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小时侯非常淘气,而且模仿能力极强。他的家原本在坟场附近,孟子每天都玩筑坟墓和哭拜的游戏,精力全然不在学习上,母亲甚是担心,遂将家搬到市场附近,以为这回会好一些,没想到孟子每天开始模仿商人讨价还价的本领,母亲看了更是难过,孟子的状况依然没有好转。母亲决定再一次搬家,这回母亲将家搬到了学堂附近,孟子每天开始和学生一起学习文化知识和礼仪知识。母亲看到孟子发生如此大的变化,满心欣慰。就这样,孟子一点点走上了学习这条道路,这为孟子日后成为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感悟:环境对一个人成长的影响是很大的,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同一个高尚的人交往就如同读一本陶冶情操的书,对个人品行的培养是有很大作用的。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也要为学生提供利于其成长的环境,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歧路亡羊--大道的过多岔口使人迷茫而未寻到羊
杨朱是战国时期的人,一日,他家的邻居丢了一只羊,邻人召集了好多他的亲朋好友过来共同寻找羊,同时也邀请杨朱的仆人一同去找。杨朱很是纳闷,为什么找一只羊需要动用如此多的人呢,后来经过询问,邻人告诉杨朱是因为路上有很多岔口,也不知到羊跑到那个岔口去了,派多些人去找会好一些。于是这一行人便开始寻找羊。
邻人带领这些人在丢羊的大道上寻找,遇到岔口便派一个人去寻找,走到最后,所有人都用完了。然而还有许多岔口没有派人去找,而且派往岔口寻找的人回来告诉邻人,即使是岔口还又分了许多更小的岔口,实在无法继续找下去,因为我们也无法分辨出那条路是羊丢失的路。这是天色已晚,这些人只好扫兴而归。杨朱询问羊是否找到,邻人如实告诉,杨朱听了之后,心情很是沉重。他联想到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一个学生掌握了过多的学习方法,而学生自己也无法分辨哪个学习方法是适合他的,他就会陷入一种迷茫的状态,很难在学习上取得进步。情况越是复杂,越不好把握。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指导思想反而会将自己陷入被动的境地。
感悟:获从这篇寓言,我们还可以进一步领会到,不仅学习上要紧紧抓住根本的东西,一致的本质的东西,观察和处理一切事物都应该这样。客观事物错综复杂,干什么事情,都必须专一,不能三心二意,见异思迁。如果毫无主见,见到岔路就想另走,那就会歧路亡羊寓言所告诫的那样,到头来是会一无所。
学而不厌--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做舟
喜欢学习而不厌倦这是一种学西的精神,有一种对学习强烈的追求,即使遇到困难险阻也要学习,这也是一种破釜沉舟的态度。我国历史上大多数成功人士,都是喜好读书的,并且具有强烈的求知欲。这也正如庄子所说的:“我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朱德同志读书已过5000卷,一剑曾当百万师;陈毅同志一生酷爱读书,他“喝墨水”成为美谈;董必武家庭贫寒,便在昏黄的油灯下学习,17岁就考取秀才;蔡和森家境贫穷,上学较晚,于是发愤攻读,每月“三更灯火五更鸡”,夏天蚊子咬,便拿一只水桶装上水,把双脚泡在水里,冬天,打瞌睡,便用水冲头,振作精神,继续看书,因而作文考试竟得了105分;王若飞在囚禁生活中,把监狱当学校,顽强的学习;徐特立为了读书,,定了个10年“破产读书”的计划。把家中的衣物及一切可变卖的东西都卖了买书。
革命前辈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都尚且如此,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更应珍惜时间扩充自己的知识。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哈佛第十九条训言:即使是现在,对手也在不停翻书。我们要趁现在努力学习,“莫等闲,白了少头,空悲切。”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现代社会,我们更应学而不厌。
感悟:学习是一生的事情,要让学习伴随自己人生的每段路程,用知识充实自己,愉快自己,你会拥有属于自己的世界。
鹤立鸡群--嵇康之子嵇邵才华出众德才兼备
嵇康是三国时期魏国著名的文学家、音乐家,“竹林七贤”之一。他性情耿直,才华横溢,又长得魁梧英俊,十分出众。后来由于他不满朝政而被杀害,死时才四十一岁。
嵇康的儿子嵇绍,和他父亲一样,不仅生得一表人才,而且也很有学问。无论他走到哪里,都显得非常出众。晋武帝司马炎代魏称帝,嵇绍被召到京都洛阳做官。有人看见他后,对他父亲的朋友王戎说:“昨天我见到嵇绍,他是那样魁梧高大,在人群之中,就像一只鹤直立在一群鸡中一样惹人注目。”王戎听后,说:“您还没有见过他父亲嵇康,他比嵇绍还要出众!”
晋惠帝司马衷继位后,嵇绍被任命为侍中,经常出入宫廷,深得惠帝信任。公元291年,西晋皇族内部发生了“八王之乱”,历时16年之久。其间,河间王司马颙和成都王司马颖联合进兵京都洛阳,嵇绍随惠帝出兵迎战于汤阳,不幸战败。当时,惠帝的将领和侍卫中有许多人都逃跑了,但嵇绍始终护卫着惠帝,不离左右,结果被乱箭射中,重伤死去,他的鲜血溅到了惠帝的皇袍上。惠帝为嵇绍的忠勇所感动,战斗结束后,他久久不让随从洗去袍服上的血迹,以纪念嵇绍。
感悟:人才不但要有才,还要有德,做到德才兼备。嵇康之子不但才华横溢,而且对国家,对君忠诚,宁愿牺牲自己也要保护君主,这是对国家的忠诚。
不耻下问--孔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胜过孔子
春秋时代的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人们都尊奉他为圣人。然而孔子认为,无论什么人,包括他自己,都不是生下来就有学问的。
一次,孔子去鲁国国君的祖庙参加祭祖典礼,他不时向人询问,差不多每件事都问到了。有人在背后嘲笑他,说他不懂礼仪,什么都要问。孔子听到这些议论后说:“对于不懂的事,问个明白,这正是我要求知礼的表现啊。”
那时,卫国有个大夫叫孔圉,虚心好学,为人正直。当时社会有个习惯,在最高统治者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给他另起一个称号,叫谥号。按照这个习俗,孔圉死后,授于他的谥号为“文”,所以后来人们又称他为孔文子。
孔子的学生子贡有些不服气,他认为孔圉也有不足的地方,于是就去问孔子:“老师,孔文子凭什么可以被称为‘文’呢?”
孔子回答:“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意思是说孔圉聪敏又勤学,不以向职位比自己低、学问比自己差的人求学为耻辱,所以可以用“文”字作为他的谥号。
感悟:每个人都不不是全能的,总会存在认知上的盲点,即便圣人也如此。而圣人和普通人的差距不在于拥有多少知识,而在于对待知识的态度,是不是有一种不耻下问的精神,这才是最重要的。
纪昌学箭--纪昌持之以恒练好基本功成就高超技艺
从前,由一个射箭能手叫飞卫,是远近文明的射箭名手。有一个年轻人叫纪昌,他也想学的一手高超的射箭技术,所以他打算拜飞卫为师傅。飞卫告诉纪昌要想练好射箭首先要练好眼力,能够盯住一个目标,眼睛一下不眨才行。纪昌回到家里认真练习眼力,他躺在妻子的织布机下面,用眼睛盯着织布梭子,一练就是一天。这样两年过去了,他去见飞卫,告诉飞卫自己的眼力已经练得不错了。然而飞卫却告诉他,还要继续练眼力,直到把小的东西看大再来找他。
纪昌又回到家里,用一根头发拴住一只虱子,把它挂在窗口,每天站在窗前,紧紧地盯着那只虱子看。日复一日地看了三年,那只虱子在纪昌的眼睛里,简直就象车轮那么大了。纪昌又去找飞卫。飞卫点点头说:“现在可以教你射箭的本领了。
从此,飞卫开始教纪昌怎样拉弓,怎样放箭。纪昌又苦苦地练了好几年,终于成了一位百发百中的好射手。
感悟:做事情要持之以恒,要从点滴做起,循序渐进,正所谓“江水不择细流无以成大海”凡事要从最基本的抓起,练好基本功,并坚持下去,一定会掌握一门高超技艺。
望洋兴叹--河神识得海神真面目自愧不如
秋天的雨水使河水全部上涨,众多大川、小溪的水都流入黄河,水流汹涌而宽阔,两岸与河中沙洲之间连牛马都分辨不清。于是河神洋洋自得,认为自己就是天下最大的了。很是骄傲,自认为自己是最大的水神,没有什么能与它相抗衡。他顺着水流向东而去,一直来到北海边。向东望去,却看不到水的边际。
于是河神才改变自己先前得意洋洋的脸色,望着汪洋大海对北海神感叹说:“俗语说:‘自以为知道很多道理,没人能赶上自己了。’这正是说我呀。而且,我还曾经听说过有人贬低仲尼的学识,轻视伯夷的节义,开始我不相信。,如果我不到你的门下,我将会永远被有见识的人讥笑了。原来我自高自大,以为谁都不如自己,今天我看到你这样博大,无边无际,要不是我亲自来到你的门前,我将永远不会懂得自己的浅薄无知。” 北海神谦虚地说:“其实我存在于天地间,就好象大山上的小石头而已。而天与地也并不能说是最大的领域,毫毛之末也不能断定是最小的限度。时空的变换根本没有穷尽。你我又有什么可夸耀的呢?”
感悟:世界上无所谓大,也无所谓小,大与小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大,也没有绝对的小。唯一能使我们保持经过对比之后的心理平衡,便是我们要永远怀有一颗谦卑的心。
缘木求鱼--孟子以缘木求鱼为例权齐宣王实行仁政
战国时期,七雄相争,战乱频繁,孟子云游列国,最后被齐宣王封为客卿。有一回,齐宣王和孟子闲聊。孟子问道:“大王,您的战士冒死为您将其他国家打败,难道打败其他国家,您就高兴吗?”齐宣王回答说他这样做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最大的欲望。孟子又追问大王什么才是他的最大愿望,大王不在乎吃,也不在乎穿,更不在乎宫中的珍宝和音乐,大王的最大的愿望是征服天下,称雄于诸侯。
孟子告诉大王如果用武力这种方法来达到目的,就好像爬上树去抓鱼一样,肯定会徒劳无功的。大王对孟子的说法很是震惊,便询问孟子是否真的会有这么严重的情形。孟子对大王说情形会更严重,爬到树上去抓鱼,顶多是抓不到鱼,还不至于有什么危害,如果用武力来满足自己的称霸欲望,不但达不到目的,反而会还会招来祸患。
孟子又举例说明弱国不能与强国为敌,小国不能与大国为敌,齐国不能与天下为敌的道理,告诉齐宣王要实行仁政,正所谓“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只有实行仁政,才能得道百姓的心,才能永立于世,齐宣王最终听从了孟子的主张实行仁政。
感悟:要以德治理国家,赢得百姓的支持与爱戴,政权才能永保昌盛。正所谓“水能覆舟,亦能载舟”要重视老百姓的力量,关注百姓疾苦,急百姓之所急,想百姓之所想。
始作俑者--第一个制作俑来陪葬死人的人不得好报
战国时,有一次孟子和梁惠王谈论治国之道,孟子问梁惠王:“用刀子杀人和用木棍将人打死有什么不同呢?”梁惠王答道:“没有什么不同”孟子又问:“用政治手段将人破害死和用刀将人杀死有什么不同呢?”梁惠王答道:“也没有什么不同”孟子接着说:“现在大王的厨房里有着数不尽的美食,马厩里有着如此多的健壮的马匹,而百姓却天天都挨饿,吃不饱,穿不暖,面黄饥痩,野外躺着饿死的人,这种景象是多么的残忍啊,如此下去,人们会揭竿而起的啊!大王想想,野兽之间互相残杀吞食尚且使人厌恶,那么当权者带着野兽来吃人,怎么能当好老百姓的父母官呢?孔子曾经说过,首先开始制作俑的人,他是断子绝孙,没有后代的吧!您看,用人型的土偶埋葬尚且不可,又怎么可以让百姓活活的饿死呢?”梁惠王听了孟子的的话之后,很受启发,他接纳了孟子的主张,开始采取更多的措施让老百姓的生活能够得到改善,人民都能富足起来,这样国家也能强打起来。
感悟:执政者要时时刻刻为老百姓着想,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一个国家是否真正的富强关键要看百姓的生活是否安康幸福,如果百姓得不到实惠,国家即使很强大,那也只不过是昙花一现,经不起时间的考验的。
食言而肥--鲁哀公借机讽刺孟武伯的不诚信
春秋时期,鲁国大夫权臣孟武伯,说话不守信用,鲁哀公对他极为不满。
鲁哀公二十五年六月,鲁哀公从越国返回鲁国,孟武伯到五梧迎接,鲁哀公在五梧举行宴会,当时有个名叫郭重的大臣也在座,这郭重长的很肥胖,平时颇受鲁哀公宠爱,因而常遭孟武伯的嫉妒和讥辱。但郭重为人忠厚,诚信,是孟武伯所无法企及的。这时,孟武伯借着给哀公敬酒的机会,故意恶心郭重说:“你吃了什么东西这样肥胖啊?”旁边的大臣插话说:“应该罚孟武伯的酒,郭重跟随国君辛苦奔波,你却说他胖,真不像话。”鲁哀公听了,便代替郭重说道:“食言多也,能无肥乎!”他吃自己的话太多了,能不胖吗?”这就是在说孟武伯一贯食言,从不遵守自己的诺言,不受信用,让人信不过。于是饮酒不欢而散,孟武伯也有了弑君之心。
感悟:做人要讲究诚信,对自己说的话要负责任,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更应如此,只有做一个诚信踏实的人,才能在社会的大舞台上演有声有色的人生之戏。
韦编三绝--孔子刻苦学习三次将串连书的牛皮磨断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后世尊称为“圣人”。孔子一生勤奋好学,可以说是活到老,学到老。孔子在晚年时仍然刻苦读书,他晚年喜欢读《易经》。 我们知道春秋时期的书都是用竹简编制而成的,竹简有一定的长度和宽度,一个竹简只能写一行字,多则十几个,少则八九个。一部书要用好多竹简,这些竹简必须用牢固的牛皮之类的带子编起来才能阅读。像《易经》这样的书,当然是有许许多多的竹简编连起来的,因此有相当的重量。
孔子花了很大的精力,把《易经》全部读了一遍,基本上了解了它的内容。不久又读第二遍,掌握了它的基本要点。接着又读第三遍,对其中的精神有了透彻的理解。在这以后为了深入研究,又为了给弟子讲解,他不知翻了多少遍。这样翻来翻去,把串连竹简的牛皮带子也磨断了好几次,不得不多次换上新的再适用。即使读到这样的地步,孔子仍然谦虚的说:“假如让我多活几年,我可以完全掌握《易经》的文与质了。”
感悟:学习要有一种刻苦的精神,如果弄不懂就一定要反复的研读,正所谓读书百遍,其意自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达到“下笔如有神”的境界。
后生可畏--青年人前途无量不可小视
一次孔子在游历的时候,碰见三个孩子,其中两个孩子在打闹,另一个孩子却没有加入打闹的行列之中,而是站在边上观看。孔子觉得很是好奇,就问站着的孩子为什么不和他们一起玩啊。小孩很认真的回答:“激烈的打闹会危及人的性命,拉拉扯扯的玩耍会伤及人的身体,即便是撕破了衣服也没什么好处,所以我不愿意和他们玩,这有什么好奇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