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曹操的后方,即将变天,但曹操的徐州之行,却是一番风顺,一口作气打到了郯城,中部的琅琊、东海等城已沦落曹操之手,曹操依旧进行了鸡犬不留的屠城!大概曹操认定:这种超恐怖的手段必然有利于将来的军事行动,它能摧毁防守方抵抗的意志。现在刘备指挥的是一支地道的杂牌军,总数不足万人,原属三家,而自己的嫡系部队反而是最弱小的一股,也就那么千把人,就算是拧成了一股绳也无法拦住曹军的万钧之力。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把这三股强弱不同的绳坯拧成一股?
然而,刘备根本就没有想过要把这三股绳坯拧成一股,因为刘备现在坚信政治第一,军事第二的准则。刘备考虑的是仁义当先,军事上的胜负是排在第二位的!或许对现在的刘备来说,唯一的优势就是惟贤惟德、以德服人,又或许有其它不可获知的原因,他居然做出了这样一个看似仁义却无异于自杀的安排:刘备却对赵云说:“你所率的幽州部队是借来的,一旦有什么不测,我如何向老同学公孙瓒交代?何况我素来欣赏子龙你,不能让你跟着我去曹操那送死,去守下邳吧,那儿不是主战场,相对安全些。刘备的这种做法感动得赵云热血欲涌,泪几出眶,只恨自己福薄,未能于投效公孙瓒之前早逢刘备!刘备又对曹豹说:“你所率的丹扬兵,是陶大哥唯一的精锐护卫部队,怎能消耗损失于我之手?危险的野外战事不能由他们作为主力,你率该部据城死守吧。”曹豹及丹扬兵人人心里明白,这是刘备在照顾自己,况且守的是自家的城池,有什么理由不以热血洒城头,与城共存亡?刘备自己仅带本部千余人与关张二将,扎营城外,屏障郯城,简直如同把一只羔羊送到了饿虎嘴边!
而曹操呢?对刘备的郯城防守兵力是清楚的,万人而已!小菜一碟。那刘备政治眼光虽远,却又懂得什么兵法?手下的关羽、张飞二将倒是轻视不得,其勇早有所闻,但在数万铁骑面前,一两个勇将又能顶什么事?
曹操大军顺利地开到了郯城。
前锋紧急来报:“情形不对!郯城守军并未如州牧所料,固守高城,而是当道立寨,阻住了去路。”
曹操听报简直不敢相信,于是便亲临前敌看个究竟,立马远望,心中大疑:这刘备莫非暗藏后招?或者前方那小小的营寨只是一座虚营,并无大将驻守?营内分明有人把守,士兵们也是人啊,哪能这样送战士入虎口?向闻刘备仁义,不会这么不体恤士卒吧?
这刘备大仗没听说过有什么值得炫耀的战绩,但零星小仗倒是打了不少,实战经验肯定是有的,此时的布阵难道有什么花样在等着我!必须弄清了再做大举动。对,为将者应先谋而后动,万不能半世英名污在这织席贩夫手里。
于是,曹操当即吩咐曹洪出动两千轻骑,试攻敌营,发现苗头不对立即撤回,不准恋战强攻;夏侯惇率一万重步兵负责接应,另由夏侯渊指挥一万弓弩以备不测,马上开战!
轻骑动出,战马如风。
时正中午,烈日当头,即将沸腾的战场丝风全无,闷得披甲的战士有点喘不过气来,铁甲经骄阳直射已感发烫,人裹在里面如同钻进了一个小型烘炉,士兵们额头上的汗珠已穿眉入眼,但握刀的手又无法及时抹拭,只能摇头挥汗,聊以睁目,连战马都刨蹄昂首,显得急不可耐,急于投入能使一切生物兴奋的拼杀。
终于,曹洪挥动了冲锋的令旗,士兵们松开了马缰,战马乍脱缱绊,双肋又被士兵马靴上的铁刺磕碰得微疼,几乎同时跃向了正南方向的敌营。突然,进攻者感觉不对劲!此时他们正面对阳光,本来被汗水浸疼的双眼越发睁不开了,这对以弓弩为主要杀伤武器的轻骑兵来说是绝对不利的。
曹洪的战场经验极其丰富,马上醒悟到天时的不利因素,不过曹操的命令是试攻敌寨,真如果需要拔除敌寨是用不着轻骑兵上场的,任务是试探敌人的防守实力,利于速退;但目前部队的行进速度及战术动作却与目的不相符,如此的冲锋速度,两千战马冲起来,哪能刹得住兵锋?及到的敌方的鹿角、木马跟前,岂不是造成无谓的伤亡?先前准备的近得敌营一箭之地,给他一阵骑弩便回的作战方式看来行不通了,敌人有木寨作为防守工事,又是背对阳光,是明显占便宜的。
尤其最令人讨厌的是前面的马蹄扬起的尘土,使得除了最前面的士兵外,其他人几乎都成了瞎子,一片昏茫茫的,只听得马嘶人喊,连气都喘不过来,怎么作战?他急忙猛磕马腹,蹿到了部队的最前列,压住了冲锋的速度,同时传令:全体士兵挂弩执盾,谨慎接敌。
这是一次从未有过先例的骑兵进攻方式,曹洪心中没底了。不过他判断敌军肯定会固守寨墙,只要小心箭矢,也不会给自己部队造成多大的直接损失,便压住马速,逐渐接近了敌营。
敌寨的前面是一大块宽敞的平地,极其适应骑兵作战,曹洪吩咐散开队形,阵势向两翼张开。正在此时,突见敌营寨门大开,一支人马竟然杀出寨来!随着敌军扬起的烟尘,一时无法判断敌军的数量,只听得呐喊阵阵,好像人马也不是很多。
突然,曹洪看清了敌人领军的将领:三支敌军,左边的旗号看得清清楚楚,大书一个“张”字,首骑将领威武非常,眼见是敌方名将张飞;右边的旗号大书一个“关”字,领军的竟然是温酒斩华雄的一代武圣关羽,中间的竟然是敌军主帅刘备刘玄德!这三人早年在陈留是都见过的,曹洪大惊。
敌军主帅不在城内,竟出现在这孤寨之中,这意味着什么?曹洪一时来不及细想,脑海中首先出现的念头就是火速退兵,管他有什么诡计,一走了之,能奈我何?试攻的任务现在其实已经完成,知道了刘备本人就在营内,还犯得上冒险厮拼么?
但是,上千骑兵的行进是有惯性的,虽然速度不快,那也不是说转身就能转身的,前面的部队刚调过马头,刘备、张飞已经杀到了身后,想还手也不可能了,只得夺路而逃。
但后面的部队还在烟尘中继续前进呢,曹军自我相撞,立时大乱。而刘备、张飞却正好趁势掩杀,曹军一时人仰马翻,自相践踏,士兵落马的不计其数,试攻敌营的轻骑部队就这样糊里糊涂地溃败下来。
幸而接应的夏侯惇部及时赶到,曹军主力才算稳住了阵脚,但夏侯惇闻听曹洪说刘备军的主力在此,却不敢贸然反攻,令刚赶到的弓弩兵断后,全军缓缓退去,刘备、张飞倒也未曾相逼,胜利收兵回营。曹军回来计点曹洪的轻骑,已折损一半有余,其中大部分是伤亡于自己的铁蹄之下。
曹操听得曹洪汇报战况,也狐疑不定,刘备在此?这是摆的啥阵势?莫不成刘备准备弃郯城而逃?自己兵多,犯不上冒险,且弄清敌情再战不迟。爱打冒险仗的曹操这次却例外地谨慎了一回。当晚兵退五里扎营,曹操在军帐中审图分析整个战局,越审越迷惑不解:看不出刘备能耍出什么花招来呀?明天如何部署作战?曹操犯难了。
当晚无战事,也无敌情,多路探马来报,四周均未发现有敌军的踪影,还是那座孤零零的小营寨挡在要道,远看郯城城头,火把倒是不少,估计徐州军主力还是部署在了城内,这刘备难道是生拳乱打老把式,不懂得基本兵法?
及至天亮,曹操突然醒悟,不由得暗笑自己聪明一世,糊涂一时:敌我兵力几差十倍以上,还用得着管他摆哪种阵势?玩什么花样?全军出动,围了他就是,那刘备还能上天入地不成?当即下令全军举炊造饭,人马饱食,轻重步骑混编成军,四路出动,连城带那孤营一起围了,不准放走一人一骑!刘备!你的死期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