高峰期。
1946年出道的歌星吴莺音,为“百代”灌录的第一张唱片,A面是徐朗词曲的《我想忘了你》,B面是栋荪词、侯湘曲的《侬本痴情》,这两首歌火爆一时。有人说吴莺音的成名曲是徐朗的《我想忘了你》,也有人认为应该说吴莺音的成名曲是这张唱片的两首歌。不管如何认定吴莺音的成名曲,从1946年到1949年,李厚襄连续为吴莺音写了多首时代曲,对吴莺音越来越走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由吴莺音灌录了唱片,至今仍在港台和东南亚广泛传唱的李厚襄的时代曲有:1947年问世的《恨不钟情在当年》、《岷江夜曲》;1948年问世的《莽莽神洲》。特别是1948年吴莺音在影片《柳浪闻莺》中客串演唱的《听我细诉》,更是红极一时。1949年,李厚襄又亲自写词谱曲,为吴莺音推出了一首《垄上一朵玫瑰》,这些歌在港台等地出版的歌集中,至今仍反复出现,李厚襄和吴莺音两人至今盛名不衰。
1946年前后登上歌坛的,除了吴莺音还有一批歌星,她们多数人都灌录了李厚襄歌曲的唱片—
张露演唱的李厚襄的时代曲有《你真美丽》、《露珠和蔷薇》、《春游曲》、《祝婚曲》、《歌舞今宵》、《正在想》、《我要你的爱》等多首;梁萍上海时期,李厚襄的时代曲她唱过一首《一刻千金》;逸敏1946年和1947年灌录了李厚襄词曲的唱片《南岛之夜》、《杨柳枝》、《荔枝红》和《湖畔良宵》,几首歌都很有影响;屈云云录制唱片的李厚襄的时代曲有《今夜的街灯》和《鼓浪屿情歌》;白云1947年—1949年出版过金流词李厚襄曲的《我对镜儿照》和陆丽词李厚襄曲的《秋雨催相思》、《采茶姑娘》;金溢上海时期录过5张唱片10首歌,其中有李厚襄的《人间尽是新希望》。
从这些新人演唱李厚襄时代曲的数量,已可证明李厚襄的创作进入了又一次高峰期。不仅如此,当年在上海流行歌坛走红的老歌星也在继续灌录李厚襄时代曲的唱片—
姚莉1946年—1949年出版的唱片,有李厚襄词曲的《流浪之歌》、《春花人面》、《秋雨送相思》、《当我见到了你》、《深闺恨》;有李厚襄和严折西合作的《月夜觅芳踪》、和淑岑合作的《重重相思债》等多首。姚莉这段时间演唱的李厚襄的歌,走红的程度没有超过《可爱的秋天》的。但在这段时间姚莉唱片数量大增的热潮中,包括了李厚襄对她的一份支持。
1947年,李厚襄和白虹、欧阳飞莺、屈云云、王丽蓉等歌星一起,随陈明勋为团长的“明星剧团”赴菲律宾演出。这一年他又为白虹写了《塞外情歌》、《香岛风月》、《乘风破浪》等唱片歌曲。其中的《乘风破浪》由白虹的丈夫、人称“时代曲曲王”的黎锦光写词,词曲唱称得上强强联手。1948年李厚襄和淑岑合作为白虹写了《失去的周末》;1949年又和陆丽合作为白虹写了一首《不了情》,这应该是白虹1941年唱红李厚襄的“地老天荒不了情”的延续。不久,李厚襄移居香港,他和白虹的合作至此划上了句号。
龚秋霞1940年演唱了一首李厚襄的《丁香树下》之后,再见到她灌录李厚襄的时代曲唱片已是1950年。这就是梅阡词、李厚襄曲的《白头吟》。唱的是年华老去的妇女哀叹青春不再的悲凉心境,以及对夫君的一丝期望。因富感情色彩,唱片问世后反响不错。
1938年以一曲《满场飞》走红歌坛的张帆,1947年—1948年,录制了多首李厚襄时代曲的唱片,有《桃花朵朵红》、《朦胧月》、《苏堤春晓》、《贺新年》……
著名影星李丽华,1947年和姚敏对唱了一首《花锣花鼓》,是李厚襄用《凤阳花鼓》的曲调重新填词而成的,唱片发行后十分流行。这一年李厚襄还为李丽华写了一首《墙头草》,用以讽刺那些没有立场,随风摇摆的人,很受听众欢迎。
1943年成名的白光,第一次灌录李厚襄时代曲的唱片已是1948年。年近30的白光,从感情到事业都已经历了许多人间沧桑,李厚襄为她写了一首充满沧桑之感的《魂萦旧梦》,白光用她深沉的女中音把这首歌的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扣人心扉,成为李厚襄和白光上海时期的最后一首名曲。由此,白光和李厚襄成为好朋友。1949年他们都去了香港,李厚襄主理香港大长城唱片公司期间,白光成为“大长城”旗下的歌手。李厚襄不仅为白光出版她唱过的名曲,还继续为她谱写时代曲和电影歌曲。1951年白光主演影片《血染红海棠》,李厚襄亲自为片中插曲《东山一把青》写词谱曲,这首歌成为白光久唱不衰的名曲,直到1978年她还在新加坡的舞台上演唱这首《东山一把青》。
李厚襄与周璇
李厚襄十分喜欢周璇,他爱着周璇、恋着周璇。但他一直以君子的风度和周璇相处,从不越雷池一步。他非常希望周璇也能喜欢他。
周璇对李厚襄,却是只把他看作给自己写过《忆良人》、《真善美》等好歌的作曲家和为人忠厚,值得尊敬和信赖的兄长。
李厚襄不停地为周璇写歌。《忆良人》之后,由“百代”为周璇灌录唱片的李厚襄的时代曲有《蝴蝶飞》、《候郎曲》、《你太美丽》和《新月吟》:由“胜利”灌录唱片的有《大地之春》、《恨事多》、《秋风》、《望星儿》、《妹相思》、《玫瑰》等。
1946年,周璇去了香港,她灌录李厚襄时代曲的数量减少,只有《燕春归》和《不要唱吧》两首。
李厚襄和周璇没能成为恋人,但在长期的交往与合作中,二人之间却建立了纯洁、无私的友谊和感情。周璇在人生的道路上遇到挫折和困难时,总是向李厚襄倾诉和求助。1950年7月20日周璇从香港回到上海,行前,她把唱片和股票都交给了李厚襄保存。周璇生下儿子周民三个月之后还寄照片给李厚襄。周璇生活遇到困难时,李厚襄不断寄钱给周璇,周璇在信中总是向李厚襄表示万分的感激,也向李厚襄诉说心头的苦闷和不愉快,希望李厚襄告诉她应该怎么处理遇到的难题,并称李厚襄是她最好的朋友。
李厚襄对周璇的关怀、帮助,在歌影圈被人称道,有人称他“义士”,有人称他“孟尝君”,李厚襄的为人可见一斑。
周璇一生演唱的李厚襄的歌曲,最堪传世的是《真善美》,李厚襄和周璇的友谊不正是“真善美”的象征吗?
香港时期的李厚襄
1949年,李厚襄的弟弟李忠民在香港成立了一个“大长城唱片公司”,邀李厚襄去香港为他主理公司的创作和唱片出版事宜。移居香港的李厚襄,第一件辉煌的业绩是为张善琨的长城公司的第二部影片《血染红海棠》谱曲作歌。影片轰动了香港和东南亚。李厚襄为这部影片创作的两首插曲—《东山一把青》和《祝福》是流行歌曲创作基地由上海迁往香港初期的优秀作品也是李厚襄这一时期的代表作。
大长城唱片公司的出版事宜,在李厚襄的主持下迅速打开了局面。初期在新加坡的杂志上刊登的时代流行唱片总目录,一次推出100余首时代曲,有李厚襄的作品也有陈歌辛、姚敏的作品。1950年出版了周璇专辑七八张,白光也连续出版专辑,包括她的《山歌》、《叹十声》、《东山一把青》、《送情郎》、《秃子溺坑》、《想上楼台》等多首。上海时期的红歌星龚秋霞、姚莉、张露、逸敏等人来到香港后,都在“大长城”灌录唱片。这些唱片不仅在香港畅销,还远销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地。1950年—1953年是“大长城”的黄金时期,也是李厚襄的黄金时期。
1952年底,百代唱片公司在香港设立办事处,开始招揽上海时期的名歌星和创作人材,李厚襄既为“大长城”谱曲,也参与“百代”的创作。随着“百代”力量和声势的壮大,“大长城”终因竞争不过“百代”,于1956年结束了营业。同年,一家欧洲资本的唱片公司—飞利浦唱片公司在香港成立,李厚襄转而进入飞利浦,仍然主持这家唱片公司的制作部门。重新复出的白光、歌坛新星张莱莱、顾媚、江玲、崔萍,都是飞利浦旗下的红歌星,顾媚此期间因演唱李厚襄创作的《母亲,你在何方》而一举成名。
香港时期的李厚襄,为中国时代曲的承前启后作出了贡献。
李厚襄1916年出生于浙江宁波,没有进过音乐学府接受正规的音乐教育,是中国流行歌坛的又一位自学成材的著名作曲家。
1976年,60岁的李厚襄病逝于香港。
李厚襄的夫人秦燕女士也是一位歌星,40年代在上海录过唱片,有与严华对唱的《解相思》,也有她独唱的《女儿心》。2001年6月3日香港成立“老歌歌迷会”,秦燕女士和姚莉一起出席了开幕式。
不幸的是,不久,她因患脑癌,也离开了人世。
扑朔迷离梁乐音
迄今为止,在香港、台湾直到新加坡等地,研究、介绍中国流行音乐的有关著述和文章,提及“梁乐音”三个字的很少,偶然提到梁乐音,介绍的文字也很简单,甚至是模糊的。梁乐音的身世,何时开始音乐活动,他创作的第一首流行歌曲问世的时间和歌名等都没有明确的记载,对梁乐音,只好说是“扑朔迷离”了。
梁乐音1910年出生于日本,能说一口流利的日语,何时回到中国尚不清楚。他的电影歌曲,最早见到的是1942年为“中联”影片《牡丹花下》、《情潮》、《断肠风月》等片谱写的插曲。就在这一年,“中联”拍摄影片《博爱》,他因为李隽青作词的主题歌《博爱》谱曲,而一炮走红。“我们是人,应该爱人……”的歌声迅速传遍中国大陆、香港和东南亚。在电影圈和流行歌坛,梁乐音开始小有名气。《博爱》摄于1942年10月。这部影片由11个小故事组成,提倡“人类之爱”、“父母之爱”、“夫妻之爱”、“兄弟之爱”、“朋友之爱”、“乡里之爱”、“团体之爱”、“儿童之爱”……,因为宣扬的是“我们是人,应该爱人,不分远近,不限亲邻,唯有博爱,才有人生……”在当时抗日战争的背景下,曾经引起争议。革命者说它提倡“顺民哲学”和“资产阶级人性论”;侵略者又嫌它鼓吹“和平主义”。一部影片的主题来自编剧和导演,主题歌又有词作者,与曲作者似乎关系不大。但梁乐音用音乐的语言,表达了影片《博爱》的主题,人们喜欢这首歌,梁乐音也就成为人们喜爱的作曲家。这首歌在新加坡等地一直到60年代还很流行。
继《博爱》之后,梁乐音为“华影”影片《万世流芳》谱写的插曲《卖糖歌》,使他在歌坛进一步走红。《卖糖歌》是李香兰1942年到上海拍片,1943年6月《万世流芳》正式上映唱红的第一首歌。李香兰在上海歌坛走红,《卖糖歌》的词作者李隽青和曲作者梁乐音功不可没。当时的延安和重庆都上映了影片《万世流芳》,《卖糖歌》的唱片也越过层层封锁线在全国各地流行。据李香兰在她80年代出版的自传《我的前半生—李香兰传》中回忆:“后来我访问中国时,中日友协秘书长孙平化对我说:‘我看过你的《万世流芳》’;访问北朝鲜时,金日成主席如同知己一般握着我的手说:‘我在抗日根据地中国的吉林省,看过你的影片《万世流芳》’。”
《博爱》和《卖糖歌》是梁乐音最著名的歌。
从1942年到1945年,梁乐音为近20部影片谱写了30余首插曲,除了《博爱》和《卖糖歌》,曾经红极一时的有1943年周璇在影片《渔家女》中演唱的《交换》、1944年周璇在《鸾凤和鸣》中演唱的《红歌女》、1944年白光在影片《红豆生南国》中演唱的《寂寞的歌人》。此期间梁乐音还谱写过一部分唱片歌曲,由歌星梁萍等人演唱。
1943年“华影”成立时,梁乐音出任“华影”的音乐部主任。由于他当时在流行歌坛的影响和地位不及黎锦光等人,还会说一口流利的日语,人们对他的身份开始怀疑,怀疑他是日本人的间谍。1945年8月,日本军国主义投降了。一天,梁乐音忽然穿着中国的军装出现在朋友们面前,军阶是“少校”,大家才知道他原来是当时的国民党政府潜伏在日本人中间的地下工作者。据说,上海当时影剧界的一些人士,就是在他的帮助下躲过了浩劫的,而他的父亲则是死于日本人的魔掌。他的历史传奇至今没有史料佐证,更使人感到他的“扑朔迷离”了。
50年代,梁乐音移居香港,继续歌坛生涯。1951年,张善琨主持的新华影业公司拍摄影片《月儿弯弯照九州》,影片的同名主题歌,由梁乐音上海时期的老搭档李隽青作词,梁乐音谱曲,曾经流传一时。
1954年至1958年,李香兰先后应邀到香港拍摄了《金瓶梅》、《神秘美人》和《一夜风流》三部影片,其中1957年出品的《神秘美人》,梁乐音又和李隽青合作,为这部影片谱写了《分离》和《梅花》两首插曲,都成为港台和东南亚的流行名曲,至今久唱不衰。
1989年梁乐音逝世于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