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野外考察中磨炼出的坚强党组织──理学部应用地质研究所党支部侧记
■文/刘姿吟
理学部地球科学系应用地质研究所党支部(现更名为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教工党支部)是地球科学系最大的教工党支部,现有党员教师16人。
野外考察对于地科系的教师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该支部的教师党员们,通过一次又一次艰苦的野外科考,淬炼得更加坚强,也更加深刻地领悟到了什么才是真正的艰苦奋斗作风。
党性教育随时随地
“身为一名党员,就应该对自己严格要求,起好模范带头作用。科考的过程非常艰苦,但党员不就是应该不怕苦,不怕累吗?既然国家选了我,我就应该好好工作对祖国负责!”
说这话的是支部党员王华军老师。2010年,他随中国第四次北极科考队赴北极进行科学考察,取得了重要成果。这次北极科考还打破了我国历次北极考察的最北纪录,标志着我国极地科考事业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在这次科考中,王老师采集了全长约3300公里的海冰厚度数据,数据量达330MB。当他圆满完成任务、带着荣誉回到学校时说,这次考察的成功与支部平时对自己的影响是分不开的,“支部的党性教育在我们每一位老师身上刻下了深深的烙印,指导着我们的科研和工作。”
党性教育能取得良好效果,与支部灵活机动地开展理论学习分不开。
每次开支部会议前,支部书记何光玉老师都会把会议的材料和文字内容发到每一位支部成员的邮箱中,这样既可以向因工作原因不能到场开会的老师传达精神,又能便于大家提前了解会议内容,使得支部会议更加高效地召开。
而当老师们凑不到时间一起开会时,支部活动也没延误。
“由于地学的学科特色,我们会有很多的野外考察科研活动,有的时候,支部会议就顺便在野外召开了。”何光玉老师说道,他们还常常参与到考察当地单位的党支部的学习和活动中去,当外出考察的支部党员比较多的时候,支部还会成立专门的学习小组,及时学习党的最新思想。
说起如何根据地学工作流动性大的特点保质保量地开展支部活动,支部成员田钢老师深有感触:“我们经常把支部会议与地球科学特色结合起来,在恐龙园开的一次支部会议给我印象很深,在学习完党的纲领和精神之后,大家参观了恐龙园,我看到了很多恐龙化石和资料,支部研究岩石学的董传万老师还向大家讲述岩石的形成和演变。我认为这样的支部活动非常有意义,既学习党的精神,又丰富了地学知识,真是一举两得啊!”
就这样,支部老师在野外学习了党的“十七大”精神,学习了科学发展观,学习了和谐社会理论,在天当被、地当床的大自然中,党员们的政治素养和科研水平一起得到了提升。
“地质学与开发我国地质资源、维护生存环境密切相关。我们应将自己的地质学专业知识奉献到国家的地质工作当中去。”在支部的党性教育下,党员们为国奉献的愿望更加强烈了,“国家把重要的项目交给了我们,身为党员,我们就得对得起国家!”一位老师这样说。
以身立教为人师表
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古语有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支部的党员老师们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身为老师的责任。
在野外工作的时候,为了一个数据,老师们常常反复采样、实验好几次,哪怕天气糟糕、环境恶劣他们也坚持完成,以身作则教给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同时他们又很关心学生,危险的采样往往亲自上阵,却不让学生做。
2010年8月,支部党员教师带领学生去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野外考察,在这段时间里,老师与学生们同甘共苦,共同奋斗,圆满地完成了任务。野外考察的危险与艰苦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老师们不仅在生活上关心学生,还常常给学生讲述自己曾经的野外考察经历,忆苦思甜,鼓励学生不怕苦,不怕累,要为科学而奋斗。
支部的党员老师们与地科系的同学们笑着说,野外考察让他们形成了一种和谐的、无墙的、新型的师生关系,那就是“同学、同研、同甘、同苦、同玩、同游、同行、同住、同吃、同喝”的“十同关系”。
每当老师们野外科考回来,都乐于把经验和收获与学生分享。王华军老师从北极科考归来后,为同学们举办了一场题为“北极不再神秘”的讲座,向大家讲述自己的科考经历,同学们都听得入了神。地科系本科2010级第16团支部的团支书听了讲座后,还特意把王老师请到自己所在的团支部,为团支部同学又做了一场讲座。
支部还积极参与大学新生教育活动,党员教师与大一新生开展“支部结对”、“党员结对”、“师生结对”、“课题结对”和“爱心结对”的“五结对”活动,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的种种困惑。2010年10月22日,支部与丹青学园的学生共同开展“创先争优”主题生活会,来茂德副校长、地球科学系总支书记闻继威老师和时任丹青学园党总支书记楼仁功老师都参加了活动。在丹青学园,党员老师们还深入到同学中去,举办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地学知识讲座,向同学们介绍地球科学学科专业背景,讲述野外考察的经历和收获,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理想;何光玉老师还把一些同学请到自己的办公室,向他们介绍石油地质勘探方面的知识;此外,支部还积极参与到“地学节”当中,借“地学节”的机会对本科生进行科普宣传,支部成员竺国强老师在“地学节”上为大家讲解岩石和珠宝方面的知识,受到了同学们的热烈欢迎。
党员老师们用自己的切身行动,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帮助和影响了一批又一批学生。党支部和研究所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不仅培养出了多位省级优秀毕业生,而且还培养出了多位在省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优秀人才,如荣获浙江省“十大杰出青年”和“第五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称号的我国大洋考察首席科学家韩喜球、大庆油田青年标兵王岩楼等。
献身科研服务社会
党支部还鼓励和支持党员教师积极参与社会服务工作,为西部大开发和东部海洋经济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自1999年以来,所里的许多党员教师,坚持每年在西部地区工作2个月以上,开展实地考察研究,他们的足迹遍及新疆、甘肃、青海等地,为西部地区的地质研究与油气勘探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的研究成果被应用到实地开发中去,成就很大。如在甘肃酒泉盆地应用获得了新的油气储量,在新疆塔里木盆地应用获得了油气重大突破,在新疆准噶尔盆地应用获得了新的油气线索,为国家“西部大开发”与“西气东输”战略做出了重要贡献。
2008年何光玉老师积极响应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号召,主动申请到舟山市挂职工作,参与“海上浙江”项目的建设。他白天参与舟山市“海洋科学城方案”和“十二五规划方案”的编制,晚上开展科学研究;工作日在舟山参与海洋科学城与摘箬山海洋科技岛的建设,节假日在学校指导研究生,充分体现了支部党员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
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支部党员汪新老师不顾灾区余震不断的危险,深入灾区考察,为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提供第一手资料。
博士生导师杨树锋老师,是中国自己培养的第一个地质学博士。他三十余年如一日,怀着攀登科学高峰为祖国争光的雄心壮志,凭着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突破前人成就的进取精神,在地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瞩目的成绩。近十几年来,他一直在中国西部开展造山带与盆地构造研究。在国家“八五”、“九五”和“十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的资助下开展研究,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特别是在塔里木盆地大规模分布早二叠世岩浆过程及其形成机制、特提斯北缘盆地群的形成、演化及其与天然气聚集、祁连山北缘冲断带的结构及其对酒泉盆地油气的控制作用、柴达木盆地中新生代的盆山耦合等,获得了多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
杨老师为科学研究事业奉献了自己的一切:连着几年的春节都在野外和外地实验室中度过,就连儿子出生他也没赶得上回家看一眼;尽管多次胃出血住院,但每项科研工作他都亲自参与;为了探索一个地质现象,他可以整整一天不吃饭走上几十公里路。有一次杨老师与同事在野外考察,突然遇上泥石流,他们眼睁睁地看着汽车被卷走,连连感叹:“幸好人不在车上,太险了!”类似这样的惊险遭遇还有很多,但杨老师从来没有害怕过,有的只是淡然的笑容。
杨老师的付出得到了肯定,今年,他获得了浙江大学教师最高荣誉奖──“竺可桢奖”。在颁奖会上,杨老师将10万元奖金捐献给浙江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用于设立“地球科学奖学金”。他说:“竺可桢先生是为中国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的人。作为他的传人,我们有责任做好我们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担当起他留给我们的这份伟业。”
■快评
艰苦奋斗作风不能丢
地质学是一门艰苦的、同时对国家发展又具有重要意义的科学。研究地学,少不了野外考察,没有野外考察的地学研究,就如纸上谈兵一般苍白无力。支部党员老师们不怕苦,不怕累,不怕危险,在野外考察的实践中,时刻不忘发扬艰苦奋斗作风,用实地考察来检验理论成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做好科研工作的同时,他们也在野外考察的过程中学习理论,教书育人,为祖国地学事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人才。
其实,纵观我们党的发展历程,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一直贯穿其中。当1949年中国革命胜利的曙光在东方地平线上显露的时候,******同志就在西柏坡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虽然这么多年过去了,但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我们不能丢,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民族的复兴,都需要我们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从支部的党员同志们身上,我们领略了新一代“地学人”的风采,更看到了新时期艰苦奋斗作风的典范。
(本文编辑吴雅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