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州辖下有十郡一属国。因为刘辩封辽东郡,就把辽东郡改为辽东国。诸郡分布自东往西分别是乐浪郡、辽东国、玄菟郡、辽东属国、辽西郡、右北平郡、渔阳郡、广阳郡、上谷郡、涿郡和代郡。辽东属国是汉王朝用来安置、管理内附汉廷的乌桓人的。幽州治所在广阳郡的蓟县。幽州人口不多,财政也需冀州青州输入。但自黄巾兵乱之后,大批中原民众为躲避战祸北迁幽州,尤以上谷、涿郡和渔阳等地为最。人口的到来,造成了幽州的日益繁荣。
此刻,蓟县的幽州牧府衙内,当朝太尉、幽州牧刘虞居中而坐,他的部属分坐两边。
“诸位大人,秋熟已过,寒冬将临,我们幽州地处北地,平时皆赖青冀两周援济,今年情况又如何呢?”刘虞崇尚俭朴,说话也是直来直往。
“主公,金秋收成不错,涿郡渔阳粮食产量比去年都有增加,其他各郡略略持平去年。有赖主公宽仁持政,治下百姓尚能安居守法,相信再过几年,幽州就成为天下间的一片乐土了。”从事齐周捋着八字胡,首先报喜道。
“之前胡夷作乱,北地民不聊生。鲜卑、乌桓苟合张举张纯等人劫略蓟中,右北平、辽东等郡深受其害,乌桓校尉公綦稠、右北平太守刘政、辽东太守阳终等被杀,北州震动。乐浪、玄菟、辽西、渔阳、上谷和代郡,也颇受外族欺凌。自主公悬赏张举、张纯以来,战乱渐平,张纯授首,乌桓丘力居请降。但北边鲜卑一族势力发展很快,仗着兵强马壮,屡屡有侵略我大汉子民之举,这必须得加以警戒。”东曹掾魏攸倒是看得比较长远。
刘虞这个人,为政宽仁,说白了就是对老百姓非常有爱心,懂得安抚百姓,又给老百姓放开手脚生活致富。所以,刘虞开了上谷的互市,又在渔阳等地开盐铁场,让老百姓有事做,有钱赚,生活有了奔头。老百姓其实很简单,谁给他活路,他们就感激谁。所以,刘虞在地方是很有名望的。
但是,鲜卑一族不是简单的外,或许说,历史上任何一个外族都不是简单的民族。大汉的文明可以让他们崇拜,可以让他们模仿,但可惜的是也让他们垂涎欲滴。历史上鲜卑一族,就是五胡乱中华中的五胡中重要部族。所谓衣冠南渡、神州陆沉,就是拜他们所赐。
鲜卑族在北方的逐渐崛起,主要是出了个有勇有谋的首领檀石槐。这个经常侵犯劫掠长城边塞的强力领导,曾拒绝汉王朝的和亲和封王,甚至打败了汉王朝两万多大军。幸好,前几年檀石槐去世了。但是鲜卑族的根基已经打好了,一个外族正日益强盛。
刘虞想想这些,其实是有点头疼。
他讲仁义,不好争斗。但是鲜卑屡次劫掠他治下子民,由不得他不操心。做人总有底线,鲜卑族就在不断的冲击刘虞的底线。
本来,上谷的互市,对两族的老百姓都是有好处的。互通有无,各取所需。但现在看来,自己还是小估了鲜卑的野心了。唯一庆幸的是,鲜卑部虽然地域广有两千多里,但部族众多,号令不一,骚扰还行,战乱难起。
“鲜卑一族不习王化,蛮横肆意,扰我子民。责令东曹椽缉拿凶手,严惩不贷。如有必要,可暂时关闭互市。”刘虞柔和的脸庞泛起一股怒气。
“主公勿怒!”从事鲜于辅朝着刘虞行了个礼,道:“北部鲜卑确有渐盛之势,但两族互市确有利于百姓。臣有一计,可令东曹椽察知凶手部族,然后断绝与该部族互市盐铁。同时,严令其他部族不得输盐铁到违法之部族,否则同为断绝互市。盐铁为外族生活必须之用,以此要挟,为了长远的利益,鲜卑部族应会约束部众。”
“此计可行!”刘虞点点头,“互市互通两族民间有无,上谷也因此引来了几万冀州青州等地百姓。幽州地广人稀,得到大量的百姓,能为以后的发展打下基础。而且,中原兵戈将其,幽州一定要保持稳定,为那些逃难的百姓提供安身之所。”
一众幕僚听了纷纷点头。刘虞主政幽州的成绩大家还是有目共睹的,所以大家都不反对。
“主公,辽东有消息传来称公孙度兼并豪强,打抑异己,豢养侠客,招兵买马,恐怕要自立于辽东啊。”一个属官忧心忡忡地汇报。
骑督尉鲜于银朝刘虞拱手作礼道:“主公,公孙家族是辽东大族,公孙度又与玄菟太守公孙琙有旧。如果公孙度坐大,再与公孙琙勾连,恐怕幽州难稳。请主公早定良策,以防不测。”
刘虞捋着胡须,叹了一口气道:“辽东孤悬中原之外,千山万水,实在是难为控制。两年前张纯张举与乌桓勾结作乱,辽东太守阳忠被杀,朝廷至今尚未任命辽大太守一职。朝纲不振,为之奈何!”
众人听了也是一阵默然,朝中发生的事早已传到幽州,但是大家除了唏嘘叹息,对洛阳的风云变化也是束手无策。
这时,齐周道:“主公,近日闻辽东王将赴属国,不知消息属实否?”
众人听了也是沉吟不语,毕竟辽东王身为前天子,而且明眼人都能看出,洛阳朝政都被董卓把持了,这时候大家看刘辩就有点不同了。
刘虞沉吟片刻,道:“同为皇室血脉,自当互相关爱。辽东王确实在往辽东属国路上,不日或将经过蓟县。如今辽东没有太守,豪族并起,居心叵测者蠢蠢欲动,辽东王此去恐怕难得安寝。诸卿有什么主意?”
众人听了,一时间小声议论起来。大家都看出,刘虞是很想帮助辽东王刘辩在辽东站稳脚跟的。这不仅是因为辽东稳定对幽州有着莫大的好处,还因为刘虞这人的忠厚守道、对大汉的忠心耿耿。
就在大家议论纷纷之时,忽然有侍者进来报告:“辽东王遣使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