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唐朝青云童子说
传说有一青云童子给唐明皇当茶童,也侍奉皇后。皇后不幸身染重病,无数名医前来医治无效。青云童子为解皇后之忧,给皇后唱歌跳舞。久而久之,皇后精神大振,病情好转,就让青云童子还给她演唱,由一个人演到两个人演,又扮男又扮女,说说唱唱,后来传到民间,才留下二人转。因此,反是吃江湖饭的艺人,都供奉青云童子,即戏台上的彩娃子。为了纪念祖师爷,艺人们每天演出前,都要给青云童子上香。
四、周朝八大家说
是指周庄王时的八大朝臣,看庄王昏庸,有心改革朝政,被奸臣诬为谋反,幸得八大朝臣都有汗马功劳,庄王没有杀他们,只是削职为民。这八大朝臣各家创造了一种艺术形式,有莲花落、数来宝、沙拉机、渔鼓、什不闲、竹板书、道情和霸王鞭等,利用这些形式进行反对暴政的宣传,后人认为二人转是这八大家传下来的。
五、老沙家说
传说明末河南沙氏一家逃荒至山海关,全家扮成秧歌,沿途要钱讨粮。五个媳妇扮花旦,五个儿子扮小丑,即五花五丑。三儿子能说会道,人称沙公子,后来误传为傻公子。沙公子这一名称,一直沿用到今天。因为要的粮食多,就装在小车上,用沙老汉推着,这就是“老汉推车”的来源。据说二人转传统剧目《跑关东》、《一枝花捎书》就是当年沙老汉逃荒时编的,剧中所列地名都是他一家走过的地方。这个传说反映了二人转与大秧歌的关系。
六、李梦雄兄妹传说
来源于民间说唱小说《千里驹》,大意是兄妹两人行侠仗义,帮助别人夺回被恶势力抢夺去的千里驹,反映了二人转与凤翔歌的关系。胡家兄妹说是指山东兄妹两人到关外谋生,倒退着走出家门,一路上打花鼓,唱春歌,后来演变为二人转。因此二人转中旦角管丑角叫傻哥哥,丑角管旦角叫老妹子,上场时倒退着出场。这个传说可以看出二人转与花鼓的关系。
七、其他传说
孟尝君最初留下了莲花落,而后发展成为对口唱,彩扮演出。后辈艺人为了纪念祖师,早起不许说“做梦”,否则即是对祖师的不恭敬,只能说“观景”或者“逛亮子”。另外还有很多传说,如列国的黄花臣发明竹板、唐朝的柳倒爷创造了莲花落、元朝的忽必烈留下大秧歌,都与二人转的起源有关。总之,这些传说虽然不见得真实,但从口碑传说中也可以看出二人转发展中的一些影子以及它与许多姊妹艺术的关系。
第五节 二人转的服装与道具
一、二人转的演出服装
二人转没有固定的演出服装,传统二人转基本沿用了秧歌服装,正如二人转中所唱到的那样:“一件儿彩衣一顶丑帽,一丑一旦台上舞蹁跹。”“上装”,也叫“包头的”,用青布缠个发髻,戴上用花布或毛巾做的花围子,身穿绸缎或花布做的彩衣和彩裙,一手拿扇,一手拿手绢。“下装”戴丑帽,身穿丑褂、彩裤、扎腰包或绸带。现代二人转表演更注重舞台效果,演员服装花样倍出,但一个根本原则没有改变,那就是突出旦角的俏和丑角的丑。
二、二人转的演出道具
二人转表演时所持的道具主要是玉子板(竹板)、八角巾、扇子、彩棒等。早期的二人转表演,丑角手里挥舞一尺多长的彩棒,夜间演出则改拿蜡台或小油灯,称为“掏灯花”。剧中的舞彩棒和掏灯花均为当时的丑角特技。舞彩棒是东路艺人的拿手好戏。
二人转艺术形成的初期,在梨树一带叫“棒棒戏”,可见彩棒在二人转演出中重要性。后来,艺人东西南北凑到一起组班演戏,进而发展到利用“棒棒”的谐音,叫“碰碰戏”,成了碰到一起就组班演戏的意思。
自1920年以后,二人转在吸收了大秧歌技艺后,表演时改为使用扇子和手绢,也有使用竹板和节子或手玉子的。这些新使用的道具,在表演中都有精彩的动作花式。
三、玉子板的来历
二人转道具以玉子板最具有代表性,它的打法有诸如掏板、磕板、扔板等,耍玉子板的动作有“摘豆角”、“纺线”、“放风筝”、“推磨”等。玉子,又名御子,也称作玉子板或手玉子,是一种在演唱北京民间小曲时所使用的民间乐器,使用竹板制作。一般在演出相声或二人转时,由演员双手持有四块手玉子,一手打两块。
二人转玉子可以单独演奏,可以伴唱,可以伴舞等,打法节奏变化较大,花式花样变化多端,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拍案叫绝。传统二人转“四块瓦”是女演员专用道具,男演员专用道具为两个小木棒,现当代二人转男女演员都可使用“玉子”。
手玉子,据考证最初出自江湖上要饭的人手中,借以代替沿街乞讨的叫声。当时虽能打出多种花点,但是没有动作,所以当时“手玉子只是江湖上“跑海”的人所使有的工具,后来才被莲花落等艺人用做乐器兼道具。光绪年间,满族艺人恩培进宫演唱太平歌词,光绪皇帝与珍妃都很爱听。他手里拿着自己做的一副竹板,很粗糙,光绪皇帝就命内务府的能工巧匠制作了一副竹板,赐给了恩培。因为是皇帝御赐之物,艺人就给它起名为“御赐板”。后来,这种竹板传到东北二人转艺人手中,因为不知道“御赐板”的由来,叫白了就成“玉子板”了。
四、八角巾的改进
八角巾又叫八角手绢,据说是新中国成立前由一位叫刘全的老艺人发明的。1958年,辽宁歌舞团、沈阳音乐学院为了向民间艺人学习,请来了不少东北民间老艺人,刘全教会了大家转八角手绢。1964年,著名二人转舞蹈专家马力在排演二人转时,把八角手绢改大,为了好转,先是钉上了一条项链,感觉太重,最后改为钉上一些亮片,既好用又好看。
五、绸扇的发明
二人转演员手中的纸扇,也有与八角手绢相类似的改造和发展过程。1952年,吉林省第二届文艺汇演,舒兰县艺人文工队带去了《双回头》等二人转节目。演出前,艺人李青山等人到商店寻找颜色鲜艳点的纸扇,结果没有买到。后来发现了货架上的彩绸,便买了一块,跑到后台,用糨糊将彩绸贴在纸扇上。因为扇子骨短,绸面宽,多出了一圈,像是长出了一截缨子,想找剪子剪齐,一时又找不到。这时李青山、王希安已经化好妆,舞台监督催着上场,演员们顾不得了,拿上绸扇就上场了。没想到,大家都说这种带缨子的绸扇新颖别致,舞起来优美好看。从此,这种带缨子的绸扇也在二人转界流传开来。
第六节 二人转的舞台和演出程式
一、二人转是一种走唱艺术
二人转是一种民间小戏,服装和道具非常简单,一物多用,不需要布景,说走抬腿就走。据记载,直到20世纪初,二人转的演出还是“村店之间,时有二三人在屋内、窝棚等地演唱杂剧”,并逐渐发展成小戏班,走村串店,在窝棚、地窨子、“子孙窑”(农户家)、打鱼人的“网房子”、挖参人的“棒槌营子”、大车店等地演出,后来才发展成为唱“屯场”、唱庙会、唱江边码头的茶馆、唱伐木的“木帮”、唱金矿、唱煤矿等。这与东北地区的生存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二人转演出的季节性
二人转演出的季节性比较强,一般都是在东北地区的“农闲时间”,在一年之中有两个主要阶段,一般是从每年的农历九月初秋收结束开始,至第二年农历三月中旬的春耕时节结束,为演出的第一阶段;从每年的农历六月农村挂锄开始直至农历八月初秋收开始时节为止,为演出的第二阶段。从时间上看,一年之中大约有八个月时间可以演出二人转。
演出的这种季节性特点,是东北地区气候条件造成的。东北地区在地理位置上纬度较高,属寒温带地区,一年之内大约只有120天的无霜期,农耕的特点是春种秋收。加之这里地广人稀,土地肥沃,大自然给了东北地区的农民以丰厚的赏赐,使得这里的农民不必像南方农民那样,一年到头都要埋头在田地里,靠精耕细作才能勉强糊口。一年一季庄稼的收成,就已经够他们生存所需了。他们在一年之中只有春秋两季是真正的农忙季节,而冬闲时间竟然多达几个月,所以这里的农民形成了“猫冬”的习俗,挂锄的时节也不去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而是追求闲散和娱乐消遣。
东北地区历史上开发比较晚,文化积淀较薄弱,老百姓的文化娱乐形式比较单调,休闲消遣的常见方式无外乎走亲戚、串门子、喝酒玩牌等。出嫁的姑娘回娘家,几乎也成了一种娱乐的方式,也多是发生在这个季节。在所有的娱乐形式中,最受欢迎的当然就是二人转这种民间演唱艺术了。因为二人转虽然形式比较简单,但在东北民间却是艺术性最高的表演形式,对普通老百姓来说,是最具魅力的艺术享受。因此,二人转艺人像四处流浪的吉普赛人一样,顺着小村、小店一路走下来,几个小钱和一顿饱饭足矣。他们把人家扔出的小钱接过来,把自己的一身笑料和两行热泪留下来。街头巷尾、场院地头、马棚大车店就是舞台,在松油火把、马灯下,吹吹打打一番,说上一段套子口:“掌柜的,南走一千,北走八百,吃的盐比我吃的饭多,过的桥比我走的路多,唱好唱赖,多多担待。明早起来走平川路,做顺风船,阴天卖白菜——越卖越支棱……”言罢开板就唱,一男一女,边扭边唱,越唱越狂,越扭越浪,手舞足蹈,浑身上下没有一处闲地方。悲欢离合,忠奸善恶,人间风雨,天上云月,尽在唱词之中。台上台下,同悲同喜,演员观众,水乳交融。
三、二人转的一般表演顺序
二人转的演出形式,通常按以下顺序表演:
“打通”:指秧歌锣鼓的头鼓、二鼓、三鼓来招引观众。
“三场舞”:丑角上场喊“要想卖,头朝外,船家打桨划过来”,以此引旦角上场,两人共舞“三场舞”。
“喊诗头”:“三场舞”后,旦角下场,丑角接“喊诗头”。“诗头”类似戏曲的“自报家门”或“定场诗”,多数“诗头”与正剧无关,只是为了静场。
“说口”:旦角上场,与丑角“说口”。“说口”可分为零口、定口和套口。
“唱小帽”:是正文前唱的民间小调。
“唱正文”:指演员用唱、说、做、舞等各种手段来演示剧情。
四、二人转的现代化
二人转很早就进入了城市,但也只是在一些小剧场演出,真正发展成为大剧场演出,则是在改革开放以后。1997年,由东北二人转领军人徐凯泉先生创建的长春和平大戏院,是东北二人转有史以来第一支颇具规模的民营二人转剧团。10多年来不断发展壮大,现已拥有五个专业演出剧场,百余名签约演员,演出网络遍及全国中等以上城市,每年接待来自海内外的观众朋友近百万,是长春市旅游重点推介单位。
长春和平大戏院为东北二人转的崛起与发展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培养出众多转星,如放驴小子于小飞、老翟头翟波、傻男人魏三、活宝转星孙小宝等。 第一次将东北二人转送上央视荧屏; 第一次将东北二人转跨出省门,走向全国; 第一次将东北二人转参加国际性文化交流合作,如中法文化年等活动。将二人转艺术推向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是近年来非常火爆的“刘老根大舞台”。刘老根大舞台是在2001年“本山杯”二人转大奖赛后应运而生的,又称“赵家班”,现有优秀演员100名,实行统一调配管理,每天演员分别奔赴在北京、天津、长春、哈尔滨、沈阳等9个刘老根大舞台,为当地的文化生活不断地注入新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