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动物中的“四不像”,是属于鹿科动物里的一种鹿。它的头似马非马,角似鹿非鹿,尾巴似驴非驴,蹄子似牛非牛。这种奇特的长相使它成为动物界的珍品。
在恐龙家族中也有这样的“四不像”。它就是由蒙古古生物家们在大戈壁滩上找到的一种名叫“懒龙”的恐龙。
懒龙看上去就像由各种恐龙的身体拼凑而成的,奇形怪状。它的头像原蜥脚类恐龙,牙齿和咀嚼有关的结构与鸟臀类恐龙相仿,前肢十分灵活,与典型的兽脚类恐龙十分相似。所以,懒龙被人们称为恐龙中的“四不像”。
懒龙被发现后,国际上根据恐龙的骨盆,把恐龙分成两大类,即与鸟类骨盆相似的鸟臀类恐龙和蜥蜴类骨盆相似的蜥脚类恐龙。但也有不少古生物学家反对,认为懒龙实际上是一种演化得比较进步的蜥脚类恐龙。但兽脚恐龙比较凶猛攻,如恐爪龙、霸王龙。可懒龙却牙齿细小,后足上长着四个指头,相对又短又宽,身体精壮,看起来却可爱,动物要笨拙、迟缓很多。
科学家们也对这种“四不像”恐龙的生活方式进行了各种推测。有人认为它的生活习性可能与两栖动物相似,以鱼类为食,也会时常到陆地上。也有人认为,懒龙的头部与鸟类相似,它的颊部与鸟臀类恐龙类似,所以称它可能是以植物为生的植食性恐龙。也有人综合了现代麋鹿和一些爬行动物的食性后,推断懒龙可能是一种杂食性动物。主要吃小虫子、虾、蟹类,还可能吃些河蚌、田螺,甚至蘑菇之类的真菌类。
可是俄罗斯的古生物学家则认为,劲小、体形较小的懒龙很可能生活在大树上,以大黄蜂的窝为食,成年以后则树上生活,就和现在南美大陆的树懒或澳大利亚的考拉一样,是倒挂在树上生活,它的大爪是用来悬挂时钩住树枝用的。可是,那么大的恐龙一天要吃多少才能维持它的生活呢?填饱肚子容易吗?这个问题一直都迷惑着科学家们。
懒龙跟那些行动迟缓、新陈代谢较慢的动物,比如龟、鳖等大名鼎鼎的“老寿星”一样,也是跨度了一亿多年的时间,成为延续时间最长的恐龙类群之一。懒龙经历了侏罗纪和恐龙灭绝的白垩纪。还有一种说法,懒龙属于兽脚类种,而兽脚类属于演化得比较进步的种类。懒龙的发现也使兽脚类的发现时间大大提前。并且最早的鸟类的始祖鸟化石和兽脚类恐龙化石在同一地层,即生活在同一时代,按照一些生物学家的观点,鸟类是从兽脚类恐龙演化而来。但二者的最早代表在同一时代形成的地层中被发现,使这一点无法自圆其说。或许懒龙把兽脚类恐龙的生活时代大大提前了,也许可以解释这一缺陷,但还存在的疑问是懒龙到底算不算真正的兽脚类恐龙?恐龙家族的“四不像”自然是一个谜,它的生物进化方式远比人类想像的要复杂得多。今后的科学发展一定可以将它的秘密揭开,未来懒龙将不是一个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