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雅
经过高考的筛选,能考入重点高校的学生的水平几乎差不多,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来自贫困地区的学生由于教育基础薄弱等原因,很可能从当年的天之骄子变成年级的倒数。缺乏自信心成为这些学生成长中的心理障碍,甚至有可能造成自动退学的严重后果。因而真正做到分析每位学生个案,切实加强辅导员深度辅导工作,成为辅导员工作的当务之急。
案例描述
学生Y是我所带学生中家庭经济最贫困的一个。一天,我突然收到Y的一条短信:“老师,想请你先别和我家里说我不上学的事,我暂时还不想让他们知道,我母亲正生病,我不知道她具体情况怎么样,只是不想让她太伤心,希望你能帮我这最后一个忙,谢谢你了。”他这是离校出走了!“帮我最后一个忙”这个尖锐的字眼更是让我心中一颤!我立即把他们宿舍同学和班长支书找来了解情况,并发动全宿舍的同学去附近网吧寻找,但都没有找到。之后我让全班同学给他发短信,表示希望他回来,担心他在外面的生活。终于在晚上8点钟左右电话通了,他请我帮忙办退学。我把其他话题都放下,只是问他现在怎么样、住什么地方、冷不冷等,他有些感动,但仍不肯回校。这之后我一直与他保持联系。我担心他情绪不稳定出现危险,也怕他父母真的承受不起,所以暂时向他父亲隐瞒了这件事。我告诉他,如果两周不返校,办理了自动退学就一定要通知家长了,让他先给父亲打个“预防针”。他很紧张,问我最晚什么时候通知家长?然而他不小心把这条短信发到他父亲手机上了。他很在乎家人,怕母亲病情加重,再次请求我帮忙隐瞒,我怕伤害他也照做了,通话时只跟他父亲说是要通知家长他英语太差。这期间我始终向他讲学校的学位政策,分析他的自身情况,包括将来的前途。当他有回校意愿时,我立刻联系他父亲说明事情真相,以期得到家长的理解与信任,同时他父亲也支持我劝说他回校后接受心理咨询。最终他于离校后的第8天返校,未超两周,没有办理退学手续。
案例分析与总结
当代大学生面临着来自各方各面的压力,还未走向社会的他们会因此陷入迷茫。小山村里的宠儿来到大城市的高校,对环境的不熟悉,对自己的不自信,让他们心理失衡。面对这样的特殊学生,我们需要分析其自身特点,选择他们能够接受的方式,尽全力去帮助他们。
善于发现,出现问题早下手。要成为一名合格的辅导员,首先要对自己的学生十分了解,其次要时刻关注学生动态,出现问题早解决。任何一个心理问题引起的突发事件,都不是偶然的,早期教育得当,能够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刚上大一时Y就比较沉默寡言,不愿意跟同学交流。他喜欢自己骑车游山玩水,也会包夜上网,但只是聊QQ写日志,不打游戏。早在刚入学两周,我几次都发现他晚归,有一次我等到将近凌晨一点,直到他用宿舍电话打我手机告诉我他回宿舍了。他的同学反映他还总失眠,据他说,高考前紧张时期也失眠,还吃过治疗药物。后来通过谈话我了解了他孤僻的性格,于是多加关注他的行为;得知他学习吃力,我把自己的随身听借给他学英语,派同班英语好的学生帮他;了解到他贫困的家庭状况,把学校的每项资助都留给他一个名额。然而期末考试他的英语仍仅得了36分,GPA不到2,这与他高中时的全校第一形成巨大落差。也许是因为对我和同学们的悉心帮助心存感激,也或许心中有了责任感,自第二学期开始,将近一年的学习中,Y的学习状况有了改观:上课坐第一排,每一科笔记都做得十分详细,上课也尽可能积极回答问题。现在想来,正是这些早期的人文关怀,奠定了师生间信任的基础,很大程度上方便了后来他离校过程中说服工作的开展。
善于表扬,帮助学生树立信心。适当的表扬,可以使学生明确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增强进取心和荣誉感。当Y的学习状态有所好转时,我经常在年级会、班会上点名表扬他,找他谈话时也给他很大的鼓励。这些表扬使他在心中开始萌生自信,而在后来我劝说他回来让他动摇的过程中,只不过是把他潜藏在心中的自信一点点挖掘了出来。
换位思考,建立相互间的信任。换位思考是人对人的一种心理体验过程。将心比心,设身处地,是达成理解不可缺少的心理机制。它客观上要求我们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如情感体验、思维方式等与对方联系起来,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思考问题,从而与对方在情感上得到沟通,为增进理解奠定基础。它既是一种理解,也是一种关爱,同时能换来对方对自己的信任。离校退学去外地打工,是Y自认为“迫不得已”的行为,他认为自己的行为一定不会得到大家的认可。这个时候如果有人理解他、关心他、帮助他,便能建立相互间充分的信任。
逆水推舟,进行反向心理诱导。心理学家詹姆斯·鲁滨逊说过:“人都有逆反心理,如果对他的欲望禁止得越严厉,他实现欲望的信念就越强。”Y几次离校,我曾批评过他,但后来我发现他不是贪玩,而是一种心理上的弱势。在与他交谈中,我提醒他可以在山水中读一些英语美文,既能陶冶自己,也能提高英语水平。在他决定退学时,曾给我发短信说他没用,没有勇气。我告诉他:“你敢选择自己想走的路,已经比别人多了百分勇气,然而这条路对不对是需要再分析的。”从短信交流过程中,帮他寻找他的人生道路。
自我比较,发觉自己的进步。在学生失败没有自信时,要教会学生学会看到自己的优点和进步,建立信心,尽量避免将他们与和自己能力相似的人做比较。第二学期起,Y的每一点进步都得到了我和学生们的肯定,这为他离校后在短信交流过程中树立信心奠定了基础。当他感到自己的努力没有收获,成绩没有明显提高,别人努力学习成绩就能那么好,自己就不行时,我告诉他,任何人都不能一口吃成个胖子,尤其是英语学习,是日积月累的过程,况且还有其他同学来借你的课堂笔记,老师课堂提问别人都没回答只有你答出来了,这已经是很大的进步,已经比别的同学强了。他自卑心理逐渐减轻。
与家长沟通,征得家长协助。学生的身心健康是家长最关心的。当家长知道他离校后,我立刻把Y在学校的表现详细向他父亲汇报,并表示对他心理状况的担忧。在我和家长的耐心劝导下,Y返校并主动去心理咨询室寻求进一步帮助。
案例拓展
目前,Y情绪稳定,按时到课,主动上自习,生活作息正常,成绩稳中有升。虽然成绩的进一步提升仍是一个漫长持续的过程,但他自己和我,以及他的同学们都相信,按照现在这样努力下去,他一定会顺利毕业。
这一案例使我深深地体会到,辅导员只有在学生工作中仔细分析每一位学生的个案,用心去体贴、感化学生,做好辅导员深度辅导工作,才能把学生工作做好。用自己的爱心与耐心必能换来学生的认同。作为一名辅导员,在能够帮助甚至拯救一个学生的心灵的时候,我体会到了自己的价值,感受到了快乐。和学生在一起,让学生的心更富有是我最幸福的事。
(作者单位:北京化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