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总算回来了。”
上官衍一出现,院子里的曹南马上站了起来,似乎有重要事情相告。
“曹先生有何要事?”上官衍话在嘴边,脚步却没有停,飞快地走进证房,在柳村死案的证盒里翻找着书册。
曹南正心急火燎,一边看着上官衍翻找东西,一边叙道:“我今天又去了柳村现场,发现那里仍旧有人去过,门上的石粉我已换成了月光粉,偷入案发现场的疑凶已经落在圈套了。现在只要找到可疑的人,我们便可一试真假。”
也不知有没有听在耳里,上官衍只是一边点头,一边拿起书册翻查,曹南看见他翻得正是死者金娘生前生意上的来往账册。
他一页页翻着,就着灯光看得无比仔细,突然眉一皱,沉思片刻,抬头问曹南,“曹先生觉得,此处该是谁最可疑?”
“自来仇杀,无非是为了仇恨、钱财、****。死者生前相交不多,几乎无人知晓她的来历,所以还真难以推断出来她是因着什么才遭身死。”
“曹先生可记得,前阵子发生的一件事,非常可能与死者的死有关。”
“大人是说,绣庄金线有假的事?”
“没错。金线价值不菲,一般绣庄也都是先收了客人的订金,才敢订购金线。本镇除其他零散的小量绣庄外,最大的金线订购是来自燕姑娘的绣庄。虽然燕姑娘没有将金钱有假的事情呈报上堂,但我知道,她的生意受到了很大影响,却一直瞒而不报,你不觉得奇怪么?”
“燕飞?”曹南垂头想了想,脑海里记得那姑娘的模样,慢慢道,“虽然交往不多,但我听说过,这姑娘与父一样,心中仁义大德,死者已矣,想是她也不愿追究了吧。”
“她这样想,但我觉得金娘并不是这样想的。不信你看。”上官衍将手中的账册递给曹南,上记的正是最近一段时间的出入账,自然她金娘也不只是靠燕庄一家生意来吃饭的。但生意往来以它居多。
“大人让我看什么?”
“看字迹的颜色。”上官衍为求方便,从怀中拿出月光石,白淡的光线下,认真看账册上的字,果然有所分别。
其他的几乎是黑色,而唯有与燕庄的账目是用一种暗褐色记的,若不仔细去看,几乎分辩不出来。
“你再看这颜色最早出现的日子——我推算了一下,从死者开始间断性地用暗褐色来记录与燕姑娘的账目之时,正是假线开始渗入之时。但死者很谨慎,她并不是整批量的持续性渗入假线,而是间断性的局部掺假。以我推断,这些褐色字,正是她用来提示自己掺假线的。”
“死者只在给燕飞的线里掺假?——莫非她与燕飞有过节?”
“他们生意往来很多年,从来都是和气,平时私底也算不错。我想她突然这样蓄意暗害,应该旁边有人煽动。而这些字眼她故意要标出来,不仅是给自己看,也是给另一个人看的。”
“你是说,死者与另一个人合谋,算计骗取燕飞的钱?”
“若真是骗钱,倒还简单。只怕还有其他仇怨。”
“如果是这样,那死者可能是因为分赃不均而遭杀害。”
“死者房内还有数百两银子未曾动过,如果真是为了分赃的话,凶手应该爱财,没有理由对对那么多银子不起贪念。”
“不是为了分赃,那就是为了灭口。既然要灭口,那必定是害怕自己的身份暴露,那么凶手一定就是燕姑娘认识的人,而且非常有可能就在她的周围。”曹南果断道。
上官衍放下册子,看着手中微光温暖的月光玉道:“曹先生,如果你恨极了一个人,如果你可以不顾一切地去报复这个人,你会怎样做?”
曹南一怔:“曹某人素不与人结仇,更不怨恨他人,纵使再有事情看不过眼,眼睛一闭,不闻不问也就清静了。”
上官衍笑了笑:“只是作个假设,曹先生尽管去想便是。”
曹南翻眼想了想,嘴里默念了半天,似乎想将这“恨极”的情绪灌注到心里去。半晌才道,“实在想不出来,若是真恨极了,大不了一刀杀之,然后天涯海角地走去罢了。”
上官衍淡然一笑,收起月光玉道:“曹先生果然耿直。不过兴许是曹先生未曾经历过那样的情绪,所以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来。”
曹南感兴趣道:“那若是有经历,应该如何?”
上官衍却转开了话题:“必然不是痛快地讨个死法,世上肉身的死法,永远比精神的消亡要简单得多。”
“但是燕姑娘向来与人无怨,怎么会有人想到要去陷害算计她?若那人是从金线下手,会不会是生意上的对手?”
“如果只是生意上的对手,讲求的只是金钱利益,又怎么会心狠到杀害人命?一出人命,这件事情就会被放大,没理由这么损人不利已。”
“如果不是生意利益,那便是个人仇怨了。绣庄是燕飞的财源收入,如果毁了这绣庄,就等于断了燕飞的生计——”曹南懂得了上官衍口中所谓的,精神上的消亡。
精神上去消亡一个情感富足的人,需要多大的心机与多深的城府?
这个如此恨燕飞的人,会是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