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洋枪队,帝国舰队最大的炮灰
华尔洋枪队
陈兵黄浦江,李鸿章望着滔滔江水思绪万千。
远处江面上,往来穿梭的巡逻船队是美国人费雷德瑞克·汤森得·华尔(Frederick Townsend Ward)领衔的洋枪队。李鸿章对这位美国人有所耳闻,知道他出生在美国,却一直在欧洲的军队里混日子,后来流浪到中国,在美国炮艇“孔夫子”号(Confucius)上当大副。1860年,太平军进逼上海,苏松太道吴煦委托华尔招募了一批欧美亡命徒组成洋枪队,成为一支对抗太平军的多国部队。
到了上海,李鸿章才明白曾国藩为何突然转变态度,出兵上海。因为华尔的洋枪队并非只是简单的一群欧美亡命之徒,而是由英国海军部跟江浙买办商人两股势力所操纵,华尔只是这两股势力的棋子罢了。特别是华尔身后那位财大气粗的浙江商人杨坊,才是这支部队的实际操控者。曾国藩可不想让杨坊打着国际雇佣军的旗号成为上海滩的主人。
浙江宁波鄞县人杨坊早年在宁波当绸布店店员,后入教会学校习英语,继因赌博欠债流浪到上海,混迹洋行,成为怡和洋行在上海的第一任买办。杨坊在怡和洋行十分卖力,为怡和洋行设计了一套用鸦片交换生丝的制度。在担任怡和洋行买办期间,杨坊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后来又在上海东门外开设泰记钱庄跟嘉明客栈,还联手福建龙溪郭氏家族一起经营航运业务。[1]一时间,杨坊成为上海滩家资百万的富豪,名噪一时。杨坊财大气粗,很快担任宁波四明公所董事。赚了钱的杨坊不想人们将他当成金融家、暴发户,立即捐得候选同知头衔。
上海滩富豪杨坊的好日子随着太平军席卷全国而受到威胁,越来越大的危机让这位富豪夜不能寐,尤其是1853年9月,上海小刀会起义。起义军占领了县城并活捉了那位靠卖鸡发家的苏松太道吴健彰,杨坊抓住机会伙同美商裴福洋行将吴健彰从囚禁地偷偷抢出,藏于租界内的新银号钱庄。杨坊从此步入仕途,当年由同知升为道员。1856年,加盐运使衔,担任苏松太粮道。
加官晋爵的杨坊血管里开始山呼海啸,决定玩儿一票大的。杨坊之所以想玩儿大的跟流浪汉华尔有着密切关系。华尔早先掌舵的“孔夫子”号实际上属于上海银钱业工会,上海滩的资本家们担心战乱期间资金不安全,就租借了美国的炮艇来为银庄护送银两,华尔就经常为杨坊的泰记钱庄运送银子。
流浪汉遇到金融家,还是戴有红顶子的金融家,一定会图谋更大的生意。华尔跟杨坊商议,如果由华尔组建一支雇佣军来保护上海的老板们,太平军就不会轻易进攻上海,条件是上海老板们要支付雇佣军的军费。当然,一旦华尔跟太平军作战胜利了,还需要老板们奖励一定的赏金。
杨坊是店员出身,混到盐运使官衔,在商场跟官场没有冒险精神那是办不到的。杨坊一合计,觉得这是一个不错的主意,有鬼佬看家护院,太平军不敢惹,政府军也要惧怕三分。有了鬼佬的枪杆子,到时候看谁还敢对商人大不敬。
上海滩的资本家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经红顶商人杨坊一撺掇,立即行动起来。华尔跟杨坊一干钱庄老板率先达成了协议:华尔负责组建洋人雇佣军保卫上海,钱庄老板们除每个月固定支付100至600美元不等的固定工资外,雇佣军每攻下一座太平军占领的城池,就可以得到4.5万美元到13万多美元不等的赏金。[2]
华尔要组建军队围剿太平军,可他是美国人,美国大使馆没有授权华尔的军事行动。这个问题让杨坊很头疼,杨坊找到了吴煦,决定由大清帝国的政府官员出面委托华尔组织洋枪队。为了让华尔彻底为自己卖命,杨坊将自己的亲生女儿杨章妹嫁给了华尔。很自然,杨坊带头拿出大笔钱财资助洋女婿掌舵的多国部队。
华尔有了富豪老丈人的支持,不断地扩充武装。很快,华尔发现,高价招募的欧美亡命徒投入战场上伤亡很大,这样一来,创建精英部队的成本很高,随即他瞄上了廉价的中国人,转而让欧美亡命徒当军官,中国士兵冲锋在前当炮灰。到了1861年11月,华尔的这支多国部队的规模就达到了两千多人。在这个关键时刻,华尔决定联手英国人,将雇佣军变成一支正规的国际化部队。
因为华尔已经得到消息,英国政府正在同北京方面进行一桩大买卖,英国议院已经取消了“中立条例”,一支由英国现役军官统率的海军舰队将开到中国海域同太平军作战。英国政府为了控制大清帝国的海军舰队以及陆地军队大权,向北京提出“舰队司令的权限条款,除了在他的管辖之下,中国政府应不雇用其他外籍军事人员”。
伦敦向北京提出的权限条款点名“解散道台的舰队及华尔上校的洋枪队”,英国政府非常露骨地向奕他们提出,英国军队在大清帝国的“陆地上不能有一个竞争对手”。
杨坊梦想着自己的生意能够越做越大,华尔在琢磨着联手英国人保存自己的军队。可是赫德早已接到伦敦的密令,阿思本舰队到中国的时候,华尔的军队必须解散。更让英国人下决心要除掉华尔是因为华尔经常在紧邻英国大使馆的美国大使馆旁招募英国逃兵,大量的赏金随着战争的推进使得逃兵越来越多。
英国驻上海海军司令贺布在接到伦敦海军部命令后,立即派人去抓华尔,可是华尔躲在松江大本营。当时美国方面在中国保持中立,贺布抓不到华尔自然也没有办法找美国大使馆要人。不过华尔倒霉,在1860年8月1日的青浦大战中,他遭遇一位效力于太平军的原英国中尉萨维治的一发子弹,脸部被子弹穿透。
当华尔伤好之后重返军营时,贺布率领4艘炮艇直扑松江,将华尔跟20多名英国逃兵逮捕。
贺布在外交方面是一位老手,他将华尔交给了美国大使馆,要求美国大使馆以破坏美军中立和进行非法战争的名义,将华尔逐出中国。但贺布有所不知,华尔的老丈人可是生意人,早就给华尔设计好了前程,他让华尔三番五次向美国大使馆打招呼,说自己要加入大清帝国国籍。华尔在审判庭上大呼自己是中国臣民,贺布顿时傻眼。[3]
华尔走出美国大使馆后,贺布不甘心,再度将华尔逮捕。杨坊动用泰记钱庄的大量银子,通过上海道台衙门以及上海的地方驻军向贺布施压。贺布无奈,只有将华尔放出。华尔很会来事儿,回到松江大本营就给贺布写信道歉,保证不再招募英国逃兵,甚至邀请贺布共商剿灭太平军大计。
在李鸿章跟曾国藩密商出兵上海之际,杨坊跟华尔商议了一个更大的扩张计划,那就是要从国际大局出发,获得英国人的支持。杨坊决定拿出巨资让华尔出面,邀请英国驻上海海军司令贺布检阅华尔的雇佣军。贺布客套地对华尔的部队赞誉了一番,华尔抓住机会提出同英国人合作,贺布立即表示支持,并誓做“华尔的朋友和同盟者”。[4]大清帝国风云变幻的1861年,华尔的雇佣军跟英国远征海军部队在上海滩合流了。
灭不了华尔,那就温水煮青蛙。贺布将伦敦意图渗透到华尔的洋枪队之中,在上海的巴夏礼充分利用了中国商人的危机感,让中国人出钱出枪,洋枪队大规模招募中国人当炮灰。最后让中国商人出面给中国军队施压,令中国军队跟英国人掌控的华尔部队联合围剿太平军,那样一来,中国人冲锋在前,英国人就可以借机深入江浙之地。
望着远处的洋枪队,第一次带兵远征的李鸿章终于理解了曾国藩在安庆大搞军事工业的深意。英国人要远征太平军,就要有一支庞大的舰队,他们调整军事战略后,就可以让大清帝国政府出钱打造这样的舰队。当奕将大量的银子掏给英国人的时候,英国人正在有计划地推进他们的舰队棋局。
洋人渗透帝国海军
遥远的伦敦城,李泰国信心满满地准备成为大清帝国海军舰队的统治者。
赫德一直担心李泰国在伦敦把事情搞砸了,因为从小缺乏父爱的李泰国脾气暴躁。在中国的那段时间里,简直就是目中无人,在他的眼中,大清帝国的官员都必须遵照英国人的指令办事。赫德担心李泰国将火暴脾气带回伦敦,可在英国那些贵族跟官僚眼中,李泰国只是伦敦放到中国的一条狗。
伦敦的密谋已经超越了赫德的想象,议院的贵族们听闻了李泰国的宏大设想后,进一步讨论了特别法令,决定让这条狗到中国放手去干,如果能够通过阿思本上校掌控大清帝国海军,那是最好不过的了,那样英国海军就不用亲自动手了。最后大家决定特别法令不用经过议会审议,直接由政府批准就可以了。李泰国跟英国海军部正在紧锣密鼓地商议应付奕的招术,因为这位大清皇帝的叔叔不是一个容易糊弄的人。
作为大清帝国在伦敦的全权代表人,李泰国跟阿思本的合同已经谈判得差不多了。合同约定阿思本作为舰队的总统,任期为4年,除了阿思本外,大清帝国不得聘请任何外国人做总统。李泰国在跟阿思本的合同中还特别强调,大清帝国所有外国样式的船只,或内地雇外国人管理者,或大清帝国调用官民所置各轮船,议定嗣后均归阿思本管辖调度。
阿思本成了大清帝国海军舰队的大当家,更为要命的是,大清帝国采购的任何外国船只,以及聘请的外国管理者都要归阿思本管理。这样一来,大清帝国的海军就全归英国人掌控了。李泰国跟伦敦高层汇报说,阿思本只执行李泰国转交的大清帝国皇帝的命令,其他第三人的传谕,阿思本都可以不听。
李泰国将阿思本推向了大清帝国海军掌门人的显赫高位,又将自己推向真正掌权者的位置。大清帝国皇帝的命令需要李泰国传谕,阿思本才能执行。也就是说,李泰国如果认为大清帝国皇帝的命令跟英国政府利益有冲突的时候,自己就不会传谕给阿思本。
控制大清帝国海军舰队,最重要的还是对人的控制,赫德当初跟奕的承诺是欧美管理者只有两三名船长跟炮手,其余的将校均从大清帝国海军中挑选。可是李泰国在伦敦跟英国贵族们合计,无论水手、兵弁还是将校,都要由阿思本选用,经李泰国批准之后才能录用。
伦敦城的密谋在赫德的信函中早有苗头,尤其是将将校人数上报到数百人,已经向奕传递了一个信号,那就是李泰国要在伦敦招募大量的海军将校到舰队效力。在那个“叔嫂共和”的癫狂岁月,奕给同治皇帝的奏折中,看重的是上百人的费用问题,而没有意识到英国人觊觎的军权问题。
曾国藩倒是三番五次地想从奕手里将舰队的控制权给夺回来,他在给总理衙门以及同治皇帝的奏折中强调,一旦英国人将舰队开到中国,应该立即开赴安庆跟汉口,因为太平军的攻击重点并不在上海,尽管从上海可以直捣金陵,但是安徽等地驻防薄弱,容易令太平军北上。曾国藩的用意已经再明显不过了,无论是安庆还是汉口,那都是自己的势力范围,帝国舰队的掌门人到时自然就会落到他手上。
奕一方面让崇厚训练帝国最精锐的部队,将来充作海军舰队的中坚力量,一方面筹划部分舰队留在上海直捣金陵。那样一来,以奕为首的北京派就将成为帝国最具实权的利益集团,大清帝国的改革之路再无阻力。崇厚在天津那是相当卖力,在第一批禁卫精兵进津门之后,崇厚分多批训练了上千名特种兵,成为了大清帝国第一批完全西式化训练的新军。
英国的军舰还没有开到大清帝国海域,帝国内部的派系已经为舰队控制权开始了明争暗斗,自然也就看不清英国人在伦敦的谋划。奕自认为让赫德代理大清帝国总税务司可以让赫德很卖命,让依然顶着帝国总税务司头衔的李泰国在伦敦采购军舰可以刺激这位狂傲的英国人。这是一个一箭双雕的冒险行动。
奕的意图非常明显,推李泰国的下属代理总税务司之职,意在告诫李泰国,如果胆敢不听话,那么总税务司的位子就要换人了。赫德则是奕更大的筹码,在李泰国跟赫德这两个英国人的努力之下,已经让大清帝国的海关脱胎换骨,步入现代化的管理通道之中。如果军舰的采购出现问题,你赫德也就别干了,大清帝国可以找更听话的人来干。
李泰国在伦敦,觉得奕跟他的皇帝哥哥咸丰一样好笑,在他看来,自己这样高贵的人是在拯救腐败无能的中国政府:“我帮助你们征税,只要外国人的质疑是对的,你们必须去做。我的地位是作为一个外国人受中国政府雇用来替他们执行某些工作,而不是受你们的差遣。我根本不需要说,一个高贵的人受亚洲野蛮人差遣的想法是非常荒谬的。我不是中国官员,而是一个没有头衔但有很高地位和影响力的外国顾问。因为我受到信任,受到尊重。”
奕跟崇厚还在梦想李泰国采购英国最先进的战舰,可是李泰国的骨子里压根儿就是将大清帝国当成了垃圾桶,根本没有向英国的船厂下采购订单,而是直接向皇家海军下了订单,采购皇家海军退役的8艘舰只。李泰国居然用英国皇家海军已经不能再用于作战的船只来武装大清帝国的舰队,奕如果当时了解到这一真实情况,不吐血也要晕厥过去。
英国皇家海军的破船卖给大清帝国不说,李泰国还跟阿思本在伦敦招募了600多名皇家海军军官。按照两人的计划,这些退役的皇家精英将掌握舰队的各个要害部门,甚至将来输送到大清帝国已经采购的外国船只之上,通过这些招募的将校将大清帝国的水师牢牢掌握在英国人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