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中,双方各自希望获胜,都在进行数学推算和心理揣摩。有时,推测正确,赢得胜利;有时,推测错误,就导致失败。所以,博弈不是单方面的想法和行动,而是对立双方之间的互动,是双方各自作出科学、巧妙策略或对策的数学推演。
智慧经典:分粥的学问
有七个人曾经住在一起,每天分一大桶粥。要命的是粥每天都是不够的。一开始,他们抓阄决定谁来分粥,每天轮一个。于是乎每周下来他们只有一天是饱的,也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后来他们开始推选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出来分粥。强权就会产生腐败,大家开始挖空心思去讨好他、贿赂他,搞得整个小团体乌烟瘴气。之后大家开始组成三人的分粥委员会及四人的评选委员会,但他们常常互相攻击,扯皮下来,粥吃到嘴里全是凉的。最后他们想出一个方法:轮流分粥,但分粥的人要等其他人都挑完后拿剩下的最后一碗。为了不让自己吃到最少的,每人都尽量分得平均,就算不平均也只能认了。大家快快乐乐,和和气气,日子越过越好。
同样是七个人,不同的分配制度,就会有不同的风气。所以一个单位如果有不好的工作习气,一定是机制问题,一定是没有完全公平、公正、公开,没有严格的奖勤罚懒制度。如何制定这样一个制度是每个领导都需要考虑的问题。
智慧启迪:学会与他人合作
在向知识经济时代过渡的征途中,高科技的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已经超出了人的想象,通讯、交通等的发展使人们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变得空前容易,不论是国与国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还是具体的个人之间,竞争与合作已经成为了不可逆转的大趋势。在这样一个时代里,开展交流与合作的成本将大幅度降低,而效率则将大幅度提高。实际上,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民族、国家都不可能独自拥有人类最优秀的物质与精神财富,而随着人们相互依赖程度的进一步加深,那种一人打天下的思想多少显得有些幼稚。封闭的个人和孤立的企业所能够成就的“大业”将不复存在,合作与团队精神将变得空前重要。缺乏合作精神的人将不可能成就事业,更不可能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强者。我们只有承认个人智能的局限性、懂得自我封闭的危害性、明确合作精神的重要性,才能有效地以合作伙伴的优势来弥补自身的缺陷、增强自身的力量,才能更好地应付知识经济时代的各种挑战。
智慧进阶:什么是博弈思维法
下棋,是人们非常熟悉也非常擅长的事情。每个人几乎都下过棋,且都希望取胜,为此,在下棋过程中常常为一步棋冥思苦想,最后作出决策。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就在这“苦想”中实际包含着“博弈思维法”,即他在大脑中设计了许多方案,并以极快的思维操作比较了它们的优劣,从中挑选出一种最好、最理想的方案付诸实施,这就是他每一步的实际下法。下棋如此,对任何问题的认识也是如此。目前,博弈方法已成为一种科学思维方法,广泛地应用于各类实践活动之中,尤其是在领导活动、军事活动、体育活动、生产经营活动、高难度的勘探与控制活动中。
博弈思想最早产生于古代的军事活动和游戏活动中。在体育游戏中,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即甲、乙双方各出三个人进行摔跤比赛,甲、乙双方的领头人不是让自己的队员随意地同对方某一队员较量,而是先了解清楚对方三名成员的实力,并把对方三名成员的实力同己方成员的实力作客观对比,然后决定谁打头阵,谁在中间,谁压轴,以自己的最弱者去对付对方的最强者,以自己的最强者对付对方的次强者,以自己的次强者对付对方的最弱者,保证二比一稳赢对方。
博弈中,双方各自希望获胜,都在进行数学推算和心理揣摩。有时,推测正确,赢得胜利;有时,推测错误,就导致失败。所以,博弈不是单方面的想法和行动,而是对立双方之间的互动,是双方各自作出科学、巧妙的策略或对策的数学推演。
智慧进阶:博弈思维法的步骤
博弈方法是一种较为复杂的方法,是经过多种选择后作出决定的方法。它的选择过程大致分三步进行:
诊断问题所在,确定目标
诊断问题所在是任何科学思维方法的实际操作的前提。正如一位医生给病人看病必先诊断一番,确定病因后才能对症下药。不知问题所在,不知行动的目标是什么,一切思考和行动都将是盲目的。目标明确,行动才有成效。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的军需部门用船只把大量作战物资运往欧洲前线,可途中经常遭到德国飞机与潜艇的袭击,损失很大。后来,美国为此建立了一个防空、防潜的防卫网。建网之后,有人认为这个网失败了,因统计数字表明建网后并没有比建网前多击毁德国飞机和潜艇,他们把建网的目标看作是击毁德国飞机与潜艇;然而有人持另一种观点,认为建立防卫网的目标是为了使运往前线的物资免遭德国的袭击,把损失减少到最小限度。因此,除了用作防卫的军事设施之外,他们采用了一些运筹学的方法,较成功地躲开了德国飞机与潜艇,使运往前线的物资基本上安全抵达。后来的统计数字也证明了这一点。此例说明,只有明确了建网目标,才能正确地发挥防卫网的作用;否则,把防卫网的作用看作是为了多击毁德国的几架飞机或几艘潜艇必然导致前线物资的中断。
目标不明确或行动中途为了一些小事情而忽略了目标,情况就会变得非常糟糕。
温德尔·威尔基曾于1940年与富兰克林·罗斯福对垒,参加总统竞选。威尔基极富感召力,机智、勇敢,竞选能力强,对手罗斯福又有一个不利因素——美国有总统不能连任三届的传统。然而,威尔基白天乘着火车在一个个小站向数千群众发表动人的讲话,每次都有几百人听得心悦诚服,过来同他握手。到一天结束时,他已疲惫不堪,声音全哑了。当他在竞选临近结束时上电台向千百万人发表讲话时,嗓子只能嘎嘎地断断续续吐出一些字句。这就是说,威尔基高兴之时忘记了自己的目标是竞选总统,是向全美人民发表讲话,而不仅仅是向有限的人民讲话,不仅仅是取得有限人的支持和高兴,所以,他失败了。因此,目标必须明确,并时时提醒自己不要偏离目标,一切行为都要为目标服务。
探索和拟定各种可能的备选方案
目标明确之后就要围绕目标寻找各种可能的方案,并尽可能安全。因为每一种可能的方案都有可能成为最后的决策。众多的备选方案是针对实际行为中可能出现的情况而制定的,在进行对比分析、组合、概率分析以及心理分析之后,方可选中某一方案作为最后方案。
在对待复杂事物时,要想使可能方案完备不太可能,使最后方案达到最理想状态也是不太可能的。就像一个人,按医学的要求,他身上的各类元素达到一定的量才是最理想、最健康的,但是这种人是不存在的,只存在于温室中。因为,一旦现实的人身上的各类要素均达到医学中最理想的要求,他就不是一个现实的人,而是各类要素的堆积。但是,全面性的要求和努力可以防止下列两种倾向:
①避免以偏概全、以次充好。我们虽然达不到理想状态,但向理想状态的努力却可以得到令我们最为满意的结果。比如,我们在某任务中确定了理想方案,但在执行时可能出现偏差,可能因为某一方的整体中各个个体的实力都不如对方而失败。但是,如果真是这样,失败的一方也较为满足,因为它选择了最好的方案,也执行了最好方案。
②只给一种方案,不进行选择,即认为事物的实行方案只有一种,没有其他。有一种方案就可免除决策选择的痛苦,但是国外有一条管理人员都非常熟悉的格言:如果看来似乎只有一条路可走,那么这条路很可能是不通的。
在博弈中,任何一次的成败得失都关系到参加博弈的双方的胜负,双方的任何一个小的变动都可能引起结局的变更。因而,让一方没有选择,无异于让此方去牺牲、去失败、去成全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