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组织贵在一股“心气”──竺可桢学院2008级学生第四党支部侧记
■文/项楚卿
2010年一个秋天的中午,竺可桢学院(下称竺院)文科平台0802班的皮鑫同学到收发室查看信件,已经习惯了无果而归的皮鑫这天收到了一封来自2000多公里外的信,寄信人处写着:“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金凤区丰登镇丰登回民中学八(2)班焦晓乐”。皮鑫有点感动,“没想到隔了这么久,她竟然回了信,而且还这么认真。”
写信,似乎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有点不合时宜,但是皮鑫却乐在其中,和他一起坚持写信的还有好几位同学,他们都来自竺可桢学院2008级学生第四党支部,一个有“心气”的支部。
心气在结对西部学子中点燃
要说这信的事情,还要追溯到2010年暑假。皮鑫和时任竺院2008级第四党支部书记的李宇翔同学,作为10余位支教志愿者成员之一,来到这封信的发出地──宁夏银川。
支教的目的地是丰登回民中学。十几天的支教使志愿者们真切感受到了城乡间、区域间的巨大鸿沟。“物质、精神的相对贫乏,短短半个月我们真的无法改变。”李宇翔对记者说,“不过,我们发现正处青春期的孩子们,与城里孩子一样遇到许多‘成长的烦恼’,急需得到引导与帮助,却囿于见识与观念,陷于其中无法解决。”
李宇翔琢磨着,支教只有短短的半个月,但通信却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的界限,“我从小生在农村,特别能理解孩子们的心情,人生的未来和外面的世界一样,对于他们来说都充满未知。”于是,由他担任“班主任”的八(2)班同学,与竺院2008级第四支部结对、通信、交笔友的思路形成了。
2010年9月17日,开学第三周,支部同学第一批满载着祝福的信件启程邮往银川:每一个信封里,除了支部同学写的信,还有一个小信封和邮票,以方便对方同学回信,“他们去邮局还要去城里,加上还得花父母的钱,不方便,”李宇翔说。一个月后,支部同学陆续收到了回信。皮鑫是最晚一个收到的,“但是我觉得这个等待挺值得。”
收到回信不久后,冬学期第一周召开的民主生活会上,皮鑫与支部成员分享了焦晓乐的回信:焦晓乐的父母想给孩子买台电脑帮助学习,但又听说电脑有可能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分散孩子精力,适得其反。“皮老师”思量许久,花了一个下午给焦晓乐回了信。
“我们都说现在的学习与积累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价值,回信的过程点燃了我不一样的心气,让我感到真正的快乐,这就是价值。”皮鑫说。
心气在组织支部活动中凝聚
写信的竺院2008级第四支部,是由竺可桢学院文科平台2008级两个班级的党员组成的。支部于2009年9月成立,现在共有正式党员19名,另有8名预备党员,还有5名积极分子接受支部培养考察。
与西部中学生结对交笔友,被作为“创先争优”特色项目申报到学校。谈起这个活动,李宇翔觉得似乎没什么,有些轻描淡写地笑着说,“现在大家不是都忙么,写信这事儿不用大家集中,活动便于开展。”他觉得,基层党组织工作,最重要的两个字是“心气”。
如何使支部形成“心气”呢?李宇翔认为,要想让一个群体尽量多的成员都心向一处,关键是要让大家都参与到群体活动中来,让每个人都能发挥作用,并且愿意为这个群体付出些什么;对于每个成员来说,能够在支部活动中获益,也会更积极地、自觉地接受熏陶和教育,获得自我提升。
基于这样的考虑,支部甫一成立,就被划分成了4个小组,每组都由人数差不多的正式党员、预备党员和积极分子组成。每次理论学习、时事报告和集体活动,都以组为单位“承包”;或者由一位组长牵头,支部所有同学平等报名、加入“项目组”。
这种“分组承包制”,打破了传统上一切由支委说了算的支部管理模式,充分调动起了同学们尤其是积极分子参与支部活动的积极性,也增进了支部同学间的感情,支部活动的形式与内涵也有了不少创新,党员们的组织协调能力也得到了锻炼。这些活动成功举办,反过来又是对“心气”的一种促进,支部同学们的心更齐了,凝聚力更强了。冬学期第一次组织生活会上,大家就把收到的回信都作了分享,“这实际上会激发没写信同学的积极性,也使整个支部的气氛更融洽。”支部现任书记杨楠说。
除了结对写信,支部还先后组织了在杭高校“对大学生村官的职业价值预估”问卷调查、纪念“一二·九”运动75周年之观看纪录片《大国崛起》(日本篇)、党史故事会等活动。这些活动别出心裁的创意都源于“项目组”,支部成员参加的积极性也都很高。支部有了“心气”,氛围就更加融洽、团结,凝聚力、辐射力就越来越强,作用就自然而然发挥了出来。
心气在实现人生价值中升腾
到了大三,支部同学进入专业学习阶段,都开始“忙”了起来,有一部分同学由于各种原因,不能每次都按时参加支部活动。李宇翔、杨楠等觉得,如果用考勤、惩罚等方式强制同学们参加支部活动,会挫伤支部同学们的感情,不利于支部的工作。“‘心气’的凝聚,最终到底是为了什么?是不是可以把支部的活动跟同学们的专业学习、未来发展联系起来呢?”李宇翔说,这背后其实是对支部存在的目的、作用的思考。
“对一名党员来说,支部活动提供了共同进步、共同成长,实现人生价值的空间和舞台。”杨楠觉得,这就需要在活动的策划和日常工作中多思考、多了解同学们在实际中遇到的问题,了解各专业的基本情况,有的放矢。“同学们从支部的活动中真正受益了,支部的凝聚力也会自然而然地上来,战斗堡垒作用就会自然而然地发挥,形成了个人与集体之间的良性互动。”
结合支部同学以社科类专业为主的实际情况,支部在组织“理论讲坛”时广泛取材,以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为读本,并紧紧抓住当下社会热点问题,在主流媒体和网络中收集评论和解读文章,并在民主生活会上组织讨论。
“之前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有些片面”,法学专业的高鼎同学说,“我们总是从意识形态的视角来看马克思主义,如果以社会学和法学理论的视角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内核,也有很大的现实意义。”支部连续举办了多次“马克思原著讲坛”,大家都提出了自己的理解与观点,对许多社会问题也有了更为深刻和本质的认识。
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和“理论讲坛”,支部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氛围和为同学服务的组织文化。钟珮同学在2010年暑期主动报名参加了“艾滋孤儿”志愿者服务活动,深入基层乡村,并把体会写成了《重读〈为人民服务〉》一文作为思想汇报;沈颖同学参加了校团委的“感动同窗”评选活动。
两年来,2008级第四支部的工作多次受到竺可桢学院直属党总支的指导与肯定。校党委常务副书记陈子辰还与第四支部结成对子,他经常到支部现场指导工作,关心同学们的成长,并对与宁夏中学生结对子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
记者在人民大学校园内采访正在参加夏令营的李宇翔时,正赶上室友给他打电话。室友说,已经帮他收到了银川寄来的明信片,上面写着“中秋节快乐”……
■快评
信仰因“心气”而坚定
快节奏高压力的生活,似乎使越来越多国人患上了一种“信仰缺失症”:不思目的,不问缘由,整日忙忙碌碌,却忘记了自己的初衷与梦想,忘记了精神上的拥有。第四支部的党员们用事实证明:始终有一群人,在为着最初的理想、为着心中的信仰而努力着、奋斗着。无论是寄信结对子、观看纪录片,还是社会调查、理论学习,再到日常的组织发展,每一次活动、每一个环节背后都是同学们坚定的信仰。
而这份坚定,离不开“心气”的支撑。“心气”是一种志向,是一种精神,是一种力量。对于党员来说,就是要坚定理想信念,增强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咬定青山不放松,真正做到坚定不移、矢志不渝。作为先进性的代表,党员应该做得更好,而且能够做得更好。
有了这股“心气”,信仰才能更加坚定,才能在前行的道路上不断克服困难,矢志奋斗拼搏,在人生的广阔舞台上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尽情展现人生价值,让青春在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中焕发出绚丽光彩。
(本文编辑吴雅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