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纶感觉到事情也挺严重的。因为,这个捍海堤是唐代所修,由于年久失修,现在的捍海堤已经是损坏严重,没有海潮的时候倒也相安无事,然而,一旦海潮泛滥时,捍海堤几乎形同虚设,根本起不到防御的作用。于是,张纶奏请朝廷任命范仲淹为兴化县的县令,主持整个修复工程。
在范仲淹的主持下,经过约四年的时间捍海堤终于修好了。捍海堤的修好无疑解除了这一带的潮水灾害,保护了农田和盐场,使得很多外逃居民也纷纷返回自己的家园,原先荒废了恶田地,如今又长满了庄稼。当地老百姓为了感谢范仲淹,将捍海堤取名为范公堤。这说明了什么,简而言之,范仲淹不愧是一个一心为民的好官。
后来,晏殊请范仲淹去主持应天府学,他二话没说就答应了。这个主持应天府学说白了就是让范仲淹当代课老师。虽说是代课老师,但范仲淹依然十分敬业,培养了不少人才。对此,司马光在《涑水记闻》里有这样的描述“其后宋人以文学有声名于场屋朝廷者,多其所教也”。你看,范仲淹多厉害,他教出来的学生个个才华横溢。像富弼、孙复、张载等人都是范仲淹一手培养起来的。此外,范仲淹地方任职期间,先后在兴化、睦州、苏州、饶州等许多地方建立学宫,为宋朝培养了不少经世济民的人才。这也难怪后来的苏轼要视范仲淹为偶像了,也难怪王安石评价范仲淹是“一世之师”了。
范仲淹有一首很著名的词叫做《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这首词大家再也熟悉不过了,是范仲淹在戍守边境时写的一首词。按理说,范仲淹只是一个文官,他怎么就跑到边境上去了呢?原来,在宝元元年,即公元1038年的时候,党项族的首领李元昊建立了西夏国,并自称皇帝,脱离了宋朝的统治。西夏国建立后,便一直想着扩张领土。因为,他们原先的地盘太穷了,他们不想过那种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穷日子。于是,元昊便调集了约十万得军马,侵袭宋朝延州等地。
边境出大问题了,是主攻还是主守,朝廷上下是吵作一团。其实,一个小小的西夏国有多厉害呢?宋朝至于这样六神无主,惊慌失措吗?原因在于,这时的北朝已经很久没经历战事了,以至于边防年久不修,士卒战斗力急剧下降,再加上延州的守将范雍是一个无能之辈,延州北部的数百里的地盘,大多被西夏军夺去。
宋仁宗听取了韩琦的意见,任命范仲淹为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这时的范仲淹已经52岁了,范仲淹挂帅至延州后,亲自到前线视察。这一视察不要紧,一察便发现了很多问题。比如,范仲淹发现士兵不但战斗力低下,作战排阵更是问题严重。此外,在后勤以及防御工事等方面也存在不少问题。摆在范仲淹面前的就是一烂摊子,然而,偏偏在这个节骨眼上,韩琦却主张现在就进攻,给西夏人一点颜色瞧瞧。
范仲淹表示反对,应当以防御为主。就连范仲淹的哥们尹洙也说,“韩公说过,‘且兵须将胜负置之度外’”。尹洙的言外之意是说范仲淹太过于谨慎胆小,看来你真的不如韩琦啊!范仲淹回答说,“大军一发,万命皆悬,置之度外的观念,我不知高在何处?”这交战一旦开始,那可是既流血又要命的,我真不知道你说的置之度外的观念高明在何处?范仲淹说这话的意思再也明白不过了,打仗绝对不能意气用事,否则会吃大亏的。
庆历元年,即公元1041年,韩琦派大将任福率军在渭州跟西夏军队干上了,西夏军一时受挫,便开始撤退,任福也不管这是不是敌军的陷阱,下令穷追猛打,结果追到六盘山麓的时候,在好水川口中了埋伏。任福等十六名将领无一幸免,全部丧命,士兵损万余人。韩琦的这次反击以大败告终,他十分后悔没有听范仲淹的话。
没过多久,元昊兵至渭州,为避免孤军深入,行军的速度较慢,夏辣误以为西夏军害怕,就命驻渭州的宋军主动进攻西夏军,结果元昊看准地势,将宋军围困在定川砦,采用断水放火的策略,将宋军全部干掉。定川砦战后,元昊大军士气更加高涨,觉得宋军简直是不堪一击,趾高气昂的进入渭州,将渭州洗劫一空,并放火焚烧后才撤军。
宋军遭受好水川和定川砦的惨败,使得朝廷大惊,这时才认定对西夏进行主动还击的路线是错误的,应该采取范仲淹的策略,以防御为主。于是,这时的范仲淹才真正的发挥其作用。
针对当前的严峻形势,范仲淹采取了修固边城、精练士卒、招抚属等相应的措施来应对。下面我们来看具体内容:
1.修固边城。对于边境地区的防御,肯定少不了修筑城堡,建立军事据点这一项。对此,范仲淹的得力干将种世衡建议,在延州东北古宽州的故垒上筑城。因为,这里地处要害,右可屏障延州,左可获得山西的粮食,北可以进图银、夏两州。
这个种世衡可是一个相当牛叉的人物,他是大儒种放之的侄子,也是北宋一朝种家将的开山人。范仲淹发现此人有大将之才,且精通谋略,于是便提拔了他。事实证明,种世衡确实了不得,他不但能带兵打仗,还曾巧施离间计将西夏李元昊的心腹大将野利旺荣、遇乞兄弟给除掉。
范仲淹觉得种世衡的建议非常好,便采纳了,并派他率兵前去修筑。种世衡领命后,一边跟西夏军队作战,一边抢修城堡。为了解决城内缺水的问题,他出重金奖励凿井,没过多久便凿出了水。看着地下冒出清澈的井水,种世衡一时有了灵感,将城堡取名为清涧城。
为了有充足的粮饷,种世衡大兴营田,一年收获粮食近万石。另外。他还大力发展商贾贸易,如此一来,经济便越来越繁荣。同时,针对西夏游牧名族的特点,训练出了很多神射手。经过种世衡的这番努力,清涧城成为延州北面一个坚固的军事要塞。当然,像清涧城这样的城堡远不止一个。比如,永平、承平等十余处。
范仲淹也没闲着,他下令召回附近逃亡的蕃汉人户,并开辟营田数千顷,大力恢复农业生产。将城县升建为军一级的行政单位,这样方便管理。此外,范仲俺还建议在延州与庆州间修筑大顺城,在环州和镇戎军间修筑细腰城和葫芦泉城,将各州连成一片,摆脱了孤立无援的境地,一方有战事发生,可互相支援。
就这样,在范仲淹的治理下,延州及周边地区的城堡变得十分的牢固。连西夏人都说,千万别再打延州的主意了,如今有范仲淹坐镇,此人惹不起。
2.招抚属。为了争取到更多的防御力量,范仲淹积极联合沿边横山一带散居的族部落,并最终取得了他们的支持。
3.精练士卒。这个很好理解,就是提高宋军的战斗力。为此,范仲淹举行了以此大阅兵,哪些将领有能力,那些将领没有能力,一目了然。有才能的自然能得到提升,像种世衡、狄青等有勇有谋的将领都是范仲淹发现并一手提拔的。
为了补充兵源,范仲淹积极召募士兵。在经过严格有效的训练下,宋军不但战斗力加强,而且士气也倍涨。此外,范仲淹还训练了一支“特种兵”,直到北宋末年,这支军队仍是宋朝的一支劲旅。
通过以上三条措施的有力执行,扭转了宋军被动挨打的局面,使已经破坏的边防重新又巩固起来。当时,边境上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军中有一范(即范仲淹),西贼闻之惊破胆。”足见范仲淹是多么的厉害,就跟金人被岳飞打怕了一样,只喊岳爷爷。
而西夏由于长期用兵,造成国力空虚,已无力再发动战争。在这样的情况下,宋朝跟西夏从庆历三年,即公元1043年开始议和,第二年便正式达成和议。
我们说范仲淹在文治方面很厉害,比如推行改革——庆历新政,创办学堂——培养经世济民人才,没想到范仲淹在武治方面也是一个高手。范仲淹死后,宋仁宗追加范仲淹为兵部尚书,并赐其谥号为“文正”。在古代能有文正谥号的并不多,司马光就曾说过,“谥之美者极于文正”,足见范仲淹品行及才能。所以,我说范仲淹是一个贤能的君子一点都不为过。而且,我也们绝对有理由相信,如果范仲淹能一直呆在朝廷中央,他的作为一定更大。
5
庆历新政失败后,范仲淹先后被贬到了邓州、杭州、青州等地,最后病死于徐州。范仲淹得有肺病,一直断断续续的没治好。特别是在徐州的时候,范仲淹的病情十分严重。
当时的知州孙沔,在知道范仲淹的病后,曾竭尽全力找最好的大夫来医治范仲淹的病。范仲淹的哥们韩琦,富弼更是送医送药,甚至宋仁宗在知道范仲淹的严重病情后,还专门派人送来名贵的药品,希望能够保住范仲淹一条命。遗憾的是,此时的范仲淹已经病入膏肓,回天无力。
皇佑四年,即公元1052年,范仲淹的生命走到了尽头,时年64岁。范仲淹死后,没有留下什么遗产,他的家人只能借官屋居住,略避风雨,实在是让人倍感凄凉。
纵观范仲淹的一生,他大部分时间都流转于地方官的任上,只有在当参知政事的那段时间才算是进入了朝廷的内部决策层。换句话说,范仲淹大部分时间都远离京城,在地方上“颠转流离”。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被贬来贬去的古代文人,他独特的君子风范以及卓越的才能,影响很多人。比如——
欧阳修在《范仲淹有志于天下》中这样写道,“少有大节,于富贵、贫贱、毁誉、欢戚,不一动其心,而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欧阳修认为,在志向方面,范仲淹是从小就有之,就算是“富贵、贫贱、毁誉、欢戚”一起放在范仲淹身上,也不能改变他有志于天下的政治理想。为了勉励自己,范仲淹经常说这样一句话,“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苏轼更是迷恋范仲淹到了这样的地步,说范仲淹的功德根本就不需要用文章记下来就能够昭显出来,范仲淹的文章,也不需要请什么名人来写序就能能流传千古。“公之功德,盖不待文而显,其文亦不待叙而传”(《范文正公文集叙》)。
据说,苏轼是范仲淹的铁杆粉丝,他从8岁的时后就开始崇拜范仲淹,到了55岁的时后依然崇拜。甚至还因为没有结交到范仲淹,说这是他的平生之恨。
吕中认为在宋朝的牛叉人物中,以儒家为标准的范仲淹当属第一。“先儒论宋朝人物,以范仲淹为第一”(《宋大事记讲义》卷十)》。而朱熹则说范仲淹是“有史以来天地间第一流人物”。
王安石评价范仲淹是“呜呼我公,一世之师”(《祭范颍州文》)。
王安石心情激动的用了一个“呜呼我公”,说范仲淹为当世的老师典范。自从韩愈《师说》以来,“师”字辈的人物并不多,王安石说范仲淹是“一世之师”,这个评价相当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