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寅刘老爷是街坊中的名人,要说这名出在什么地方?四个字:败家、好吃!
刘老爷还是个小年轻的时候,父母就早早去了,好在他父亲有个叔叔,这位叔叔膝下无子又小有家业,把他接了过去开始手把手教他做生意。结果不到一年,叔叔也因为在商路上遇到了劫匪身亡,偌大个家业就留给了小刘老爷。
小刘老爷的父亲和叔叔还有个亲弟弟,在京城以做皇商为生,放到明春城里来说也算是富甲一方了。这位刘皇商惊闻两位兄长先后身故,不胜哀伤,将刘寅接了过去悉心培养。
结果不久,刘皇商就患上了痨病撒手人寰了,晚辈中只有刘寅一人是血亲,家业便也由他继承了下来,但皇商资格是没了,小刘老爷只好把家搬回了明春城。
刘寅的老爸一共有五个弟弟,都是膝下无子身家不菲,且先后都……
就这样刘寅经商的本事没学到什么,但论起财富来却已不是简单的家财万贯能形容得了他的了。
刘寅从年纪轻轻就被人唤作刘老爷,到现在五十许依然被叫做刘老爷,家业也没挥霍光,住在明春城富人集中的玉净坊的他就这样在邻里间靠着近三十年的推杯换盏呼朋唤友博得了个败家和好吃的四字评价。
要知道刘老爷想吃什么都是不需要出门的,出元坊几大名楼的大厨拿了刘老爷封的大包大包银子轮着来刘府当厨子,今天你来明天我来,就这刘老爷都觉得有些吃腻了,时不时碰到哪位大厨有所创新搞出合他口的菜来立刻一大笔银子就当赏钱砸了出去丝毫不见肉痛。
现在刘寅老爷又爱好上了新的吃食,其实说是吃食也不大适当,准确点说是一种酒,由本地仲禹酒坊酿造的,端的度数是高,还记得第一次喝的时候刘老爷眼儿眯眯着脸儿红扑扑,大吼一声好酒,把个旁边出元坊来的大厨子给吓了一跳。
自此往后数天,刘老爷在院子中大摆筵席,只为让大家陪他一起来品这香醇的美酒,为这叫明春醉的酒做起了义务广告。
这天,刘寅正坐在自家书房里摆弄个根雕玩件,耳听着有家中下人来报,说是新买的酒到了,请老爷前去查验。
“还查验个什么,没看我正忙着么。喊管家给放到酒窖去,这么点事儿也来烦老爷我,滚出去!”,刘寅很不耐烦。
“可是老爷……”,家丁有些为难,“这次不大一样,您看看”,说着把手里一份折页恭恭敬敬递到刘寅面前。
刘寅也觉得奇怪,接过来后挥手赶走了下人,打开折页一看,嗯,这是什么神展开?
只见上书:
“
杨家私房菜开业在即,热烈欢迎贵宾前来品尝;
数十种新菜首次面世,千百年来未有人有此口福,今时供您畅食;
开业当日明春醉免费供应,每人半斤;
凭此折页预定桌位全桌八折,幼儿及老人免费;
开业三日内凭折页打九折,仅限堂食不可外带。
”
折页印的倒是精美,后面写着地址。
刘老爷一看,顿时来了兴致,钱他不在乎,眼睛光盯着那“数十种新菜首次面世”几个字上了,一拍桌子,大吼“管家何在”?
“老爷,您有何吩咐?”
“去,按照这个折页上的地址给老爷我订一桌——不,两桌!要最好的位置。再去王老爷马老爷钱老爷那几位府上让他们知道知道这有家店新开,说老爷我已经定了位子,叫他们到时一起来。特别是马老爷那老家伙,能吃不会吃的东西,这次一起喊来开开眼,我倒要看看是什么新吃食是老爷我从没见过的。快去快去!”
类似的事不单单发生在刘寅府上,城里也有几家好吃的主儿也对此表示了浓厚兴趣,纷纷打发管家来这家叫杨家私房菜的新店来定位子。
随后他们得知了一个消息:每天中午晚上各五桌,多一桌也没有了,且每个府上最多只能定一桌,花多少银子都没得通融。据定位时那位年轻的小老板有意无意地透露他这店还不是天天开门迎客的,每逢三、六、九才做生意,且刮风下雨还要顺延。
这还了得?几位老爷听了管家传回来的消息后很是呲牙咧嘴了一阵,你个店还没开就这么牛气?凭什么!不过回头细细一寻思倒也来了兴趣,人家肯定是有真功夫的啊,要不哪能没开店呢就这么牛气,不行!一定要抢先去吃。
于是自己家订到了位置的人自然洋洋得意呼朋唤友,没订到的也四处打听谁订到了然后上门去打秋风,反正只要能一饱口舌之福那点面子倒是小事儿了。
不消说,这些动静自然都是杨昕的杰作了。
其实只是把后世的一些最简单的营销手段拿来用了而已,像什么饥饿营销啦开业促销啦都是耳熟能详的东西到了当下自然是说不出的风骚一时了。
给慕云连说带比划了半天才让小丫头明白这么做有什么好处,杨昕才从自家这管家婆那里取了些银子出来跑仲禹千衡酒坊去商量广告的事再去做折页,看着被自己的一大通商业手段侃得晕乎乎的慕云杨昕心下觉得好笑,这才哪到哪啊!哥还有好多招儿没使出来呢比如VIP卡啦积分换购啦每日特价菜啦,说出来你个小妮子非得满眼冒星星不可。
不过现下倒不急着一股脑儿全使出来,一来是没必要二来杨昕把自家的饭馆定位得很高端,一些手段他也不屑于用。
眼看着开业的日子越来越近,兄妹俩也是越来越忙。杨昕出门采购原料,慕云负责在家里熬盐。现下吃的盐还是很粗,杨昕不满意,自己重新熬过滤了渣滓又拿竹炭过滤一遍才重新结晶出精盐来,只此一项就十分的耗人工且成本也高了许多,不过只要效果好就行。
与此同时,京城大军部关于兵器院爆炸的事情的处理意见也出来了。
明镜先生不出意料地被赶回家养老去了,走时杨昕也去送别,老人家背了一身的落寞坐着小驴车头也不回地走了,大概是因为身后没几个人送行没必要回头的关系吧。
除此外还才处分了几个巡逻的兵士,田阁老倒是没受到啥影响,只不过接到军令把火药连同火器事宜全部搬到京城去了,明春城这边能去的人也都被调去了,杨昕因为是军部编外的人,他自己辞了职不肯去别人也拿他没办法,只好听之任之了。
同时,皇宫里也传来了消息:数位皇子前来明春城从军锻炼即日起行,让这边准备好接待。
就这样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了,直到杨昕的店开业那天的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