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却拖泥带水。
刘备总是这样,在任何一件事情上都拖泥带水。这一次,他的拖法是带上樊城老百姓一起长征,大家生死相随往襄阳走。
诸葛亮倒吸一口冷气,觉得刘备这个人真是匪夷所思:自己都朝不保夕了,还拖上大家一起朝不保夕。这样的人不是狠人,就是佛。
诸葛亮自然不相信刘备是个狠人,应该算是佛,人间的佛,活佛。可诸葛亮以为,做人间的活佛其实很累,因为那只意味着一件事——牺牲。
刘备却愿意牺牲。刘备是个有牺牲情结的人。就像有些人只能在意淫中达到高潮一样,刘备是个活在“牺牲想象”中才有快感的人儿。他着实与众不同。
诸葛亮无可奈何,只能尽人事知天命。他对刘备说:“可令人遍告百姓:有愿随者同去,不愿者留下。”诸葛亮希望,留下的人越多越好。多留一个人对刘备而言就多一份轻松,也就多一份生机。
却没人愿意留下。两县百姓全都想走,他们齐声大呼曰:“我等虽死,亦愿随使君!”场面令人动容。这是一个人的号召力,也是佛与人的大不同。诸葛亮看见老百姓们扶老携幼,号泣而行。心情那叫一个复杂和震撼。
刘备也被震撼了。却是羞愧的震撼。因为刘备认为,两岸哭声不绝,老百姓之所以要滚滚渡河,过上颠沛流离的生活,错全在他一人——他没有能力保护他们。所谓荼毒众生,这是刘备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因此接下来他做出了一个在他看来合情合理的举动:准备投江而死。刘备的投江之举动作坚决,表情真挚,很具感染人的力量,看得两县百姓目瞪口呆,心为之去。
好在——未遂。刘备的左右拉住了他,坚决遏止了刘备轻生的企图。刘备这才哭着勉强上路,挈妇将雏,浩荡前行,直往襄阳而去。
襄阳果然是刘琮的襄阳,而不是刘备的襄阳。
因为刘琮拒绝开门。尽管刘备在襄阳东门前反复向刘琮表白,自己只想救百姓,并无他念,可刘琮不为所动。刘琮以为,漂亮的言辞往往隐藏着险恶用心,越是光明正大的理由背后,动机越是龌龊不堪。所以他的城门,不能为此类人而开。
有一个人却愿意为刘备开门。魏延。
魏延是襄阳守将,一向同情革命,见不得百姓受苦。他在城楼上看见刘备屁股后面跟着军民十来万,大小车数千辆,挑担背包者不计其数,大家全指望着他闯一条生路出来,觉得这个人真是不容易,快扛不住了。魏延当下就轮刀砍死守门的将士,开了城门,放下吊桥,招呼刘备快快进城。
刘备没有进去。刘备突然觉得,这样进城不够文明,很有占领的意思。他希望刘琮光明正大地向他发出邀请,他再雄赳赳气昂昂地进去。
刘琮没有向他发出邀请,而是用阴沉的眼光看着他,看着这个他称之为叔父的人,一言不发。与此同时,忠于刘琮的另一襄阳守将文聘飞马引军而出,枪挑魏延,上演了一出武斗。
刘备只得离开。事实上这两个人谁打赢都已经无关紧要,重要的是襄阳内讧了,刘琮不欢迎他,这样的发现让刘备伤感。他转而来到城外刘表墓前,向后者哭诉自己的委屈与压抑,表达了类似于“人生的路啊,为什么走不下去”的迷惘与忧伤。
跟着他的十来万军民齐声痛哭,哭声里同样有对自身命运的感慨和不自信。曹操的大部队却如影随形。按照诸葛亮的提议,刘备决定往江陵撤,以避锋芒。
但是,这样的撤退是危险的。因为一路跟随的老百姓太多,刘备的人马每天只能走十几里地,曹军如果快马加鞭的话,他们将很快被追击,乃至被围奸。
诸葛亮知道,这是迟早的事情,但他无计可施。
不错,他是这样时代一等一的军师,可刘备也是这个时代一等一的活佛。任何人间的计谋在活佛面前都是失灵的,诸葛亮非常清楚这一点。
所以他不做无用功,再一次抱持尽人事、知天命的消极人生观,静观命运如何在他身上图穷匕现。
刘备的部下们却不信这个邪。他们从纯军事的角度出发建议刘备要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刘备当然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可刘备以为人世间最重要的事情其实是负荷而行,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一个人只有在两种状态下是没有包袱的:刚出生时;与世长辞后。所谓赤条条来去了无牵挂。
所以刘备语重心长、泪如雨下地对他的部下们说:“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今人归我,奈何弃之?”很有“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意思。便负荷前行,做人世间最沉重的那一个人。十万百姓闻知此事又是一片哭声,觉得道路虽然是曲折的,可前途是光明的。因为有刘备在。
这个不抛弃不放弃的人带着他们往前走。
刘琮的命运在此时进入了倒计时。
因为曹操来了,不容置疑地来了。曹操要安排襄阳的一切,包括他们每一个人的命运。
事实上在此之前,刘琮的命运是有过转机的。他的谋士王威告诉他说:将军你既然已经归降曹操了,刘备又已离开襄阳,如此一来,曹操肯定懈弛无备。这是个良机啊将军,如果将军能够出奇兵,于险处设伏曹操,则操可获也。杀了曹操就可威震天下,到那时中原虽广,也可传檄而定。这可是千古伟业,将军切莫错过。
王威的话听上去很有诱惑力,但是对刘琮不起作用。因为一个首鼠两端的人对任何建议都不会立马拍板,而要论证再论证。刘琮就将王威的建议转给蔡瑁去论证,可想而知,这样的论证是残酷和血淋淋的——王威被剥夺了建议权。他的生命也差点被剥夺,蔡瑁一怒之下要杀王威,后被蒯越阻止。
由此,刘琮的命运里就少了主动出击的成分,只剩下了任人摆布。任曹操摆布。曹操在一个天不刮风天不下雨天上有太阳的日子里任命刘琮为青州刺史,并且即日起程。
刘琮怕怕了,他突然觉得青州很有可能是他人生的终点,便不愿去,给出的理由是“不愿为官,愿守父母乡土。”事实上这样的理由是苍白的——对于一个放下武器举手投降的人来说,抵抗力等于零——去不去青州不是刘琮说了算,而是曹操说了算。
曹操哄小孩(刘琮在曹操眼里还真是个小孩,不管是岁数还是智商)似的对刘琮说,乖,听话,青州靠近帝都,我教你随朝为官,是为了免在荆襄被人图害。你这孩子,怎么不懂我的心呢?
刘琮确实不懂曹操的心。他只知道这个跟他父亲同辈的人在占领了荆州之后又将他驱逐了。所谓“永为荆州之主”的承诺云云,只是一句哄小孩的话语,当不得真的。便上路。无奈地上路。
陪伴刘琮一起上路的是他的母亲蔡夫人。还有故将王威。王威本来可以不去青州的,就像其他官员一样,将刘琮人等送至江口就可返回。王威没有返回。他想看一看这个人的结局。还有自己的结局。
他们都是这个时代的弃儿。弃儿的命运是不是一定很惨?刘琮和王威希望上苍给出的答案是否定的。
却是肯定。当于禁奉曹操之命将手中宝剑捅入他们的后背时,刘琮这才知道,自己曾经错过一次挽救自己性命的机会。尽管那样的挽救是有风险的,没有绝对的胜算,却是唯一一次有可能改变命运走向的机会——很可惜,他没有把握住,而是将自己的命运交给他人去裁决……
刘琮临死前看一眼同时中剑的王威,发现这个老实人一脸悲愤却又无可奈何,就像一只被叉子叉住的青蛙,虽然四肢乱动,败局却已注定。
就像他,就像他身后的荆州,都已是曹操自由裁量的对象。
蔡瑁的命运要好得多。若干个日子之后,已经当上镇南侯、曹操水军大都督的蔡瑁在总结自己的成功之道时说了这样一句话:识时务者为俊杰。
不错,人生的很多道理都在老生常谈中。老生为什么常谈?就因为这些道理都是一句顶一万句的人生总结。是用血写成的。比如王威的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