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恒毅离开流华殿之后,李恒杰让人把碗筷收好,然后换了身衣服。
师傅应该快来了吧,他心想。
这时候,太监王成禀报道:“殿下,到了。”
李恒杰出了正殿,进了旁边的偏殿之中。在进去之前,他向四周看了一眼,在流华殿服侍的宫人都退了下去,这让流华殿更加冷清萧瑟。
多亏了这偏僻冷清,才能让师傅进出自如,让我们的会面不被打扰。
进了偏殿,他的师傅已经坐在一块青纱后面。李恒杰在他师傅面前盘腿坐下,拜了一下:“恒杰见过师傅。”
青纱后面传出稳重且波澜不惊的声音:“见过三皇子殿下。”
李恒杰说道:“师傅今日来访,有何吩咐?”
那个声音继续说道:“我今日前来,并无要事。只是想再嘱咐殿下,殿下想要成功,关键还是在一个忍字。殿下你我努力多年,不能为一时冲动而付诸东流。俗话说,小不忍则乱大谋。”
“恒杰不是有意去陷害夏中郎的。”
“我指的不是这件事。”
“恒杰也没有因为二哥功高显示出嫉妒之情。”
“殿下并没有做错什么。以往殿下冲动,那是因为殿下年纪还小。如今殿下长大了,更要懂得什么是宠辱不惊,要做到心如止水。”
“恒杰谨记师傅的教诲!可是师傅,如今二哥得胜回朝,契丹北面称臣。大哥一直受父皇倚重,而且大哥和二哥又兄弟一心,恒杰担心怕自己一直没有机会。”
“我已经抛出一枚棋子,看看他能使棋局走向如何。”
“那师傅,恒杰此时应该做些什么?”
纱帐后面的身影此时捻了一下唇上的胡须,说道:“行到水深处,坐看云起时。”
送师傅走后,李恒杰在院子里伸了个懒腰。哎,一会儿还有一个更艰巨的任务呐。
这时候,王成过来向他禀报:“三皇子殿下,欧阳师傅请您去国子监说该检查殿下的课业了。”
李恒杰伸展了一下,心想,现在要去应付这个师傅喽。
这日早朝过后,李嗣行在宣政殿宣李恒毅觐见,想问李恒毅对前几天派给他关于造船的事有什么想法。他看见赶来的李恒毅满身寒气,赶紧让高贺给李恒毅上了一杯热茶并赐坐。
李恒毅双手接过茶水,说道:“儿臣多谢父皇。”
李嗣行笑了笑,“毅儿在朕的面前不要讲这么多礼数了。朕今日宣你前来,是想问问你关于朝廷上打算造一批船的事,你对此事有和看法?。”
“回父皇,现如今我大唐商贸兴盛,各州县的来往日趋频繁。战后四月,南北各地正需要船舶调配物资,互通有无。儿臣以为,应在一个月之内把所需的船只造好,一来可以赶在入冬河水结冰之前把冬季物资运往各处,二来,等来年开春河水融化之后便可马上使用。”
李嗣行非常满意李恒毅的回答,说道:“嗯,毅儿说的很有道理。你说要造什么样的船合适呢?”
李恒毅思量了一下,答道:“回父皇,我大唐现有的船舶多以舰船为主,主要用于水上作战,若是用来运送商品物资的话就小材大用了。如今造船当造货船,虽然运送物资可以征用民间货船,但怕一些不法商人趁机肆意抬高水运价格。如果这样的话,只怕一些本身微不足道的货物也会让百姓承受不起。”
“嗯,有道理,你继续。”
“儿臣想,如果朝廷现在造一批船,忙时可以减缓漕运压力,运送货品,闲时官府还可以对外租赁,取得额外收入。”
李嗣行听到李恒毅这番言论,对他刮目相看,原本认为他只会带兵打仗,没想到对治理国家还是颇有头脑。
“好!前些日子朕还为工部上凑申请造船一事有些犹豫,朝廷现在国库吃紧,用银子的地方要处处仔细。工部尚书许安明虽在奏折里面说明了缘由,但是却没有你分析的这么透彻。朕今日就把这件事情交给你去督办,责命你一个月以内,把这批船给建好。”
李恒毅跪下回到:“儿臣领旨。”
李嗣行摆了摆手示意他起身,“毅儿,眼见天气越来越寒冷,建造船舶这件事上你只监管督促,跑腿的事就交给工部吧,更何况还有个徐安明呢。像监督造船这样的大事,朕让一个可信的人去,朕也能安心。”
“儿臣绝不会辜负父皇的信任!”
李嗣行继续说道:“对了,夏炽在新州近来如何,契丹那边有无异动?朕唯恐此次我大唐大败契丹,契丹虽向我大唐称臣,年年纳贡,许诺十年不犯,怕契丹蛮族也是在休养生息,然后出尔反尔,无视条约,再次突袭我大唐。”
李恒毅听到父皇提起夏炽,心中泛起波动,回道:“请父皇放心。有夏将军坐镇边疆,契丹不敢再犯。现如今两边边境的百姓都渴望安定,别说现在契丹没有这个实力,即便是有,民心所向,契丹照样兵败将亡。”
李嗣行抬头望向案几前方摆在地上的香炉,仿佛夏炽就站在那里。“哎,倘若朕没有这些顾虑,也不会准了那道奏折,只把夏炽留在边疆。你和他一同长大,亲如兄弟,现如今他不能回京,怕是你的心里也不好受吧。”
夏炽不能回京,这是李恒毅最愧对夏炽的;不只是夏炽,对不起的还有锦漪和夏伯母。自己在这件事上的自私一直折磨着李恒毅,回京三个多月了,他知道不仅是锦漪每时每刻地想念着夏炽,自己又何尝不是天天惦念着夏炽呢?与夏炽在新州相别的那一幕常常萦绕在李恒毅的脑海中。边境冷落,黄沙蔽日,他率领着六万精兵要往南而去回到繁华富饶的中原故乡,留下夏炽和其余几千人马在偏远的新州。二人离别之际相顾无言,李恒毅从夏炽坚毅的眼神中读出夏炽的决心。君臣父子,家国天下,李恒毅钦佩夏炽为国为民甘之若饴的精神。每当有人提起夏炽,李恒毅的心中都会波涛汹涌,他饮了一口茶来平复一下心情,回到:“回父皇,夏炽没能和儿臣一同回京,儿臣的确倍感遗憾,但是国之所需,不只是夏炽,儿臣在父皇需要的时候同样也会肝脑涂地!”
李嗣行见李恒毅陈词激昂,知道夏炽没能回京是他的痛处,于是安慰道:“毅儿的孝心朕是知道的。朕并没打算让夏炽一直留在新州,朕还需要夏炽这个得力干将不是。”李嗣行对他微笑了一下,接着说道:“至于夏炽,长则一年,短则半年,等北边真正安稳了,朕就召他回京!”
李恒毅答道:“儿臣替夏炽谢过父皇。”听了李嗣行的话,他心想,阿炽,到时候无论如何我都要你回京,不管怎样,你也要为锦漪想一想啊。
李嗣行见没有多余的话要跟李恒毅说,就命他退下了。
待李恒毅退出宣政殿之后,高贺为李嗣行新泡了一杯茶,端到了他身旁。“皇上,刚才皇上和梁王殿下谈话也谈累了,喝口茶润润嗓子吧。”
李嗣行接过茶碗说道:“朕今日同毅儿讲的话有些多了。”
“是皇上提起夏炽将军便想起了夏良斌将军吧。”
李嗣行站了起来,踱步到墙上挂的乾坤剑旁,看着剑鞘上的纹路,说道:“哎,良斌他随朕征战沙场数十载,鞠躬尽瘁,没想到惨死在契丹人的刀下。”说到这,李嗣行闭上双眼,表情凝重。
“现如今朕又把夏炽留在新州,但那是不得已。哎,无论如何,朕总觉得愧对良斌啊。”李嗣行取下乾坤剑,手握剑柄,把乾坤剑从剑鞘里抽出一截。乾坤剑刃如秋霜,出鞘的声音清脆悦耳,锋利地剑锋在李嗣行的脸上折射出一道银光。
高贺说道:“皇上不是也重用将军的弟弟夏良才夏中书了么,还把夏中书的公子提为亲府郎将。”
李嗣行收起乾坤剑说道:“良斌不在了,朕能为夏氏一族做的只有这些。你还别说,夏良才他还真不负重望,上任以来,为朕分担了不少朝政啊。”
高贺接过乾坤剑,小心翼翼地挂回到墙上。“夏氏一族人才辈出,皇上重用夏侍中不仅是告慰夏将军,也是任用贤才啊。”
李嗣行被高贺的伶牙俐齿给逗笑了。
大雪时节已过,东都洛阳的天气愈发干燥寒冷。凛冽的寒风肆意敲打着宫墙,仿佛是要把它推倒一样。
夏砺往掌心呵了口气,然后迅速地摩擦双手,冰冷的双手终于有了些温度。宫城的西北隅历来是皇子和公主的居所,也是他主要负责巡视的地方。目前李嗣行还未封其他嫔妃,太子居东宫,梁王居王府,三皇子天天穿梭在朝堂,流华殿和国子监,后宫中只有皇后和公主,不免冷清。即便如此,他也不敢掉以轻心,行至可疑之处必一探究竟,遇到偷懒放松的手下也必指责纠正,他认为能担任亲府郎将之职,是皇上对他的信赖,让他分担后宫的安危。
那晚告别李恒毅之后,他也有数日未去梁王府,最近他新得了一本代宗时河东节度使都虞候李筌所著的《神机制敌太白阴经》,对其中的《人谋卷》有些想法,想听听李恒毅的见解。只是林羽瑶在梁王府上,他不便拜访。
那晚过后的笠日,二娃也从梁王府回来了。不出夏砺所料,二娃那日把贺礼送到王府之后就在厨房里抱着点心痛快淋漓地大吃了一顿,那晚阿德忙着安顿林羽瑶,把二娃忘得一干二净,之后二娃就在厨房的柴火堆上睡着了,早上醒来之后还被府上的家丁当做在偷懒的烧柴小童。幸好阿德想起了二娃,在厨房里寻到了他,差人把他给送了回来。二娃回夏府之后还被夏砺给训斥了一顿,说他竟然如此贪吃,难道在自家的府上就从没吃过点心么。二娃有些委屈,狡辩地说王府的点心他从没吃过,厨娘人又好,让他想起了自己的亲娘。夏砺听到这没有再继续训斥二娃。二娃还说他从东门出了王府路过王府大门前,还看见一个年级稍大的大人来拜访王爷,说王爷人缘真好,乔迁暖宅之后还有人来专门来贺乔迁之喜。夏砺本还打算等李恒毅把林羽瑶安顿好了之后再去找他,听到二娃说王府还是这么繁忙,觉得如果自己也去的话会让毅哥哥力不从心,于是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夏砺走到临波阁附近,看到四周一片静谧,只有几个太监宫女行色匆匆,便放下心来,打算前往下一个地方巡视。突然,“嗖”地一声,他觉得是从自己的身后发出的,紧接右耳旁有一股轻轻的气流。他想,难道是谁在使暗器么!于是伸出右手,敏捷地接住了这个“暗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