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遗精
成年男子在睡眠中****自动外泄者,称遗精。如每月遗精不超过3~4次,是正常现象,是性成熟的表现。但若2~3天一遗,或每夜必遗,甚至清醒时也遗,则属病理现象。有的是患有前列腺炎、精囊炎、****包皮炎或神经衰弱。临床症见头晕,耳鸣,心慌失眠,腰部酸痛,精神委靡,形体消瘦等。治疗应分清虚实。初起时以实证为多,病在相火不静,日久则为虚,乃气虚不固。实证以心肾火旺及湿热下注,扰动精室者为多,当以清泄为主;虚证则属肾虚不固,封藏失职,治宜补肾固精;若虚而有热象者,多为阴虚火旺,当以养阴清火。
方一知柏地黄汤加减山药、生地黄、山茱萸、天冬、玄参、牡丹皮、知母、黄柏。加减:①肾阴虚、腰酸耳鸣、遗精频发者,加熟地黄、龟甲;②心火旺、心烦少寐、口干、舌疮者,加黄连、枣仁、灯心草。主治:阴虚火旺之梦遗。
方二萆薢饮加减萆薢、石韦、车前子、茯苓、泽泻、灯心草、黄柏、莲子。加减:肝火旺,症见目赤口苦,茎中痒痛者:加胆草、栀子、木通。主治:湿热内蕴之遗精。
方三金锁固精丸加减山药、金樱子、芡实、莲须、龙骨、牡蛎。加减:①脾虚、食少、便溏、劳则遗滑更甚者,加党参、黄芪、白术;②肾阳虚、阴部有冷感、小腹拘急、阳痿不坚者,酌加锁阳、菟丝子、韭菜子、补骨脂、鹿角片。
偏方
方一知龙汤知母6克,黄柏6克,龙胆草3克,补骨脂12克,杜仲12克,牛膝12克,金樱子12克。水煎服,日1剂。
方二五茯丸五倍子30克,茯苓60克。共研末为丸或为散,每次空腹服6克,早晚各1次,温水送服。
方三地龙适量,瓦上焙焦研末。每服6克,黄酒送下。
方四枣仁9克,龙骨6克,莲子心9克,茯苓6克。水煎温服,每日1剂。
方五韭菜子适量,炒、研。每服6克,黄酒或温水送下。
方六菟丝子150克,加水1500毫升,煎取500毫升,分早、中、晚服下。治梦遗。1服即止,且永不再遗。
方七紫花地丁50克(鲜者100克),水煎服,适宜于湿热证之遗精。
十七、阳痿
阳痿是指****不能****或举而不坚,以致影响正常性生活而言。本病多由纵欲过度、严重****导致精气虚损,命门大衰;或因思虑惊恐,损伤心肾;少数可因湿热下注而患此病。
方一抗痿灵蜈蚣18克,当归60克,白芍60克,甘草60克。先将后3味晒干研细,过90~120目筛,然后将蜈蚣研细,再将两种药混合均匀,分为40包。方中蜈蚣不去头足,亦不炽烤,以免减效。每次半包至1包,早晚各1次,空腹白酒或黄酒送服。15天为1个疗程,忌食生冷。个别病人用药后颜面及下肢水肿,手足心痒,停药后消失。加减:本方可酌加黄芪60克或配合吉林参10克,或鹿茸10克,炖服,2天1次。疗效:本方治疗737例阳痿患者,近期治愈者655例,占88.9%;好转并继续治疗者77例,占10.4%;无效5例,占0.7%;总有效率为99.3%。
方二当归50克,牛尾巴1条,煮熟吃。
方三硫黄50克,熟地黄200克,鲜枸杞子100克,泽泻30克。制法:硫黄用豆腐加水同煮2小时,取出为末,泽泻为末,熟地黄、枸杞子捣成泥状和药为丸。每服6克,每日3次,米汤送服。本方亦治脾虚泄泻症。
方四蛇床子30克,五味子15克,菟丝子30克。共为极细末。每次服6克,黄酒为引,1日2次。
方五壮阳丹附子、肉桂、熟地黄、芋肉、杜仲、菟丝子、巴戟天各9克,补骨脂、仙茅、淫羊藿各6克,甘草5克。水煎服,日1剂。
方六鳖头14个(去目),淫羊藿200克,肉苁蓉、覆盆子、车前子、五味子、菟丝子、枸杞子各100克,烘干共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10克。早晚各服1丸,1个月为1个疗程。疗效:用此壮阳衍宗丸治阳痿80例,痊愈57例,好转16例,无效7例。
方七小茴香、炮姜各5克,加盐少许,共细末用少许入乳(或蜂蜜或鸡血代)敷于肚脐,外加胶布贴紧,一般5~7天除去敷料。疗效:本法用于临床数例,疗效显著。
方八由外伤引起者用膈下通瘀汤加味。当归、桃仁、红花、甘草各10克,五灵脂、川芎、牡丹皮、赤芍、乌药各6克,延胡索、香附、枳壳各3克。水煎服,每日1剂。
十八、水肿
水肿是指体内水液运行失常,不能输布排泄,潴留于体内,泛滥于肌肤,以致周身水肿。是多种疾病的一种症状,如心源性水肿、****性水肿、营养不良性水肿以及功能性水肿(良性水肿)等。其发生与肺、脾、肾三脏功能失常密切相关。因肺主一身之气,有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之职;脾主运化,有输布水精、运化水湿之能;肾主开阖,有蒸化水液、通利小便之权。若其中一脏有病,皆可互相影响而为病。有谓“水肿之为病,其本在肾,其标在肺,其制在脾”之说。
(一)风水相搏证(风邪袭肺的阳水)
相当于急性肾炎或慢性肾炎急性发作。治宜疏风行水。
方药越婢加术汤麻黄、生石膏、甘草、白术、生姜、大枣。
水煎服,1日1剂。加减:①身体痠重、苔薄白、脉浮紧为风寒者,去生石膏,加防风、羌活;②喘咳者,加杏仁、陈皮、紫苏子,喘甚加葶苈子;③咽喉红肿疼痛者,加牛蒡子、浙贝母,或加金银花、连翘;④肿甚者,加茯苓皮、茅根。
(二)寒湿困脾(脾不制水致水湿浸渍)
可见于部分急性肾炎、慢性肾炎及急性发作期或心源性水肿等。治宜通阳化湿,行水消肿。
方一五苓散白术、桂枝、茯苓、泽泻、猪苓。水煎服,每日1剂。
方二五皮饮桑白皮、陈皮、茯苓皮、生姜皮、大腹皮。水煎服,每日1剂。如水肿较甚,可将五苓散与五皮饮合用,疗效较佳。
(三)脾阳不振,脾虚不运,水湿内聚
多见于慢性肾炎肾病型、营养不良性水肿、心源性水肿等。治当健脾利水。
方一防己黄芪汤防己、黄芪、白术、甘草、生姜、大枣。水煎服,每日1剂。加减:①脘腹闷胀甚者,加木香、厚朴;②食欲不振者,加砂仁、陈皮;③虚盛者,加人参;④肢冷者,加干姜、附子。
方二黄芪40克,党参30克,山药20克,茯苓20克,猪苓15克,乌梅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方三实脾饮附子、干姜、白术、甘草、川朴、木香、草果、大腹皮、木瓜、生姜、大枣、茯苓。
方四附子理苓汤即附子理中汤加桂枝、茯苓、猪苓、泽泻。
(四)肾阳虚衰,气不化水
多见于慢性肾炎、肾功能不全、心源性水肿、营养不良性水肿。治宜温补肾阳,利水消肿。
方一真武汤、济生肾气丸加减附子、桂枝、白术、山药、茯苓、泽泻、鹿角片、淫羊藿、巴戟天、车前子。加减:①气虚、心慌、喘息、自汗、疲乏者,加党参、黄芪、炙甘草;②咽干舌红者,去鹿角、巴戟天,加熟地黄、山茱萸;③小便量多者,去泽泻、车前子,加菟丝子、补骨脂;④复感外邪,头面水肿加剧,伴有表证者,去鹿角片、淫羊藿、巴戟天、山药,加麻黄、细辛、生姜。
因脾虚生湿而成肿者(即良性水肿),症见头面肿较甚,劳累则腿足较重,甚则遍身水肿,能食而乏力、尿量正常。治宜补脾化湿,不宜过于分利。
方二参苓白术散党参、茯苓、白术、桔梗、山药、甘草、白扁豆、莲肉、砂仁、薏苡仁,加黄芪、当归、大枣、赤小豆等。
(五)偏方
方一熟牵牛15克(每剂),体壮者可用至30克,治诸般水肿可见殊功。
方二化气利水汤花生仁150克,辣椒30克(小儿酌减),蒜头60克(约大者2头),赤小豆120克,红鲤鱼(去肠杂)250克,无鲤鱼可用牛肉250克代替。共煲极烂(约1小时),以不辣为度,空腹温服或在2天内频食服。水肿消退尽后,可续服加味理中汤。党参30克,白术25克,炙甘草、干姜、陈皮各10克,肉桂5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数剂,以兹巩固。主治:肝性腹水,肾性水肿。疗效:本法对正虚邪实的重症水肿病人屡收良效。
十九、痿证
痿证是指肢体软弱无力,日久肌肉萎缩不能随意活动的一种病证,古有痿躄之称。现代医学认为本病是由运动神经系统或肌肉(随意肌)损害而引起的瘫痪。常见于多发性神经炎的重症、脊髓炎、进行性肌萎缩、重症肌无力、周期性麻痹、肌营养不良症、癔症性瘫痪或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后遗症等。
痿证的发病,其外因是由温邪和湿热侵及机体,而致津液耗损,不能濡养筋脉肌肉;其内因是由于正气虚或久病气血精亏,损及肺、脾、胃、肝、肾等脏器。痿证的治疗,宜先辨清虚实。凡感受温邪、肺热伤津和湿热侵淫者,多为实证,宜清热润燥或清热利湿。
由脾胃虚弱、肝肾亏虚所致者,当益气健脾、滋养肝肾,并顾及虚实夹杂之兼证。
方一清燥救肺汤(沙参麦冬汤加减)沙参、麦冬、石斛、生石膏、花粉、生地、玉竹、杏仁、桑叶。加减:①口渴有汗,可重用生石膏,加知母、金银花、连翘、鸭跖草;②咳呛咽燥者,加桑白皮、瓜蒌皮、枇杷叶;③热退纳呆、精神委靡者,去生石膏,加山药、薏苡仁、大枣、麦芽。主治:肺热伤津致筋脉失濡。
方二四妙丸加减黄柏、苍术、薏苡仁、牛膝、防己、萆薢、泽泻、五加皮、蚕沙。加减:①舌苔白腻、湿盛者:加厚朴、陈皮、茯苓;②津液不足者:去苍术,酌加生地黄、麦冬、石斛、龟甲;③肢体麻木不仁、足软或有痛感、舌紫、脉涩者,加桃仁、红花、赤芍、穿山甲;④局部冷感,去黄柏,加桂枝。主治:湿热侵淫筋脉。
方三参苓白术散加减党参、白术、山药、黄芪、甘草、莲子肉、大枣、陈皮。加减:病久体弱及妇女产后血虚者,酌加当归、枸杞子、桂枝肉,并重用参、芪。主治:脾胃虚弱筋脉失荣。
方四虎潜丸加减生地黄、熟地黄、龟甲、知母、何首乌、枸杞子、杜仲、牛膝、黄精。加减:①面色萎黄无华、心慌、气血两虚者,加党参、黄芪、当归;②阳痿、舌淡脉细、阴虚及阳者,去知母、黄柏,酌加鹿角片、补骨脂、淫羊藿、巴戟天、附子、肉桂,并可加用胎盘粉。主治:肝肾亏虚,精血不足,筋脉失养。
方五熟地黄25克,杜仲炭、肉苁蓉、枸杞子、威灵仙、红藤、鸡血藤、木瓜各15克,淫羊藿20克。水煎分2次,每日或隔日1剂。加减:根据证情可酌加黄芪20克,狗脊15克。
痿证除坚持长期服药外,还应配合针灸和按摩推拿,并要加强肢体的锻炼活动,使经脉气血流通,以防止肌肉失用性萎缩。
二十、多寐
多寐是指病人不分昼夜,时时欲睡,呼之能醒,醒后又睡,又称嗜睡症或发作性睡眠症,是一种以不可抗拒的短期睡眠发作为其特点的疾病。中医学认为本病是由于脾虚湿盛所致。
方一二陈平胃汤加减藿香、佩兰、苍术、厚朴、陈皮、半夏、石菖蒲、郁金、茯苓。功能:燥湿健脾。主治:痰湿困脾。症见病人素体肥胖,胸闷纳少,痰多泛恶,身重嗜睡。以潮湿雨季尤为明显,舌苔白腻,脉象濡缓。
方二六君子汤加减党参30克,白术15克,茯苓12克,陈皮12克,石菖蒲10克,远志10克。加减:中阳不足,畏寒肢冷者,加附子、干姜。功能:益气健脾。主治:脾气不足。多见于病后或高龄之人。症见神疲乏力,食少,食后困倦嗜睡,懒言易汗,舌苔薄白,脉弱无力。
方三四君二陈汤加减党参30克,苍术15克,茯苓、陈皮、藿香各12克,半夏、石菖蒲各10克,薏苡仁40克,焦三仙各20克,甘草5克。水煎服,分2次服,每日1剂。功能:健脾燥湿。主治:脾虚湿盛嗜睡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