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媒介影响受众态度和行为改变的因素中,受众所处的环境在其中起着一定的作用。环境因素应该既包括宏观层面的社会环境,又包括中观层面的生存环境和微观层面的具体收视情境。环境因素是影响个人对媒介系统依赖程度的重要因素,环境因素中的变化会影响个人媒介系统依赖关系的强弱。而受众对媒介依赖程度的强弱又影响着媒介的传播效果。对于处在草原腹地的鄂温克人来说,电视对其态度与行为的影响与鄂温克人所处的社会环境、独特草原环境和具体的收视情境有着一定的关系。
从宏观的社会环境方面来看,国家“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项目的实施,将草原深处的鄂温克人与外界联系在一起,也为鄂温克人了解外部世界打开了一个窗口。随着内蒙古新农村和新牧区建设以及城镇化进程的加快,鄂温克人逐步步入了现代化的进程,这意味着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面临着一定程度的变化。处于变化中的鄂温克人,会将媒介呈现的内容作为参照、借鉴,甚至是模仿和创新。就鄂温克人所生存的草原环境来说,封闭、偏僻,信息不畅,电视是其使用最为频繁的大众传播媒介。在信息来源比较单一的情况下,信息对受众所产生的效果会更加显著。至于具体的收视情境,鄂温克人在收看电视时往往有几个特别明显的集中:一是受众集中,经常是几家人聚集在一起,二是收视时间集中,三是收看电视时注意力集中。鄂温克人这种群体收看方式和集中收看的行为,是电视卷入程度较高的体现。而电视卷入程度越高,电视对受众的影响则越大。
第一节 影响鄂温克人态度与行为改变的社会环境分析
美国著名的科学家、认知心理学和人工智能的创始人之一司马贺在强调应当重视环境的研究时曾说:“我们所研究的人类机体总是处于一定的环境之中,而且适应性又强,人们的行为既决定于机体本身,它同时又是适应环境的结果。所以我们只描述机体本身是不够的,还需要研究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同样,电视对鄂温克人态度与行为的影响与鄂温克人所处的宏观社会环境具有一定的关系,因此,研究电视节目对鄂温克人态度与行为的影响必须要考虑鄂温克人所处的宏观社会背景。尤其是国家为了促进、扶助少数民族发展所实施的一些政策,例如,“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国家对小少数民族的扶持政策以及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和内蒙古城镇化建设等政策的实施,对鄂温克人观念和行为的转变与发生都会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也是鄂温克人电视态度与行为改变的基础与前提。
一、“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
如今的草原,再也不是过去那个对外界变化一无所知、以封闭著称的天边一隅,以电视为主的大众传播媒介已经把置身于茫茫草原的鄂温克人纳入了地球村。鄂温克人能够收看到电视,得益于国家为解决偏远地区受众听广播、看电视难的“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鄂温克旗的“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于2000年启动,到目前为止,已经在40多个嘎查、1个林场安装了70多套设备,覆盖人口将近20000多人。为了使“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根据牧区存在的实际情况,鄂温克旗制定了三种形式的建设方案,保证牧民们顺利收看到电视。对于人口相对集中、同时具备长电的嘎查,采用共用天线系统形式;人口较为集中,具有小范围游牧特点而且通过发电能够接收无线信号的嘎查,采用无线发射的形式;那些具有一定实际困难,居住比较分散,而且无电的嘎查,采用个体接收形式。鄂温克主体民族居住地辉苏木及其下属嘎查基本采用的是个体接收方式。
在电视没有置入鄂温克草原的漫长岁月里,居住在草原深处的鄂温克人缺乏对自己生活环境和生活状态的参照对象,许多人不知道草原外面的世界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象。对于牧民们来说他们最熟悉的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甚至以为草原就是真正的天堂。许多牧民的理想是:将来自己家有几百只羊、几十头牛,有肉吃、有酒喝……但是,自从有了电视,鄂温克人不仅扩展了自身的视觉和听觉,还由于电视强烈的现场感和接触感而扩展了自身的触觉。草原深处的鄂温克人第一次形象、近距离地看到甚至是感受到外面世界的生活。在新奇和惊叹之余,具有敏锐洞察力的鄂温克人开始意识到草原世界与外部世界的差距,这种差距的产生虽然有历史和自然的原因,但是由于草原封闭的环境所造成的信息匮乏,也是导致游牧民族经济落后和观念陈旧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电视越来越渗透进鄂温克人的生活,电视不但对鄂温克人原有的价值观念产生了冲击和动摇,甚至引起了鄂温克人行为方式的变化。与此同时,电视也让一部分鄂温克人对外部世界产生了憧憬与向往,尤其是激起了年轻人对新型职业和生活方式的渴望。在调查中发现,40%的年轻人和15%的中年人表示,一旦有机会,一定走出草原,去见识和感受一下外部世界。由此可见,“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项目的实施,是草原鄂温克人开阔视野、了解外界与自身、导致电视对其态度与行为产生影响的前提条件。
二、国家对小少数民族给予特殊关照政策的实施
2004年,在上海召开的全球扶贫大会上,温家宝总理在《中国政府缓解和消除贫困的政策声明》中庄严承诺:“加快22个人口较少民族贫困地区脱贫的步伐,力争先于其他同类地区实现减贫目标”。2005年,国务院审议通过了《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2005—2010年)》,国家发改委与国家民委联合编制了《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专项建设规划》。“十一五”期间,发改委将每年安排2亿元,5年投入10亿元专项建设资金,以县为主,整村推进,一个村一个村的进行帮扶,通电、通路、通水,发展支柱产业,经过五年的努力,使这些少数民族群众能够通过国家的帮助和自己的艰苦奋斗,达到当地中等和中等以上的生活水平。
鄂温克族是我国22个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是内蒙古自治区境内三个人口在10万人以下的小民族。由于历史、地理、自然等多方面的原因,与其他民族相比,鄂温克族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还比较落后。为了使鄂温克等三个人口较少民族群众过上更好的生活,从2004年起,在国家民族政策的支持下,内蒙古加快扶持鄂温克、鄂伦春、俄罗斯等3个人口较少民族脱贫致富,帮助他们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在扶贫资金、技术、项目等方面予以政策倾斜,通过发展水浇地、养殖业等途径改善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生产条件,并加强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移民安置与劳动力培训、转移工作。从2006年到2010年,内蒙古自治区将投入13.5亿元用于境内三个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地区的建设,发放支农、支牧再贷款3.6亿元。同时,向人口较少民族聚居的地区投资8450万元,改善水利设施和人畜饮水条件;投资2.1亿元,修建公路,解决出行难问题;投资3716万元解决用电问题;投资2.7亿元改善教育基础设施,提高教学质量;投资1250万元改善医疗卫生条件,解决看病难的问题。
自2004年以来,随着国家以及地方政府对鄂温克这样的小少数民族特殊扶持政策的实施,草原鄂温克人享受到了人口在10万人以上的少数民族所没有的特殊待遇,实实在在地享受到了改革开放的成果,深切地感受到了国家对少数民族的亲切关怀。许多牧民已经摆脱贫困,逐步走上致富之路。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新牧区建设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小城镇进程。“十一五”期间,内蒙古自治区城镇率将达到55%,平均每年在城镇落户的农牧民将有几十万人。呼伦贝尔市城镇化率力争达到70%左右,年均增长1%。鄂温克旗在城镇化建设中,紧紧抓住2008年呼伦贝尔市委、市政府进驻巴彦托海镇和自治旗成立50周年这一契机,充分利用全国三少民族自治旗的优势,以实现高水平工业化,高水平城镇化,高水平畜牧业产业化、现代化为目标,大力推进牧区二、三产业的发展,引导牧民富余劳动力转移到生产率高和空间大的加工业和服务业,通过产业的拉动,实现牧区部分劳动力的转移,使牧区人口向城镇聚集。随着鄂温克旗城镇化水平的大幅度提高,许多牧区的富余劳动力以及向往城镇生活的年轻人陆续离开草原到城镇工作,甚至有些人已经在城镇安家落户。为解除进入城镇工作农牧民的后顾之忧,2006年初,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下发文件,从2006年起,进入城镇落户的农牧民可以保留其原有承包土地和草场的经营权。这一政策的出台,使更多的牧民从偏远的牧区来到城镇,一些在城镇有固定职业和收入的农牧民也毫无顾虑地转成城镇户口,实现了身份的置换。与此同时,鄂温克族自治旗在推进社会主义新牧区建设中,把生态建设作为鄂温克人的命脉所在和发展之源,强力推进生态建设四大工程:一是禁牧30万亩,季节性休牧300万亩,划区轮牧60万亩;二是全面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到2008年退耕还林还草58万亩;三是加大沙地治理力度,争取国家投入资金900万元,实施15万亩的计划任务,到2008年全面治理13万亩流动、半固定沙地,实现“全国无沙害旗县”目标;四是加强重要生态功能区保护,加大煤炭、铁矿主采区生态恢复治理力度。
随着鄂温克族自治旗生态建设工程的进一步实施,会有越来越多的鄂温克牧民将陆续离开几代人曾经生活过的草原,迁移到他们既渴望又在短时间内难以适应的新环境中去生存、去发展。这也意味着鄂温克牧民目前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将会逐步发生改变,对于一直生活在草原腹地的鄂温克人来说,不能不是一种挑战和考验。然而,兼具狩猎与游牧双重特征的鄂温克人,由于历史上经历过多次民族迁徙,在面对新的生存环境和新的生产生活方式方面表现出了很强的适应性,这种适应性得益于鄂温克民族在自身文化环境中所培养出的具有开放和进取精神的民族性格。
鄂温克人对于自身所处的宏观社会环境的感知,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大众传播媒介,尤其是电视中的宣传与报道。就国家对少数民族实施的政策而言,电视和收音机是鄂温克人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相比较来说,电视更能吸引鄂温克人的精力和眼球。由于语言的障碍,鄂温克人最常锁定的是内蒙古电视台蒙语卫视的节目,其中的蒙语新闻和《直通12》节目是牧民们了解国家对牧民政策的主要窗口。尤其是《直通12》栏目,以“真实、可信、沟通、服务”为节目宗旨,向草原牧民诠释国家和自治区的重大经济政策和法律法规,解析经济和生活现象,传递最新信息。这档节目由于做到了“贴近实际,贴近群众,关注典型事件,对牧民们身边发生的社会热点、难点、疑点、亮点问题进行调查分析,仔细梳理事件发展的来龙去脉,给广大蒙古语观众创造一个表达心声的平台”而深受鄂温克人的喜爱。例如《直通12》栏目为了配合“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惠及广大农牧民的重大决策的宣传,做了大型系列片《新农村新景象》。该系列片以生产发展为重点,深入农村牧区,了解农牧民生产生活状况,从农牧民生产生活的最根本实际出发,针对农村牧区呈现出的新成就、新举措、新景象以及新时代农牧民意识的更新、思想的转变等方面进行采访报道和分析阐述。其中呼伦贝尔市牧民合作协会打破陈旧模式使牧民真正提高了收入;新巴尔虎左旗出现特色养殖业,成为适合于当地特点的自发性新型产业;鄂温克旗牧民使用50万元注册创办牧民股份公司,使传统畜牧业找到了现代化经营的突破口;兴安盟科尔沁草原上的牧民既发展现代化经营也保护和发扬传统民俗风情,展现出现代与传统相结合的独特风景;乌兰浩特市居力很镇牛奶产量占全市总量的50%,占全盟总奶量的30%的奶牛大村靠的是思路的转变;通辽市“黄牛”闻名全国,科尔沁牛业发展改变了农牧民的生产方式,通辽人念“牛经”唱“牛歌”发“牛财”;赤峰市克什克腾旗牧民开发特色旅游业等内容,都是从不同的角度,以宏观政策和微观经济相结合,用真实的镜头向广大牧民展现了全区东部四盟市的农牧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总之,宏观的社会环境虽然对鄂温克人态度与行为的影响不会起到直接的作用,只是一种间接的影响。但是,在研究电视对鄂温克人态度与行为的影响时,不能忽视鄂温克人所处的宏观社会环境,必须在此基础上展开微观的、具体的研究。