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撒托,你应该感觉到了吧。”玛丽的父亲向着坐在身旁的一个老者说。
“是啊,这孩子的灵魂,被封印了吧。”叫做撒托的双手拄拐,下巴靠在手背上。
“这么强的封印术,如果是常人,早就一命呜呼了,可他竟然只是失忆。听玛丽那孩子说,他不念咒语就能使用木系法术。这实力,应该不在玛丽之下吧。”
“怎么?你觉得他是预言中的‘那个人’?”
“再观察一下吧。”
角斗场里,已经没有人再进入了,看情况已经是全员到场。一个主持人站在角斗场中央,望向高处的看台。
玛丽的父亲点了点头,示意可以开始了。
“那么!有请参赛者入场!”主持人双手高举。
角斗场的四周,开始有两两组合进入了场地中央,其中就有玛丽和霍尔。他们俩站在队伍的最中央,霍尔脸上带着十足的骄傲。
参赛的有八组,也就是十六人,只有玛丽和另外一个站在她身后的参赛者是女生。
“喂!小玛丽!如果哥哥我碰到你,一定会很温柔的。”这时,站在玛丽身旁的一个金发帅哥凑到了玛丽的耳边,轻声说。
“滚!”听到轻薄的话语,玛丽咬牙切齿的骂到。
“小玛丽,不要那么大脾气嘛!你父亲早就想把你许配给我了,你可是未来的家主夫人哦。”金发帅哥继续说到。
这时,参赛的另外一个女生开口了:“夏迪,人家才是未来的家主夫人嘛!”她打扮的无比妖艳,一下搂住那个叫做夏迪的金发帅哥。
“贝丽,我的小乖乖,你介意有两个家主夫人吗?”他轻佻的捏了一下妖艳女人的下巴,说。
看着两人腻在一起,玛丽的愤怒已经难以掩饰的流露在了脸上,她轻声对身边的霍尔说:“一会碰到那个男人和那个女人,一定要给我拼命!”
霍尔点了点头,并且用自己并不灵光的脑子,死死的记住了两人的长相。
之后,介绍选手的流程并没有浪费很长的时间,比赛马上就开始了。
第一场的获胜者,是一个叫做索尔迪洛的年轻人,他娴熟的水系魔法赢得了看台上观众的阵阵掌声,埃文听着身边两个人的评论,也是明白玛丽这次比赛的对手并没有弱者。
紧接着,主持人看了一下手里的牌子,大声的叫到:“第二场!玛丽迪洛对贝丽迪洛!”
真是冤家路窄!
玛丽带着霍尔上了台,看着不远处眼中满是嘲讽的贝丽,对霍尔说:“虽然她很讨厌,但是她的火系魔法确实也有两下子。不要掉以轻心。”
霍尔听后点了点头,好像心里盘算着什么。
这场比赛马上就开始了,贝丽和她的搭档率先动手。两人同时念念有词,随后两人喊道:“火焰之舟!”随着吼声,两人的身上都飘起了青色的火焰。
火焰之舟,这是火焰魔法中比较难使用的魔法之一,因为它需要将元素附于身体,如果控制不好,便会出现烧伤施法者的危险。看着两人身上熊熊的火焰,玛丽立马明白——贝丽的搭档,之前是学过魔法的!
贝丽媚笑着,看了一眼不远处的夏迪,竟发现夏迪的目光一直注视着玛丽,心里顿时怒火四起,“这个傻乎乎的家伙,就是那个你花了三千万买的奴隶吗?你的口味可真独特!”说着她和搭档双手一挥,身上的火焰便化成无数的火球,像玛丽和霍尔飞去。
两人选择火焰之舟当作主要的输出魔法,就是看上了这个魔法的特性——它将施法者自身比作一艘战舰,把无数的火焰元素集中在身体旁,混乱的火焰元素,一旦不再去掌控它,便会向战舰上的炮火倾泻而出,而因为身体的火元素较为密集,又会重新吸引周围的火元素再次补充发射的炮弹。
这样强大的魔法,唯一的缺点是施术者数量少的话,元素不够密集,无法轻松的吸引周围的火元素,反而会给施术者造成更大的精神负担。然而玛丽非常清楚的感觉到,对方的那个奴隶“学生”,要比贝丽本人都强得多。
“还记得那个‘洪水术’吗?快点准备!集中全力!”玛丽迪洛当机立断。
玛丽给霍尔下达了战斗指令后,自己便念念有词。瞬间,无数的粗壮藤蔓开始从地底凸起,它们像是有了生命的活物一般,开始阻挡起漫天溅射的火球。
“哈哈哈哈!你作为一个木系专精的魔法师,遇到这么强大的火系魔法,竟然还用‘藤蔓之巢’!”贝丽一边疯狂的使用魔法,一边嘲讽道,“黔驴技穷了吗!”
果然,遇到火焰的藤蔓虽然阻挡住了火球的攻击,但却也被点燃。场地渐渐的充满了燃烧的藤蔓,而玛丽也开始显得有些疲惫了。
“跟我抢男人的下场只有一个!那就是你的小脸,注定变成焦炭!”贝丽更加疯狂的倾泻起了魔力,她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就在此刻,原本不起眼的霍尔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这时终于完成了魔法,怒吼道:“洪水术!”
洪水术是一个很简单的低级魔法,和玛丽所使用的藤蔓之巢一样,都属于并不太困难的魔法,可它们都会因为注入精神力的大小而改变量的大小。足足注入了数分钟的精神力,让蓬勃的水元素创造了一场仿佛真洪水一样的浪潮,瞬间就浇灭了燃烧着的藤蔓。
这一变故让贝丽愣住了,要知道,刚才全力的攻击,已经耗费了她太多的精神力,此时她要再制造新的一波火球攻势,需要一段时间的。
玛丽迪洛面无表情的看着不远处的贝丽,双手一挥,贝丽和她搭档的脚下便出现了数根紫色的藤蔓。
“你知道用火烧猛毒花藤的后果吧。”玛丽反嘲笑道。
这时,站在高处看台的家主罗萨和身旁的撒托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来庆祝玛丽的胜利。
而身后的埃文脑中,却又出现了一句话:
“小孩过家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