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着回来复命的百十名骑兵,戈尔韩一言不发,痛苦地闭上眼睛。唐军的顽强出乎了自己的想象,他们宁愿战死也不愿意投降。自己率领的上千大军将时间白白浪费在了这十名唐军身上,实在得不偿失。恐怕,南道的唐军主力正在与大王子殿下鏖战吧!自己必须尽快赶回去增援大王子。
想通了这一点,戈尔韩将马速提升得更快一些,如果不是知道还有一百里的路程要赶,担心太快的速度直接将马跑废,戈尔韩绝不会允许用现在这种速度。
与此同时,全歼了突骑施后军的颜泉明也率领唐军也全速回援。马燧走南道的计划颜泉明自然知道,但马燧究竟可以将多少追兵引到北道,颜泉明全然不知。为了全歼突骑施后军,自己已经比突骑施的中军晚出发了一个时辰,若是不加快些速度,怕是只能给马燧一行收尸。
任谁也想不到,唐军和突骑施大军会在南北两道的分叉口相遇。戈尔韩率领的突骑施大军无疑占据人数上的绝对优势,足足一千三百余人,但可惜,为了收拢骆驼,戈尔韩留下了百十人殿后,所以,真正可战的突骑施人只有一千两百人!突骑施人唯一的劣势在于从天亮开始,他们连续奔波了两百余里,除了在葛罗岭山口休息了半个时辰,他们的马几乎一直没有休息,战马的体力十分不足。
唐军人数上虽然处于劣势,不足四百人,但他们战意盎然,装备精良,正常情况下,以一敌五不成问题。可他们也并没非完全处于最佳的状态,从黎明时分前后两次伏击突骑施人给他们带来累累战果的同时,也消耗了他们珍贵的体力,唯一庆幸的是他们的坐骑今天只跑了一百三十多里的路程,依然可以进行大规模的机动。
原本颜泉明在看到突骑施人的那一刻心是沉下去的,以为马燧已经遭遇不测,但发现突骑施人是从北道而来,人数堪堪上千,颜泉明便意识到唐军的机会来了!或许,这是扭转战局的绝佳时机!
与颜泉明惊喜不同的是戈尔韩的恐惧,戈尔韩瞧得很清楚,眼前这支唐军将近四百,他们来的方向居然是葛罗岭方向,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后军恐怕已经凶多吉少,否则,按照正常的时间节点,唐军不会在这个时候出现。甚是往更深处想,究竟有多少唐军参与了此次的伏击不得而知,但至少,有一支唐军将突骑施人的主力引开,为的就是让眼前这支唐军消灭后军后,从背后夹击突骑施主力。毫无疑问,突骑施人已经落入唐军的圈套,想要破局,关键就在于眼前这支唐军了。
双方怀揣着不同的想法却做了同样的决定那就是杀向对方,不带一丝犹豫,不带一丝迟疑。对骑兵而来,速度等同于生命,没有人愿意失去速度,所以,纵使疲惫不堪,突骑施人依然鼓足勇气,冲向了唐军。
唐军的箭雨如注,不停地射落在突骑施人冲锋的队伍上,带走一条条鲜活的生命。突骑施人默默忍受着唐军的箭雨,面对唐军手中射程二百步的角弓弩,以及射程一百六十步的单弓弩,突骑施人手中只有八十步射程的软角弓根本没有发言的权利。
突骑施人用两百余人的伤亡代价换来了将双方拉近到八十步的距离,让己方可以用弓箭反击的权利,但面对全副武装的唐军,他们的战果只有寥寥二十几人,而且,为了这二十几人,他们又倒下了近百人。
但戈尔韩清楚,只要让唐军放下威胁巨大的弓箭,任何的牺牲都是值得的。突骑施人的弯刀已经举起,唐军的长枪也高高扬起,血与肉的碰撞在须臾之间便碰撞出妖艳的红花,有唐军的,但更多的是突骑施人的。
所有人死死抓着武器,握着缰绳,在电石火光的交锋里,失去武器意味着死亡,失去缰绳意味着坠马,而乱军之中,坠马比死亡更加恐惧。
戈尔韩充分将自己的阵型拉长,为的就是增加与唐军的交战时间。可惜唐军的人数只比突骑施人少了一半多一些,最可能出现伤亡的位置又有雷万春、马璘、南霁云这样的猛将坐镇,所以,戈尔韩最为期待的第一次冲锋突骑施人完全没有占到任何好处。贴身肉搏中唐军倒下了五十人,突骑施人倒下了三百余十人。
双方默不作声地转过一个弧度,再次杀向了对方,呐喊声掩盖不了箭雨的声音,双方的弓箭再次发威,受伤更深的依然是只着皮甲的突骑施人。更重要的是,冲在最前面想要激励士气的戈尔韩成为了又一个死在南霁云箭下的突骑施将领。
突骑施人困兽犹斗,还在负隅顽抗,可在唐军的冲击下他们只坚持了两波。当接替戈尔韩指挥突骑施大军的副手死在雷万春的陌刀之下,突骑施知道害怕了,只想着逃脱战场。当他们拧成一股绳的时候不是唐军的对手,当他们散作鸟兽的时候,就更加构不成威胁。半个时辰后,战场上只剩下东倒西歪的尸体,除了侥幸逃脱的几十名突骑施士兵,戈尔韩大军全军覆没。
被戈尔韩留下负责殿后收拢骆驼的突骑施人也就是在这个时候骤然闯入战场,面对紧逼上来的唐军,领头的百夫长理智地选择了投降。毕竟,唐军把持着他们回家的道路,他们若是转身逃跑,只会距离有唐军主力坐镇的赤水镇越来越近。何况,这些人都是不受待见的阿史部落的族人,根本就没有为突骑施人卖命的觉悟。
这次战斗无疑是颜泉明经历过的唐军伤亡最为惨重的一次。单单从战果上看,唐军付出了一百二十人的战死换来近乎全歼一千两百名突骑施人组成的大军,同时俘虏一百名突骑施士兵,如果将伏击突骑施后军的战役算在内,颜泉明率领的四百唐军在一日之间两战两捷,歼敌一千八,俘敌一百,自身伤亡一百五十人。唐军是残了,自身伤亡达到37.5%,如果唐军此时撤出战场,依然是胜利者,可以昂首离开。但不可否认的时候,能够取得这样的战果,离不开马燧一队人马的配合。
颜泉明自认为做不到谈笑间抛弃袍泽,何况,自己出征前,曾经许诺将他们带回家,无论生死,在没有完成前,颜泉明哪里敢就此失信于自己的部下。
前后三次战斗,颜泉明率领的唐军已经消灭了突骑施的主力,只剩下阙特谷带领的一千五百人。显然,以目前的两百五十名唐军加刚刚归附的一百名突骑施人去攻打阙特谷大军,胜算并不高,或许是五五之分,毕竟,唐军三战三捷后已经很是疲惫,阙特谷称得上是以逸待劳。但颜泉明不会忘记,强弱之分并不完全取决于双方的实力,也取决于势。望着渐渐西沉的太阳,一个大胆的计划浮现在颜泉明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