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知道自己的一生应该对别人有意义时,她就必须面对进一步的问题:别人的需求,和你的兴趣未必一致,不仅如此,别人的需求变幻不定,事先很难预测。有的时候,这些“别人”甚至不知道自己需求什么,只有当你创造出来时,他们才眼睛一亮:“天呀,原来这正是我想要的!”如上所述,我从女儿的第一篇作文就开始启发她:你往往不知道自己将面对什么样的未来,你要准备好一切,什么都应该学好,这样,在需要的时刻才能有备无患。美国人在教育中强调培养“完满的人”(well-rounded person),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可惜,许多美国人没有意识到,他们那种自我中心的教育哲学,并不能实现这样的教育目标。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教育,女儿选择了全面发展的路,比如,她并不是很喜欢数学,也一度认为自己在这方面并不出众。但是,当我们商量让她课外上高水平的俄罗斯数学时,她欣然接受,并且一直都非常自觉地学习。她明确地告诉我们,虽然她将来要做什么还没有想好,但是她希望自己有选择的机会。而争得这种选择的机会,就必须全面发展,这背后,关键还是一个人生观的问题。当孩子摆对自己的位置后,她就会超越狭隘的自我,对世界承担责任。这样,她也就会为了未来的责任而进行多方准备,不用父母每时每刻地督促、操心了。
让孩子面对生活的原初状态
乔布斯去世后,我曾发了这样一条微博:
“乔布斯去世,我第一时间通知正在读书的女儿,她第一反应是:‘他是谁呀?’我说:‘iPod、iPhone、iPad、Mac都是他创造的呀。’女儿这才觉得此人很了不起,不过还是没有太大震撼。原来,乔布斯创造的这些东西,女儿一个也没有。她的同学们都换了好几代,但她从来不稀罕,没有问我们要过,毫不受同伴压力的影响。”
小女的特立独行,引来不少网友的赞扬,不过,反对帖也来势汹汹。这些反对帖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认为我在“显摆”,这确实不假。我一向认为,不为孩子骄傲的家长不是好家长。女儿形成这样的性格,当然和父母的教育密切相关。12岁的女儿,每天放学回家会专注地工作四个小时,立志要“创造有永恒价值的东西”,却生活简单,几乎从不要求父母给自己买东西,这是我们的骄傲。我还一向认为,父母如果培养不出让自己骄傲的孩子来,就应该好好反省一下自己是否尽职。所谓“显摆”,不过是说明我在教育女儿时享受着巨大的满足感,这是天伦之乐的重要部分。当然,另一类反对帖,也如预料的那样纷至沓来:“你女儿真可怜呀!”“连苹果都没有玩过吗?”“不怕有人说她是个畸形(freak)吗?”“她社交有问题吗?”“不知道乔布斯,还见识过什么?”
其实,女儿不知道乔布斯,多少出乎我的意料,我也及时给她补上了这一课,但是,意外并不代表失望。她刚刚读完《伊利亚特》,做完了布匿战争的研究。若说知识面,她在同龄人里鹤立鸡群,她不知道总有一定的道理。毕竟,乔布斯的那些iPod、iPhone、iPad、Mac系列,她都没有用过,甚至彩色复印机也是在乔布斯去世那天才买的,因为学校的作业反复要求彩页插图。但是,这方面的落后,并不妨碍她比那些使用这些先进玩意儿的同龄人知识更丰富、更有创造力、更有领导力,这在学校的方方面面中都能表现出来。一句话,一个人是否有创造性,更要看其对自己事业的专注和献身,看她能干出什么事情来,而不是享受了多少别人的创造果实。
如果还觉得这些像是空洞的说教,那我们不妨问问:乔布斯自己是怎么教育孩子的?可惜,这涉及家庭隐私,我们没有足够的信息来回答。而且,像乔布斯那种整天沉浸在自己世界中高度紧张工作的人,也未必能给孩子留出足够的时间。一流的创意大师未必是一流的家长。但是,那些在乔布斯式的创意文化氛围中工作生活、对高科技有着远远超出我们常人的理解的IT精英,对自己的孩子的教育有什么样的理念呢?也许这才是更有参考意义的问题。
最近《纽约时报》头版发表了一篇非常有趣的报道,讲的是位于加州Los Altos硅谷中的著名私立学校Waldorf School of the Peninsula,这里是苹果、雅虎、谷歌、惠普等著名公司的工程师和高管们的孩子读书的地方。四分之三的学生来自高科技背景家庭。那么,对于这样的家庭来说,这个学校最大的“卖点”是什么?是“低科技”。在这里,教育的基本工具是笔、纸、毛线、纺针、胶泥以及各种书籍。教室里禁止使用电脑,老师们甚至对学生在家里使用电脑也非常反对。学校的教育哲学是通过动手操作、身体的运动等等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注意力时段。技术往往被视为是学习的障碍,只有到了八年级,学校才容许学生有限地使用若干技术工具。比如,五年级的课上学生们在那里演练编织,具体项目是做袜子,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帮助孩子们发展出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图案、数学、协调等技巧。另一个班学除法是通过切蛋糕进行,切完了大家吃,有多少人吃决定了蛋糕的切法,孩子们高高兴兴地提出自己的“数学模型”。
正是这样的教育,使许多高科技背景的家长不惜支付高昂的学费把孩子送来。一位在微软、Intel等公司工作过,目前正在创办新兴科技企业的家长说,教育的核心是学生的“投入”(engagement),这种“投入”在本质上是人际的互动:和老师、和自己的同伴不停地交流。电脑、iPad等等,往往让孩子从这种人际互动中分心,不懂高科技的人往往急着要让孩子学计算机。中国就有所谓“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之说,但是,在这些真正搞高科技的人看来,这是最不用着急的事情,因为掌握这些现代技术如同使用牙膏一样简单。一位谷歌的工程师说,我们把这些高科技产品设计得连傻瓜都会操作,孩子长大了自然就会学会。更有意思的是,在1993—1997年之间,克林顿政府雄心勃勃地推动中小学教室联网的计划,负责这一计划的,是副总统戈尔的内政首席阁僚Greg Simon。他最近致信《纽约时报》自曝,在监督落实政府这项计划的同时,他把自己的孩子统统送到了Waldorf学校,因为那里没有互联网,电视、电影也被严格控制。他解释说,Waldorf鼓励孩子用手、身体和心来了解世界,并不是仅用脑子。孩子日后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在这一过程中发展出来的想象力,而不是他们掌握的那些很快就会过时的新科技,把孩子的游乐时间缩短,让他们在计算机前学习,会抑制孩子的心智发展。只有到了六年级,也就是11岁左右,孩子才应该接触互联网。克林顿政府当时也恰恰是只给这个年级以上的教室提供互联网,他的孩子在达到这个年龄时,也只有在为研究收集资讯时才使用互联网,而不进行其他活动。
Waldorf学校是大约100年前在德国创立的,目前在世界上颇有影响力,在美国也有许多分校。女儿小学最好的朋友,小升初时就转入了波士顿地区的Waldorf学校读书,大量时间用于做手工,从来不进行考试。我交不起那所学校高昂的学费,所做的只能是给女儿选个好学区。我也并不那么走极端,早早就给女儿买了笔记本电脑,本意是让她写小说用,没想到她写到半截就停止了,网上活动却不少,甚至一度试图通过网上课程学习编程,幻想着创立公司,至今仍处于半途而废的阶段……对这些,我都听其自然,不加干预,但是,我们坚持的是“低技术”的教育原则,引导女儿读写,也鼓励她做各种手工,妻子教会了她折纸游戏。我们还以iPad的价格给她买了一台缝纫机,供她从事各种设计之用。女儿从小每天就忙个不停,兴奋点特别多,没有时间看电视,也顾不上玩电子游戏、手机等等。我们的朋友过节送给她iPod作为礼物,她第二天就丢到一个被遗忘的角落里,从此不再光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