⑤津鼓:渡口击鼓,作为开船的信号。
这是一首抒写羁旅之愁的词作。上片描述傍晚伫立江边所见之景物,色彩黯淡,气象雄浑,流露出浮云蔽身、长安不见的怅惘失意之情。下片写羁旅的寂寞与哀愁,慨叹儒冠误身,日暮途穷,烛暗灯昏,难以入眠,迁客骚人之感油然而生。全词情景相生,自然浑化。
洞仙歌
青烟幂①处,碧海飞金镜。永夜闲阶卧桂影。
露凉时、零乱多少寒螀②,神京③远,惟有蓝桥④路近。
水晶帘不下,云母屏⑤开,冷浸佳人淡脂粉。
待都将许多明,付与金尊,投晓共、流霞⑥倾尽。
更携取、胡床⑦上南楼,看玉做人间,素秋千倾。
【注释】
①幂(mì):遮盖。
②寒螀(jiāng):寒蝉。
③神京:指北宋京城汴梁。
④蓝桥:在陕西蓝田县东南,桥架蓝水之上,故名。世传其地有仙窟,唐裴航遇云英于此桥。
⑤云母屏:云母为花岗岩主要成分,可作屏风,艳丽光泽。
⑥流霞:仙酒名。语意双关,既指酒,也指朝霞。
⑦胡床:古代一种轻便坐具,可以折叠。这首词是作者任泗州知州时所作。
全词通篇写中秋赏月。上片写户外赏月,流露出淡微的寂寞惆怅之感。下片写室内宴饮赏月,表现处对明月的极端爱悦。全词以月起,首尾呼应,浑然天成。篇中明写、暗写相结合,将月之色、先、形、神、人对月之怜爱迷恋,写得极为生动入微。
张耒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楚州淮阴(今属江苏)人。少时聪颖过人,以文章受知于苏轼兄弟。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着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诗歌受白居易影响较深,朴素自然,平易舒坦,得唐人精髓。亦能词,其佳者深婉多情。着有《张右史文集》。词存《柯山诗余》一卷,赵万里辑。
秋蕊香
帘幕疏疏风透,一线香飘金兽①。朱栏倚遍黄昏后,廊上月华如昼。
别离滋味浓如酒,着②人瘦。此情不及墙东柳,春色年年依旧。
【注释】
①金兽:兽形的铜香炉。
②着:着使。
这首小令据说是作者离许州任,辞别官妓刘淑奴时所作。离别是词人常用之题材,而这首词则写得别具特色,婉约有致。其景真切,其情醇厚。全词写景抒情,自然清雅而不见铅华;字字洗练,不事铺陈。如清风明月,韵味悠远。
周邦彦
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神宗时为太学生,献《汴都赋》歌颂新法,被擢为太学正。居五年,出为庐州教授,知溧水县,还京为国子主簿。徽宗朝仕至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出知顺昌府,徙处州,提举南京鸿庆宫,卒。邦彦精通音律,在大晟府审古乐,制新调,对词乐的提高和发展有一定贡献。词风典丽精工,形象丰满,格律严谨。今传《片玉集》,又名《清真集》。
兰陵王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①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打照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
凄恻,恨堆积。渐别浦②萦回,津堠③岑寂,斜阳冉冉春光极。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注释】
①隋堤:隋炀帝曾开导汴水,名通济渠,沿渠筑堤,故称隋堤。
②别浦:原指银河,这里借指分别的水路。
③津堠:指码头上可供守候、住宿的处所。
全词分三叠。首叠借咏柳写别离之恨。首句写柳重在“弄碧”,由此推出“隋堤”,继而有了“行色”,推出“故国”,为“京华倦客”出场铺垫。后面二叠又回到咏柳上,反复映衬欲归不待的送别他人的“京华倦客”。全词分往昔、她我、送留、想象与现实反复套迭,叙事抒情萦回曲折,似浅实深,耐人寻味。
西河
佳丽地①,南朝②盛事谁记?山围故国③绕清江,髻鬟对起。怒涛寂寞打孤城,风樯遥度天际。
断崖树,犹倒倚,莫愁艇子曾系。空余旧迹郁苍苍,雾沉半垒。夜深月过女墙④来,伤心东望淮水。
酒旗戏鼓甚处市?想依稀,王谢邻里,燕子不知何世。入寻常巷陌人家,相对如说兴亡,斜阳里。
【注释】
①佳丽地:指金陵。
②南朝:指建都金陵的东吴、东晋、宋、齐、梁、陈等朝代。
③故国:指金陵。即下句“孤城”。
④女墙:城上的小墙。
这是首怀古词。通过写金陵胜迹,即景抒情,追怀古昔,抒发了人间沧桑和物是人非的感叹。全词不直写历史事件,也不加议论,纯以景写情。整首词疏朗细密,句法参差,音调抑扬顿挫,词句美丽,境界清旷,风格沉郁悲壮,是怀古词中的佳作。
风流子
枫林凋晚叶,关河迥①,楚客惨将归。望一川暝霭②,雁声哀怨;半规③凉月,人影参差。酒醒后,泪花销凤蜡,风幕卷金泥④。砧杵韵高,唤回残梦,绮罗香减,牵起余悲。
亭皋⑤分襟地,难拼⑥处,偏是掩面牵衣。何况怨怀长结,重见无期。想寄恨书中,银钩空满;断肠声里,玉筯还垂。多少暗愁密意,唯有天知。
【注释】
①迥:远。
②暝霭:黑云。
③半规:半圆。
④金泥:用金屑在衣物上绘图形或字。
⑤亭皋:水边平地。
⑥难拼:难以割舍。
这首词写的是离愁别恨,运用沉拙之笔,直抒胸臆,和其他经常运用含蓄手法迥异。哀怨悲愁之感由性灵肺腑纯然流出,酣畅淋漓。结构采用惯常逆挽法,离别场景由追忆用虚笔托出,实景在上下片未几句显,使得场景交错,浑融感人。
蝶恋花
月皎惊乌栖不定,更漏①将阑,辘轳牵金井。唤起两眸清炯炯,泪花落枕红绵冷。
执手霜风吹鬓影,去意徊徨,别语愁难听。楼上阑干②横斗柄,露寒人远鸡相应。
【注释】
①更漏:古代夜间以铜壶滴水计时,一夜分五更,故称。
②阑干:横斜的样子。
这是一首凄婉缠绵、曲折动人的离别曲,写一个女子长夜不寐,想念他的爱人。追忆当日分别情境,黯然神伤。全词像是一幅幅连续性的水墨画,将离别前、离别时、离别后的情景刻画得栩栩如生。抒写离情别绪是词中常见的题材,然这首词却写得与众不同,别具一格。
夜游宫
叶下①斜阳照水,卷轻浪、沈沈②千里。桥上酸风射眸子③。立多时,看黄昏,灯火市。
古屋寒窗底,听几片、井桐飞坠。不恋单衾再三起。有谁知?为萧娘④,书一纸。
【注释】
①叶下:叶落。
②沈沈:形容流水渺远不尽貌。
③酸风射眸子:冷风刺眼。
④萧娘:女子的泛称。
这首词是为思念情人而作。上片写秋日黄昏景色。落叶、夕阳、流水,是盛后衰败,一去不回的典型事物,在暗淡的景物中看流水沉沉,心情定当忧伤。下片写长夜不眠的孤寂凄清。全词没有正面直接的写相思愁苦,作者是通过典型环境的创造,以及主人公传神的细节来表现的。
瑞龙吟
章台路①,还见褪粉梅梢,试华桃树。愔愔坊陌人家②,定巢燕子,归来旧处。
黯凝伫,因念个人痴小,乍窥门户③。侵晨浅约宫黄,障风映袖,盈盈笑语。
前度刘郎重到,访邻寻里,同时歌舞。唯有旧家秋娘④,声价如故。吟笺赋笔,犹记燕台句。知谁伴、名园露饮⑤,东城闲步。事与孤鸿去。探春尽是,伤离意绪。官柳低金缕。归骑晚,纤纤池塘飞雨。断肠院落,一帘风絮。
【注释】
①章台路:借指歌妓聚居的地方。
②坊陌人家:即坊曲人家,唐时常指歌妓所居的教坊。
③乍窥门户:指姑娘刚开始倚门卖笑。
④秋娘:泛称歌妓。
⑤露饮:脱帽饮酒,表示豪放不羁。
本篇是怀人之词。词人故地重游,物是人非,想起从前的恋人,内心无限惆怅和悲伤。虽是怀旧之作,但描写十分细腻,结构也缜密,且将写景、叙事、抒情融为一体,有很强的艺术魅力。全词景起景收,中间今昔交错,虚实相映。融写景、叙事、思人、抒情为一体,在今昔对比中发现现实的失落空虚,令人无限感伤。
尉迟杯
隋堤路,渐日晚,密霭生深树。阴阴淡月笼沙,还宿河桥深处。无情画舸,都不管,烟波隔前浦。等行人、醉拥重衾,载将离恨归去。
因思旧客京华,长偎傍①疏林,小槛欢聚。冶叶倡条②俱相识,仍惯见,珠歌翠舞。如今向,渔村水驿,夜如岁,焚香独自语。有何人,念我无聊,梦魂凝想鸳侣。
【注释】
①偎傍:相互依偎的样子。
②冶叶倡条:冶:妖艳。倡:通“娼”。指妓女。
此词乃作者宦游途中所作,词人以宦游途中水驿之夜的情景为中心而将追忆层层展开,上片写离开汴京时的情景,下片一起抒怀,追忆京华岁月。全词由景及情,由今及昔,反衬对比手法合理运用,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晁冲之
晁冲之,字叔用,生卒年不详。宋江西诗派诗人,巨野(山东巨野)人,晁补之的从弟。
进士出身。曾作《汉宫春·咏梅》献蔡攸,经蔡攸举荐,晁冲之因而被受命大晟府丞。绍圣年间,隐居河南禹县具茨山下。着有《具茨集》十卷,词集《晁叔用词》已佚不传。
临江仙
忆昔西池①池上饮,年年多少欢娱。别来不寄一行书。寻常相见了,犹道不如初。
安稳锦屏②今夜梦,月明好渡江湖。相思休问定何如。情知春去后,管得落花无?
【注释】
①西池:北宋都城汴京城西的金明池。
②锦屏:华美的绣被。
这是作者和旧游离别后怀念往日汴京生活的词。本词由欢聚写到分离,由分离写到梦思,最后归结到春归花落,不问自明。笔法层层转进,语言含蓄蕴藉,以乐景写哀情,别具匠心。
毛滂
毛滂,生卒年不详,字****,衢州江山(今浙江江山)人。哲宗元佑间为杭州法曹,元符二年(1099年)任武康知县。政和中,守嘉禾。今存《东堂集》。
烛影摇红 松窗午梦初觉
一亩清阴,半天潇洒松窗午。床头秋色小屏山①,碧帐垂烟缕。
枕畔风摇绿户,唤人醒,不教梦去。可怜②恰到,瘦石寒泉,冷云幽处。
【注释】
①屏山:即屏风。
②可怜:可惜。
本篇叙述“松窗午梦初觉”后的感受,反映了作者退隐林下的潇洒生活。前片描写室内室外的景色,后片叙述午梦初醒以及对梦境恋恋难舍的神情。此词笔调冷峭,意境清幽,似幻似真,结拍三句尤富神韵。
临江仙
闻道长安①灯夜好,雕轮②宝马如云。蓬莱清浅对觚棱。玉皇开碧落③,银界失黄昏。
谁见江南憔悴客④,端忧⑤懒步芳尘。小屏风畔冷香凝。酒浓春入梦,窗破月寻人。
【注释】
①长安:指代汴京。
②雕轮:装饰华美的车辆。
③碧落:天空。
④憔悴客:自指。
⑤端忧:正直之忧愁。
这是一首描写羁旅生活的词。上片虚景,写汴京元夜的繁华景象;下片实景,是“江南憔悴客”现实的凄寂之境。词人写元夕的盛况与游人的欢乐,恰是为了反衬落拓不偶的“江南憔悴客”的孤独与忧怀。整首词,意境悲凉,结构精巧,叙事抒情,一波三折,委曲宛转。
惜分飞
泪湿阑干①花着露,愁到眉峰碧聚。此恨平分取,更无言语空相觑。
断雨残云无意绪,寂寞朝朝暮暮。今夜山深处,断魂分付潮回去。
【注释】
①阑干:纵横的样子。
全词抒离别之情,无一绮丽艳语,却见一往情深。上片写依依惜别的深情,用画龙点睛笔法,特写泪眼愁眉,尽见愁苦。下片写词人深山羁旅的凄苦与思念,先写别后的怅恨,暗用“巫山云雨”典故反衬,对比强烈,更见凄怨。此词感情自然真切,音韵凄惋,直抒胸臆,艺术性很高。
叶梦得
叶梦得(1077-1148),字少蕴,号石林居士,苏州吴县人。绍圣四年(1097年)登进士第,历任翰林学士、户部尚书、江东安抚大使等官职。晚年隐居湖州弁山玲珑山石林,故号石林居士。所着诗文多以石林为名,如《石林燕语》、《石林词》、《石林诗话》等。
念奴娇
云峰横起,障吴关三面①,真成尤物。倒卷回潮,目尽处,秋水粘天无壁。绿鬓人归,如今虽在,空有千茎雪②。追寻如梦,漫余诗句犹杰。
闻道尊酒登临,孙郎终古恨,长歌时发。万里云屯,瓜步③晚,落日旌旗明灭。鼓吹④风高,画船⑤遥想,一笑吞穷发⑥。当时曾照,更谁重问山月?
【注释】
①吴关三面:指北固山。
②千茎雪:指满头白发。
③瓜步:山名,在今江苏六合县东南。东邻镇江,西望南京,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④鼓吹:这里泛指军乐。
⑤画船:这里指战船。
⑥穷发:极为荒远之地。这里指金国。
本篇为作者追怀南渡之初的战斗岁月而作。上片写景,描绘了云峰的分布情况;下片则是作者看了眼前景物,思潮起伏,兴起了一系列的感慨。全篇赓和东坡词韵,其豪放悲壮,亦颇能与坡仙仿佛。
八声甘州
故都①迷岸草,望长淮,依然绕孤城。想乌衣年少,芝兰秀发,戈戟云横。坐看骄兵南渡,沸浪骇奔鲸②。转盼东流水,一顾功成。
千载八公山下,尚断崖草木,遥拥峥嵘。漫云涛吞吐,无处问豪英。信劳生,空成今古。笑我来,何事怆遗情③。东山老,可堪岁晚,独听桓筝。
【注释】
①故都:指寿春。
②奔鲸:逃奔的鲸鱼,指苻坚。
③遗情:怀古之情。
这是一首寄慨遥深的怀古咏史之作。词的上片由景入情,回忆东晋时期淝水之战以少胜多的巨大胜利;下片抒感,表达得不到朝廷信任的悲怆心情。作者当时虽然身为封疆大吏,但由于投降派的阻挠,自己难于有所作为,因而以谢安晚年被孝武帝疏远自比,流露出对当权者的不满。词中豪放与悲壮相结合,从某种意义上说为辛派词人开了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