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王忠嗣前后交谈不过半个时辰,时间之短,实在超乎了颜泉明的想象。在颜泉明的心里,王忠嗣既然召见自己,必然对自己有些兴趣,自己投其所好,抛出这番言论,即使不能让王忠嗣对自己刮目相看,引以为知己,也会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没想到,换来的却是王忠嗣不痛不痒的态度。
仔细思考了一番后,颜泉明发现了自己的问题,自己表现的太过成熟了一些。在天子面前,自己放出豪言壮语,要驾长车,踏破贺兰山阙,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这样的人,必然是坚持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样的人,即使身不满七尺,其心也会雄万夫。
在没有足够的经历前,让这样的人执掌一方,不大会秉承持重安边的政策。即使他有这样的思想,也不会如王忠嗣现在这般成熟,这时候搬出和王忠嗣一样的言论,怕是讨好的成分要大过本来的心意。王忠嗣一定怀疑自己有些趋炎附势,颜泉明暗暗后悔自己表现的太过头了。
不过如今木已成舟,颜泉明想要弥补也来不及了,好在来日方长,颜泉明还有足够的时间来弥补自己给王忠嗣的印象。这也给颜泉明提了一个醒,能够做到统帅一方,出将入相的人,必然有心思过人之处,自己若是小觑,自以为掌握历史的走向便目空一切,反而会成为跳梁小丑。
离开平凉城后,颜泉明一行继续西行,于中秋节当日抵达和政郡(定西)。和政郡古称陇西郡,因其郡治位于陇水之西而得名。其治地西距金城郡(兰州)两百五十里,东距长安一千三百里,亦是丝绸之路上的重镇。
颜泉明没想到,在远离故乡的异地,居然会遇到故人——公孙大娘的爱徒李十二娘。虽然颜泉明与李十二娘只有一面之缘,但对她印象颇好,无论是她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的舞姿还是惊若天人的样貌,都足以让人印象深刻。但纵使风姿绰约的李十二娘在这个时代的人看来也不是没有缺点,那就是李十二娘有些瘦削。在唐朝这个以丰满为美的国度,自然如此,但在颜泉明这个带着后世眼光的人看来,反而恰到好处。
李十二娘显然也认出了颜泉明,在曲江关宴上一语惊四座,将钱塘描绘得心神向往,让当今天子派出画师描摹钱塘盛景,除了颜泉明,也没有谁了。
才子自然令佳人爱慕,但更让李十二娘钦佩的是,颜泉明明明可以靠才华出人头地,进入朝堂,吟风赏月,却偏偏要弃笔从戎,前往安西戍边。后者无疑辛苦许多,还有丧命的危险,但颜泉明偏偏去做了。这让李十二娘很不解,很好奇,也让李十二娘觉得颜泉明上下透着一层迷雾。
“娘子何以在此?”颜泉明向李十二娘打了个招呼,颇为好奇地问道。和政郡位于河西走廊,丝绸之路上,虽然繁华,但却称得上苦寒,除了商旅,少有人来。李十二娘虽然是跑江湖的卖艺者,但大唐何其大也,长安、太原、洛阳皆是繁华,李十二娘如果是为了卖艺而来,完全不必舍近求远。
李十二娘唱了个喏,回道:“奴家却是受陇右节度使皇甫将军之邀,前往西平郡教授其女剑术。”
颜泉明顿时恍然大悟,皇甫惟明军人出身,其女喜欢舞枪弄棒应该很是寻常,作为统率75000大军的节度使,皇甫惟明手下自然不缺用剑的高手,但他们擅长的都是杀人之道,何况男女有别,李十二娘剑术非凡,被请去教授剑术,倒是颇为合适。
“曲江关宴上,公子写词赞美钱塘,令奴家的故乡声名大噪,天子为此还下令治理西湖,恩泽钱塘数万百姓,奴家还没有来得及感谢”,李十二娘顿了顿,打量着颜泉明,继续笑着说道:“如今听说公子被封为御侮校尉,检校下镇将,奴家便一并恭贺。”
说完,李十二娘便嘱咐一旁的侍女从背囊中找出一个檀木盒,亲自双手呈送给颜泉明,颜泉明连忙闪身,道:“写词描写钱塘已经平白得了一千两银子,再收此礼,泉明愧不敢当。”
颜泉明这时已经看到,装在檀木盒中的是一块上好的乌白玉,也就是日后的和田玉,体型虽小但品相极佳,怎么也值十几贯钱。
“公子就不要客气了,诗经云,言念君子,温其如玉,君子配好玉,自古有之。玉有五德,仁、义、志、勇、洁,与其让这块玉在奴家手上蒙尘,不如送与公子,也只有公子这般肯为国效死节,效仿古人弃笔从戎的君子才配得上它。”李十二娘一脸坚决地伸着手,不收回。
所谓最难消受美人恩,颜泉明不愿意欠李十二娘人情,在接过李十二娘的厚礼后,便将一只黄色的马驹牵了出来,道:“来而不往非礼也,这匹马驹是我从突厥人手里购买的,泉明观娘子也是风姿飒爽之辈,以后便用它来代步,何如?”
李十二娘也不迂腐,更清楚颜泉明的心意,笑着说道:“它可有名字?”
“玉逍遥。”颜泉明回道。
“玉逍遥,玉逍遥”,李十二娘接过马驹的缰绳,抚摸着马驹的额头,眼睛亮了,道:“好名字!那奴家就却之不恭了!”
颜泉明悄悄松了口气,身后的雷万春、南霁云却是暗自纳闷,颜泉明对玉逍遥的喜爱三人是清楚的,不然颜泉明也不会花费二十贯买下玉逍遥,为了偿还一个玉佩的恩情,颜泉明付出的代价也太大了吧。莫非颜泉明对对方有意思?
雷万春、南霁云疑惑地看向马燧,曲江关宴的时候,两人都在外地,并不清楚其中详情,马燧比较有可能知道具体情况。马燧却是摇头,自己抵达长安的时候,曲江关宴已经结束好几天了,在曲江宴会上,颜泉明和李十二娘究竟发生了什么,自己也是一无所知。
三人哪里知道,颜泉明只是碍于身边没有合适的事物相赠,只能忍痛割爱了。
好不容易在千里之外遇到故人,又恰逢中秋,六人聚在一起过节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礼记》上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意即天子春天祭祀太阳,秋天祭祀月亮。在唐初,中秋成为固定节日,中秋赏月、咏月颇为盛行,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几乎是家家户户过节必做之事。
颜泉明、雷万春、南霁云、马燧、李十二娘并侍女小青,六人围坐在一起,不谈诗词,不论风月,只谈边塞之事,故乡风土人情,倒也其乐融融。几杯桂花酒下肚,就算是羞赧的侍女小青也放开了胆子,不时插话。
颜泉明这才知道,李十二娘本名李采薇,祖籍钱塘,幼年时父母双亡,由姑母抚养长大,在河南遇到公孙大娘,继而拜师学艺。学成之后,李十二娘游弋四方,或在益州,或在扬州,或在洛阳,卖艺谋生。她的侍女小青是扬州人氏,也是可怜人家,自从姑母去世后,名为主仆实为姐妹的二人便相依为命。颜泉明等人不由一阵唏嘘,想不到李十二娘光彩夺目的背后有这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如果不是小青喝多了,李十二娘触景生情,这些不足为外人道哉的事情除了她们无人能知。
或许受此感染,又或许因月生情,众人彻底打开了话匣子,互诉衷肠,褒贬时弊,到最后,履舄交错,杯盘狼藉,远处的东方天色已经大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