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他在学生子路(仲由,公元前542~前480年)等人陪同下参观前鲁国之君桓公的宗庙。鲁国是有名的周公姬旦的封国,在各诸侯国中它保存西周文物最多,其中有不少文物连见多识广的孔子也没见过。在鲁桓公庙里见到一种欹器——倾斜的器具,他就不认识,便请教看庙人:“请问这是什么器具?”看庙人回答说:“这是放在坐位右边、用来告诫自己的器具。”孔夫子到底学问渊博,尽管他没见过欹器,可是听说过而且知道它的作用和意义,就让学生拿水来灌注欹器。原来,欹器适量灌水能正过来,灌满了水却倒扣过来,水倒空了又恢复倾斜。孔夫子就借此训诫陪同的学生们说:“恶有满而不复者哉。”即什么事都要做得适当,绝对不可做过头。
尽管孔老夫子讲的话不无道理,可是欹器的构造和原理又是怎样的呢?
可惜不仅当时的欹器实物没有流传下来,而且连它的具体构造古书上也没有任何记载。由于这种装置相当吸引人,因此历代都有不少学者去考证和复制它,还做出种种欹器的设计,不过他们都是根据自己的科学技术知识去揣摩的,不能代表孔夫子以前的古人。
现代考古的成就给欹器的来历提供了扎实的线索。1921年,考古学家在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发现了我国新石器时代的一种文化——“仰韶文化”,后来逐渐弄清,它广泛分布在黄河中下游,持续时间是公元前5000~前3000年,大约就是传说中的神农氏炎帝的时代。考古学家发现,仰韶人特别喜欢使用一种好玩的尖底陶瓶来打水。这种陶瓶的半腰有双耳,可以穿进绳索。由于瓶子的重心在双耳以上,因此用绳子挂起来,由于瓶体是倾斜的,将它缒到河里去,它就能自己斜过来让水进去,并不需要摆动它,打起水来很方便。而陶瓶灌水六七成满后,它的重心降到双耳以下,使它能自己扶正,往上提时水不会倾洒出来,要是将它强按到水里去,盛满水后重心就升到比空瓶重心更高的位置,提出水面时,由于倾斜会把水倒出一部分,这种尖底瓶已具备了欹器的条件。后来可能就从它发展成起座右铭作用的欹器,所用的材料也不仅限于陶土,用青铜铸欹器会更精美。
半坡提水壶的力学
你到过农村吗?你见到过用水桶在井里打水吗?你会用水桶在井内打水吗?
用水桶在井里打水看上去容易,但操作起来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任凭你在井沿上晃动绳子,但水桶只能进入小半桶水;只有使劲一摔,把水桶来一个底朝天才能打上满满一桶水;要是水桶能一进入井内水中就能自动汲满一桶水不是很好吗?
这个问题我们的祖先在5600年前已经完美地解决了,那就是半坡提水壶。
西安半坡仰韶文化姜寨遗址出土过很多珍贵文物,其中有几个尖底陶罐,带有耳环,经考证是提水用的壶,它一进入水中就能自动地汲满水。原来半坡水壶重心在壶的上部,进入水中时,重力与浮力组成的力矩使壶翻倒,于是不断进水直到装满。
在船舶进行设计计算时,要求重心越低越好,使稳定力矩始终大于倾复力矩,那时的船是不会翻没的。每一艘船有它的定倾中心,是船的浮力与船横截面对称轴的交点,当定倾中心高于船的重心时船是稳定的,当定倾中心低于船的重心时船就不稳定了。
半坡提水壶由于汲水的需要,它的定倾中心就低于重心,联想到救火时用的救火水桶,它是一个尖底的圆锥体,定倾中心自然低于重心了。
从半坡提水壶的结构可知,我们的祖先在5600年前就已对定倾中心与重心的相对位置有了非常的了解并付诸实践了。
神奇的“虹吸泉”现象
在距江西弋阳城30公里处有一条狭窄的山谷,山坡上有一个面积大约两平方米的小水池,水深不足尺且清晰见底。每隔数十分钟或数小时就会出现一种奇异的现象,池水不是平静的,它和海潮一样,忽涨忽落;所不同的是,涨时不知其来源,落时不知其去向。
对于这奇异的自然现象,人们自古以来就有许多传说,有的说池水是和大海相通的,有的说这是神仙在施行法术,但究竟如何始终是个谜。
在科学高度发展的今天,人们终于揭开了池水的秘密,原来这是一股特别的泉水,有人给它起了个科学的名字叫“虹吸泉”。
为什么叫“虹吸泉”,得先从“虹吸作用”说起。过去汽车司机给汽车加油时往往会将一根弯曲的管子的一端插入桶内油面下;另一端放在桶外,管端低于油面。加油时设法使管子里充满汽油,然后打开下端管口,这时汽油自动被管子源源不断地吸出,自下端管口流入汽车油箱内,管子吸油的作用就称为“虹吸作用”,弯曲的管子被称为“虹吸管”。
虹吸作用的发生是由于充满管子的汽油从下端放出时,管子里出现了近似真空的状态,气压骤降;大气压便将汽油压入管内,当汽油上升过弯曲顶端时,就被吸出。“虹吸泉”的形成也是由于“虹吸作用”的关系。发现“虹吸泉”的山是由石灰岩组成的,石灰岩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碳酸钙,是比较容易被水溶解的一种岩石。
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石灰岩不断被雨水溶蚀,加上其他地质因素的变化影响,在石灰岩的表面和内部,生成了许多溶洞、溶沟,它们的形态千变万化,无奇不有。在某种特定条件下,当溶洞和溶沟发育成满足虹吸条件的形状时,便出现了“虹吸泉”现象,溶洞相当于贮有液体的容器;和溶洞相连的弯曲的溶沟相当于虹吸管。
溶洞贮有上部地表渗透进来的水,当水面上升到溶沟弯曲处的顶端时,溶沟开始向外吸水,直到将洞内存有的水吸干为止;然后溶洞又继续进水……如此循环不已。当溶沟向外吸水时,露在地表外部的与溶沟相通的小池“虹吸泉”开始“涨潮”;溶洞存水被吸干时,就出现“落潮”,涨、落时间的长短,决定于溶洞积水的时间,一般是雨季积水时间快,旱季慢。
由于“虹吸泉”的形态独特,生成条件苛刻,因此只有在非常巧合的情况下才能形成,所以至今在国内外文献上有记载的很少。
恶作剧的魔力
1938年夏天,陕西褒城的一条小河里,河水清澈,中流湍急,西北联大的一个学生刚跳下河去不久,就有一股魔力把他推向中流。
另外一件怪事是,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的飞机场上,一位年轻的姑娘刚下飞机就被一股强大的魔力举上了天空,如嫦娥奔月似的飘然而去。
这两件事看起来很奇怪,一时很难令人理解。其实根本没有什么魔力。早在1726年,瑞士物理学家伯努利就指出,在流体、流动的水或空气中,速度大的地方压强就小,速度小的地方压强就大。褒城的那条小河中流湍急,压强小,岸边的水流速小压强大,从而产生了一个压强差,就是这个压强差的魔力把人推向中流的。那位大学生自然会被吸向中流。
至于那位被举上天空的姑娘,则完全是一个偶然事件,因为正当她走下飞机时,另一架涡轮喷气飞机恰恰在附近着陆,发动机的吸气速度高达每秒一百八十米,由这样大的空气流速所产生的压力差,要把一个姑娘举向天空实在是轻而易举的。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伯努利原理,我们不妨作几个有趣的小实验。
第一个实验,只需要一个漏斗和一只乒乓球。用手把乒乓球托在漏斗中,然后猛力向漏斗吹气,同时将手撤出。手虽然离开了乒乓球,但球却并不下落,无论漏斗口向前还是向下,乒乓球总恋恋不舍地在漏斗口附近不停息地跳动着。一旦停止吹气,乒乓球立即掉下来。这说明了在吹气时,乒乓球和漏斗内壁之间形成狭窄通道,空气流速增大则压强较小,而其他地方因气流流动缓慢,压强就大。
第二个是把两个盛糖果的空纸盒,用两根线挂起来,相距约五厘米左右。当你向这两个纸盒之间用力吹气时,由于空气流速增大,压强变小,结果是它们相互靠近,而且吹气越猛,两个纸盒靠得越近,甚至并拢起来。
第三是把一只乒乓球用胶粘贴在一根线上,提着它放进已经拧开水龙头的急流中,结果球并未被急流冲到侧方,即使因为重量而离开急流,仍然迷恋于急流之中。
基色猎熊与剡溪捕鱼
美国小说家杰克·伦敦曾写过一篇著名小说《猎熊的孩子》,文中描述了聪明的小孩基色猎熊的故事:“……基色威风地说:“男人们,快带着狗和雪橇,顺着我的足迹,走一天,在那里有一只母熊和两只小狗熊的肉,等你们去取。”
他的话大家都不相信,打白熊,而且是打带着小熊的母熊,是要冒很大风险的,基色怎么能完成这个奇迹呢?但女人们说,基色的确是带了小熊的肉回来的。……人们终于把基色打死的熊拖了回来。
基色猎熊靠的是什么呢?基色自己介绍道:“拿一块鲸油摆成一个小穴,把紧紧弯曲着的鲸须嵌在这个小穴内,再用一块鲸油封牢。然后拿到冷空气中,就成了一个冰冻的小球。熊吞了这个小球,油融化起来,鲸须就在它的肚皮里伸直起来,熊就不好过了。当它十分难受的时走近它,用矛将它杀死。”
原来,聪明的基色是利用了鲸须的弹力来捕猎白熊的。弹力可以猎熊,也可以捕鱼。
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有两句诗:“湖月照我影,送我到剡溪。”剡溪是浙江省境内曹娥江的上游,东晋画家顾恺之叹为“千岩竞秀,万壑争流”,白居易称之“东南山水越为首,剡为面”,山清水秀,景色迷人。那里的人们勤劳、智慧,捕鱼除撒网、下钩、放鱼鹰、灯光诱捕外,还有用竹片。
浙江四明山、会稽山自古就是著名竹乡,剡溪一带竹的品种比较有名的就有17种。东晋时竹编技术已相当发达,当时王羲之的好友许询对剡溪的竹扇题过一首绝句:“良工眇芳林,妙思触物骋;篾短秋蝉翼,因助望舒景。”利用竹子是剡溪儿女长年积累知识的创造。
怎么利用薄竹片捕鱼呢?
首先把薄竹片弯成环状,用香饵固定,趁月色乘小划子在溪中放线,线上挂着一个个薄竹片环。夜里鱼闻香咬饵,薄竹片环随即弹开,撑住鱼嘴挂住了鱼。基色用鲸须弹力猎白熊,剡溪人用薄竹片弹力捕鱼,一中一外,一南一北,各有巧妙,却都是利用弹力为人类服务。
水为什么抽不上来
有一天,意大利物理学家托里拆利挖了一口深井,并装上抽水机。然而没想到的是,水怎么也抽不上来,这是为什么呢?为了揭开这个谜,他找来了一根约一米长的细玻璃管,一端封闭,从另一端灌满水银,然后用食指按住开口的一端,把玻璃管倒放入盛有水银的器皿中,放开食指,只见管中的水银面降到比管外器皿的水银面大约高76厘米时就停止了。
托里拆利又把玻璃管倾斜起来,进入管内的水银虽然多了一些,但是管内的水银面与管外水银面垂直高度仍然约76厘米。这些实验使托里拆利联想到,玻璃管里的水银柱上面没有空气,水银柱虽然有重量但是并没有落下来,说明器皿中水银对管内的水银柱有一个向上的托力。
这个托力在数值上等于76厘米高的水银柱的重量。但是托力从何而来呢?找不到别的可能性,于是他肯定这是大气在器皿里水银面上产生的压强而产生的。如果把玻璃管延长十几米长,把管中的水银用水代替,用同样的方法实验,管中的水面降到比皿中水面大约高10米时就停止了。这就说明大气压强相当于10米高的水柱产生的压强,当井深超过10米时,大气压强就无力把水压到井口了。
马德堡半球
一般成年人的身体将受到20吨重的压力,这岂不是要把人压瘪了吗!德国马德堡市市长奥托葛利克做了一个实验,他先用铜做了一个很薄的球,当从球内抽去空气时,铜球被大气压瘪了。他又做了一个十分坚固的空心铜球,分为两个半球,并且密封起来,然后把球内的空气抽光,整整用了16匹马拚命向两边拉,才勉强把球拉开。这就是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
如果把铜球的活塞转动一下,让空气冲进球内,那就用不了多大力量也能拉开,这是因为流入球内的空气形成向外的压力能够抵消球外大气压力的影响。由于我们处在大气之中,所以感觉不到大气的压力,是因为我们身体里外的压力达到了相互平衡。
一袋水,用嘴噙着袋上的小口慢慢地吹气,塑料袋会慢慢地鼓起来。如果在桌子上放一个结实的大塑料袋,上面放着一桶水,如果说人能够用嘴吹鼓袋子,把水顶起起,大概谁也不会相信。早在十七世纪,帕斯卡就指出,液体压强的传递规则不仅适用于液体,同时还适用于气体。塑料袋的面积比起吹气口来说要大得多,吹气的压强按其原来的大小传递到整个塑料袋的各个方面,经过不断地吹气,空气产生的总压力就可以把一桶水顶起。
楚霸王能举起自己吗
楚霸王项羽是个有名的大力士。传说,有一天,项羽为了显示自己的力气,举行了一次力气比赛,比赛的项目有些奇怪,参加比赛的将军们既不拉硬弓,又不举鼎石,而是每个人端坐在椅子上,看谁能用手扳着椅子把自己举起来。据说众将皆输,唯独项羽一人取胜。
楚霸王真能把自己举起来吗?牛顿第三定律告诉我们,这个传说毫无科学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