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非遗普查工作基本完成了,但不是船到码头车到站了,革命到底了,可以刀枪入库了,束之高阁了。通过大普查,各地的资料都是海量的,我们要赶紧把它整理出来。所以,这些资料库、数据库、分布图工作,要紧跟着行动起来。数据库、分布图到底怎么做?国家非遗中心正在研究之中,正在抓试点之中。我厅也分别确定了若干数据库建设试点、分布图编制试点,没有经验,要创造经验。我们省面临的这个问题,要比兄弟省紧迫,我们已经完成普查了,兄弟省份还正在普查之中,我们碰到的是人家还没有碰到的问题,这是发展中的问题,要在发展中解决。在数据库、分布图建设上,我们依然要先行一步,依然要抢先突破技术瓶颈,依然要争取为全国做出示范。下个月,省非遗办将召开数据库、分布图建设试点单位交流会,到时候我们也会请北京的专家、请高校的专家、请有关部门的专家共同来参与、来论证,要基本明晰思路,数据库做出一套软件,分布图做出一套样本,要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具有先进性。经北京审定后,将在全省推开。普查资料的整理汇编,数据库、分布图的建设,是下一步非遗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基础。
我们要坚持实事求是,立足现实基础,又要积极创造条件,要量力而行,又要尽力而为,努力推动问题的解决。做好这六个基础工作,我们就有了一个后继开发的优势,有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优势。
三、建基地
基地搞活,全盘皆活。
建基地,就是我们的保护工作要落地,要生根、开花、结果。使非遗工作基地四面开花、星罗棋布、铺天盖地。我们要通过建一批基地,把非遗保护的方针贯彻落实好,引向深入。我厅构想中,要建八大基地:
(一)非遗研究基地
我厅会同有关高校,已经建立了6家高校非遗研究基地,包括浙大、浙师大、杭师大、中国美院、浙江传媒学院、浙江艺术职业学院这6家高校基地。绍兴在绍兴学院、绍兴职业技术学院也建了基地;嘉兴在嘉兴学院和嘉兴职业技术学院也挂钩建了基地。其他地区也可以参照,在当地高校建立非遗研究基地。校地结合,可以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促互进、共同提高。应该讲,有关高校研究基地在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方面,发挥了积极的重要的作用。
对于高校非遗研究基地建设,我曾经提出两句话,第一句话是对“上”回答问题;第二句话是对“下”解决问题。对“上”回答问题,这个“上”是个象征意义,主要指对省文化厅非遗保护的决策,提供决策咨询。我们在工作的推进中,有许多遇难杂症,需要破难攻坚,高校基地参与非遗工作的研究,进行合作攻关,给予科学指导。比如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非遗涉及面广,民间文学、表演艺术、手工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各有特点,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也应该分门别类,有所区别,到底是原产地保护?商标保护?版权保护?还是专利保护?你要告诉我保护有什么好处?不保护有什么坏处?应该怎么保护?如果哪个高校在非遗知识产权这个课题上有所突破,我看可以建立一个非遗知识产权的机构,承担知识产权的申请申报工作,为重要非遗项目的保护出谋划策,为重要非遗的保护保驾护航。对“下”解决问题,就是希望校地结合,校地挂钩,能够为基层的,特别是县一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从普查到抢救保护,到开发利用,全面参与、全程指导。你如果把县里的非遗工作搞明白了、搞透彻了,那你参加省里的工作,就举重若轻、游刃有余了。各高校基地要主动有为,担当责任,不要游离于“中心”之外,要发挥高校知识密集、学科交叉、人才叠加的优势,参与到火热的非遗保护实践中来。我们要与高校建立更为紧密的合作。
(二)非遗传承基地
我们厅里已经公布了30多个非遗传承基地。这批传承基地都是落地的,传承单位一般都是设在企业、村里或者是设在老字号或者是剧团。宁波市把传承基地建设作为重点来抓,通过基地建设带动传艺,把这个项目,特别是一些重点项目或者是濒危的项目传承下来,已经取得明显成效。前几天,《浙江日报》以一整版的篇幅,对宁波非遗传承基地建设进行了专门报道。台州、嘉兴、湖州、绍兴等地都先后公布了一批非遗传承基地,对重要非遗项目的传承工作进行积极探索,逐步积累经验。景宁首批公布了17个传承基地,由县人民政府来公布,加大保护力度,加强保障措施。抓好传承基地建设,是非遗保护的特性所决定的,要高度重视。
(三)非遗传承教学基地
浙江省非遗保护条例明确要求,要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教学基地。去年年底,文化部、教育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在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活动的通知》,提出要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青少年传承实践基地”。两个文件都可以依照。非遗传承教学基地,主要设在职业技术学院、设在中小学,这是一种实验性质的、实践性质的、实习性质的传承基地。要逐步在有条件的学校,在有积极性的学校,普遍建立非遗传承教学基地,逐步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国民教育体系,让广大的青少年从小就了解和熟悉本民族的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广大青少年当中普及保护知识,凝聚共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但要保护老一代传人,还要传递给下一代。海宁市、上虞市这方面工作做得很有成绩。我想适当时候,我们会同教育部门和共青团部门开一个现场会,总结交流经验,再推波助澜一下。在职业技术院校和中小学建立非遗传承教学基地,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这对今后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弘扬,有着重要的意义。
(四)非遗宣传展示基地
这里主要讲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建设。省里非遗馆建设,已有规划设想,但何时圈地,何处圈地,还没明确。各市县对非遗展示馆建设热情很高,作为地方文化展示的窗口,作为传统文化的体验中心。宁波已经设立了一个非遗展示中心,嘉兴会同民营企业也建立了一个非遗展示中心,规模都蛮大的。温州近期也要建立一个综合性的非遗展示馆,杭州的非遗展示馆用地已落实,规划4万平米。不少县市区,甚至一些乡镇、一些村落,也建起了不同类型的或综合或专题性的非遗展示场所。这项工作很重要。前几天,我们开了一个记者座谈会,有记者问我:“你们不能老是让人民群众在文化遗产日来看非遗,不能只看一天,应该有一个常态的、经常性的场所,让大家来领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和风采。”而且在场的几个记者都有共鸣,他们提出建议,能不能够在吴山广场或类似的地方,能够把一个一个传统手工艺项目、传统表演艺术项目,定点展示表演。我觉得记者的意见很对,记者的建议很好。经过全省的非遗大普查,我们有这么多的资源,有这么多的重要项目,这么多的实物资料,我们应该把它充分运用起来,向人民群众展示,可以把展示、展演、展览、展销结合起来,让大家有看的、有玩的,有可以体验的,然后还能带点非遗纪念品、带点记忆回去。
(五)传统节日保护基地
我们厅里已经公布了20个传统节日保护基地。开始公布了18个,后来增补了2个,一个为嘉兴端午节,一个为拱墅元宵灯会。嘉兴的********陈德荣书记看到报纸上报道省文化厅公布了一批传统节日保护基地,马上批示给文化局,问嘉兴端午节为什么没有上?嘉兴既有五芳斋粽子,又有南湖的龙舟竞渡,嘉兴的端午习俗也很丰富,而且,嘉兴与韩国江陵还是友好城市。江陵端午祭已成功申报世遗(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嘉兴端午习俗进一步打响品牌,有着特殊的“政治”意义。拱墅运河元宵灯会,很有历史渊源,也很有地域特点,灯会的规模也很大,拱墅区也要求增补公布为省传统节日保护基地。去年一年,浙江电视台的“1818黄金眼”,把省里公布的传统节日保护标志地,每一个都进行现场直播,电视转播车开下去,而且是免费的。媒体也需要这样的资源,人民群众也愿意体验这种民俗风情。
传统节日的事情还可以搞一点名堂。今年春节前,我们跟省旅游局联系,请了几家旅行社来开个座谈会,开始这些旅行社的老总觉得很奇怪,说旅游局通知他们到文化厅开会,干什么?好像没什么相干。结果来了以后,我们一讲传统节日,介绍一个个灯会、庙会、集市,介绍泰顺百家宴,介绍武义七夕接仙女,介绍开化中秋草龙会,介绍重阳永康方岩庙会,旅行社的老总一个个都很激动。他们说,现在的游客单是看自然风光已经不满足了,要体验当地群众的生活方式,体验旅游地的风土人情。特别是老外,他要看看中国人怎么生活?民族节日怎么过的?所以,传统节日与旅游业甚至与文化产业,都能够找到契合点。各地也可以公布一些传统节日保护地,除了一些大的传统节日,一些小的节日、当地特有的独具风情的节日,也可以公布出来,可能更有魅力,更有吸引力。
(六)非遗生态保护基地
《国家文化发展纲要》提出:“十一五”期间,公布10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文化部已公布了福建闽南文化生态区、安徽与江西共建的徽州文化生态区、青海热贡文化生态区,四川羌族文化生态区四个保护地;已经经过验收的还有浙江象山海洋渔俗文化生态区、广东客家文化生态区、湖南湘西苗族土家族文化生态区等若干个。各省份对国家级文化生态区的申报,都高度重视。我们厅里已率先公布了七个省级非遗生态区的试点,除象山浙东海洋渔俗文化生态区,还有绍兴越文化、金华婺文化、景宁畲族文化、江山廿八都民俗文化生态区,杭嘉湖蚕桑丝织文化生态区、乐清工艺美术生态区,不同区域环境,不同类型,不同层次。这些省级试点,有的已经搞了规划,像金华婺文化生态区、景宁畲族文化生态区;有的地方拖泥带水,至今没有实质性启动相关工作。有些地方如果自己也不当一回事,我们考虑要把你帽子摘掉了。在城市化、现代化、工业化、城乡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我们不但要抓项目保护,更要重视整体性的原生态的原真性的保护。文化生态的整体性保护,对民族的未来很重要!
(七)非遗旅游基地
我们想搞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经典景区。两个概念:一个是著名旅游风景区,把非遗引进去,增加旅游景区的人文含量,增加文化品位,增加知名度和影响力。譬如杭州的宋城、河坊街,还有乌镇、东阳横店等地,已经成为有影响的非遗旅游景区。还有一个是非遗比较集中的地方或者是有鲜明特色的地方,我想也可以公布为非遗旅游景区。前一阶段,在瑞安调研,瑞安设想把木活字印刷、蓝夹缬工艺、提线木偶表演等串联起来,搞成一条非遗旅游线来经营,这一想法很好。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与旅游不结合,那就是“魂不附体”。旅游靠非遗增加文化内涵,非遗靠旅游来扩大传播,非遗与旅游结合,可以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大程度的宣传,还能产生经济效益。
(八)非遗产业基地
现在在非遗产业方面,有一些做得很红火。不少手工技艺项目,比如丽水的青瓷、宝剑、石雕,还有东阳木雕,乐清黄杨木雕等等,影响很大,效益也好。不少传统表演艺术项目,也很有市场。我看过一出瑞安鼓词的表演,一人一台戏,说、唱、表演、敲锣打鼓,一人兼顾,很有艺术表现力和现场感染力。我听说,有的鼓词艺人单是春节元宵期间的收入,就在二三十万,有的演出订单已排到2012年。传统表演艺术也有这么大的市场,有点意外,出人意料。许多民俗项目很有观赏性很有吸引力。泰顺的元宵百家宴,据说前年一千来桌,去年元宵有两千多桌,今年元宵居然搞到了五千来桌,那是什么概念?一桌10人,那就是5万多人。来参加百家宴的已不仅是亲朋好友、七姑八姨,不单是那些摄友、驴友,连上海的、广东的也一辆辆大巴把游客拉过来。我想非遗产业的开发,是很有前景的,是大有可为的,是有利可图的,能够对脱贫致富奔小康、拉动内需促发展做出贡献。
以上八大基地的建设,要统筹兼顾,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要有重点、有序地推进,要开动脑筋,广开载体,脚踏实地地办一些惠民实事。我想,把一个个基地搞活了,全盘皆活,将形成四面开花、百花争艳、万紫千红的局面。
四、练基本功
基本功强,带兵领将。
这里主要讲基本能力建设,增强务实创新的本领。有六个方面的能力,要引起重视,要切实加强。
(一)学习能力
讲学习能力,好像太小瞧大家了,但是我觉得我们都有个重新学习的问题。你、我、他,我们都一样。因为我们从事的这项工作,既是古老的话题,又是全新的领域。我们要进入角色,我们要探寻规律,我们要做出成绩,不加强学习,不提高素质,不注重积累,将不能适应形势,将不能适应事业的发展。
首先,是科学发展观理论的学习。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强调以人为本的发展,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统筹我们的工作,增强科学保护的理念,指导我们的非遗保护实践。
其次,要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搞非遗,要懂得非遗,要了解什么是非遗,非遗有哪些表现形式,有哪些基本特征,要研究非遗保护的方法途径。特别要研究和学点民俗学,因为民俗包罗万象,与人类学、社会学、艺术学、经济学都相关联,容量很大。我想适当的时候,考虑请省里专家加上北京的专家推荐一批书,一批阅读书、一批参考书,大家要花点时间,长计划、短安排、分阶段、分步骤,认认真真读一些书,长点知识,长点见识,提高识见,提升素养。也可以和高校联合搞几期短训班,用一两个月的时间搞一些有点广度、有点深度的培训。
再是,提高学习借鉴的能力。要做好工作,要创新实践,不但要埋头苦干,还要抬头看路,要抬头看路与埋头拉车相结合。我省非遗保护上先行一步,但现在左邻右舍都醒过来了,我们的先发优势已不再具备。兄弟省市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都有丰富多彩的创造,我们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要敢于“拿来主义”,善于“拿来主义”,站在人家的肩膀上,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如果盲目自大、沾沾自喜、孤芳自赏、闭目塞听,你想继续走在前列,那是不大可能了。
学然后知不足,用然后知不足。随着工作的推进,随着工作的深入深化,学习问题,已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已经是一个亟待重视的问题。
(二)调研能力
调研工作,是我们做好工作的一个法宝。我们的非遗工作做到现在这个层次,有点成绩了,有点可以“骄傲”的资本了,现在我们正面的消息听得太多了,包括我自己也有点扬扬自得,有点沾沾自喜,这种现象值得自省自警。这里要提醒大家,我们要有清醒的头脑,要有忧患的意识。应该说我们成绩很大,但是问题也不少,形势喜人,形势也逼人,我们既要报喜更要报忧,要沉下去找问题、发现问题。我们当前更需要了解下面存在哪些不足,哪些困难,哪些瓶颈,哪些薄弱环节,下面的主要矛盾或者说矛盾的主要方面有哪些?然后为我们进一步作出正确的决策、科学的决策,提供依据,提供参考,提出建议。
(三)办事能力
办事能力我想有两点:一是上面精神贯彻落实的能力,或者说执行力;二是横向协调的能力,或者说合作能力。
首先,上面布置的指令性工作要做好,要不折不扣,无条件地做好。这是讲“政治”,这是讲大局。比如普查工作,这是阶段性的中心工作,这项工作总体上完成得很好,但工作也不平衡,有好有差。还有三个县区,普查的线索数量和项目质量不过关,被列为整改单位。这有客观上资源条件的因素,但更多的是主观上的问题。再如建立非遗名录体系,对此省厅文件一而再再而三强调,但是现在有些地方连第二批的名录都还没有公布,拖全省的后腿,也延误了当地的抢救保护工作。再有,要求各地报国家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有些上报表格上,没有传承人的签字,等于说传承人自己不一定同意、不一定支持,不一定想履行职能。这说明有些同志对工作也太不上心,缺少认真细致的作风。再比如第一批国遗项目丛书的编纂工作,原计划这批丛书在今年的文化遗产日前要出齐,44本全面完成出版,如果缺一本就不圆满了。但是总有几个地方拖拖拉拉,至今已是3月份了,连个初稿还报不上来,有些据说连作者都还没有落实,肯定赶不上趟了。对于这些重申报轻保护、轻成果编纂的单位,如果再不加快节奏,我们要杀两只鸡给猴看看。做好一件事情,上面的文件精神要吃透,上面的步伐要紧扣,上级的部署要认真落实。
其次,横向的协调很重要。要争取经费,要争取编制,要争取财政、人事部门的理解和支持。文化部周部长说,与有关部门不单要“文来文往”,还要“人来人往”,要去“编故事”,要能打动他,要有具体的项目,要能“忽悠”。这项工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只要工作做到位,财政和人事部门会有共识,会给予大力支持。
办事能力,当然还包括办文、办会、办活动的能力,包括办大事、办难事、办实事、办新事,也包括处理日常事务的能力。这些要不断锤炼,不断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