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落人了“老鼠赛跑”的陷阱。不久孩子出生了,他们必须更加努力工作。这个过程继续循环下去,钱挣得越多,税缴得也越多,他们不得不最大限度地使用信用卡。一家贷款公司这时打电话来,告诉他们最大的“资产”——房子已经被评估过了,因为他们的信用记录是如此之好,所以公司可提供“账单合并”贷款,即用房屋作抵押而获得的长期贷款,这笔贷款能帮助他们偿付其他信用卡上的高息消费贷款,更妙的是,这种住房抵押贷款的利息将是免税的。他们觉得真是太幸运了,马上同意了贷款公司的建议,并用贷款付清了信用卡。他们感觉松了口气,因为从表面上看,他们的负债额降低了,但实际上不过是把消费贷款转到了住房抵押贷款上。他们把负债分散在30年中去支付了,这真是件聪明事。
过了几天,邻居打电话来约他们去购物,说今天商店正在打折,他们对自己说:“我们什么也不买,只是去看看。”但是,当他们发现了想要的东西,还是忍不住又用那刚刚付清了的信用卡付了款。
很多这样的年轻夫妇,虽然他们名字不同,但窘境却是如此的相同。他们的支出习惯让他们总想寻求更多的钱。
他们甚至不知道他们真正的问题在于他们选择的支出方式,这是他们苦苦挣扎的真正原因。而这种无知就在于没有财务知识以及不理解资产和负债的区别。
再多的钱也不能解决他们的问题,除了改变他们的财务观念和支出方式,再没有什么可以救他们的办法了。
正确的做法是不断把工资收入转化成投资,流入资产项的钱越多,资产就增加得越快;资产增加得越快,现金流人得就越多。只要把支出控制在资产所能够产生的现金流之下,人们就会变富,就会有越来越多除自身劳动力收入之外的其他收入。随着这种再投资过程的不断延续,人们最终走上了致富之路。2.获得个人的财务自由人类渴望拥有的是自由,但自由的一个重要原则是要有钱作为它的保障。如果你有足够的钱,那么你不想去丁作或者不能去工作时,你就可以不去工作;如果你没钱,不去工作的想法就显得太奢侈了。所以你要追求财务自由而非职业保障。
怎样实现个人的财务自由呢?拥有多种收入来源和多次持续性收入,是一个人拥有个人财务自由和时间自由的基础。
过去,一个家庭的收入来源很单一;现在,很多家庭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收入来源,如固定工资加房屋出租的租金收入或其他兼职收入。如果没有两个以上的收入来源,很少有家庭能生活得非常安逸。而未来,即使有两个收入来源很可能也不足以维生。所以,你应该想办法让自己拥有多种收入来源。如其中一种出了问题,会有其他收入来源支持着。
在未来,人们需要为自己规划一套包含各种不同收入来源的收入组合,即使失去了其中一种收入来源,你也不会感觉到太大的影响,生活总会有保障。
你拥有几种收入来源呢?
假如你想多拥有一种收入来源,你可能会找一份兼职工作,但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多种收入来源,因为你这是在帮别人“卖命”。你应该有属于自己的收入来源。
这个收入来源就是“多次持续性收入”。这是一种循环性的收入,不管你在不在场,有没有进行工作,都会持续不断地为你带来收入。
一般性收入来源可以分为两种:单次收入和多次持续性收入。
有研究表明,并非所有收入来源都是相同的,有些收入来源属于单次收入,有些则属于持续性收入。你只要问一下自己下面这个问题,就可以知道自己的收入来源是属于单次收入,还是多次持续性收入。
“你每个小时的工作能得到几次现金给付?”如果你的答案是“只有一次”,那么你的收入来源就属于单次收人。
最典型的就是工薪族,工作一天就有一天的收入,不工作就没有。自由职业者也是一样,比如出租车司机,出车就有收人,不出车就没有;演员演出才有收入,不演出就没有;包括很多企业的老板,他们必须亲自工作,否则企业就会跑单,甚至会垮掉,这些都叫单次收入。
多次持续性收入则不然,它是在你经过努力创业,等事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即使有一天你什么也不做,仍然可以凭借以前的付出继续获得稳定的经济回报。要想获得多次收入,通常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方式,以一个作家为例,他在写书期间一分钱都赚不到,而是要等书出版后才会有报酬。这前后需要两年的时间,作家才能获得这个收入来源。但是,这种等待是值得的,此后,作家每半年就会收到一张相当优厚的版税支票。例如:金庸先生虽已退休隐居,但是每年的版税收入还是高达2000万新台币。这就是持续性收入的威力——持续不断地把钱送人你的口袋。
第二种方式就是银行存款。存款达到一定数额,你不用上班而是靠利息也能生活。利息属于典型的多次收入,但是银行的利率太低,还要交20%的利息税。
第三种方式是投资理财。就是通过购买股票、基金、房地产等项目使你的财富升值。但首先需要你有一笔很大的资金,而且还需要非常专业的机构帮你运作,才能确保你的投入产生稳定的经济回报。这种方式在国内还不够成熟,风险比较大。
第四种就是特许经营。像麦当劳、肯德基的老板即使什么都不做,每个月也能获得全球所有加盟店营业额的4%作为权益金——因为你加盟了他们,就得向他们缴管理费用。
其实,有钱人真正的财富,不在于他拥有多少金钱,而是他拥有时间和自由。因为他的收入来源都是属于持续性收人,所以他有时间潇洒花钱。
因此,财务自由不是在于拥有多少钱,而是在于拥有花不完的钱,至少拥有比自己的生活所需要更多的钱。在有钱人看来,金钱数量的多少并不是问题的关键。问题的关键在于,人们怎样看待金钱,怎样根据自己的收入制定合理的开支计划。在获得财务自由的同时,人们还应关注精神的升华,获得心灵的宁静平和。
如何成功致富
金钱也是一种思想,如果你希望得到更多的钱,那就需要改变你的思想,许多有钱人都是在某种思想的指导下白手起家,从小生意做起,然后慢慢做大的。从中关村到沃顿商学院的吕秋实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吕秋实从苏州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如愿以偿地分配到了市人事局工作。21岁的吕秋实兴冲冲地跑去报到,不料,市人事局的工作人员很为难地对他说:“我们这里的编制已经满了,安排不下你。要么你先到区人事局干,我们已经跟他们打过招呼了。要是不想去那里,就先等两年,等我们这里编制有了空缺再给你安排工作。”
吕秋实没办法,只好到某某区人事局报到。可是那里的办事人员说没接到通知。吕秋实一气之下回到家里,想别的办法。他就不相信,堂堂苏州大学中文系的毕业生会没有工作干。经过一番努力,总算有几个单位要他,但是他不满意,不愿意去。他想进入政府机关,走仕途,只朝那个方向努力。可是他错过了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机会,所以即使有机关愿意要他,也非常麻烦。转眼两个月过去了,吕秋实束手无策,闷闷不乐地待在家里。母亲特别心疼他,就从箱里子掏出5000块钱,要他拿去找工作或去做个买卖。当时,他没有再去找工作,也没有去做生意,又开始埋头苦学。1987年,他考上了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的研究生。
在吕秋实23岁生日那天,·父亲专程从浙江到上海看望儿子,并拿出5000元钱替儿子承包了校外一家公司的一个部门,作为生日礼物送给了儿子,当时他非常意外,但已骑虎难下,只好包下去。于是,他偷偷地联系了3个同学,中午跑客户,晚上干活,上午、下午上课,不用多久,上学期间,吕秋实和3个同学共赚了8万元。
研究生毕业后,吕秋实没有找工作,把2万元作为礼品送给了姐姐,剩下的1万元带在身上,去了北京。
1991年,吕秋实到中关村的一家电脑公司任职。最初当货品管理员,每月工资500元,除去房租,每月只能勉强度日。但吕秋实从不向老板提工资的事,自信老板不可能总给他这么点钱。果不其然,在短短的两年里,他先后成为业务经理、部门经理、总经理助理、人事主管、副总经理,月薪由500元到1000元到3000元,直到8000元。1993年,作为副总经理的吕秋实已经不用为生计而挣扎了,变得很清闲,每天就是见见客户,签签字,然后就等着月末领那8000元钱。
吕秋实于是向老板建议实行股份制,说我不要那么多现金,我要股份,我只是希望有为自己干活的感觉。老板不置可否,说要考虑考虑,后来就没有了下文。
吕秋实辞职了,一个人跑到圆明园附近的一个显得有些荒凉的地方,租了一间盖着石棉瓦的小屋,一切又跟起步阶段一样,心里踏实多了,于是又再次进入了中关村电脑市场。
那个时候的中关村电脑市场差不多可以说是一本万利,一台13000元的电脑,纯利润可以达到3000元。后来他回忆说:“2001年,一台5000元的电脑,电脑商人很可能只有50元以下的利润,甚至干脆一分钱不挣,以便靠销量从总经销商那里多拿提成,所以电脑商人做得很辛苦,有时候还吃力不讨好,而1993年就完全不是这么回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