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鳃鳗的嘴形很奇特,圆圆的像吸盘一样,里面长满了锋利的牙齿,但是并没有颌的构造。七鳃鳗在其个体发育的早期阶段生活在河流或湖泊的底层水域中,用它的吸盘一样的嘴吸食细小的动物。当它发育完全之后,生活方式则转变成寄生生活,用吸盘状的嘴吸附在其他鱼类的身体上,再用它那锉刀一样的锋利牙齿从宿主身上锉开一个窟窿,然后钻进宿主体内吸食血液。有时,七鳃鳗在宿主尚未死亡之前就放弃了它并另寻新的受害者;也有的时候,七鳃鳗会一直寄生在这条鱼体内直到它血枯身亡为止。
实际上,七鳃鳗是地球上某种最早期的脊椎动物——无颌类的一种极度特化了的孑遗,它们的特性表现在许多方面。例如,它们没有骨质的骨骼或骨甲,这显然是由于为适应寄生生活使骨骼退化的结果。不过,我们还是可以从七鳃鳗那十分原始的一般特征上对最早期的无颌类脊椎动物的状态豹窥一斑。
七鳃鳗还有一个近亲叫作盲鳗,后者退化得连眼睛都没有了。它们都是没有颌构造的脊椎动物,属于无颌纲,与地球上最早出现的那些无颌类脊椎动物非常相近。通过七鳃鳗,我们大致可以想像出5亿多年前的那些古老脊椎动物的样子和生活状态。
七鳃鳗的寿命大约只有7年的时间。为了研究七鳃鳗,科研人员捉了一些繁殖期的七鳃鳗,给它们注射了一种十分特殊的无毒色素。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已经了解到这种物种是完全没有攻击性的。
这些被作上标记的七鳃鳗又被放回了原处。不过,它们似乎并不介意这个,随随便便就跑到别的巢穴去繁殖了。
通过这些研究,工作人员不但知道了七鳃鳗是没有领域的,而且还了解了它们的自然寿命。不幸的是,随着环境污染水平的提高,七鳃鳗的数量正在急剧减少,这种宝贵的活化石也已加入了濒危物种的行列。
比看起来更古老的菊石
一听到“菊石”这个名称,你一定会以为这是一种石头。它真的是石头吗?如果不是,那是什么东西呢?
在海底世界里,有一种能利用身体里分泌出来的石灰质来建造居所的动物。因为它们的身体柔软,所以被动物学家称为软体动物。菊石就是其中最古老的一种软体动物。
公元88年,罗马博物学家普力尼第一个在著作中提到菊石,他把菊石称做阿蒙神的角。
阿蒙神原来是埃及的风神和空气神,后来被尊为第一创造神。它呈人形,头戴皮王冠,上面插着两根长羽毛,手里持着一根权杖,有时也以公羊和鹅的形象出现。在埃及诸神中占有显赫的地位,被称为国神。阿蒙神头上长着的螺旋形角,与菊石的盘绕状外壳惊人地相似。
公元前2000年的千禧年后,古埃及突然兴起了一阵崇拜阿蒙神的热潮,而阿蒙神的代表符号,便是有两只弯角的白羊。因而普力尼将菊石视为圣石,认为它有唤起预示未来的梦幻的魔力。
菊石最早出现在距今约4亿年前,因而,它比恐龙的出现还要早1.7亿年。
菊石是由鹦鹉螺演化而来的,属于头足类动物,运动的器官在头部。它身体外有一个硬壳——这是它自己建造的蜗居,与鹦鹉螺的形状非常相似。在头足类的进化过程中,除鹦鹉螺外,其他的种属已不再背负着一个沉甸甸的硬壳,而是轻装前进。按照鹦鹉螺的运动方式推断,菊石也是一种游速不快、运动连贯性很差的动物。
菊石贝壳的形状多种多样,有三角形的、锥形的和旋转形的,其中以旋转形的壳最多。菊石的壳也分前、后、背、腹;开口的一方为前方,原壳处为后方。旋环的外部为腹,与腹部相对应的面为背。
科学家认为,菊石的外壳中含有气体。这些气体的密度可以通过变化来控制菊石的浮力——确保直立且不会在高压下破裂。与现在的鹦鹉螺相似,菊石可能是依靠喷气推动来移动身体并迅速逃离危险的。菊石外壳呈典型的盘旋状,体管将血液从壳的尖端压到住室内。住室中生活着长有触角的软体部分。
中国西藏的珠穆朗玛峰地区,由于在2亿多年前,古喜马拉雅海由于造山运动,地壳上升,海底变成了高山,在那里发现了大量的菊石化石。
18世纪前,人类似乎还没有意识到菊石的科学价值,那时人们认为地球只存在了几千年。18世纪后,随着现代地质概念的形成,菊石的重要性突显出来。在科学家看来,它的价值甚至远远超过了恐龙。
菊石和恐龙同时在侏罗纪和白垩纪大量繁衍,但随着恐龙逐渐消失并在6500万年前最终灭绝,菊石也难逃劫数,继而从这个世界上奇迹般消失。
海底的那些“花儿”
在海底的岩石上,生长着一种四季盛开的“海菊花”,它就是海葵。其实啊,海葵是一种动物。它色彩艳丽,长着许多细长的触手。当触手在水中不停地摆动的时候,就像随风拂动的花瓣。
海葵看上去好似一朵无害的柔弱的鲜花,但实际上却是一种靠摄取水中的动物为生的食肉动物。它的呈放射状的两排细长的触手伸张开来,在消化腔上方摆动不止就像一朵朵盛开的花,非常的美丽,向那些好奇心盛的游鱼频频招手。虽然不能主动出击获取猎物,但是当它的触手一旦受到刺激,哪怕是轻轻的一掠,它都能毫不留情地捉住到手的牺牲品。海葵的触手长满了倒刺,这种倒刺能够刺穿猎物的肉体。它的体壁与触手均具有刺丝胞,那是一种特殊的有毒器官,会分泌一种毒液,用来麻痹其他动物以自卫或摄食。看来,海葵鲜艳动人的触手对小鱼来说,其实是一种可怕的美丽陷阱。海葵所分泌的毒液,对人类伤害不大,如果我们不小心摸到它们的触手,就会受到拍击而有刺痛或搔痒的感觉。假如把它们采回去煮熟吃下,会产生呕吐、发烧、腹痛等中毒现象。因此,海葵既摸不得也吃不得。
有的海葵还喜欢被寄居蟹驮着到处走,这样海葵可以吃到更多的东西,而它们有毒的触手又可以吓跑寄居蟹的敌人。有趣的是,当寄居蟹长大了,旧壳装不下它,须要另换新壳时,寄居蟹一定要把它原来的搭档也移到新家上去。
海葵遇到敌人时,会收缩身体,把触手全部缩进体内。要想海葵恢复原状,就需要再等待几个小时。这样,进攻者常常就会失去耐心,很不情愿地离开了。海葵是不是很聪明呢?
海葵有毒,所以很多鱼类都不敢靠近它。可是,有一种不起眼的小鱼——小丑鱼却敢生活在它身边。小丑鱼在海葵中进进出出,一遇到危险就会立即躲进海葵里。当然,它们也会负起清洁打扫的责任,为“房东”海葵及时除去泥土、寄生虫和其他杂物。
海葵虽然能和其他动物和平相处,但也时常为附着地盘、争夺食物与自己的同类进行争斗,常常出现一方把另一方体表上的疣突扫平或把触手拔光的争斗场面。
最近,科学家还发现海葵是寿命大大超过海龟、珊瑚等寿命达数百年的物种,是世界上寿命最长的海洋动物。科学家发现,它们有的年龄竟超过2100岁。它们可真算得上是老寿星了!
乱冲乱撞的旗鱼
在印度尼西亚至太平洋中部的诸岛,以及日本南部的海域中,生活着性情凶猛不亚于箭鱼的旗鱼。它是热带和亚热带大洋性上层鱼类。第一背鳍竖展开来,犹如一张开阔的船帆,露出水面可乘风缓行,像随风飘展的旗帜,被人类形象地称为旗鱼。
动物中的游泳冠军非旗鱼莫属。它在辽阔的海洋里经常疾游如飞,最快的游速每小时可以超过120千米,比轮船的速度还要快3-4倍。
旗鱼快速游泳时,背鳍折叠于背沟之中。如果正常快速游动,需要减慢速度时,将旗状背鳍竖起,阻力增大,就可以降低游泳速度。
旗鱼是肉食性鱼类,生性凶猛,经常闯进其他鱼类的队伍里吞食其他鱼类。它用剑一样长的长嘴东坎西刺,用剪刀般的尾鳍左击右摆,身边的鱼很快就被它撕扯得遍体鳞伤,成了它的盘中餐。
这是一群正在觅食的小鱼,它们像游走在平静的大海里的鲨鱼一样,丝毫没有注意到即将到来的“暴风雨”。一只凶猛的旗鱼就是靠着小鱼群的疏忽,用它那长长的嘴巴搅乱它们的队伍,再乘乱将它们捕食。
旗鱼不但动作敏捷,而且非常聪明。这是一只正在寻找目标的旗鱼,也许是因为太饥饿,也许是太贪吃,不小心上了诱饵的当,一嘴咬在了鱼钩上。却只见它迅速地朝水平方向游,然后用力跳跃并马上回转身体,这样鱼钩就被它甩掉了,从而逃过一劫。
它做着那看起来似乎娴熟的动作,显得从容不迫。也许是逃生的本能,也许是丰富的经验,但这一切,却依赖于它的聪明。
旗鱼是大洋性洄游型暖温水大型鱼类,世界上共有13种,主要有太平洋蓝旗、大西洋蓝旗、剑旗等。它们随着季节的变化,每年都会进行数万里的“候鸟”般的迁徙旅行,以完成它们的生殖、索饵和顺应气候变化。旗鱼具有相当规模的集群性,祖孙数代集体旅行,常常会尾随在其他食物链的后面,而形成范围广阔的旗鱼鱼汛和渔场。景象十分壮观。
欺软怕硬的鮟鱇鱼
在海洋的深处,是感觉不到昼夜变化的,因为阳光不能透过深深的海水照到这儿,所以这里始终是“黑夜”笼罩。处在这深海之中,就像是置身在墨水中一样。
然而,黑暗的深海世界并不是生命的禁区,仍然有不少的动物在这里生存,这里同样存在着生存竞争。
在海底深处,一些微弱的光亮若隐若现。这黑漆漆的深海世界中,怎么会有星星点点的微弱亮点呢?有的亮点基本固定不动,有的亮点在作小幅度的摇晃,有的亮点则四处游动。原来这是一些海洋鱼类发出的光线。可它们为什么要发光呢?原来,有的鱼发光是在向同伴打“信号灯”,以便于确定彼此的位置;有的鱼发光,则是利用一些鱼虾的趋光性,实行诱捕。
这是一条有点怪模怪样的鱼。一张嘴大大的,那背上的鳍更是与众不同:一般的鱼背鳍是连在一起的,可它的背鳍那前面的几根鳍条却是彼此分开的,特别是最前面的一根,又细又长,一直伸到大嘴边,真像一根“鱼竿”。更让人感到新鲜的,是那“鱼竿”的末端,放出淡黄色的荧光,一闪一闪的,极像一只小小的“灯笼”。这就是鮟鱇鱼,也叫“灯笼鱼”。
这鱼笨“手”笨“脚”的,根本抓不到那些游动迅速的鱼虾。不过,笨“鱼”自有笨办法,看看它的“高招”。
这条鮟鱇鱼把自己埋进了海底的沙子中,只留带“灯笼”的“鱼竿”露在外面,还不断地摇晃着。几条小鱼小虾见到那晃动的小亮点,以为是什么好吃的东西,纷纷游拢过来。一条鱼为了抢先,不顾一切冲上去要吃掉那小亮点。时机到了,鮟鱇鱼忽然张开大嘴,一股水流直往它嘴中涌,那“鱼竿”也被它猛然吸进了嘴中。小鱼身不由己,就这样被吃掉了。这次“垂钓”结束后,鮟鱇鱼又将身子埋进沙子里,重新开始等新的猎物来上“钩”。
鮟鱇鱼还能自己“关灯”。当遇到不喜欢吃的食物,或遇上敌害,它就把“钓竿”一收,把探照灯含在大嘴里,周围顿时便是漆黑一片了。
鮟鱇鱼是欺软怕硬的,当它遇到一些凶猛的鱼类时,就不敢和它们正面交锋了。它会迅速地把自己发光的“钓竿”塞回嘴里,趁着黑暗转身就逃。
雄性鮟鱇鱼是海洋动物里最懒惰的丈夫。它一旦找到合适的对象,就此“许配终身”——将牙齿深深地扎入“妻子”的身体,并依附在“妻子”身上,终身随着雌鱼一起漂泊、生息。它依靠直接吸取“妻子”的体液维持自己的生命,成为“好吃懒做”的丈夫。这种奇异的婚配,在生物中或许是绝无仅有的。
自然界的“神射手”
在印度洋到太平洋一带的热带沿海,有一种生活在碱性河流中的小鱼,也是一种中小型的观赏鱼类。它们身体侧扁,嘴比较大,可以伸缩。下颌突出,眼睛也非常大,在头的前半部。它们身体颜色搭配非常美丽,身体呈橄榄绿色,有几条粗的石青色条纹横在背部,尾部淡黄色,非常的漂亮。这种鱼虽然个子不大,可是却有很大的本领,就是能把水从口里射出去,这种鱼就是射水鱼。
射水鱼的口腔上边有一条小沟,当射水鱼用长舌头顶住这条小沟时,小沟就变成了一个“高压水枪”。要射击时,射水鱼就把水吸进去,两腮用劲一挤,吸进去的水就会顺口快速喷出。
众所周知,大部分捕食昆虫的鱼,只吃水中的昆虫,对于停留在岸边和掠过水面的陆生昆虫是不闻不问的,而有“神射手”之称的射水鱼却自有一套捕食昆虫的高超技巧。它可以用喷射出的水,去击中停在伸出水面、长在岸边的草木上的小虫子,还可以射击在水面上低空飞动的昆虫。射水鱼喷射的水柱可达1米射程,而且几乎百发百中。这种特别的习性,在水族世界中是绝无仅有的。
这是一条在水中摆动着尾巴朝前游动的射水鱼。迎面游过来一只小虫子,射水鱼把嘴一张,把小虫子吸进了肚子中。然后,它竖起身子往上游,贴到了水面,一双小眼睛透过波纹起伏的水面,观察着水面以上空中的情况。看来,刚才那一只小虫子,肯定还没有填饱它的肚子,所以它还想找些别的东西吃。
真是想什么来什么,正巧,一只不要命的大花蚊子“嗡嗡”地叫着,从岸边的树林中飞了出来。不知道它刚刚从哪个倒霉的动物身上盯过,此刻,它的肚子鼓鼓的,一定吸了不少血。大概是吃得太饱了,落在一棵小草上歇息。而那棵小草的下面,射水鱼正抬起头、尾朝下,把嘴瞄准了大花蚊歇脚的那片草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