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心姐姐”卢勤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13岁的孩子为了感激父母十多年来对自己的养育之恩,有一天晚上在父母都回家休息的时候,他给父母每人都沏了一杯茶,然后送到了客厅里。谁知他的父亲竟然说:“你这是黄鼠狼给鸡拜年,不安什么好心!你以为你想看电视我们不知道,你只要能搞好学习比什么都强,比做什么都令我们高兴!”气得这个孩子发誓:以后再给父母倒茶就不是人。
这件事给我们启示就是,要在乎孩子的爱,接纳孩子的爱,知道让孩子感恩。正是因为缺少这方面的习惯,无论家长怎样为孩子操劳,孩子总认为是应该的,天经地义的,并不为之感动,充满感激。
教孩子学会感恩,首先让孩子从感谢父母开始。要让孩子知道,即使是来自父母那最简单的衣食、最质朴的关怀,也无不倾注了父母对他们的辛劳和热爱,这种爱是独一无二的。这样孩子才能珍惜自己拥有的一切,感激父母,热爱父母。
但大多父母都有这样的想法:孩子小,不舍得让他为自己做事,自己无怨无悔的付出,也不求孩子有什么回报,但是却寄托希望孩子长大了孝顺自己。然而,从小已经习惯不回报父母,这种“爸爸妈妈不需要自己回报”的想法已经根植入孩子的思维,他们只懂得无止境地索取、接受父母、他人的爱,却吝啬得不肯付出一点。
善良和同情是孩子的天性。其实一岁前的婴儿就有情感反应,别人哭他会随着一起哭;一两岁的幼儿看到别人哭,就会拿自己喜欢的玩具去安慰,这表明他已能清楚地分辨自己和他人的痛苦,有了想减轻别人痛苦的本能,这是爱心先天的自然流露。可如果后天得不到很好的培养,他们的爱心就会逐渐消失。
通常在孩子上幼儿园开始,父母就应该注重孩子爱父母、爱他人的能力,一直到小学4年级,孩子的这种能力都是不断发展的,但是当孩子上了5年级之后,这种能力应该定型了。因为进入青春期早期,孩子容易叛逆,喜欢跟家长作对,这时候再培养孩子爱父母的能力就很难了。
这是生活中真实的一幕:一个上小学5年级的胖孩子,坐在自行车后面的书包架上,瘦小的妈妈吃力地蹬车上桥,送孩子上学。妈妈累得气喘吁吁,孩子却心安理得地大口吃着肉包子,享受着妈妈对他的爱。旁人对孩子说:“快给点妈妈吃啊,妈妈快没力气了。”孩子却说出一句:“才不给她吃,谁叫她不多买几个。”
这样的英雄父母天下间不计其数,但又有谁真正是幸福的呢?当孩子出现偏差行为,父母的一片爱心换来的是痛苦和悲伤。其实教会孩子回报,学会感恩,这是父母育儿职责中不能漏掉的一课,也是孩子日后被社会接纳的基础。
缺乏心灵关注——男孩沉默寡言,女孩容易受伤
日常总是能听到人们形容中年男人是“沉默寡语”,而形容中年女人则是“唠叨啰嗦”,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性格其实在青春早期已经初露端倪。不信在小学5-6年级的课间,看到的肯定是女孩子叽叽喳喳在说话,男孩子闷在座位上一言不发。或许我们可以大体将男孩的这种表现称为“不善言辞”。他们更喜欢讲心事放在心底,自己去琢磨,自己去参透。
可是青春期男孩这样的状况,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却是极其不利的。因为忧愁和烦恼在心里,时间一长,积累得越来越多,就会产生心理疾病。
有的男孩子是选择性的沉默寡语,尤其不愿意面对家长的唠叨、教导。如果家长仍然逼迫他按照自己的安排生活,忽视孩子的心理需求,那么你看到的将是沉默反抗的孩子。
一位母亲和即将上初一的儿子关系闹得挺僵,她诉说儿子回到家里总是不吭一声,自己和他说话爱理不理的,就请了当心理咨询师的好友去调解。一天,咨询师去她家,单独会见她的儿子。这个大男孩看上去很阳光,对咨询师很很热情,也很乐意和他聊天。
“我妈对别人客客气气,对我却总是大发脾气。每天我妈下班一回来,我打开门,只要见她脸拉得老长,我便立刻跑回自己的房间,把门关紧,省得挨骂。”说着孩子举出几件实例。
“你妈也不容易,她在单位是领导,操心的事不少,她回家又要做饭,照顾你,够累的,爱发脾气可能是到了更年期……”
“更年期?”没等我讲完,男孩就迫不及待地接过话头,“自打我上学,我妈脾气就这么坏,更年期怎么这么长?您给我来个倒计时,更年期哪天结束?我也好有个盼头!”
咨询师忍不住笑起来。
事后咨询师对妈妈说,我们不能怪孩子不理解我们,我们也该改变改变自己了,尽管改变自己不容易。平时,我们很在乎孩子的物质要求,注重对孩子生活上的照顾,却忽视了孩子内心情感世界,我们应该换一种他能接受的方式去教导他,而不是责骂和唠叨。
在人们的印象中,女孩相对于好管教的,因为她们乖巧伶俐,即使是在十二三岁进入青春期以后,她们依然很听话,却变得多愁善感,喜欢隐藏心事。
十二三岁的女孩,生理开始发生变化,性器官逐渐开始发育,胸部隆起,月经来潮,隐隐约约散发少女的气息,这样的孩子因为涉世未深,缺乏性方面的自我保护,她们很容易成为“色狼”攻击的对象。
与学校沟通断裂,缺乏主动沟通
部分中小学生家长遇到这样的怪现象:他们的孩子在学校特别乖,学习成绩也好,有的还担当了班长等工作。可回到家里却像变了一个人,稍不顺心就摔摔打打,甚至还打人。在校“乖乖仔”,在家“小暴君”。孩子的这种表现让父母们感到非常苦恼。
菲菲在某重点小学读6年级,因为学习成绩好、工作认真负责,被同学们推举为班长。
谁也没想到,就是这样一个“好孩子”,回到家中不但骄横跋扈,还常常动手打姥姥。有一次,菲菲放在桌上的折扇被姥姥不小心碰到地上,没等姥姥反应过来,菲菲就从沙发上跳起,捡起扇子往姥姥的胳膊上打了一下,嘴里还说着“笨死了”。姥姥望着被打红的胳膊气得说不出话来。
与菲菲姥姥有同感的还有豆豆妈妈。今年上小学5年级的豆豆在学校是个有礼貌的孩子,即便在校外,见到熟人也会主动打招呼,“叔叔”、“阿姨”地叫得特甜。然而,回家后的豆豆脾气却相当暴躁。有一天中午,豆豆要吃米粥,奶奶看天气太热,往米里放了点儿绿豆。这下可好,豆豆又哭又闹,不依不饶,把家里的收音机摔了个粉碎,最后跑到外面“玩消失”。害得全家人找了一下午,最终是奶奶向他道歉才得以了结。
刘老师班里有个叫倩倩的小姑娘,斯斯文文的,学习成绩也名列前茅。倩倩的妈妈前些日子单独与刘老师面谈。原来,妈妈先后给倩倩买了小金鱼、小鸟、小猫等小动物,希望培养她的爱心。谁知道,这些可爱的小动物陆续被女儿弄死了,两条小金鱼甚至是被倩倩用圆珠笔扎死的,手段之残忍令家里人难以理解。
“我和倩倩爸爸都是知识分子,平时也没怎么娇惯她,我们感到很惶惑,不知道以后该怎么教育她。”倩倩的妈妈一筹莫展。生活中,还有一些父母,即使发现孩子有暴力行为,也不愿声张,更别说主动找到老师一起教育。
对此,一位从事一线教育20多年的资深老师直言不讳:“孩子‘两面派’,反映出教育的缺失,应该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
小小年纪为什么显现出如此极端的两面性?一些专家认为:这是家长前期教育的结果,主要来自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首先,家长平时不注意言谈举止,家庭成员之间不够礼貌。比如那位打姥姥的菲菲,就是因为父母平时打架、吵闹时,总埋怨姥姥惯坏了菲菲。看惯了父母对姥姥的不尊重,菲菲自然而然地认为姥姥“没水平”,不值得尊重。
其次,有些父母对孩子过分溺爱,娇生惯养,导致孩子习惯以自我为中心,人际关系差、情绪不稳定、不适应新环境。有的孩子则常常感到自己是弱者,导致自卑、烦恼和苦闷。在学校受到挫折,更不敢发泄,只能回家发泄到父母身上。
再次,有的父母只关心孩子的考试分数,忽视了对孩子意志品质的培养。在学校时,有的孩子被各种荣誉架了起来,便开始伪装自己,以维护自己的形象;有的孩子则是为了在学校获得小伙伴的认同,表现得很蔫、很顺从,回家后才显现出“小霸王”本性。
此外,孩子学习负担繁重,家长忽视了孩子对自己的感情和心理支持的强烈需求,久而久之,孩子会出现情绪障碍,心烦或苦闷,道德规范和约束力降低,严重的就会出现暴力行为。
由此,教育专家建议家长:
(1)在家庭教育中,要注意把孩子当成家庭的一分子看待,家里有什么难事、急事,不妨跟孩子说一说,让孩子有主人翁的感觉,共同分担烦恼。有条件的话,还可以让孩子为家里“操操心”,共同参与策划家庭大事,这将是一种拉近情感的有效方式。
(2)注重孩子的非智力因素。孩子在家与在学校两个样,折射出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配合的缺失。
一个有效问卷达3万份的教育调查表明,中国家长关注度最高的是孩子的学习,而孩子心理上的变化、情感的转移和人格养成等潜在发展,许多家长不够重视,或者不知道如何引导。
培养孩子成才,不是简单地给孩子找个好学校就了事,也不能把家庭教育简化为看孩子写作业、带孩子上辅导班。最主要的是要关注孩子的品德、意志、情感、价值观等非智力因素。首先要让子女学会做人,培养孩子良好的个性和生活习惯。
总的来说,家庭是孩子生活的主要场所,假期,孩子更是天天在家。学校教育的最高境界不是课程育人,而是文化育人,家庭教育也是一样,应该注重“氛围育人”。孩子用功、家长用心,家校配合,一定会对孩子身体的发育、心理的发展、个性的形成等起到良好促进作用,在学校、在家一个样的好孩子会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