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公立大学是政府办的。与我们国内的情况差不多,美国政府办学也只对理工科比较重视,给文科的经费少之又少,文科学生获得资助的机会也就低多了。而且,文科也不像理工科那样,有许多实验室,总得需要人作研究或在实验室里工作,所以也没有什么研究助理(RA)的位置。除了从一些基金会申请资助外,最大宗的机会就是担任教学助理。也就是TA,但想得到这些都得通过竞争。由于许多基金会规定,只有美国公民或永久居民才有资格申请,外国学生的机会就更少了。除了个别特别有名望的教授手头掌控较多资源可惠及他的学生外,一般学生总是缺乏资助。相对而言,那些名声在外的私立学校的情况就好多了。这些学校往往有很多的私人捐款。在过去,读人类学这类学科者多为富家子弟,长期以来校友的捐助可以为系和学校提供很多资源。如被哈佛、斯坦福之类的学校录取,经济上就较有保障。在公立学校学人类学,如果节省,获得的有限资源经妥善安排,勉强也可度日;如果不想过得太穷,那就得打打工,这样一来,事情就多了。有段时间,上课也就是应付应付了,但与专业有关的课我还是尽量做到每堂必到。由于我入学时英语成绩乏善可陈,被学校“勒令”去修补英文。那英文课可不是英文系的教师开的。而是专为英语非母语的学生而设,毫无魅力可言,且每日必到。对此,本人不胜其烦,教室里也就经常不见本人“芳踪”。
徐:有哪些课是必修的?
范:不同的校系可能有不同的规定,但应该都有系列的理论课,每个研究生都必须修。我所就读的华盛顿大学人类学系要求每个研究生第一年要修一个学年(三个学期)的“核心课程”(corecourses)。这是硬性规定。这套课程是基本理论训练,通过三个学期的密集阅读和讨论来达到对西方19世纪以来的社会理论和本学科理论的基本了解。这门课的基本组合包括社会进化论与政治经济、象征与诠释以及当前的理论发展,如“人类学话语的表述”(representation of anthropological discourse)这类东西。系里的教授每年轮流主持这一系列课程,因此,不同的教师所给的阅读材料可能有所不同。
徐:能不能简单介绍一下课程的内容和授课形式等等?
范:如果说这门课有什么窍门的话,那就是阅读材料的选择了。这一点上很能体现教授的学术谱系和水平。但有些经典则是所有社会科学的研究生,无论在什么系、什么学校都要读的。这主要是19和20世纪西方学术大师如韦伯、马克思、涂尔干、福科、索绪尔、弗洛伊德、达尔文等等。有意思的是,我上核心课程时读的马恩原着与我在厦大上研究生政治课时所读的东西几无二致。如《资本论》第一卷的若干章节、《共产党宣言》片段、《路易·波拿巴的雾月18日》、《政治经济学手稿》和《德意志意识形态》的一些章节,以及恩格斯的《起源》等等。我简直怀疑那位布置这些阅读材料的教授是硕果仅存的美共党员了。当然了,我们用的是英文版。
韦伯的《清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是必读的,这在许多学科中都一样。涂尔干的作品则有所不同,教授酌情而定。我们当时读了他的《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的一些章节。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也是人类学研究生的指定读物。从所布置的读物来看,西方的学术训练很注意学术的积累和理论的延续性。您可能觉得,从以上书目似看不到人类学家的作品。是的,上述这些都是所谓的“宏大理论”(grand theories),影响了西方学术发展,催生了各具体学科的许多不同理论。学术训练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要理清学术发展的脉络。在讨论任何人类学理论之前,对特定时代的理论思潮都必须有所了解。因此,阅读政治经济学取向的文化唯物主义、法国的结构马克思主义人类学等等,就得了解19世纪社会理论;读诠释人类学时就与韦伯的东西结合在一起;而理解后结构主义或后现代主义思潮,就必须知道韦伯对现代性的质疑,了解索绪尔对语言构成要素的分析,凡此种种。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对学术发展有个轮廓,也便于记忆。经过一年的“核心课程”,每个同学在方法论上都应有所领悟。所以,这套课程安排与其说是理论的,还不如说是“方法”的。由于所选的阅读材料都有针对性,有助于启迪学生的学术思考,从而更具方法论的意义。学生学到的不仅是某某人怎么说。而是某某人怎么看、怎么做,逐渐建立起一种视野或者“观照”(perspective),也就是审视问题的角度和方法。例如,对韦伯的理解并不在于他的某些具体结论,而在于他看问题的独特视角和他推导问题的内在逻辑。韦伯本人也认为,任何一种理论都代表着某种不同的认识论。但是,这些不同与差异并不一定是相对立的,而是可以互补的,韦伯就是这么来理解他与马克思之间在理论和方法论上的不同,这点我们可以从他的《清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的最后几段中读到。
除了“核心课程”外,必修课还有“田野方法”。这门课不打分,只是合格与不合格,但没有人不合格的。还有一门称为“研究设计”(research design)的课也是必修的,也只评“合格”与“不合格”。这门课主要教你如何写研究计划(research proposal)以获取资助,也就是如何“讨钱”,其实是很重要的。另外,凡第一年的研究生还得参加每个星期一下午系里主办的人类学讲座,这一讲座通常是邀请外校的教授或研究人员来做学术报告。
其他的课很难用“必修”或“选修”来区分,主要视学生自己的研究方向而定。按照规定,每个研究生都应当至少在2到4个领域(fields)里专精,除了自己的研究地域(research area)外,还要有个“第二区域”(secondary area),要作哪些课题,选择哪些地域,完全是由学生自己来决定。如果一个学生选择“婚姻”和“宗教”作为主攻领域,那他就必须在与这两个课题有关的课程中针对两个主攻方向各选一门课;如果你的主要研究地区是中国,那你在这方面就得至少得修一门课。你还得任选一门研究其他地区的课来作为你的“第二区域”。这些是最基本的要求,事实上,每个学生的课程量都超出这一基本要求。一个系是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要求的,而且大部分的课是隔年开一次,所以,注册选课经常是跨系甚至跨学院。我就曾在政治学系修习农民研究,在医学中心的护理学院选了一门与医学有关的应用人类学课程。以上要求看似松散,但效果是很好的。很多课程内容与范围可以做到有所交叉,比如:如果你的研究地域选定中国,而你专攻的课题之一与信仰有关,你可以选有关中国宗教的课程,这样你就可以做到二者兼顾了。
研究生上课多是讨论式的,也就是所谓的“席明纳”(seminar)。学生常常会被要求组织讨论,讨论的内容与阅读的材料相关。“核心课程”的特点是密集阅读和写作,要写很多的文章(papers),有时是一个学期(十个星期)三篇,每篇不少于12页;或者是每星期一篇,每篇两页以上,这通常是写书评。
写书评是美国研究生训练的一个重要手段,学生至少要对一本书有一个通览方能写出有分量的书评。由于学生通常都很忙碌,除了核心课程外,还上其他课,所以往往无法对一本书进行精读。写书评的主要用意在于促使学生去读学术成就较高的作品,而且还训练研究生掌握作为专业研究人员所必须具备的阅读方法和速度。我觉得这一手段值得我们借鉴。
美国大学校园提供的课程多如牛毛,但有许多入门课,满足研究生学位要求的课必须是内容比较深的。美国大学往往把所有课程划分为8个档,用号码表示。600到800是专供研究生写硕士或博士论文用的,100到300均为本科生预备的。研究生上的课在400和500的系列里。400号系列的课是交叉的,既提供给本科高年级学生,也提供给本科生。别以为号码低的课就一定比号码高的课好对付,在我看来,对母语不是英语的学生来说,500号的课最容易打发了。在这一系列的课全为“席明纳”,课堂气氛轻松,没有随堂考试,成绩主要根据所提交的文章而定。低号码系列的课则往往有随堂考试,对外国学生而言,即使英文能力再强,也有些发怵。如果是是非题和选择题,学生就得具备很快的阅读速度和判断力。我曾担任过好几年人类学入门课的助教,考试时最迟交卷的一定是外国学生。
有经验的学生都知道,最难对付的是400号系列的课,因为既有随堂问答题考试(essay questions)又要写学期论文(term paper),动辄二三十页以上。如有心要赴美攻读的国内同行们要注意这一点,选课之前最好了解清楚,有备无患。
徐:是不是完成规定的学分之后就可以准备博士资格考试了呢?成为博士候选人要具备什么条件?
范:华盛顿大学人类学系规定,如完成学业要求,而且所上的任何一门课的成绩都高于2.9(满分为4.0),学生就可以准备资格考试了。但决定考试之前,还得完成一篇有点分量的研究论文,以表明具备研究能力,所以称“研究能力论文”(research compendencypaper)。写了这一文章之后,如果愿意的话,可以申请硕士学位。由于硕士不是人类学的终极学位(terminal degree),大家对此都不太在意。我当时纯粹是看那一纸文凭精美漂亮,才填了表又要了个硕士学位。博士资格考试要求在入学后三年内通过,最多不得超过五年。考试由笔试和口试两部分组成。由于这一考试直接决定学生有无资格成为博士,大家都较重视。考试之前,学生要同他的所有指导教授磋商,拟定考试范围,该范围包括至少四部分,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发展方向,经由教授认可而定。例如,你关注的是民族问题,那你可以把族性、民族主义以及其他与你的研究有关的课题包括在你的考试范围内。然后,针对自己的考试领域,考生得拟定一套书目,经教授的首肯后备考。这种做法的目的在于使考生谙熟自己研究领域中的secondary literature(第二手文献),也就是别人的研究成果。这一书目称“reading list”,学生按不同的考试内容罗列,将书名、出处、出版年份列出,如果是单篇论文的话,还得开出所在的杂志或书名,并列出页码。如果教授认为你的书目可行,那你就可以通过阅读这些书来准备考试了。
笔试由四个单位时间组成,共8至10小时,考生必须在每两个半小时内完成至少两篇文章。每一个单位时间考考试范围里的一个部分,有关指导教授会出三或四道题,你可以从中选至少两道题。笔试完成之后,考生有两周时间准备口试。在此之前,考生得同教授见面,教授会告诉你笔试的结果。如果你的笔试答得不太令人满意的话,你可以在口试时澄清(clarification)。如果口试仍有问题,无法自圆其说,你可以得到一次重考机会。我不知道在系的历史上是否有人因资格考试失败而被淘汰,一般说来,每个人都能通过(pass)。通过之后,考生就升格为博士候选人,通常称Ph.C.(Ph.D.candidate)或ABD(all but dissertation),意在除博士论文外,已满足所有要求。博士候选人意味着已具博士资格,所以也有一张文凭。
徐:人人都能过关。那博士资格考试有什么意义呢?
范:要考倒一个人是很容易的,就是学生考教授也是如此。所以博士资格考试主要是要了解一个学生基础究竟打得如何。同时,老师也想看看学生到底在现有的基础上能发挥到什么程度。另外,博士生训练本身是一个学术积累过程,通过阅读大量的学术着作来建立你感兴趣课题的理论脉络(theoretical context),而所考的内容又是根据你的学术发展需要来定的,你没有理由被考倒。
徐:我主编多年学报,发现许多作者都不太了解有哪些同行在研究相似的课题、有哪些见解,有些人即使了解也只字不提,许多论文让人觉得似曾相识,使人感到学术价值不是很大。如果大家在写作中都能对自己的研究脉络有所交待,指出自己的研究有哪些发展和发现,或至少在什么地方有独到之处,当有助于改变这种情况。如果这能形成一种习惯或不成文的规范,对我们自己学术理论语境的建立当大有好处。
范:是的。研究规范并不在于非得以国际学术对话为目的,能够这样当然更好。但是,对本国学术成果我们是没有语言或条件限制而无法了解的。如果大家都能这么做的话,我们很快就能做到知己知彼,事半而功倍。学海无涯,要求提出什么都得根据原典是不切实际的,但如果每个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哪怕是有几句话的学术或理论回顾,我们就能有更好的问题意识,我们的学术论文就不至于出现诸如“××图腾文化研究”这类大而无当的题目。所以,第二手文献是很重要的,大部分西方的学术大师都是驾驭第二手资料的高手,有些人甚至只用第二手文献做研究。很显然,只有熟悉第二手资料,才可能站得比较高,这样,结合自己获得的第一手资料,才能有所创建。第一手资料无疑是最宝贵的,但只求第一手,不管其他同行在做什么,最多只能有所发现,当人梯,为人提供资料。当然,精神难能可贵。
徐:让我们再回到美国人类学训练的课题上来。成了博士候选人就能开始做田野写论文了吧?
范:是的。但各学校各科系可能还有一些不同的要求。我所在系规定,学生在下田野之前要写一份研究计划,阐明将要做什么,到什么地方做,如何做等等。这份计划一定要有一理论回顾部分,由此推出你将在哪些方面比同类研究有所不同,对学术发展将有什么贡献等等。这一部分可称为你的研究的“理论脉络”。这份报告主要目的是申请经费,大部分人在资格考试之前就已写好或已开始写了。根据这份计划,学生在下田野前还得在系里师生面前做一次演讲,听听别人对自己研究课题和计划的见解,以便进一步修改。
如果一切就绪,很快就能出发了。田野地点、做何研究,完全是学生自己定的。教授决不会像国内老师那样为学生安排好一切,除非学生要求到教授熟悉的地方研究。
徐:田野做多长时间有没有具体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