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出于需要,有的意思不宜明确表达,巧设交际情境,施计用谋,便可出奇制胜,实现目的。
“三国演义”中空城计的情节是人们熟知的,司马懿引大军十五万,往西城蜂拥而来。诸葛亮当时就在西城中,身边别无大将,只有一班儿文官和二干五百名守军。在这危急关头,他果断传令,将旌旗尽皆隐匿,大开城门,由二十余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然后亲自登上城楼,焚香操琴。司马懿来到城下,见此情境,疑有埋伏,引军退去。这里,诸葛亮就是大胆地利用了城门大开、百姓扫街、城楼操琴的特定情境,让对方得出必有埋伏的误解,从而保住了城池。这种情境的妙用,虽系“不得已而用之”,却产生了奇效。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偕夫人在国务卿罗杰斯和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陪同下,乘专机抵达北京,首次访华。下飞机时,他特意让警卫把守着机舱口,不准随行人员跟随下飞机。尼克松只身走下舷梯,就急忙伸出手主动同周恩来长时间握手,在场摄影记者赶紧拍下这一珍贵的历史镜头。
中美两国领导人紧紧握在一起的两只大手,就构成了具有特殊意义的情境。
1954年日内瓦会议期间,杜勒斯不和周恩来率领的中国代表团成员握手造成的心理鸿沟,由尼克松填平了;又让人意识到中美两国的交往,“一个时代结束了,一个时代开始了”。这里交际情境的运用,贴切、典型、具表义作用,胜过若干的言语。
对对方失当的言行,不当面表达自己的不满,而是等到以后,选择或设置一个适当的情景,向对方作出与之相似的言行,然后再稍加点拨,使对方明白自己的意图。
需要说明的是,交际情境并非都由自己选择与设计。如果对方选择与设计了交际情境,就要注意交际的情境意义,做到准确理解、灵活应变,防止交际的被动与失误。
人生忠告:
有时候某个意思不便详说,也没有必要详说,只要恰当设计并突出某种交际情境,便会意义全出,实现你的意图,这样使你更有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